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有人来汇报说集贤院曾巩来访。
欧阳辩笑了笑,赶紧让人请了进来。
进来的曾巩也是一脸的疲倦,曾巩看到欧阳辩也是一脸的倦容,顿时露出一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笑容。
“师兄,要注意休息啊,别太劳累了。”
欧阳辩劝道。
曾巩笑道:“那周报的推广时间得往后延了,半年后再发吧。”
欧阳辩耸肩笑道:“那也成,其实我也不着急。”
曾巩一脸的无奈,用手指点着欧阳辩笑道:“你这万恶的老财,就知道压榨我,里子让你得去了,面子也不给我留。”
欧阳辩笑了笑:“我可没有啊,这事您自己干得这么起劲,我可是拦都拦不住啊。”
曾巩振奋道:“你还别说,这事可带劲了。
你知道这段时间,我看到了多少绝妙的文章么?
啧啧,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等等人的文章真是绝妙。
涉及到的有地方施政方略、中枢的政治得失、治军方略、外交策略、边境牧民、经济金融、民俗民风、经学、诗词、艺术,诸多行业诸多领域都有涉及。
我发现咱们这些同年一个个都是才华横溢,而且都在各自的领域的前途大有可期啊。”
欧阳辩笑了起来,能不牛逼么,这可是科举史上最为牛逼的一届,那可是被称为千古第一龙虎榜的存在。
要是没有这么牛逼,我也不可能年纪轻轻的去考科举啊,不就是为了成为你们的同年么?
“如此甚好,第一期一定要让大家都大吃一惊才好。”
欧阳辩笑道。
曾巩摇了摇头:“还不够,最好是有更大分量的人来写一篇,这样才能够一炮打响。”
欧阳辩想了想道:“这样啊,也成,我看看找找人。”
曾巩点头笑道:“那我就放心了,哦,对了,最好季默你也写一篇,最好是词,你毕竟是大宋豪放派词宗嘛,你也许久没有写了,天下人盼你的词久矣。”
欧阳辩笑了笑道:“也好。”
曾巩满意而去。
欧阳辩坐着歇了一会,也抽空想了想要找谁写文章。
曾巩说得对,一炮打响可以省大力气,他自己的名气是有一些,但分量还不够。
欧阳辩想了一下,写了几个名字,然后嘿嘿的笑了起来。
……
欧阳修回到家里,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不由得一愣:“这是幺儿回来了?”
果然进去一看,欧阳辩正在踞案大嚼。
欧阳修赶紧去抢了一根猪蹄膀,也坐在一起大嚼。
欧阳辩满口油光,对欧阳修道:“爹,你不能再吃这么油腻的了,你身体承受不住的。”
欧阳修哼了一声:“也就你回家我可以吃一些,你娘天天给我喝菜汤,把我都给淡出鸟来了。
哼,你几个哥哥回来都没有这待遇,也就只有你回来,我才能够捞块肉吃,现在你让我不要吃?”
欧阳辩嘿嘿一笑:“三个哥哥都有娘子照顾,就我孤身一人,娘亲着紧我也正常嘛。”
欧阳修斜睨了欧阳辩:“你小子好意思说,抓紧将你媳妇迎过门来,富老头和我抱怨了好多次了,你再不过去迎娶,富老头就要打上门来了。”
欧阳辩点头:“我也在打算了,今年秋天如何,今年秋天就将蒹葭迎过来?”
欧阳修想了想:“我去翻看一下黄历,看看今年什么时候合适,合适的话就操办起来吧。”
欧阳辩点头应是。
欧阳修大力地啃下一块猪筋,用力地嚼了嚼,吃力地咽下去后道:“说吧,这次回来又有什么事情?”
欧阳辩大力地啃下一块猪筋,用力地嚼了嚼,吃力地咽下去后气愤道:“瞧您说的什么话,我是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么?”
欧阳修点点头:“哦,好吧,是我错怪你了,那今天不提正事,谁提正事就是小狗。”
欧阳辩:“……”
他抹了抹嘴上的油光,清了清嗓子。
“汪汪!汪汪!”
欧阳修:“……”
欧阳辩得意道:“您猜对了,我就是小狗!”
