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说老丈人到来,徐英赶紧迎了出去:“泰山大人来了,快请快请,我让人去叫桂香。”
  张玉柳摆了摆手:“不用叫她了,今日来不是探亲的,有正事谈。”
  徐英不由得苦笑,他心里还能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老丈人这是登门问罪来了。
  但该有的礼数不能少,徐英赶紧请张玉柳坐大位,自己在下首聆听教诲。
  老丈人阴沉着脸拿出大宋周报扔在桌子上,屈指在报纸上扣了扣,发出咚咚声响:“这是怎么回事?”
  徐英苦笑道:“泰山您听我解释……”
  张玉柳哼了一声:“吃水不忘挖井人,你徐英能够有今日,靠的是张家,现在你来这一出是怎么回事?
  呵呵,……吾等为京畿之地之县官、食大宋子民供养之民脂民膏者,对此不得不为天下谋……笑话,你徐英有今日,可不是大宋子民将你捧上去的,而是我张家用白花花的银子,车载斗量硬生生推你上去的,要不然,你今日还是个苦苦等待候补的穷书生!”
  徐英苦笑:“泰山说得对,若不是泰山的鼎力相助,小婿还真的是没有今时今日之地位,但泰山大人您听我说……”
  内间有脚步声匆匆而来。
  “爹来了……爹!”
  徐英脸上苦笑更深。
  张玉柳脸上露出笑容:“桂香!”
  一个涂脂抹粉的中年妇女欣喜道:“爹,今日你怎么来了?”
  张玉柳顿时脸色愠怒:“还不是你夫君干的好事!”
  妇女顿时脸色一沉,朝徐英尖声道:“徐英,你是怎么回事,把我爹气成这个样子!”
  徐英苦笑摇头,指了指桌子上的大宋周报,妇女过去将报纸拿起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越看越是愤怒。
  在最后看到徐英的大名赫然在列的时候,她更是愤怒到了极点,直接将报纸几下子撕碎,扔到了徐英的脸上,又扑上去用指甲挠徐英的脸。
  徐英手忙脚乱的抵挡,口中告饶道:“泰山还在这里呢,你这是干什么,快快停下来,这成何体统!”
  张玉柳看着女儿逞凶,也不出声,面带冷笑地看着,过了一会才出声道:“好了桂香,不要失了体统。”
  妇女恨恨地停了下来,徐英脸上多了几道血痕。
  张玉柳看着狼狈的徐英,冷哼了一声:“说吧,我张家怎么对不起你了,你要给张家下这样的绊子。”
  徐英一脸的懊恼,隐藏着眼皮底下的愤怒:“泰山您听我解释嘛,这个事情一来不是我的本意,二来我也是不得不为,这事情根本不是对着张家去的!”
  张玉柳呵呵一笑:“我张家是陈留最大的地主,在开封府治下十七县排行也是最大的地主,这事不是冲着我张家来,那又是冲着谁家而来?”
  妇女啐了一声:“这事是不是你徐英发起的,你徐英是不是对我张家怀恨已久,所以发起这釜底抽薪的毒计,你好毒啊,我张家怎么就对不起你呢,竟然处心积虑的想出这样的毒计!”
  徐英压抑着心中的愤怒:“桂香、泰山,你们都想差了,你们听我慢慢道来。”
  张玉柳冷哼了一声不说话,看着徐英。
  徐英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闷。
  “……泰山是做米粮生意的,见多识广,应该知道央行在东南诸路的东南大开发吧?”
  张玉柳脸色稍霁。
  “……央行在东南修建水泥路、使用四轮大马车、设置央行服务区等措施,让东南诸路的经济活力空前。
  这几年来,东南诸路以不足大宋四分之一的区域、三分之一的人口,却交上了占据大宋岁入的三分之二的赋税!
