《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对欧阳辩提出的州县联通、县城之间的联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技校的设想正好击中他们的痛点,而商会的筹建更是让他们欣喜。
  总体来说,州县官道的计划会让他们的市场更加庞大,官道水泥化,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市场里面来,技校的学生,则是让他们能够争夺到更多的市场,而商会的筹建,则是让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升。
  欧阳辩今日提出的这些,是能够让他们的财富、社会地位都能够有明显预期的提升的。
  如果这都不能让他们感觉振奋,那才是稀奇呢。
  上午欧阳辩的演讲类似大纲,而下午的会议大约就是细则了。
  杨德昌等人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对他们所疑惑、疑虑的东西尽数提出来。
  其他的人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由欧阳辩来解答。
  欧阳辩比他们多了千年的见识,这些商人们限于见识看不清楚的东西,对于欧阳辩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上午欧阳辩在回忆自己的成就,收获了一帮崇拜者,而下午解决问题,更加收获一帮小迷弟。
  以往的成就固然让人钦佩,但是现场解决问题的时候,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欧阳辩却能够一二三四娓娓道来,似乎什么难题都难不住他,智慧的光芒在他的言谈举止之中迸现,所说的话字字珠玑,所比划的手势大气而智慧,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钦佩呢?
  杨德昌等人为之心折,像杨得志这样的年轻人就是五体投地了。
  在欧阳辩讲话的时候,杨得志仰着头,露着钦佩的笑容,颇像是孺慕的孩子一般。


第317章 跋扈!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可将欧阳辩给累坏了。
  不过之后的事情就不必他亲力亲为了,交给陆采薇、杨德昌等人去协商执行就可以了,都是能力过人之辈。
  只要欧阳辩将明路指出来,他们就能够将事情做得超出欧阳辩的意料之外。
  这些事情欧阳辩不需要再过多的干涉了,但他更忙了。
  因为《清丈田亩的各项规定》已经正式下发各路州县,清丈田亩工作小组已经在筹建之中。
  欧阳辩是没有办法做带头人的,因为他的职衔等都不够高,弹压不住各路诸侯,需要有职位更高者来主持。
  经过讨论推举,清丈田亩小组由文彦博挂帅,政事堂的欧阳修、赵槩、曾公亮,枢密院的富弼,三司的张方平,谏院的司马光,御史台的张昇全部挂名。
  欧阳辩也身在其中,而之前的清丈田亩听证会筹办小组成员全部转入工作小组之内。
  三司也派出了户税案官僚协助工作。
  而枢密院派出了精兵干将配合工作。
  工作小组上领导甚多,但大多位高权重,一看就知道不是干活的。
  有经验的人一看排序和官职,就知道欧阳辩才是真正带头干事的人。
  对于文彦博等相公来说,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拿出来唬人的,真正的工作就是在开个会议,将工作组的人集合起来,嘱咐一下团结合作之类的事情。
  不过这也就足够了。
  几轮的听证会下来,加上在报纸上的大力宣传,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一次是来真的,只是不知道朝廷会从哪里开始罢了。
  欧阳辩经过研究,决定将第一站放在陈留县。
  之所以选择陈留县,一来是因为陈留县靠近开封,如果有变禁军立即可以镇压。
  二来则是陈留县有一个开封最大的地主,几乎半个陈留都是他的,那个地主就叫张玉柳。
  张氏在陈留根深叶茂,族中子弟众多,更是出了不少的读书人。
  不过说来也是奇怪,张氏家族读书人不少,但真能够中进士当大官的却不多。
  但这不妨碍张氏成为陈留最大的地主,因为张氏家族着实相当庞大,在这个时代,家族够大,本身就是一种实力了。
  欧阳辩将试点放在这里,就是要啃最硬的骨头,将张氏家族打压下去,才能够产生震慑。
  所以欧阳辩也并不掩盖消息,直接让大宋周报登报公示。
  他就是要杀鸡儆猴!