欧阳修一筷子头敲了下去,叱喝道:“你是小狗,那我成了什么!”
欧阳辩涎着脸:“您是林中之王嘛,人家说虎父犬子,我是犬子,您是虎王嘛!”
欧阳修被气笑了:“这么大年纪,还和小时候那么惫懒,说吧,啥事?”
欧阳辩笑了笑和欧阳修说了一下办报的事情,欧阳修想了想道:“你想让我帮你写开报宗旨啊,我觉得你胆子还可以再大一些。”
欧阳辩眼睛一亮:“陛下?”
欧阳修点点头:“我帮你写个开报序章吧,你找陛下写一下开报宗旨。”
欧阳辩笑道:“开报宗旨已经有了,您说得对,陛下还是得利用起来,大宋周报四字,还有开报宗旨,都得让陛下亲手书写,还得加上他的印信,这样才足够的权威嘛!”
欧阳修笑这点头:“你老丈人那边也可以让他写点东西嘛,还有文相、蔡学士、张计相,以你小子的能耐,邀稿还是很轻松的事情嘛。”
欧阳辩喜道:“老爹果然厉害,那你的文章可别忘记了。”
欧阳修笑骂道:“我什么时候少了你的东西!”
欧阳辩嘿嘿一笑:“我去我老丈人家,瞬间去看看蒹葭去,嗯,好久没给她带礼物了,我得带两大车礼物过去。”
说着一溜烟就跑了。
欧阳修见状骂道:“有了媳妇就忘了爹娘,这媳妇还没有过门呢,还这么大方,对我都没有这么大方过!”
刚刚走过来的薛夫人呵呵一笑:“把幺儿每月给你的千贯活动资金交出来再来说这话。”
欧阳修:“……你怎么知道的。”
“呵呵!你猜!”
“和尚害我!”
第278章 新鲜出炉!
当晚欧阳辩连夜去了富弼家里,带着两大车的礼物过去,当然不是为了看越来越美的富蒹葭小姐姐,他是为了工作嘛。
至于与富弼邀稿后就跑去找富蒹葭这种事情,完全是老丈人富弼的主意嘛,欧阳辩是个从善如流的人,不会拒绝老丈人的建议的。
第二天,欧阳辩又向文彦博、曽公亮等相公邀稿,得到允许后,又跑赵顼那里去。
赵顼看到欧阳辩的时候笑呵呵的问道:“呦,大忙人来了,今日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欧阳辩笑道:“瞧陛下您这说的,臣忙不就是为了陛下而忙,陛下这么嘲讽一个为你努力工作的打工人,着实不太像话了。”
赵顼哈哈一笑,过来一拳打在欧阳辩的胸上,顿时龇牙咧嘴:“你这身肌肉越来越强壮了。”
欧阳辩哈哈一笑。
赵顼笑道:“季默今日过来何事?”
欧阳辩笑答:“因为大宋周报之事。”
赵顼点头:“应该也差不多了吧?”
欧阳辩点头:“正是,印刷工具、工人、渠道等等都已经准备完毕,纸张、油墨等都已经调配好,只等内容确定就可以开始印制了。”
“现在邀稿的事情怎么样了,需要朕出面吗?”
赵顼关心问道。
欧阳辩之前对赵顼详细地讲过报纸的好处,赵顼听完之后极为心动,催促着欧阳辩赶紧办报纸。
赵顼当然上心,从他小时候开始,就看着仁宗一直被士大夫们欺负,被拉着喷唾沫都不敢反驳,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好名声。
舆论与其说是民间产物,实际上是士林的读书人操控的。
如果自己有了报纸这个利器,到时候就有一个发声的渠道了,再不怕舆论被士林控制,自己要做变革也不怕士林读书人污蔑了。
再不济,自己还可以在报纸上申辩嘛!
欧阳辩点点头:“问题不大,现在有点事情需要陛下帮忙。”
赵顼道:“你说。”
欧阳辩笑道:“大宋周报的名称宗旨需要陛下墨宝,这样才能够展现这封报纸的权威。”
“哈哈,需要我的墨宝?问题是没问题!”
