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需要整合大宋所有的商人共襄大举。”
杨德昌等人脸色肃穆起来。
朝廷和央行都干不了的事情,那得是多大的事情啊。
朝廷怕不是要将他们抽皮扒骨,将所有财产都乐捐出来吧?
杨德昌和所有来的人都不禁有些懊恼。
懊恼自己为什么要往官家靠拢,商人向官府靠拢,那不是送肉上门么?
欧阳辩看到大家的神色,顿时知道大家误会了,欧阳辩不由得苦笑。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欧阳辩还能害你们不成,还没有说事儿呢,你们就摆出一个苦瓜脸,干啥呢!”
杨德昌苦笑一声:“大人您别卖关子了,您赶紧说吧,再不说可要吓死我们了!”
欧阳辩笑了起来:“瞧你们胆子小的!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现如今东南诸路州府之间的官道已经差不多水泥化升级完成了,北方这边的官道也提上了日程了。
虽说州府之间的官道建设完成,大大促进了货物的流通,但州与县、县与县之间的道路是不是也要进行升级呢?
大家知道,实际上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州与县之间的官道、县与县之间的官道,对于州县里的很多企业来说其实更为重要。
毕竟全国性的企业没有多少,但州县上的企业却是多如牛毛。
而且即便是全国性的大企业,也需要州县官道的支撑,大家说是不是?”
杨德昌身边的年轻人举手要求发言。
欧阳辩看他站在杨德昌的身边,以为是杨德昌的子侄,便微笑点头。
年轻人大声道:“这个还真是,欧阳大人,我叫杨得志,我的父亲叫杨友木,是做运输的。
我这几年也算是参与到了家里的生意中去,对大人你所说的深有体会!”
欧阳辩笑着点头。
年轻人得到了鼓励,兴奋道:“我家是农行在荆湖南路的合作伙伴,农行在荆湖南路的粮食运输有十来个县都是我家承包的。”
“哗!”
众人有些意外。
能够承包十几个县的粮食运输,这生意可不小了。
第315章 势在必行!
众人的惊呼让年轻人更加的兴奋起来:“以前州道没有修好的时候,长途运输是大难点。
现在州道修好了,县道是大难点。
州道可以用四轮马车,而县道别说四轮马车了,有时候连二轮马车都用不了,只能用人力去扛。
比起用四轮马车,人力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可以这么说,就成本来说,在县道上的运输成本,比在州道上的运输成本要高出四五倍都不止。
所以有时候会出现有人宁愿把东西卖去其他州,都不愿意卖到邻县去。
因为差不多的运输成本,走州道比走县道要轻松太多了!”
众人大多深有体会的点头。
走惯了水泥道,再去走黄泥道,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欧阳辩笑着点头道:“没错,这就是现在现在经济发展的障碍。
我们很多县里的好东西运不出来,运不出来就成不了商品,当地人就只能陷于贫困。
咱们也很难将商品卖进去,从而失去很多商机。
按照我的想法,其实是想着有一天,能够将水泥路修进乡村里面去。
但这个事情太难了,一时半会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修一修州与县的道路,县与县之间的道路还是可以努努力的。
我的设想是这样的,这个事情由商会来主导。
大家都是各地的贤达,回去之后将路、州、县的商会都给组建起来,然后发动县里的乡贤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临近的县商会之间相互沟通好,一起筹资将县道给修起来。
这个事情央行不会放任不管,你们届时可以提交申请给到央行。
央行会会同西湖城工程公司一起进行设计、评估造价,协助你们将道路升级起来!”
杨德昌问道:“您说的条件就是这事?”
欧阳辩点头。
下面的人舒了一口气。
这事花钱估计是少不了的,但这钱他们愿意花。
县里面的商人地主不少,如果进行筹资,到时候他们出的钱应该不会太多。
关键是这钱他们出得心甘情愿。
给自己的家乡铺路搭桥,这原本就是风俗,能够将县道升级为水泥路,很多人都是愿意出钱的,这个问题不大。
杨德昌笑道:“如果是这事的话,我觉得问题不大,就是不知道这水泥路的造价贵不贵?”