  欧阳辩认为,以前仁宗他们的变法太过于温文尔雅了,变法哪有不流血的,不是流自己的血,就是流反对变法者的血。
  欧阳辩研究过各类变法,真正能够成功的变法,从来就没有轻松的,里面积攒的骸骨可能都会堆积成山。
  历代变法,多以变法者遭遇晚年不详。
  这是因为变法的大多是王朝走下坡路之时不得已之举,这个时候变法缺乏了一种叫战争威严的东西。
  而开国君主的变法一般都能够成功,因为开国君主都是打出来的,他们拥有足够的战争威严。
  而王朝中期的变法者,缺乏这个东西,反对者一般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变法者反而是处于弱势的。
  宋仁宗变法失败固然是处于他自身的软弱性,但他本身的局限也限制了他。
  欧阳辩很清楚,他想要一举成功,便要树立起类似战争威严的东西。
  大宋周报在造势,也是在逼迫张氏家族反抗。
  ……
  张玉柳气势汹汹地来到了陈留县县衙后院。
  徐英听闻岳丈到来,赶紧出来迎接。
  “你说的根本就不管用!”
  张玉柳怒气冲冲地朝徐英吼道。
  徐英苦笑道:“这一次朝廷的信心很坚决啊,岳丈要不还是算了吧,若是硬顶上去,怕是要出大事的。
  反正家族里在册的地图也很多,隐匿的田产交出去就交出去吧,就当是花钱保平安了。”
  张玉柳呵呵冷笑:“你说的倒是轻松,家族里那么多人,要是少了那么多的土地,家族还活不活了!”
  徐英心中冷笑,怎么,少了隐匿的土地家族就衰落了?
  不说隐匿的土地,就光说张氏家族在册的土地,都是个天文数字,别说隐匿的土地了,就是把在册的土地交出一般,张氏家族照样活得潇洒。
  无非就是贪婪罢了!
  这些年京畿一有灾荒,逃荒最多的就是陈留百姓,还不是因为陈留的土地基本都被张氏家族给占了。
  张氏家族为富不仁,一般到了灾年,心善的地主会选择帮着扛下一些损失,佃户才能够活下去,可张氏家族不仅不会帮着扛下一些损失,反而逼着佃户卖儿鬻女,将佃租交足。
  不仅如此,张氏家族还趁机逼迫那些自耕农卖地给他们,张氏家族庞大的田产,就是这么来的。
  张氏家族的恶,徐英都一一看在了眼里。
  徐英心中腹诽,但脸上却一脸的苦笑:“岳丈大人,舆论是不起作用了,现在朝廷又搞出了一个分级制度,怕是那些泥腿子不会当出头鸟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总不能让张氏子弟围堵县衙,甚至进京告状吧?”
  张玉柳眼睛一亮:“围堵县衙,进京告状?”
  徐英装作吓了一跳:“岳丈不可孟浪,这样做虽然有效,但是终究会让朝廷嫉恨上张氏家族的。
  尤其是主持清丈田地的欧阳辩,此人可不能轻视!”
  张玉柳只听到有效两字,他笑道:“得罪便得罪了,一个小小的六品官,还能够灭了我张氏家族?
  我张家在前朝便是这陈留大地主,谁做皇帝都是如此!
  仁宗皇帝时候,他想要清丈田亩,还不是得避开陈留。
  赵顼一个小皇帝,伙同一个毛都不知道长齐没有的小娃娃,就想动我陈留张家?”
  徐英装作苦苦相劝,正话反说,是给出了很多操作细节,在此时的张玉柳耳中,只听他愿意听的,而那些不愿意听的,就如同过耳边风一般。
  张玉柳心满意足而去。
  徐英盯着岳丈那飞扬跋扈的脚步,冷冷地笑了出来。
  他的妻子张氏看到了他,冷哼了一声,转身而去。
  徐英露出残酷的笑容。


第318章 打硬仗!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宋朝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佛家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为鬼节。
  在数日之前,街上便有卖各种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等物品的,还有人将各种物品放在用纸糊的木架子上到街上去到处叫卖。
  潘楼一带以及城内东西的瓦肆里,热闹得如同七夕。
  凡城外有筑了新坟的人家,在七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到去祭扫。
  皇宫中在这一天也要派出车马,到道者院去上坟。
  宫中的内官会同祠部下属的各部门,布置大会,焚烧钱山,以祭奠既往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也开设道场凭吊这些孤苦的亡灵。
  “呵呵,鬼节啊,果真是群魔乱舞之象,诸位看到大宋周报上所登的《告陈留县乡亲父老》一文没有?”
