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虽然几轮的听证会很繁琐,但却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后期的麻烦,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忙活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事情终于算是尘埃落定了,欧阳辩的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顿时浑身的疲惫涌将上来。
不过他现在还不能歇,他的本职工作是知制诰,所以颁布诏令,确定律法的文件还得他来经手。
不过有手下可以代劳,他只需要进行审核就可以了。
将这收尾的工作完成,欧阳辩就请了个假。
这个假既有休息的意思,当然也因为有要事。
欧阳辩要结婚了。
他和富蒹葭长达十年的长跑,也该要有个好的结果了。
欧阳辩和富蒹葭的婚期在六月份,一般来说,这种喜事一般不会在五六月份举行,因为五六月份也叫荒月。
所谓荒月就是青黄不接而农事日忙,市场面临淡季,俗称“荒月”。
这对于以农为本的农民来说,自然是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结婚。
但是对于欧阳辩和富弼这样的官宦来说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而且欧阳辩选择这个时候结婚,恰恰是因为五六月份是所谓的淡季,他的属下们也可以抽出时间来参与他的婚礼。
一开始欧阳辩是不愿意大办的,别看他可以为了通过一项政策而不惧麻烦的举行几轮的听证会,但他其实是个挺怕麻烦的人。
正是因为怕麻烦,才在前面将事情的准备做得更好,后面的麻烦也会更少。
但富弼并不同意。
富弼说道:“我家的蒹葭是老大,为了等你,等了足足十年!
其他的妹妹这些年早就出嫁,为了顾及她这个大姐,都不敢大办婚礼。
现在蒹葭要出嫁,自然得轰轰烈烈的大办,才能够对得起她这十年的等待!”
道理很充足,欧阳辩也有些愧疚,于是就听从了。
不过他自己是没有什么时间去操办这些的,于是他将这个事情交给了于谋。
不过实际上操办的还有张奇、徐福、胖大厨以及陆采薇。
欧阳辩将婚事交给于谋去操办,自然是因为于谋可以调动资源。
张奇、胖大厨和徐福则是因为手下的酒楼餐馆。
这一次规模是小不了,自然要将人手调集起来。
至于陆采薇则是自告奋勇参与进来的。
按照陆采薇的说法是,主母要进门,她这个小妾自然得讨好,不然以后日子不好过咋整。
其实陆采薇就是在开玩笑而已,她早就过了需要靠这种手段来固宠的阶段。
以她现在的重要性,还真的不需要去讨好别人了。
第300章 躁动的汴京城!(第三更,求票!)
熙宁元年六月二十九日。
天朗气清。
宜祭祀、祈福、求嗣、嫁娶、启攒、安葬、移柩;
忌开光、掘井、针灸、出行、入宅、移徙、作灶、动土。
最近的汴京百姓感觉汴京城里似乎有些不同起来。
汴京城历来繁华,但最近的汴京城不仅繁华,还有些躁动。
王老五是地道的汴京人,从祖上几代人算起,都算在这汴京城繁衍,到得王老五这一代,也算是出息了。
王老五在汴京城开了一个裁缝铺。
他的裁缝铺自称祖传,但实际上也就是十几年前开的。
不过他的手艺的确好,尤其是高端文士服、休闲道士服这些高端的服装,他做得的确是好。
所以来这里定衣服的读书人不少。
最近这段时间,他的生意突然火了起来。
原本每日也就只能定出几件,但从上个月开始,他的店突然就火了,每天都有二三十件的文士服订单。
他还以为就他自家店生意好,可那天在死对头那边店铺经过,发现生意也是极为红火。
于是王老五便和过来下定的客人旁敲侧击,这才得知,原来这些客人定制衣服,是为了出席宴席。
而举办宴席的主人则是汴京城大名鼎鼎的财神欧阳辩,也就是宰相欧阳修的幺儿。
李老三是个卖肉的。
他发现近期汴京市场的物价有些上浮。
虽然涨幅不大,但确确实实在上升。
当然,这个涨幅主要是高端食材方面,而他的羊肉就是高端食材之一。
宋朝因为草场稀缺,因而羊肉是相对稀缺的。
即便近些年来汴京榷场贸易繁华,但价格终究还是昂贵,一般人是吃不起的。
李老三卖羊肉,也辅卖猪肉狗肉鸡肉鸭肉。
因为羊肉未必每天都有货,每次拿货最多也就能够分到一些。
大多数还是羊肚、羊腰、羊血、羊肺。
偶尔能够拿到整只羊,那羊也是长得像狗一样,十分瘦削。
不过终究还是能够拿到,最近就不行了,连续好些天都拿不到货了。
据屠宰场的人说,最近的活羊都被收购了,被存了起来。
李老三颇为好奇就多问了一下。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屠宰场的人说是最近有大户人家要办婚礼,所以将最近的羊都给包圆了。
李老三瞠目结舌。
这是多大的大户人家啊,竟然能够将这屠宰场的活羊给包圆了。
屠宰场的人笑着说,那也不算什么。
西湖城知道吧,最近的西湖城几乎都被包场了,里面的酒店饭馆,住的大多都是准备参加婚礼的人。
最近汴京城里的车马什么的是不是多了许多?
