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键是,他的三个小姨子,也都一个个好奇宝宝似的观察他,尤其是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富二小姐,看一眼就脸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欧阳辩吃了个八成饱就落荒而逃。
  他没有直接会自己的家里,而是到了欧阳家,他现在汴京的时间少,每次回来尽量都回欧阳家,和家人多聚聚。
  只是此时的欧阳家也不平静。
  欧阳辩刚刚进门,就看到欧阳修在揍他三哥欧阳棐。
  欧阳棐比欧阳辩大两岁,已经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了。
  天天带着一帮小伙伴为了他们的猫打架斗殴,常年斗殴,所以很是壮实。
  现在跪着任由欧阳修用棍子抽,将他的屁股打得啪啪响,他却神情倔强不说话。
  欧阳辩的大哥不在,他结婚了,自己住小院子去了,不过欧阳辩来了,一会应该会带着大嫂过来。
  二哥欧阳奕冷静地坐在一边,看着欧阳修揍他的弟弟而无动于衷,看到欧阳辩进来,脸上露出笑容:“幺弟,回来了?”
  欧阳奕的眼睛清明,不像前几年那样看起来憨厚不太聪明的样子,看起来是开窍了。
  欧阳辩笑着点头:“二哥精神不错啊,是收到什么特殊的摩喝乐吗?”
  说道摩喝乐,欧阳奕便有些兴奋起来:“你还别说,最近景德镇那边还真的出了一套相当精致的摩喝乐,全陶瓷烧制,自然上色,阳光下流光溢彩,简直是艺术品,就是贵了一些。”
  欧阳辩笑道:“喜欢就买下来,咱家不差钱!”
  欧阳奕咧嘴一笑。
  ……
  兄弟俩就站在一边聊起了家常。
  从大哥欧阳发的新生活聊到了母亲薛夫人花园里的花草品种又多了不少。
  又问起了三哥的几只猫身体健康与否,大便是否正常之类的话之后。
  欧阳辩才好奇地指了指被欧阳修抽得啪啪响的欧阳棐以及气喘吁吁地的欧阳修道。
  “三哥怎么又被父亲揍了,父亲看起来很是疲累的样子,揍了很久?啧啧,父亲老当益壮啊,三哥的皮糙肉厚的功夫又上了一个层次了。”
  欧阳辩这话一出,便有两个人不满。
  欧阳棐咬着牙道:“幺弟,你是当我是聋子吗,当着面说得这么大声你是认真的吗?”
  欧阳修又是大力地抽打了两下,回头和欧阳辩道:“要不要过来抽两记,手感不错。”
  欧阳奕笑着和欧阳辩解释道:“三弟说是要去从军,父亲不许,于是两人就吵起来,后来父亲就决定要执行家法了。”
  欧阳辩一愣:“咱家什么时候有家法了,我怎么不知道?”
  欧阳奕楞了一下:“咱家的家法一直有啊,几天揍一顿那不是家法吗,虽然说也没有规律,但唯一的规律就是惹父亲生气了。”
  欧阳辩:“……”
  他不说话了。
  他感觉和这家人已经格格不入了,有家法的事情他竟然不知道?
  欧阳棐忍着痛道:“二哥,你和幺弟说这个干嘛,从小到大,他就没有挨过揍,知道什么家法。”
  欧阳奕:“……”
  对啊,他突然想起来了,好像欧阳辩真的从来没有被揍过,有时候欧阳辩惹父亲生气了,挨揍的好像还是他们三兄弟。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欧阳辩不爱早起读书,老是爱赖床。
  然后父亲为了督促幺弟上学,就给他们三兄弟下命令,说是必须督促幺弟早起上学。
  如果幺弟再迟到或者旷课,那么就揍大哥、三弟以及自己……
  欧阳奕这两年感觉自己的脑袋清晰了很多,以前的很多事情总是迷迷糊糊的,经过三弟欧阳棐的提醒,他才恍然大悟过来。
  欧阳修扔下藤条,气喘吁吁道:“打不动了,逆子,打你是为你好,好好地读书人不当,当什么武人,你不知道文人才是好男儿么?”
  欧阳棐抬起头看着欧阳修,只是摇了摇头。
  欧阳修指了指欧阳棐,转过头来和欧阳辩气道:“和尚,你来评评理,这逆子是要气死我了。”
  欧阳辩幸灾乐祸一笑:“上梁不正下梁歪,三哥有这样的想法,这完全是父亲的责任啊。”
  欧阳修一脸的吃惊和难以置信:“我的责任?”
