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顼在心中想道。
  赵顼的心理历程欧阳辩并不知道,他在思索着接下来需要赵顼配合的事情。
  “……此次清查田地,需要一次雷厉风行的镇压行动以震慑天下,最好是树立起来一个典型。
  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用一个经典的案例,让所有心存侥幸的人都知道朝廷此次的决心。
  陛下可以让皇城司明察暗访,圈定一个州县,然后集中力量以点破面。
  参与的部门应该由三司、皇城司、禁军、地方官府、大宋周报等等部门机构一起参与。
  多方合力啃下一个硬骨头,后面的人就会有所忌惮了。
  依法清查田地是为名正、大宋周报调理舆论是为言顺;
  皇城司、禁军、地方政府、三司合力执行是为力行;
  如此这般,那些隐匿田地的蛀虫们便没有办法再反抗了。”
  欧阳辩似乎是说给赵顼和曾巩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理清思路。
  赵顼眼光一凝:“要动用军队?”
  欧阳辩如梦初醒,闻言笑道:“陛下不会认为他们会乖乖任由我们去清查吧?”
  赵顼苦涩摇头:“怎么可能,以前仁宗两次清查田地,朝廷内有官员反对,外有农民聚集闹事,甚至有清查的队伍被人打死等诸多障碍,无奈之下,才停止清查的。”
  欧阳辩笑道:“那便是了。”
  曾巩绷着脸道:“若是有人聚集闹事呢?”
  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问题。
  只要清丈田地,就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隐匿田地不是只有豪富之家,一些自耕农也会有一些。
  农民可不都是淳朴的,事关生存问题,他们是真敢拿起锄头来拼命的。
  大多数时候,他们大多没有什么见识,对于外面的世界也所知不多,所以很容易被那些大地主给煽动起来闹事,往往冲在前头的就是这些人。
  朝廷对这些人打又不是,杀又不是,所以遇到这样的局面,仁宗等人往往只能灰溜溜地偃旗息鼓了。
  欧阳辩想要清丈田地,岂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欧阳辩笑道:“做个阶梯清查就好了,陛下可以命三司制作一个阶梯清查表,可以根据农户家中人口,或者所谓的中户、富户等区别进行一个甄别。
  对于这些人藏匿的土地进行清查,比如说所谓中户,便可以容许他们拥有一定的田地,至于这个数据是多少,就要好好计算了。
  之前藏匿起来的地可以还由他们耕种,而赋税则是按之前的在册田地计算,这样就不会触到他们的利益了。
  我们针对的是那些藏匿了大量田地的大地主,这些人才是我们要清查的对象。
  我们的工作队在清查之前,要不断地下乡和农民解释政策,务必让他们都明白,我们此次清查田地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曾巩和赵顼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里的惊讶。
  这个方法很妙,直接将以前反抗得最为激烈的群体剥离了出来,将隐藏在后面的大地主给暴露了出来。
  看到他们眼里的钦佩,欧阳辩只是笑了笑。
  这不过是借鉴后世的个人所得税的方法罢了。
  清查田地和个人所得税一般,其实也都是一种控制贫富差距的手段和征税的方法。
  土地兼并本质上就是一种贫富差距在扩大,个人所得税的等级制也是为了控制贫富差距,都是为了不让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罢了。
  所以欧阳辩很理所当然的想到这个办法。
  但是这对于此时的人来说,还是有些新鲜的。
  当然啦,宋人也有分等级的习惯,比如州县会分等级、家庭会分上户中户下户等等,也算是一种控制贫富差距的手段。
  但他们在清查田地上并没有用这种方式来处理,着实是有些失策,或者说是思维不够开阔。
  至少在欧阳辩的眼里看来就是如此。
  作为一个后世人,见得多了,思维也灵活,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够灵活处理的,这个让大宋朝堂上下都伤透脑筋的问题,对于欧阳辩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小儿科罢了!


第290章 冒进才是变法最大的敌人!