那些人也都是来参加婚礼的,至于是谁的婚礼,你应该也知道吧?
李老三想了一会,才记起最近听说的,欧阳相公家的公子和富枢密使的女儿最近要结婚的事情。
“啧啧,宰执联姻啊,怪不得这么大的阵仗。”
李老五啧啧称赞。
屠宰场的人呵呵一笑:“你这就不懂了吧,宰执虽然不多,但也不少。
但哪家宰执的子女结婚有这么大的阵仗的,主要还是欧阳公子的原因。”
李老五赶紧追问。
屠宰场的人道:“你做生意的,消息竟然这么不灵通,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的,我听说你斜对面就有一家东西烧对吧?”
李老三羡慕的点头:“是啊,那店真是豪华,出入都是有钱人家。
我偶尔咬咬牙才敢去一次,也不知道他们的肉是怎么做的,就有那么香!”
屠宰场的人笑道:“自然是有秘方的,不然东西烧也不可能开到到处都是。
因为我这是提供生肉的,东西烧也来我这里拿肉。
就我所知道的,东西烧在汴京城就足足有五六十家店。
还有在大宋各路加起来,不得有一百来家。”
李老三疑惑道:“可这和欧阳家的公子有什么关系?”
屠宰场的人笑道:“东西烧这么大,但这个产业在欧阳公子哪里,只是他最不起眼的产业了。”
李老三一瞪眼:“那怎么可能,东西烧规模那么大,一年不得挣个几万贯?
这么大的生意,怎么不起眼了?”
屠宰场的人不由得哑然失笑,他知道不能说李老三这样的人说这些,因为他们的眼界也就到这里了,但还是多说了几句:“你的钱存在哪里?”
李老三嘿嘿一笑:“做点小生意,哪里有什么结余的。”
屠宰场的人嗤笑了一声:“你能挣多少我还能不知道,存的是央行还是农行?”
李老三摸了摸脑袋:“存农行,央行的利息降低了,农行合算一些。”
屠宰场的人呵呵一笑:“那农行就是欧阳公子的。”
李老三这下子是真的震惊了,瞪大了嘴巴没有说话。
屠宰场的人不屑一笑:“西湖城、澄园、冰室都是这位爷的产业。”
李老三说不出话来了。
西湖城披红挂绿,到处都挂上了大红灯笼。
街道的煤油灯柱、商家的门口都不例外,还得是带着囍字的。
六月二十九日这天的凌晨,比往日的西湖城更早苏醒过来。
原本的西湖城,在三四点的时候除了一些花街柳巷,其余的地方大多万籁俱寂。
但这一天,三四点钟的时候,整个西湖城就熙熙攘攘起来。
货运码头、运货的大道人群汹涌,手脚麻利的输送着各类食材用品,车马麟麟。
这些都是这几日用来宴客的。
樊楼。
这是樊楼在西湖城的分店。
从苏杭赶过来的杨清也被吵醒过来,在高楼上往下看,整个西湖城都亮起了红灯笼,繁华景致令人目眩神迷。
杨清睡眠一般,被吵醒了便也睡不着了,干脆安步当车,走到樊楼的另一侧。
哪里住着从泉州赶过来的张福图。
张福图在泉州造船,所造的船都是给远洋集团供应,所以两人也是经常沟通联系的,也算是好朋友了。
既然睡不着,就找老张一起小酌两杯也好。
走到另一侧的时候,张福图已经迎面而来,看到杨清不由得笑道:“杨老板也被吵醒了?”