  这种状况让北方诸路又是惊慌又是嫉妒,因为这关系地方官员的自身升迁。
  这几年来,升职加薪的都是东南诸路的官员,尤其是央行出身的官员,因为熟悉金融、擅长发展地方经济,所以政绩斐然。
  这几年升迁的渠道都被南方那边的官员给占据了,以至于北方这边的官员升迁大受影响。
  所以,北方地方官员对此颇为警惕,所以私底下都在游说央行来北方投资,但央行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
  张玉柳若有所思:“央行在南方大力投资,修建水泥官道,设置服务区,借助服务区的便捷性,吸引了大批商人入主。
  基本每个服务区都成为了附近县乡的集镇,央行在其中牟利不少,这也是央行愿意在前期花费天价投资的原因。
  但到了北方,因为北方路道本身就是比价完善的,集镇也多,怕是很难形成这样的规模。
  不是挣不了钱,但明显要少挣许多钱,他们不愿意来,或者说短时间不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徐英一拍大腿:“泰山不愧是泰山,这就看清了里面的本质了!”
  妇女冷哼道:“这又有什么关系?”


第286章 暖人心!
  听到妻子说话,徐英眼底下闪过一丝轻蔑,又有一丝厌恶。
  “泰山说的就是原因,央行不愿意来,就是因为利益不高,如果利益足够高呢?”
  张玉柳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脸色苍白,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妇女吓了一跳:“爹,你怎么啦?”
  “无耻,无耻!”
  张玉柳愤怒地吼了起来。
  徐英眼底下带着快意,但脸上却是一脸的同仇敌忾:“对,就是无耻!我是拼命阻止的,但我一个人的力量,怎么阻挡得住大势?”
  张玉柳在大堂上愤怒地来回走动。
  妇女被盛怒的父亲吓得躲在角落里。
  张玉柳感觉胸口都要被气得炸裂开来,实在无法宣泄,伸手将桌上的茶杯端起,狠狠地砸向地上碎成了粉碎。
  徐英淡定站在原地,也不阻拦。
  过了一会,张玉柳才算是缓了过来,重新坐回椅子上。
  妇女怯生生地问道:“爹你刚刚说的什么无耻,是怎么回事?”
  张玉柳没好气道:“你让你夫君给你解释。”
  徐英道:“地方官府的官员,为了政绩,将地方士绅都给卖了。
  他们建议清查土地,就是要将清查出来的隐匿的土地给央行,这样央行就有利可图了,央行有了利益,自然就有动力来这边投资了。
  他们是有了政绩,但像咱家这样的士绅就要吃大亏了。”
  徐英解释得很仔细,妇女就算是再蠢,也能够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愤怒了,她也非常愤怒。
  “这些狗官,为了自己的政绩,就将我们给卖了,这是将咱们这些老百姓当成鱼肉了啊,爹,咱们去找官家说理去啊!”
  张玉柳冷冷地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连话都不想说。
  徐英苦笑道:“先不说这事情背后有没有官家在指使,就算不是,官家也只会顺水推舟……”
  “官家怎么能这样呢,这些土地可是咱们老张家的祖辈一代一代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他们想要拿走就拿走啊!不行,我不答应!”
  张桂香怒道。
  徐英眼底下都是鄙视,这个女人,真是蠢得可以啊。
  张玉柳怒道:“住口,妇道人家,滚进去后院!”
  妇女浑身一哆嗦:“爹……”
  徐英赶紧道:“桂香你先进去吧,准备一下酒席,今晚我和岳丈好好地喝一杯。”
  妇女赶紧和自家爹爹福了福,逃一般进了后院,客厅只剩下翁婿二人。
  张玉柳苦涩道:“这事……唉!”
  徐英安慰道:“岳丈也莫要过于担忧,这只是大宋周报的文章而已,并不是确定的政策,离着落实还远着呢。
  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反对此事呢,尤其是家里有藏匿土地的官员,肯定会全力阻止此事的。”
  张玉柳眼睛一亮:“贤婿,那这个事情,你看有么有好的办法?”
  徐英眼底下有光芒闪过,脸色却是一脸的诚恳:“此事还没有形成政策,泰山想要阻止也不是没有办法,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办法。”
  张玉柳急道:“贤婿快说。”
  “首先就是联合其他的地主,请文人代笔发布文章,抨击这个倡议,将这个倡议说得越不堪越好,最好是说这个政策将祸国殃民联系在一起。”
  徐英缓缓说道。
  张玉柳一拍大腿:“正是,正是!这这个倡议原本就是祸国殃民的政策,正该将它扼杀在萌芽之初!还有呢?”