  三人讨论到了这里,实际上从决策层面到实行层面,基本都算是有了详细的步骤了,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的往下推动就可以了。
  这个事情一旦成功,赵顼不仅可以稳固他的权威,还可以在地方政府安插了很多自己人。
  以后的他的政令就能够直达地方,在执行力度上,比起现在绝对要好上很多。
  就在赵顼满腔斗志的时候,欧阳辩突然发出一声惊咦声。
  “怎么啦?”
  赵顼关切地问道。
  欧阳辩指着几份稿子道:“这份是司马光投过来的稿子。”
  赵顼点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欧阳辩有些头痛:“他反对清丈田地。”
  赵顼也忍不住头痛。
  怪不得他们都头痛,司马缸,哦,不司马刚,不对,司马光此人刚正不阿,名声很好,头也很铁。
  之前的濮仪之议,就是他带着一帮言官和政事堂的大佬以及背后的靠山赵曙英宗硬钢的。
  韩琦的下台也是司马光带着言官们干趴下去的,这帮言官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是真正属于有事不怕事,没事找点事的类型。
  没办法,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干这个,这也是他们的业绩嘛。
  可以理解。
  “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赵顼关切问道。
  欧阳辩揉了揉眉心:“他们没有上奏疏吗?”
  赵顼笑道:“这不是还没有形成政策么,他们想反对也得有对象啊。”
  欧阳辩点点头,也对,这只是在讨论而已嘛。
  他将稿子递过去。
  赵顼一看,好家伙,一大篇的之乎者也。
  什么先王、什么太宗太祖都出来晃悠了一圈。
  反正一大篇的论述的中心论点就是——你赵顼初登帝位,凡事不可妄动!
  这事情你爷爷仁宗都干不好,您呐,还年轻,还不是干这个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就要好好听话,好好地修养自己,别给国家添乱之类的话语。
  赵顼:“……”
  不得不说,赵顼承认司马光此人是个真君子,但有时候真君子说话也忒太伤人。
  赵顼头痛道:“若是司马光反对,这个事情就不太好处理了,季默你做过监察御史,和他们也是一道人,又是曾经的战友,你能不能和他们沟通一下?”
  欧阳辩点点头:“我回去的,但这些事情不能只靠私人情谊,国家大事,若是事事都的靠个人感情,那算怎么回事。”
  曾巩对欧阳辩的说法颇为赞同:“没错,咱们大宋讲究依法治国,不能以人治国,季默说的对。”
  赵顼点头,问道:“那季默有什么想法?”
  欧阳辩提醒道:“陛下还记得我以前和你说过的听证会么?”
  赵顼醒悟过来:“你的意思是?”
  欧阳辩笑了笑道:“没错,这个事情正好试一下水。”
  曾巩诧异道:“什么是听证会?”
  赵顼笑道:“听证会的说法是季默和我说的,我们以前谈论过,如果在一件政策推行中,如果有人持反对意见,这时候该怎么处理呢?
  季默就提出所谓的听证会,也就是将持有反对意见的人集中到一起,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人集中解答问题。
  制定者和执行人听取反对意见,然后攫取其中有利的部分进行改善,这样既解决了政策的缺陷问题,又能够将反对者变成支持者。”
  曾巩微微一回味,立即感受到这个所谓听证会的奇妙,不由得击节赞叹。
  “都说季默奇思妙想极多,果真是如此,这样一来,政策的实行就可以没有反对者了。”
  欧阳辩轻轻摇头笑道:“没有那么简单,反对者不仅有,而且是不可感化的。
  听证会争取的是中立者,而不是反对者。
  反对者都是利益既得者,变法触动的是他们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会支持?”
  赵顼哈哈一笑。
  “如此这般也足够了,季默你不是说过吗,变法就是要将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有了听证会,我们的朋友终究会比敌人多的吧?”