欧阳辩摇了摇头:“虽然不便宜,但不会比黄泥路贵多少。
水泥的生产已经走上正轨,价格早就降下来了。
加上有专业的施工团队,铺设的速度不仅快,还省钱,应该不会贵太多。”
杨德昌笑道:“那就没问题了,我回去就组织这个事情。”
其他的人也纷纷响应,愿意出头组织。
欧阳辩笑着点头:“关于商会的事情,规章制度的建设我会委托陆采薇陆总、于谋于总、杨清杨总协助大家一起起草。
杨先生也请一起协助,还有林通林先生、许部许先生等人推荐人选一起参与一下。
到时候商会的选举、各处办商会的事情我就不参与了,说好了你们自治,我这个朝廷官员不太合适插手。”
众人都点头。
说到这里,欧阳辩略感疲惫:“接下来还有两件事情要宣布,不过就由专业人士来说吧,有请农行总经理陆采薇陆总上台讲话。”
陆采薇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步走上讲台,作风相当干练,颇为英姿飒爽。
台下众人不由得眼前一亮,齐齐发出一声喝彩。
陆采薇眼光犀利,上台后也不苟言笑,犀利地丹凤眼扫射了一圈,会场的喧闹声顿时安静了下来。
陆采薇清冷的声音响起:“诸位,商会的规章制度,将由我与大家一起商讨。
这些接下来再开会讨论,这次宣布的事情虽然与商会相关,但其实是另外的事情。
最近些年,大家的生意大展宏图,日进斗金,但大家有没有遇到一个困境,就是随着企业的壮大,大家发现要找到得力的人手却越来越难。
原本大家做小生意的时候,可以慢慢的用传统的学徒制来培养人才,但如今这种培养制度恐怕是赶不上大家的发展了。”
杨德昌、林通、许部等人都点头。
他们对此深有体会,农民工好找,但专业人才却不好找。
尤其是账房、木工、铁匠、以及管理人才都很难招募。
以前还好,那时候市场不大,慢慢培养就好了,但现在不成了。
就像杨德昌,他到处开办钱庄票号,财会的工作不是随便找人就能干的。
他扩张得快,不得已只能到处挖人,以至于他的大德昌大德胜票号都快成为了行业内的公敌了。
人家培养了十几年的人才,被杨德昌高薪挖走,别人只能重新培养人,还是这个大好时机的时候,这就招人恨了。
但杨德昌也没有办法啊,他走在了前面,要扩张就需要人才。
人才都在别人的钱庄票号里面,没办法,花钱砸呗。
但花钱挖人杨德昌也心疼啊。
这种学徒制培养出来的人是很难挖的,因为他们跳槽就会被经受道德上的指责,钱少了人家根本不愿意跳槽。
不过这钱还是得花,不砸钱就会错过这个大肆扩张的机会。
陆采薇看到他们神情,便知道了答案。
“所以,欧阳大人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筹办技术类的学校,这个事情央行和农行会一起筹办。
技术学校会有聊天培养路线,一条是学校自主招生。
学校会设立财会、纺织技术、物流管理、文秘、服装设计、园林专业、现代养殖专业、设施园艺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等专业。
这些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进入人力市场自由择业。
另外一条线这是接受各个企业的委托培养,比如杨德昌先生的大德昌、大德胜所需要的账房、管理人员都可以委托给技校集中培养。
一旦结业,就可以直接接收进入工作。”
杨德昌等人听得两眼放光,如果真的能够成真,那可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了。
人才的缺乏已经严重阻碍到他们的发展了。
就像杨德昌,他已经双眼通红,都准备去挖央行的人了。
第316章 全体振奋!
林通举手提问:“各个专业不同,学校出来的人能够适应企业的具体工作吗?”