  欧阳奕赶紧劝道:“幺弟不要乱说,别把父亲给气坏了,父亲的那些什么逛青楼爱喝酒的毛病咱们四兄弟可都没有沾染,三弟变成这样,不过是他自己长歪了,不关父亲的事情。
  若真是要谈到责任,幺弟的责任恐怕更大,若不是幺弟买了一只猫给三弟,三弟也不可能天天为了猫打架,还自习兵法,你看,这就是长歪了的根子啊。
  还有大哥也是,身为父亲的长子,欧阳家的未来的继承人,自己的弟弟长歪了,他也没有及时出来指正,天天埋头在他的古籍上面,也不知道天天读些什么。
  不是我对咱们母亲不敬啊,咱们母亲着实谈不上什么贤惠,没回京城之前还好,回了京城之后,就只知道养花养草,对那花草,比对咱们兄弟几个都好。
  哦,因为三弟的猫儿老是扒坏母亲的花草,所以三弟也老是被母亲揍……”
  欧阳奕突然感觉有些不自在,因为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
  提着茶杯的父亲、跪着的三弟欧阳棐、目瞪口呆的欧阳辩、杏目含怒的母亲、刚刚到来有些尴尬的大哥欧阳发、以及掩嘴而笑的大嫂……
  他有些不知所措:“怎么啦,我说错了吗?”
  欧阳辩不由得心中感慨。
  大哥欧阳发成了一个书呆子,三哥欧阳棐看样子要成为一个武夫了,自己已经钻到钱眼里去了,父亲的衣钵现在还没有人继承呢。
  二哥欧阳奕,看起来颇有接过父亲衣钵的潜力啊!
  哦,这衣钵不是指文坛宗主,而是指嘴炮。
  听听,欧阳奕刚刚将欧阳家除了进门不久的大嫂之外的所有人都喷了一遍,而且有礼有节,证据确凿,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看看大家现在的神情便知道了。
  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当然最终还是以欧阳奕被揍一顿为终止。
  不过这一次不是欧阳修动手了,他授权给了长子欧阳发。
  这事情欧阳发的妻子不适合看,被薛夫人赶去了后院,然后其他的人看着欧阳发执法。
  欧阳修和薛夫人一边听着欧阳奕的惨叫,一边聊着家常,毫无不适的感觉。
  欧阳辩则是半蹲着和跪着的欧阳棐聊起为什么想要去从军的事情。
  欧阳发高高举着藤条,一下又一下认真地抽着弟弟,时不时还要贴心的问一下父母亲力度行不行,还悄悄地安慰挨揍的弟弟:“尽量叫得凄惨一点,这样父亲母亲心疼了,就会叫停的。”
  躲在门缝里看着这般奇异地景象的欧阳发妻子,浑身瑟瑟发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忍笑。
  只是她不懂的是,其实欧阳一家都相当享受这种气氛。
  孩子们都大了。
  欧阳发娶媳妇搬了出去。
  欧阳辩这一年东奔西走,就没正经在汴京待几天。
  欧阳修当开封知府,开封府首善之地,几百万人口,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在家里根本不多。
  而薛夫人一天到晚关照她的花草,现在业务范围更是开阔,她让欧阳辩在西湖城给她留了一块花圃,给她经营成了西湖城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天天比欧阳修还忙。
  欧阳奕除了去太学上学,天天绕着几个做摩喝乐的大师傅转,不仅要买,还自己在学着做。
  欧阳棐更是过分,除了完成必要的功课,天天和一些将门子混在一起,不是打架就是喝酒,整天没个正行。
  他们这家子天天忙活自己的事情,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好好地聚集在一起。
  而面前的这般情景,其实就是他们十几年来最为惯常的相处方式罢了。
  虽然有人在揍人,有人在挨打,但无论是聊天的人,揍人的人,挨打的人,其实都是在享受着回忆带来的温馨罢了。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人大体相同。


第203章 吕青!