第301章 远洋集团的梅花旗!(第四更!)
杨清听到张福图这么说,赶紧嘘了一声:“张总可不敢这么说,这话要是让别人听了去,那可是犯忌讳的。”
张福图轻轻打了自己的嘴巴:“我这嘴贱,你就当没有听过。”
杨清笑了笑:“咱老板终于要结婚了,大喜事啊。”
张福图笑了笑:“真是奇妙啊,谁又能想到咱们老板今年才刚刚二十岁而已,啧啧,二十岁的年纪,这事业……”
张福图叹为观止。
杨清也颇为感慨:“看到老板,我总是感觉自己这一把年纪偶读活到狗身上去了。”
张福图也感慨道:“谁又不是呢?”
两人相视而笑。
“走,上我那,喝点!”
张福图邀请。
杨清笑道:“有茶吗?”
张福图诧异道:“今晚不睡啦?”
杨清苦笑指着外面熙熙攘攘的模样:“你还想睡呢?”
张福图苦笑摇头:“也是,就喝茶吧,刚好清醒清醒,不过明天就难受呢,明天还得喝酒呢。”
两人进房,樊楼里没有没有简单的房间,最低都是豪华的小院起步,张福图作为泉州造船厂总经理,算是总裁级别,这算是他能够享受的出差待遇。
两人坐在舒适的沙发椅子上,杨清不由得感慨:“最近些年好东西层出不穷啊,你看,衣食住行,都有不少好东西出现。”
张福图点点头:“的确是如此啊,先说衣服,近些年,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棉衣,不是用攀枝花做的,而是一种叫棉花所产,保暖性能极好,而且很是便宜。”
听到张福图这么说,杨清脸上露出笑容:“那你可知这棉花从何而来么?”
看到杨清的模样,张福图顿时一惊:“不会是你引进的吧?”
杨清笑得很是诡异:“不错,正是在下。”
张福图:“……”
杨清笑道:“其实也不是我的功劳,是老板吩咐的。
老板在远洋集团第一次航行的时候,就特意嘱咐我,要搜罗一些种子。
包括水稻、棉花、花生、番茄等等,有些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品种,但棉花却是找到了。
这几年农行在两浙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等地大规模种植。
所以市面上才出现了物美价廉的棉衣、棉被这些。
不仅如此,现在远洋集团的出口有不小的份额就是给棉类产品的。
棉类产品在日国、辽国、西夏这些寒冷的的确非常受欢迎。”
张福图感慨道:“远洋集团这几年的势头太惊人了,我看要不了多久就要超越西湖城了吧?”
杨清赶紧摆摆手:“哪里哪里,西湖城在大宋各地大兴土木,各地的西湖城,几乎都是当地的经济中心,这等实力岂是远洋集团能够比拟的。”
张福图笑骂道:“你这就没意思了,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吗?
我船厂每年的船只都被远洋集团包揽了,五千料的大船啊,别的海商眼红得要死,求爷爷告奶奶的,求我给他们分几艘。
但船还没有出厂,就被你们订了啊,这些年下来,都有多少艘了?
再这么下去,大宋所有的海商加起来都没有远洋集团的体量大吧?
你们也不怕他们嫉妒,给你们背后捅一刀?”
杨清呵呵一笑:“他们给我们捅刀子还少么?
你也不看这些年我们剿了多少海盗,那些与其说是海盗,但一看就是那帮人罢了,我们也不说穿,反正敢来得罪我们,那就剿了算了。”
张福图笑得不行:“他们不知道远洋集团的护卫队有多牛逼吗,怎么敢太岁头上动土?”
杨清哈哈一笑:“总有些人是看不清楚形势的嘛,一开始想用官面上的力量对付我们,当时我给老板汇报之后,没多久那些海商的后台就被端掉了,当时老板每个月一封弹劾送走一个京官的事情你还记得吧?”
张福图惊道:“难道那些京官就是那些海商的后台?”
杨清笑着点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