赵顼年纪轻,虽然受过的教育好,但还真的没有大臣主动和他求字,欧阳辩这个请求还真的是挠中他的痒处了。
不过他有些扭捏:“……哎呀,我的字写得不太好看,要不还是算了吧?”
欧阳辩一听,立即同意了:“陛下说得有理,那就算了吧。”
赵顼:“……”
“……唉,不过你都求上门来了,朕不写也不好。”
赵顼赶紧挽留。
“陛下说的是,臣一片诚心还是不能辜负。”
欧阳辩道。
“……”
“……”
赵顼和欧阳辩面面相觑。
欧阳辩小心翼翼道:“那……陛下是写还是不写?”
赵顼:“……你说我该写还是不该写?”
欧阳辩哈哈一笑:“请陛下赐墨宝!”
赵顼一拳头又是砸在欧阳辩的肩头上,龇牙咧嘴笑了起来。
两个年轻人同时大笑起来。
这等情形像极了他们在资善堂的时候。
……
对于报纸的筹备,欧阳辩一点也不放松,报纸是他计划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富强,一是经济、二是军力、三是软实力,这就是所谓的综合国力。
作为一个受过九年义务的后世人,这个道理欧阳辩太了解了。
报纸的作用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解释清楚的。
总的来说,报纸可以统一国内的主流思想,可以形成舆论,指导朝廷、军事、统一思想对外。
报纸承担着解放思想、革新思想的作用,这对于变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欧阳辩可以通过报纸及时对外解释变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欧阳辩现在经济发力,也在构造一个全新的军队势力,但最终还是得回到制度上面来,回到官场上来。
大宋朝的制度在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之后,已经渐渐地僵化腐化,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候了。
西夏、辽国的威胁,大宋是必须面对的,还有以后更大的威胁,要面对这样的危机,一个腐败僵化的官僚集体是没有办法应对的。
更加急迫的是国内的变革,这也是一个腐败的官僚集体没有办法应对的。
所以在时机恰当的时候,欧阳辩必然会对官僚集体动刀。
既然要针对官僚集体,就得面对他们的反扑,面对他们操纵的舆论,。
果没有一个发声的渠道,就会像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明明是为了天下,但天下却汹汹,就针对着变法集团而去,而不得不陷入直接的斗争之中。
如果有了报纸,通过这个发声渠道,就可以团结大部分的有识之士。
斗争当然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是却可以通过报纸可以团结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
也就是欧阳辩经常说的——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
所以,报纸的作用怎么夸大都没有问题。
这也是欧阳辩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曾巩领导的编辑部自然是主力,但是欧阳辩是属于来自上层建筑的指导。
关于板块的安排、内容的审核、排版标准、稳定供稿渠道的维持,这些都是欧阳辩在指点的。
相对比对于经济、军事、政治等等方面,实际上这些东西才是欧阳辩的老本行,因为他上辈子就是个苦逼的编辑啊。
欧阳辩在编辑的行当上干了十几年,对这些轻车熟路,他是想直接将大宋周报直接打造成一个成熟的新闻媒体,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
经过欧阳辩和曾巩带领的编辑团队接近几个月的努力,第一份大宋周报终于新鲜出炉,欧阳辩贪婪的嗅着新鲜的油墨味。
这种感觉太好了!
当然这中感觉来之他对大宋周报的期待,也来之他对上一辈子的思念。
以他的眼光来说,活字印刷的报纸看起来还是有些粗糙,但以宋朝人的眼光来看,这份报纸已经是及其精美的了。
虽然也还是黑白色的,但是字体优美、排版精密、纸张优良,比起市面上许多书看起来都要精美。
第279章 震撼的韩琦!
治平四年秋季。
全城黄叶飘扬。
一份份的大宋周报原版内容从汴京被发送到大宋各路的大宋周报社分社。
在分社里,这些内容会被大量的印刷出来,然后通过官府驿站、央行服务区、农行服务点、各地学校等机构分发出去,送到官员、学子、读书人的手上。
大宋周报的前三期将是免费派送,而三期过后,大宋周报就会收取极少的费用,以补贴报社的支出。
当然,这部分的费用只占一小部分而已,大头的支出还是由三司补贴的。
大宋周报作为官方喉舌,自然不会以营利为目的,甚至是可以亏本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