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有这个资历的人大把,欧阳修、富弼、司马光等等,但又有资历又有变革理念和意志的人,就只有王安石了。
  一下班,欧阳辩赶紧回家带上礼物,直奔王安石家。
  王安石的家欧阳辩不需要通报就长驱直入了,王雱闻讯而来,见到欧阳辩笑得很开心:“季默,来了!”
  欧阳辩笑着和王雱拥抱了一下:“元泽兄,许久不见了!”
  王雱抬起头看了看比自己高了一个头的欧阳辩感慨道:“季默越来越英武了!”
  欧阳辩笑了笑,突然听到一个风风火火的少女声音由远及近:“小哥哥来了吗,在哪里在哪里!”
  一个扎着小辫子的的少女,明眸皓齿,从走廊处奔袭而来,看到了欧阳辩,呀得欢呼了一声:“小哥哥!”
  如同乳燕归林一般投向欧阳辩的怀里。
  欧阳辩赶紧一扎马步,双手稳稳接住少女。
  少女顿时娇嗔:“哎呀小哥哥,你这是嫌弃我胖吗!”
  王雱在旁习以为常。
  欧阳辩感受到少女的柔软,顿时感觉到小女孩也长大了,赶紧将少女放了下来。
  少女落地,立时紧紧抱住欧阳辩的手臂再也不肯放手了。
  欧阳辩苦着脸道:“小堇,你这样一会师傅见了又得骂我了。”
  少女正是王堇。
  多年过去了,当年牙牙学语的小女婴如今也亭亭玉立了。
  王堇俏皮一笑:“反正不是骂我!”
  王雱在旁偷笑。
  话虽如此,但一阵稳重的脚步声从内堂传出,王堇还是悄悄地松开了手臂。
  几年未见,王安石的头发也有了些灰白,欧阳辩赶紧见礼:“老师。”
  王安石点点头:“季默来了,快坐。”
  欧阳辩笑了笑,王堇赶紧搬来椅子让欧阳辩落座。
  王安石仔细地大量了一下欧阳辩,笑道:“季默虽是读书人,身形矫健,颇有孔夫子之姿啊。”
  欧阳辩笑了笑道:“老师风采依旧,徒弟心中欢喜。”
  几年不见,王安石谈性颇浓,问起欧阳修的身体,又对苏洵的去世连连叹息,当年他也算和苏洵有交情,老朋友却早一步去了。
  又问起欧阳辩这几年在京的履历。
  欧阳辩和王安石谈起当监察御史时候的事情,王安石听到欧阳辩每月将一个贪官污吏驱逐出京城,忍不住抚掌大笑。
  旁边的王堇大眼睛紧紧盯着和父亲高谈阔论的欧阳辩小哥哥。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其实我不过是因为偷懒而已,我总觉得随意捕风捉影的上几个奏疏弹劾,还不如找个实在的,用充足的证据去弹劾,这样算是比较省事,既完成了任务,也不违反自己的原则。
  倒是后来每月都有一个京官因我被免冠去职,您知道吗,那些京官见到我的时候,脸上露着热情的笑容,眼睛里却满是忌惮和厌恶……后来更是被冠以什么神憎鬼厌欧阳辩的称号。”
  欧阳辩苦笑道。
  王安石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赞赏:“这才是真御史,其他的御史言官都在干些屁事,随便一点犄角疙瘩里听来的消息就敢递上去污秽众听。
  你之前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及实事求是,我就非常赞同,这般才是做事的态度!”
  欧阳辩笑了起来:“后来韩相公估计也被投诉得多了,也实在受不了了或许也怕我这个愣头青那天犯浑去弹劾他吧,所以将我赶去当起居注官了。
  起居注官比较忙,但是这个事情倒是有趣许多,每天都可以见到大宋朝最顶尖的大官们勾心斗角的,一个个道德模范一般,实际上底下里蝇营狗苟也不少。”
  王安石点头赞同:“你能够看清楚这些,说明你成长了很多。”
  他转头和王雱道:“元泽,这些话莫要出去外面说。”
  王雱笑道:“放心吧父亲。”
  王安石对欧阳辩道:“这些话咱们师徒俩说说就好了,出去可别乱说。”
  欧阳辩笑道:“那是自然。”
  王安石点头:“当了几年的起居注,感受应该不少吧?”