  嘉佑四年的春节和往常也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据说有瘟疫,但欧阳辩并没有见到是真的。
  汴京城和往常一般,鞭炮声响彻全城。
  欧阳辩随同欧阳修拜访了两人共同认识的上级以及长辈,之后便是欧阳辩自己独自活动,去拜访自己的上级,然后就在家里等候客人。
  今年的客人要多了许多,大多是各路的钱庄票号的负责人专程进京前来打关系的,这对于钱庄票号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央行在嘉佑三年里的成绩,尤其是建立了一个以运河为枢纽,从汴京沿着运河一路往下到两浙路的金融通道,凭这就让央行成为天下最大的银行了。
  这已经明白的告诉诸多钱庄,想要让钱庄票号扩张,或者换句话说,想要让自家的钱庄活下去,就必须得加入央行的系统里面。
  嘉佑三年加入央行的杨德昌的两个票号,在嘉佑三年的下半年急剧膨胀,几乎包揽了从两浙路道汴京的一半资金往来。
  这海量的资金往来,一是让杨德昌获得了巨额的费用,二是收获了大量的新客户,因为东南其他的路没有分行,所以他们想要和京城有资金往来,最好的选择便是到两浙路办业务。
  这对于两浙路的钱庄促进是极大的,不仅杨德昌的票号急剧膨胀,连着其他的小钱庄也在快速地扩张,甚至有两浙路偏远的钱庄,直接到旁边的路开设分行,招揽其他路商人的生意。
  这是欧阳辩也没有预见到的,一个以两浙路为中心的金融怪兽在伸出它的触角。
  不过这对于央行来说毕竟还是不够看的。
  春节是中国人拉进关系最好的时候,一来这个时候拜访不会引人注目,二来大好节日主人也不好拉下脸。
  欧阳辩不会关起门来过日子,不过的确还是比较烦这种事情。
  他干脆统一安排了一个元宵会,统一接待银行系统的客人,届时该答谢的答谢,想加入到系统里的直接签约安排。
  欧阳辩这个安排直接让央行的人除夕都没过完之后就忙碌了起来。
  吕青是直接在除夕夜的饭桌上被叫走的。
  他的妻子哀怨起来:“这欧阳辩是干什么啊,都忙了一年多了,去年春节也没有能够过好,今年好不容易歇下来吃顿饭都不安生!”。
  家公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在桌子上训斥道:“你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你相公现在的情况你还不知道吗?
  今天他就说过,新的一年,央行估计要开更多的分行和支行了,你相公业务出色,到时候挂了分行的行长,你就是行长夫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还有,年底的奖金你是没拿到手还是怎么着,那顶了一个季度的薪俸,还不够你开心的啊,还敢埋怨状元郎,要是你相公听到了,非得抽你嘴巴子不可。”
  虽然被家公训斥,但吕青的妻子脸上却是浮现出笑容。
  家公说的没错。
  她相公一家虽然是汴京人,但家公只是个鞋匠,辛辛苦苦供养着丈夫读书,好不容易供养出来了,在前几年考上了同进士。
  但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一直都补不上缺,所以只能一直等候,每月只能领着几千钱,虽然日子还算是过得下去,但比起预期还是差了很多。
  去年年底的时候,央行通过流内铨招募职员,丈夫原本是不想去的,认为会影响以后的前程,她却鼓励丈夫去试试,没想到还真的录取上了。
  当然一开始只是奔着薪俸去的,央行给出的薪俸相当高,非常吸引人。
  一开始她只是觉得让丈夫去过渡一下,毕竟能多挣些钱,然后官家不也说了嘛,工作优异的,可以优先安排补缺,这倒是个好机会。
  不过现在她的想法有些变了。
  年底发奖金的时候,她的丈夫带回来相当于一个季度薪俸的奖金,那可是四个月的薪俸!
  央行的月俸本身就高,差不多是同级别官员的三到四倍,现在四个月的薪俸,一下子将她给砸晕了!
  如果仅仅是钱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些腰缠万贯的钱庄老板们,一个个趁着春节过来巴结丈夫,一个个绽放着最有善意的笑脸,对着自己夫人长夫人短的,嘘寒问暖非常周至。
  这让她意识到——在央行工作或许也是个不错的活?
  这种状况在很多家庭中出现。
  她们中或是因为家贫的状况被改善而开心,或是因为丈夫虽然不算入仕途,但央行如今已经立了起来。
  在新年之前,有不少以往她们看着财大气粗的钱庄老板们纷纷来家里送礼,一个个言笑晏晏之下藏着小心翼翼,她们便知道了,自家丈夫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同往日了。
  吕青匆匆赶到欧阳辩的院子里,发现已经有不少的同僚站在门房里等候召见了。
  吕青看到平日里关系较好的同僚,走过去低声问道:“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