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青匆匆赶到欧阳辩的院子里,发现已经有不少的同僚站在门房里等候召见了。
吕青看到平日里关系较好的同僚,走过去低声问道:“乙己兄,知道是什么情况吗,怎么这个时候将咱们叫了过来?”
被称作乙己兄的同事悄悄将他拉到了一边,低声道:“好事!”
吕青心中一动,脸色颇为激动:“难道是?”
乙己兄的脸上露出笑容:“你没看到,现在门房里的,都是平日里工作表现出色,而且对央行相当忠诚的人。”
吕青点点头:“那就是了,央行也该扩张了。”
“吕超人来了没有?”一个带着锐利的女孩子声音传来。
吕青的字就叫超人,取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后人超过前人之意,所以叫超人。
吕青转头一看,一个冰山美人站在门口。
吕青心中一紧,这位可是行长的身边人陆采薇,大家都是知道的,他赶紧应道:“陆助理,我就是。”
助理是欧阳辩的叫法,他原本想叫陆采薇为秘书的,但现在朝廷有个秘书郎的职位,叫秘书就有点不太好,干脆就叫助理算了。
陆采薇脸上冰霜稍稍解冻,有了一丝笑意:“你就是吕超人,行长在书房等你,快随我来。”
吕青回头打算和同僚说一句,同僚一脸的羡慕,轻轻一推吕青:“快去,房间里的人等了许久都没有得到行长的召见,你一来就召见了,快去!”
吕青心中也跟着激动起来。
吕青跟着陆采薇通过一道长廊的尽头。
陆采薇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个变声期男孩子的声音:“进来。”
陆采薇推开了门,低声道:“你直接进去吧,我就不进去了。”
吕青点点头,认真地整理了衣服,清了清嗓子,才迈步跨进房间里面。
房间里温暖如春,地上铺着厚厚地毯子,房间并不算大,但却烧了两个炉子,好在都装了排气管,否则有些危险。
吕青进门,看到欧阳辩随意挽着头发,用一颗松木固定,赤足踩在厚厚地地毯上,身上穿着月白色便服,低着头在书案上写着东西。
听到动静,欧阳辩抬起头笑道:“超人兄来了,请坐一下,我马上就好。”
吕青赶紧道:“行长请自便,我站着就行。”
欧阳辩笑着点头,又低头写字了。
没有让吕青等候太久,欧阳辩从书案后站了起来,赤足踩在厚厚地地毯上走向摆放在旁边的茶桌。
茶桌应该是一整个树桩子打造成的,颇有些奇形怪状,但却有一种古朴美。
熟铁打造的烧水壶在炭炉子上烧得咕噜响,欧阳辩坐在铺着摊子的靠椅上,提起烧水壶,浇在茶壶茶杯上。
吕青看得迷迷糊糊,他家里穷,还不曾自己喝过茶,去那些钱庄老板那里,一般是用大杯子泡的茶叶,还真的没有看过如此精致的喝茶法。
欧阳辩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却让他感觉到一股子的高雅气质。
欧阳辩手上忙活,口上道:“大过年的,将你们叫出来,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吕青赶紧一挺腰:“行长多虑了,公务嘛,应该的,行长不也是在忙吗。”
欧阳辩笑了笑道:“其实这事情怪我,是我考虑不周了,原本我想着年后慢慢安排就是了,但我们的客户似乎是等不及了,这几天成群结队的往我家里钻,非得我帮他们进入结算系统。”
欧阳辩轻轻摇摇头,有些哭笑不得。
吕青脸上露出笑容:“我家里也是这样,那些大老板们也好像不需要过年似的,可把我那没见识的妻子给吓得一愣一愣的。”
欧阳辩大笑起来:“这些人,无孔不入啊,要是不赶紧解决,咱们都不能过一个好年了!”