  欧阳辩认真的点头,脸色严肃了不少:“确实不少,感触颇深啊,老师还记得咱们之前在谈论的如何革新之事吗?”
  王安石微笑点头:“这些年你干得不错,我在地方上,也时常去观察核实,和你所说所预测的大体是符合的,大宋朝的经济的确是起飞了,你筹建的央行、农行的确是立了大功了,非常了不起!”
  欧阳辩谦虚道:“其实大宋的根基颇好,不然一个央行一个农行,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功效。”
  王雱笑道:“季默就别谦虚了,你的那些举措我可都一一在研究呢,就大宋的经济有今日的局面,你欧阳季默居功最大!”
  王安石点头同意儿子的看法:“的确是如此,大宋这几年不缺钱,的确是因为季默的缘故……”
  但是他很快担忧起来:“……光是富有,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啊,官僚腐败、军队没有战斗力,外部强敌虎视眈眈,如果没有武力,再有钱也是盘中之物罢了!”
  欧阳辩对王安石的担忧非常赞同:“老师说得太对了,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除去这百年的病疴,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
  王安石点点头:“我们得赶紧动起来了。”
  欧阳辩点头同意:“老师说得对,这几年老师您有什么新的方案吗?”


第272章 喉舌系统!
  面对欧阳辩的询问,王安石道:“这些年我仔细研究咱们大宋的朝廷机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对于汉唐,在制衡上做得极好,兵权、民权、财权分立,如此这般,不虞有汉唐的分裂危险。
  但是,正是因为制衡,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十分力只能发挥出五六分力,若是太平年间倒也罢了,可到了特殊时候,这种制衡却会束缚手脚,让国势倾颓。
  所以,我想筹办一个新的机构,叫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条例司可以统管一切变革的事宜,令出一门,这样才能够集中全力办大事。”
  欧阳辩对王安石的想法并不意外。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时候都是大政府思维,而王安石更是大政府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有这种想法并不出奇。
  欧阳辩露出赞同的神色:“老师的考虑十分周到,想要变革,的确需要一个能够将各方力量集中起来的机构。”
  王安石喜道:“你也赞同,可我看陛下似乎有些疑虑。”
  欧阳辩笑了笑:“陛下却有疑虑,不过陛下疑虑的并非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机构好坏与否,而是时机。”
  王安石皱起了眉头:“时机?”
  欧阳辩点点头道:“变革是大事,变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即是大环境,当一个国家到了大家都意识到需要改革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天时地利了。
  至于人和,首先是变革主导者的意志是否坚定、资历是否足够令人信服、天下人是否支持。
  现如今陛下刚刚登基,还没有建立起威信,连国事都没有了解清楚,就要贸然发起改革,别说别人不相信,咱们都会心中疑虑。”
  王安石点点头:“你说的是。”
  欧阳辩笑着点头:“另外,陛下作为帝皇,不可能亲力亲为的去主持改革,他需要维持各方的平衡,所以改革需要有一个领导者,老师觉得何人可以为领导者?”
  王安石皱起了眉头。
  欧阳辩这话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现在首相文彦博、次相欧阳修、参知政事曾公亮等人的变法意愿看起来并不高,如今愿意变革的,据他所知,也就是自己师徒二人。
  欧阳辩职位不算低微,但是绝对还没有能够成为领导变法的时候,说他自己可为领导者么?
  嗯?
  王安石突然领悟了过来,欧阳辩这是在委婉的提醒他。
  欧阳辩笑着点头:“老师,有变法意愿、资历上最高的,就是您了,但是您现在的资历还是不足,如果非要让您以低位行宰相之事,此事绝难成功。”
  王安石陷入了沉思。
  王雱却有些不解:“只要陛下支持,有何不可?”