  张玉柳高居上首,下首左右两排,坐着陈留县最为富有的乡绅。
  一个白胡子老翁呵呵笑道:“看到了,一派胡言!”
  张玉柳捋了捋胡须道:“欧阳家的小子这是在试探我们呢,若是我们态度不够坚决,他恐怕还真的是要将清丈队伍派过来了,大家有什么对策?”
  白胡子老翁装疯卖傻:“试探?试探什么?”
  张玉柳瞟了白胡子老翁一样,有些不满道:“吴老,您是陈留县有名的智者,难道看不出欧阳家的小子这是在试探么?
  历来清丈田亩都是打偷袭,在清丈小队到达之前,哪里会预先告知的?
  他故意在周报上登文,就是想看我们的反应罢了。
  若是我们没有什么反应,他们就真的来了。
  到时候我们若是反对,那就要起冲突了,若是起了冲突,那事情可大可小!”
  白胡子老翁吴老呵呵一笑:“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说道这里,吴老便不再多说。
  陈留县里最大的地主是张家,他吴家田地不少,但和在座的相比,他家的田地还是少了些,他家主要以经商为主,又何必去趟这一趟浑水呢。
  张玉柳见状憋了一股子的怒气,将目光投向其他的身上,其他的人也是相互交头接耳,根本不和他对视。
  张玉柳咬牙切齿。
  都是一帮老狐狸呢。
  不过也正常,他们所有人的田地加起来还没有张家一家多,这个头他们不愿意出,张家若想保住藏匿的土地,就得自己出头。
  张玉柳今天邀请他们过来的意思,他们还能不知道么,无非就是要拉拢他们对抗朝堂。
  若真的是到了生死攸关之际,他们自然要出力,但现在还没有嘛,张玉柳自己不先出头,却将他们邀请过来,咋地,想让他们当出头鸟?
  他们才不干呢!
  这种商议一般都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会议不欢而散。
  张玉柳坐在大厅里面咬牙切齿的咒骂,咒骂欧阳辩,咒骂陈留县的地主,咒骂徐英,咒骂开封十五县的县令。
  要不是开封十五县的那份奏疏,朝堂估计也不会兴起这个想法,更不会将陈留县当成第一个清查地点!
  都怪徐英这个孽障!
  七月十六日。
  欧阳辩在政事堂给吕惠卿等人训话。
  “此次过去,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出去丈量田地一定要让随员禁军跟随,当地的衙役也让他们跟着,以防不测。
  要注意工作方法,面对不了解情况的农民,一定要和他们讲解政策,不要过于粗暴,一定要先将不明真相的群众给分离出去。
  但是一定要注意,你们的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若是有人敢暴力抗法,要敢于反击。
  你们要清楚,你们是代表朝廷,我们的政策制定是有全方面的考虑的,对于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是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则是要敢于制裁他们!”
  吕惠卿等人暗暗心惊,欧阳辩的话听起来像是单纯让他们注意安全,但是联系下后面的话,则是有杀气腾腾之意。
  看到他们的神情,欧阳辩笑了笑:“希望没有吧。”
  欧阳辩的话刚刚说完,就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个胥吏跑得气喘吁吁,看到欧阳辩,都来不及说话就要跑过去,欧阳辩喝道:“站住,什么事?”
  胥吏赶紧停下,急促喘息调匀一下呼吸:“陈……留县衙被围住了……”
  欧阳辩神色一沉:“谁这么大胆?”
  胥吏摇摇头道:“不知道呢!”
  欧阳辩摆摆手,胥吏赶紧去后面禀告相公们去了。
  吕惠卿等人面面相觑。
  欧阳辩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吕惠卿犹豫了一下道:“季默……我们还去么?”
  欧阳辩抬起头笑了一笑:“当然要去,天上下刀子也得去,而且……这恐怕就是给我们的下马威呢!
  吕兄、章兄,此次你们二人带队前去,恐怕是一场硬仗了,只要按照政策来,不要怕事,有敢冒头的就坚决打,打完我来收拾!”
  吕惠卿和章惇两人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他们点了点头,章惇笑道:“季默,倒是别怪我们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