吕青腰杆子就一直没有松懈下来,他大声道:“行长,需要我做什么,你吩咐就行。”
欧阳辩笑着点头,他对这个吕青的工作能力是比较肯定的,但还需要了解一下他的意愿。
“超人,你是高我两届的进士,按理来说是我的前辈,我应该称呼你为前辈才是……”
吕青赶紧道:“行长莫要客气,官场上论资历,但更论官阶高低,而且我只是个同进士而已。”
欧阳辩点头道:“嗯,那我就不客套了。”
吕青拱手道:“行长请说。”
欧阳辩盯着吕青道:“就算是没有钱庄老板们的急迫,咱们央行明年也是要大扩张的,经过嘉佑三年的努力,咱们已经初步有了不少的人才,大宋十八路,需要有十八路分行,现在只有一个两浙路分行……”
吕青呼吸变得粗重起来,开始他是有猜测的,但从欧阳辩最里面说出来,他还是感觉到激动了。
看到吕青的神情,欧阳辩微微一笑。
“……明年一年的时间,我要先将其他的十七个分行的架构给立起来,所以,我需要十八个任命十八个分行行长。”
吕青目光炙热地盯着欧阳辩。
“……超人!”
“行长,属下在!”吕青站了起来。
欧阳辩轻轻摇头笑道:“不用这么紧张,坐下说话。”
吕青将屁股轻轻沾在凳子上。
欧阳辩道:“超人,我想问问你的想法,你有没有在央行长期发展的想法。”
“行长,我……”
欧阳辩笑道:“实话实说就好了,我和你交个底,你若是想出仕,我是可以推荐的,你如果想留在央行,我会将两浙路分行交给你打理。”
“什么?”吕青腾地站了起来,“两浙路分行!”
第204章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欧阳辩笑着点点头。
怪不得吕青这么震惊,两浙路分行占据的毕竟是大宋的精华地带,将一条运河起始涵盖其中。
可以说,两浙路分行能顶央行的半壁江山,现在行长竟然要将这块馅饼给自己?
吕青毫不犹豫道:“行长,我愿意留下来!”
欧阳辩笑道:“不需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毕竟……”
吕青大声道:“行长,不用,我能够决定!”
欧阳辩点点头,笑着指了指:“来,喝杯热茶。”
……
吕青出了欧阳辩的书房,地上已经没有了厚厚的地毯的,但他依然如同行走在云端之上。
同事在门房翘首相待,看到他赶紧走上前去,其他的人也目光炯炯地盯着吕青。
“怎么样?”同事走过来低声问道。
吕青回过神来,点点头:“成了。”
同事露出笑容:“哪个支行?”
吕青脸上露出笑容:“分行!”
同事惊道:“分行!”
其他的人脸上露出热切的目光。
同事急道:“哪个路?”
吕青的笑容绽放出来,如同是迎春的花朵一般:“两浙路。”
“嘶!”同事倒吸了一口凉气。
其他的人顿时热情恭喜:“超人兄果然超人啊,恭喜恭喜!”
吕青笑道:“承蒙行长错爱。”
……
吕青出门打了个马车,现在的他还买不起马车,出门只能打车,今日算是因公,所以这车费倒是可以算到日杂费用报销中去。
回到家中,年夜饭已经吃完了,妻子见到丈夫这么早回来,倒是有些诧异,不过赶紧将丈夫引进家中。
“父亲睡着了吗?”吕青问道。
“还没有呢,喝了两杯烧酒,精神颇好,在炕上和敬儿顽闹呢。”妻子道。
吕青脸上露出笑容:“走,去和父亲聊聊。”
妻子感觉到丈夫的兴奋,心里有些猜测,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两人进入到客厅,小户人家的客厅烧着炕,用炕来对抗冬天。
吕青进入到客厅里,看到老父亲逗弄着自己虎头虎脑的儿子,忍不住脸上露出笑容。
父亲见到吕青,诧异道:“这么快就回了?”
吕青点点头道:“行长叫我过去安排了一些事情。”
父亲点点头:“这么着急叫你过去,有很紧急的事情?”
吕青道:“是,行长给我安排了新的任务。”
父亲和妻子都看向吕青,吕青笑了笑道:“行长让我当分行行长了,两浙路分行行长!”
吕青重重说道。
父亲还没有说话,妻子眼睛一亮:“分行行长?”
吕青重重点头,脸上绽放着意气风发:“对,而且是最重要的两浙路分行!”