  欧阳辩摇头笑道:“无他,名正则言顺矣,咱们宋人最讲究这个,先不说所做之事对错与否,若是没有名正言顺,那么反对的人就如同过江之鲫。”
  王雱不服气道:“不服气的就驱逐到地方去,只要陛下支持,这都没有什么。”
  欧阳辩失笑道:“这样只能徒然增加反对者而已,变法不能只求一时痛快,变法要取得成就,想要真正取得成果,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如果反对的人太多,不免人亡政息。
  咱们若是在的时候还好,等咱们一蹬脚去了,新法立即就会被人给废除了。
  所以要变法要成功,咱们就得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这个道理。
  咱们的变法,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变法势在必行,支持变法的都是爱国者,反对变法的就是不爱国,这样一来,自然支持者众了。”
  王安石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够让天下人都觉得变法势在必行呢?”
  欧阳辩伸出两个手指:“宣传!”
  “宣传?”
  欧阳辩点点头:“接下来,我们要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喉舌系统,从各个层面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提醒所有的人——再不变法,大宋就要亡啦!这样一来,只要是有识之士,就会发出变法的呐喊。”
  王安石脸色凝重:“这不是在操弄人心么?”
  欧阳辩摇头笑道:“这不叫操弄人心,这叫爱国教育,最多……也就是操纵舆论而已。”
  王安石皱眉不语。
  欧阳辩赶紧解释道:“其实也并非弄虚作假,我是打算这么操作的。
  首先是关于系统的构造。
  这个系统应该是由报纸、书籍、诗词、戏曲、官方布告等各个部分组成。
  报纸、诗词、书籍面对的群体是士大夫、读书人、地主、商人等识字的群体为主。
  报纸以社评社论为主,让一些爱国文人在上面发表文章,剖析国家政策、国家危机等等方式,让大家理解国家的政策、所遇到的危机,让大家明白国家必须得改革,才能够保持国家的的富强。
  至于并不认识字的普罗大众,则是以喜闻乐见的戏曲、小说给他们传达这些信息,还可以加上一些爱国戏,比如在边疆戍守的兵卒、将领为国牺牲、远离亲人等感人故事,增加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一旦有战争,就可以很容易的发动起来。
  其实所有的这些,并不需要弄虚作假,而是用一种易于流传的方式,让每个人明白到,他们的生活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国家好,他们才好,这样,在国家遭受外辱的时候,他们才愿意站出来。”
  王安石听得很认真,听到后面更是连连点头,很明显欧阳辩的话他已经听了进去了。
  “所以,目前来说,咱们其实可以慢慢的积累力量,老师您可以慢慢地积累资历,几年的时间,您会一步一步的提升,没有争议的走上宰执的位置后,这时候来领导变革,咱们的准备也做得差不多了,这样变革的阻力会少很多。”
  王安石点点头:“还有其他的吗?”
  欧阳辩笑了笑,从怀中掏出来一本册子,正是大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
  王安石疑惑道:“这是?”
  欧阳辩笑道:“老师一看便知。”


第273章 说服人是一门学问!
  王安石快速地翻阅,有些疑惑道:“两个问题。”
  欧阳辩点头:“老师您请说。”
  “一个是,这个五年规划只涉及到经济部分,现在大宋的问题可不是经济问题。”
  王安石问道。
  欧阳辩笑道:“我的这份规划说实际的,其实还是过于简略了,其实叫他为东南大开发或许会比较好。
  因为它主要内容只囊括了东南诸路的修路、设置央行服务区、这两项大的内容。
  其他就是联合农业银行对各行各业的扶持,其实也只是进行贷款而已,层面较低。
  若是一份全面的五年规划,应该涉及到五年规划期间主要经济部门发展的任务和政策、规划期间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和政策、规划期间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任务和政策、规划期间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规划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规划期间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等等内容。”
  王安石:“……”
  王雱:“……”
  王堇一脸小哥哥好厉害的雀跃。
  说得入神的欧阳辩一抬头看到蒙蔽的王家父子,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一笑。
  他说的这些其实是后世的五年规划的主要内容的目录,这么说出来,王家父子只怕是听不懂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