陆采薇清冷的脸上露出笑容:“这是个好问题,执教的老师我们会从各个行业择优聘请,教材也会请行业精英来编制,尽量贴近行业的真实情况。
还会送去各个企业进行实习,这样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不过届时真正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时候,还得企业进行培训,这个是非常简单的。”
林通满意地点头:“这样大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我的企业里面缺少的人才是全方面的、财会、木工、铁匠、管理人才、销售人才等等。
只要有这样的人才,我有多少接受多少!”
林通颇为豪气。
他的确有这个资格,现在他的市场主要是在东南诸路,接下来北方的官道水泥化一启动。
北方除了几个军区比较落后,总体来说比南方还是要深处的,以北方的消费能力,这是一个更大的大市场,到时候需要的人才是海量的。
其实就他现在的企业而言,在南方的运作也是极其缺乏人才的,很多都是粗放式的运作,已经渐渐跟不上企业的前进了,就对人才的渴望而言,他并不亚于杨德昌。
杨德昌嗤笑了一声:“你一个人就像将所有的人才都给包圆了,我们怎么办嘛,没有你这样办事的。”
其他的人也说道:“就是就是,大家都在等米下锅呢,一个个都嗷嗷待哺的,林总您的确是厉害,但也得给我们留口汤啊!”
眼见着就要吵了起来,陆采薇赶紧道:“大家都不要急,学校的事情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弄好的。
学校的建设、教材的编撰、教师的延请,那一个不需要时间,而且学生的培训至少都得两三年才能够毕业,哪里有那么快?”
杨德昌苦着脸:“哎,这倒也是,不过现在人才的事情已经真真实实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了,我们也是看着心急啊!”
其他的人也连声附和。
欧阳辩见状笑道:“大家不要着急,我倒是有个应急的方法。”
林通喜道:“大人请说。”
欧阳辩笑道:“大宋养士百年,读书人很多,受教育的人口更多,能够在科举场上得意的人终究是少数,还有很多的读书人在艰苦的度日。
这些人虽然干不了体力活,但他们本身识字,培训起来会轻松很多,你们大可去延请他们,然后交由我们来培训。
我会让央行培训学校的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这样他们很快就能够上手,至少在财会、管理这一块上面的缺口可以弥补一些。
至于木工铁匠这些人才,乡村里面还有很多,你们要主动去寻找嘛,大宋的人才何其多,就看你们愿不愿意去发掘了。”
杨德昌等人恍然大悟。
“不过,人才的问题的确是很大,陆总,学校的事情特事特办,你让人专门负责这个事情,找教师、编撰教材,找专业人士嘛,不行就砸钱。
于总,西湖城工程公司要将学校的建设快速地提上日程,叫一个工程部专门负责这个事情。
这些事情都要同步进行,这样年内就可以接收学生了。
杨总你们也要招募员工,只要有识字基础的,就可以往学校里面送。
有识字基础的,是可以用快速班培养出来,可能一年半年的就可以上岗了,上岗后再慢慢深造嘛!”
欧阳辩的思路开阔,给他们支的招都很实用,杨德昌等人连连点头。
日头已经升到了半空,炙热的太阳将大家都晒得汗流浃背,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反而很是兴奋。
欧阳辩见状觉得不行,赶紧宣布中午休息,叫人安排吃饭的事情。
这么多的人,澄园还一下子安排不过来,不过已经安排了张奇酒楼、东西烧送了酒菜过来,倒是不虞吃不上饭。
中午稍微歇息了一下,众人就嚷嚷着会议继续。
今天早上谈的这些事情,无不让这些商人们眼界大开,让他们看到商人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以后的发展潜力更大。
在欧阳辩的话里行间,商业的发展似乎还远远没有到头,其中的可供挖掘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这让他们非常的振奋。
这些年他们的财富在快速地增长,财富快速增长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特性,他们会非常乐观。
这种乐观映射出来的就是他们的进取精神。
他们对欧阳辩提出的州县联通、县城之间的联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技校的设想正好击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