  徐英郑重道:“若是这一条行不通,泰山就要做好准备,联合地主,煽动租农抗议。
  若是有清查队伍进入陈留,就要发动租农阻拦抗议。
  之前庆历年间和嘉佑年间不也是如此么,只要有抗议,朝廷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张玉柳的脸色终于变得轻松起来:“贤婿果然大才,我把女儿嫁给你是没错的,哈哈!”
  张玉柳拍了拍徐英的肩膀,哈哈大笑了起来。
  徐英陪着笑,隐藏着眼底下的阴狠,不让张玉柳看到。
  ……
  大宋周报总部。
  “主编,涉及清丈田亩的投稿已经全部清理出来了,您要看看么?”
  埋头在稿件之中的曾巩抬起头来,点点头:“支持和反对的稿件都进行分类了么?”
  编辑点点头,不过有些犹豫道:“主编为何要如此分类呢,您的意思是?”
  曾巩笑了笑道:“你怎么看?”
  编辑鼓了鼓勇气道:“我认为,咱们大宋讲究言路畅通,无论是什么意见,我们都得允许它被发表出来,采不采纳那是另外的问题。”
  曾巩点点头:“你说的是言官谏言吧?”
  小编辑道:“我觉得这是同样的道理。”
  曾巩摇摇头道:“大宋周报篇幅有限,不能所有的言论都往上面放。”
  “那至少要让双方的典型观点都能够在咱们周报上看到吧?”
  曾巩笑了笑,站了起来道:“你的问题其实我问过季默,你知道季默怎么说的吗?”
  小编辑有些好奇:“前辈是怎么说的?”
  曾巩从窗口看向街道,街上颇为繁忙,那是一股生气勃勃的景象。
  他最喜欢在这里审稿,审累了就往下面看看,顿时感受到人间的烟火气,可以抚慰枯守静室的枯燥。
  “季默说,大宋周报不是自由报纸,它是官方喉舌,它的存在是为了大宋,它代表的是整体的大宋国民,它是有态度的、有温度的、有脾性的,我对此不是很理解,于是季默给了我三句话。”
  曾巩颇为感慨。
  小编辑好奇道:“哪三句话?”
  曾巩从桌子上拿出一卷纸摊开,三行潇洒的字体扑面而来。
  “……大宋周报要始终代表大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大宋周报要始终代表大宋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宋周报要始终代表大宋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小编辑:“……”
  这些字他一个个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就有些不太确定它们的意思了,尤其是什么生产力这样的话。
  小编辑琢磨了许久,才算是将三句话的意思给理会出来,他的脸色变得精彩起来。
  曾巩笑了笑:“明白了?”
  小编辑点了点头,又快速地摇了摇头:“一知半解,但感觉里面博大精深!”
  曾巩大笑了起来。


第287章 机智极了!
  曾巩笑了一会,笑声停歇,颇有感慨说道:“大宋周报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说的可不就是生产力、文化、人民的根本利益么。
  咱们大宋周报不堵塞言路,但这个言路是给有利于人民的言论所行走的。
  而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人民利益的言论,不仅不该给他们道路走,还应该成为我们批判的对象。
  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小编辑沉默了一会道:“这个道理我明白,但是,我们又如何确定言论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呢?”
  曾巩陷入了沉思,一会之后摇摇头道:“更加细分的领域我们可以讨论,但是有一些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目前这件清丈田地这件事情,你能够分得清好坏么?”
  小编辑振奋精神:“这是自然,土地兼并、隐匿田地,这不仅对国家不利,而且对底层人民也非常不利。
  欧阳辩在《国富论》和《论历代政治得失》中都提到过,土地兼并是王朝的大敌,是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根本原因,自然是坏的。”
  曾巩微笑点头:“那就是了,我们不妨这么处理,明显坏的言论,我们就抵制它;
  明显好的言论,我们就赞扬它;
  而我们没有办法分出好坏的言论,就搁置它。
  如果不得不讨论,我们就给它提供一个平台,让天下的有识之士都来讨论它。
  季默说了,真理越辩越明,而大宋周报,就是这个真理的竞技场。
  但这是提供给真理的竞技场,不是那些明显坏的理论的孳生地,你明白吗?”
  小编辑露出笑容:“我明白了。”
  曾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