  欧阳辩笑了起来:“没错,只要咱们不着急,朋友就始终会比敌人少。
  我为什么坚持要一件一件事情来做,是因为每一项具体的变法,都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
  每一次分配,都有新的得益者和既得利益者。
  新的得益者就是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会从变法中获利,他们会鼎力支持我们的。
  而既得利益者会是我们坚定的敌人,因为我们要从他们那里将利益拿出来,任是谁都不会同意的,所以他们一定会坚定地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而需要大力争取的就是在这个变法中没有利益冲突的人,他们有可能站在我们这边,也可能站在敌人那边。
  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将他们拉到我们这边来,那我们的变法就可以成功了。
  但其中有一个关键就是,在一项变法还没有走上正轨的时候,我们不宜立刻再进行下一项变法,师兄,你可知道为什么?”
  曾巩想了想道:“按照你的思路,每一项变法都会有反对者,如果同时实行多项变法,就会同时树立过多的反对者。
  到时候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反对所有的变法,这样变法就无法持续下去了。”
  欧阳辩笑道:“正是如此!”
  赵顼击节赞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以前我每次听起庆历新法的事情,总是扼腕叹息,叹息庆历旧臣被人陷害,以至于新法无以为继。
  但如今以季默的理论来分析,就是庆历新法触犯了太多的人,树立了太多的敌人。
  所以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了,这般想来便可以理解了。”
  欧阳辩很满意赵顼的悟性,他为什么这些时间要经常和赵顼说这些事情,几乎是事无巨细,近乎是在进行理论讨论,甚至有些是有些犯忌讳的。
  尤其是对君权这些概念的剖析,以及和赵顼讨论如何进行舆论控制,用武力镇压反对者,一环接着一环的策略,就是为了让赵顼了解到变法的过程究竟有多么的困难。
  只有了解到这一点,赵顼才不会冒进。
  冒进才是变法最大的敌人!


第291章 筹办听证会!
  正月十五的灯还没有灭,欧阳辩就忙了起来。
  赵顼发文,给欧阳辩加了一个权清丈田亩事宜听证公事的差遣。
  差遣本身就是临时的,这个差遣更是临时中的临时,主要就是负责听证会的筹办,进行朝廷内部意见的听证。
  虽说是听证,但实际上就是要说服。
  欧阳辩对这个事情很认真,这是他除了筹办央行外,最重要的差遣之一。
  可以说,这是他第一次执行反对意见不小的改革项目了。
  央行的诸多事宜其实是在体制外进行的一次创新,对于体制内的利益并没有明显的冲突,所以做起来并没有什么羁绊。
  但这一次却是真正的啃硬骨头,反对者不仅有坚定地既得利益者,还有司马光这样强硬的言官,这个事情不轻松。
  这也是赵顼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施政,为了鼓舞赵顼,他也得做好。
  欧阳辩做事历来深谋远虑,接到差遣之后,他就对整个项目进行全盘的考虑,将可能存在的支持者、反对者、中立者都筛选了一番。
  通过大宋周报的试探,局面稍微可以看清楚一些。
  就目前可以影响到清丈田亩这个事情的人、机构、集团、阶层,欧阳辩认为主要有以下这些。
  就机构而言,政事堂当然是最重要的,清丈田亩的政策能够真正形成,实际上政事堂才是唯一能够决定的机构。
  如今的政事堂,文彦博、曾公亮都算是比较听话的,他们两个应该问题不大。
  欧阳修是自己的父亲,欧阳辩觉得是可以说服的。
  倒是赵槩有些麻烦,毕竟还不知道他的心思。
  赵槩此人善于自省。
  每天起来,如果有一个善念产生,他就往桌上的罐子里投一个黄豆。
  如果生了一个恶念,就往罐子里扔一个黑豆。
  到了晚上,就倒出来数一数,看看是黄豆多还是黑豆多。
  刚开始的时候,发现是黑豆多,但是到得后来,却是黄豆居多了。
  这么一个人,自身持正,如果不能让他信服,是不可能让他屈服的。
  枢密院管军事,对于政事一般不会涉及,除了枢密使因为要经常配合,对于政事倒是会过问。
  不过枢密使是富弼老丈人,富弼是庆历老臣,前两次的清丈田亩都有他参与,所以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三司那边是张方平执掌,此事虽是欧阳辩和赵顼两人蓄谋已久,但也算是三司不愿意出钱而导致的。
  所以三司应该会对这个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