屋内的空气顿时变得热切起来。
这或许是个最好的春节了,至少对于这家人来说。
……
欧阳辩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工作,提拔了他最看好的十八个人作为分行行长,大部分是之前主持支行工作的人中选出来。
又选了十几个人正式担任支行行长,至于后面的支行行长,等支行筹办的时候再进行选拔就好了。
元宵刚过,在汴京的等候了许久的钱庄老板们就迎来了集中签约,协议都是模板,他们只是扫了一眼就急忙签订,然后怀揣着热乎的协议,带着手下赶回家乡——他们要立刻回去安排工作。
他们接下来的工作一方面是和央行对接,对钱庄的人员进行培训,适应央行的规定,另一方面则是领了协办筹办央行分行或者支行的任务。
他们毕竟是地头蛇,对于当地的情况更加的熟悉,通过他们的协助,央行的工作会更加好开展。
当然,他们也希望央行在当地的分行或者支行能够尽快地开展工作,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异地结算业务能够尽快地开展起来。
两浙路附近的钱庄在嘉佑三年的快速扩张早就让他们眼红了。
有这么个模范作用,现在轮到他们自己,自然是千肯万肯,甚至央行分行支行的筹办工作。
原本欧阳辩并没有让他们协办的意思,但他们主动提出帮忙,欧阳辩也顺势答应了下来。
欧阳辩安排好了筹办人员,又安排了监察人员跟上,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了。
接下来他只需要掌控监察人员,让他们去鞭策筹办人员就好了。
他的精力主要放在央行的大策略上面以及人才的培养上面。
他提出的两湖大开发策略在朝中不被认可,政事堂相公和官家赵祯都疑虑颇大,赵祯更是直接将策略搁置。
欧阳辩对此倒是挺看得开,两湖开发的确难度大了一些。
即便是央行承担起主要的任务,但剩下需要朝廷协助的事情,政事堂和赵祯还是望而生畏了。
不过没关系,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正月间,欧阳辩在家里研究央行新一年的大方向。
这个很重要。
就央行的定位来说,是作为调整货币政策的工具,对经济施加影响,这个定位其实没错。
但在宋朝目前的这个情况来说,三司基本就算是一个税务加国库的职责,根本没有促进经济的作用。
所以央行还得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至于应不应该纳储放贷,这根本不需要思考,央行不能仅仅靠结算的通道费存活。
央行没有发行货币的职权,发行货币的职权是三司下五大钱监的功能。
央行要活下去,就必须有自己挣钱的能力。
关键是,欧阳辩想要的是利用央行大力地促进大宋朝的经济发展,这才是他的目的。
所以当然是影响力怎么大怎么来呗。
欧阳辩想要通过央行的投资来调整大宋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变革。
当然啦,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是想通过对税赋的改革来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发展。
但这很危险也很难,至少目前来说赵祯不是靠得住的君主。
改革要求的是变革的君臣上下一心,才有可能干成,就赵祯这样耳根子软,没有什么决心的君主,欧阳辩想都不想,他只能用央行这样因势利导的方式来进行一些改变。
投资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欧阳辩在私下里自嘲自己是大宋的发改委。
实际上也大约如此。
虽然朝廷上下都没有改革这个意识在,但欧阳辩非常清楚,这就是在改革。
他要发起的不是一场从上而下的改革,而是一场从下而上的改革。
而这些在嘉佑四年汴京城的一处小院里的书房里酝酿,准备喷薄而出。
另一方面,欧阳辩对央行的人才培训基地并没有放松。
正月里,他正式将培训基地命名为央行储备干部培训班,按照批次,分为第一期第二期等等依次而下。
央行一期的学生现在已经有十八人走上分行行长的岗位,有四十八人被任命为支行行长。
二期学生则是有六十一位被任命为支行行长,大部分是被任命为分行的各个岗位的干部。
三期四期则是开始填充支行的各个岗位,现在五期六期已经在酝酿之中。
欧阳辩对于央行培训班的课程非常重视,他在里面主讲《国富论》。
只要有时间,他一定回去讲一讲,对一些优秀的学生,更是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
欧阳辩之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