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银子。赵家有银子,别地儿老汉不知道,技校帐上还放着上千两呢。那校门口都贴的有月度报表。”老汉捋了捋胡子,直截了当的以为江哲是打算捐钱。
“您要是真想做点什么啊,那倒不如回乡后多宣传宣传,这天底下要是能多出几个赵家这样的大善人,俺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日子也更好过了点不是?”
自从赵家发迹之后,每年赵家借给乡里乡亲的粮食钱财都在扩张,不是数额激增,而是影响范围扩大。最初是大赵庄一个村,后来发展到周边的几个村,现在更把整个龙路口里都覆盖了。这可真叫底下的小老百姓们好过了不少。
因为赵家借钱借粮时给的实在,不是什么小斗出大斗进,也不搞九出十三归。粮食银子都给的十足,利息也微薄的很。
全然不玩那利滚利的腌臜事。
这两年整个龙路口里的百姓都受惠极深。
老汉一番解释后江哲对赵家的认知便更深刻深入了一步了。
很显然赵家跟不少名绅大家在走相同的道路,向他老家的一些士绅大族,都是有了银子之后就想要一个更好的名声。
天底下这样的人数不胜数,可不同的是,有的人愿意真真切切的来做事,比如眼前的这赵家;有的人却贯会投机取巧,比如他老家武昌府的吴氏。
吴氏家族中的第一个发迹者是吴培朱的祖父吴清河。纵然县志中记载的是:吴清河,事母孝,养抚侄如子。笃志力学,至老不倦。居乡尤多义举。但事实上呢,谁不知道那吴清河不过是一个恃富骄横,悭各贪婪,为富不仁的大商人、大地主呢?尽管在灾荒之年,他也会捐献一点钱粮,来赈灾施舍,装潢门面。
之所以把他的名声吹捧的这么漂亮,不过是吴家有钱又有权。
吴培朱,乾隆十三年二甲进士,如今已经做到了道台。那地方志岂能不大书特书?
江哲来的时候没有惊动任何人,走的时候也没有惊动任何人。
赵亮也始终没有跟他照面,只看门口簿子上的江玉龙三个字他就已经知道是谁了。
在江哲出技校大门的时候,赵亮已经回到了大赵庄。
这段时间他可一次也没往府城跑,别看他刚刚为柳氏拉去了萧娘子这员大将,但实质上赵亮还是挺照顾康莞的心理的。
生下一个女儿,这绝对不是康莞所期望的。
赵亮到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看着闺女也是开心的很,赵奶奶赵妈也张口闭口的都是先开花再结果,主要是康莞自己。
赵亮怕康莞钻牛角尖了,所以他就更不能去府城了。
也如此的,康莞才不止有了面子,更得了里子。
要不然赵家就是把有闺女的排场搞得再大,赵亮却见天的往府城里钻,那又有个什么用?
赵亮回到西院的时候,正看见康莞在掉泪,手里拿着一封信。
“大爷来了……”
丫头们的通报声早传进康莞的耳朵里了,她头都不抬一下,直到赵亮在床帮坐下了, 才傲娇的一哼转手把信藏在了被子里。
赵亮直到这是汝州的信,自打这信儿送到,康莞都不知道落了几回泪珠了。哪怕她也知道坐月子时落泪不好。
“莫哭了,你要实在想念,到明年岳母大人寿辰时候,我与你去汝州一趟就是了。”
孩子先叫赵妈赵奶奶带着就是。
“就你会说好听的!”康莞噘嘴道。等明年她娘过寿的时候,赵亮还不知道人在那儿呢。现在说的好听。
赵亮好一番做小伏低也没能把康莞的这股闹腾劲儿逗散了。直到屏风隔壁忽然响起了一声嘹亮的嚎哭声。
康莞所有的闹腾劲儿瞬间消散了,脸上只剩下了紧张。“快去看——”
就是赵亮也不觉得挺直了腰身。
别看这是个闺女,但要看她娘是谁。这才几天啊,这闹腾劲儿很已经很有康莞的范儿了。
本来她是有专属的婴儿房的,可就是哭的太凄惨,康莞执意把人抱到月子房里。母女之间就隔着一道屏风。
“大奶奶,是姑娘尿了!”奶妈的声音传了来,但换了尿布之后还是好一阵小人才消停。
“出去,出去。就怨你说话声大——”
好容易闺女安静了,康莞回头就冲赵亮怼道。
二者成婚也一年多了,康莞对赵亮的了解是日益加深,赵亮受前世的影响,对老婆是潜意思的想让,换来的就是康莞越发的‘自我’了。
不高兴了怼赵亮两句,不爽了摆个赵亮一个脸色看,小两口间的相处之道迥异于赵爹赵妈。
转眼康莞就做足了月子,然后时间也进到十一月了。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烈火煅真金
六点时还有一章。
十一月,中原已经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了。
赵亮本已经不准备外出了,今年他就缩在家里陪老婆孩子了。
可梁行舟忽然传来的坏消息叫赵亮不得不顶着风雪走了一趟归德府!
梁行舟被手下人给卖了。
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危险,被满清的赏银诱惑的只是个小卒子,还接触不到梁行舟的核心机密。可刚刚从沂蒙山里转移来的乌三娘、李贵夫妇一行却倒了大霉了。
那个小卒子提供的情报中乌三娘李贵夫妻是最有价值的所在,至于梁行舟方面,清廷只是端掉了他手下的一个据点,叫梁行舟损失了几号人手。
可他收到消息后立刻就把那据点的消息通道全部斩断,人该撤离的就立刻撤离,等官府撬开俘虏的口,审问出消息再出动缉捕的时候,联系人早就走的干干净净了。
这个时代又没什么互联网之类的,海捕文书顶个屁用,绘像在济宁是张三,到了临清可能就是李四了,到了淮南更变成了王二麻子。
联系人只需要换一个地方,换一个姓名,那就能继续‘工作’!
可倒霉的乌三娘李贵夫妇却被官府追在屁股后头死咬着不放。
在另一头的线索被斩断之后,这边就成了官府全部的希望所在了。而且乌三娘、李贵还都是官府黑名单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是王伦的心腹。如果能抓住二人,那必能从他们嘴中掏出不少东西。
于是整个鲁西的官府都发疯了一样组织搜捕围捕。
跟着乌三娘、李贵两人从沂蒙山里出来的四五十名清水教汉子,在东平州就已折损了近半。
无奈之下诸人只能分头而行。
梁行舟最后收到的消息是乌三娘、李贵夫妇跑去曹州了,然后就再听不到什么了。江湖传言中只有今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贼一,明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贼二,真假虚实难辨。
梁行舟保险起见,已经下令所有人转入隐蔽潜伏姿态了。
这叫赵亮还如何坐得住?打着视察分号的旗号就去了归德府。
这地方跟曹州就隔着一条黄河,如果能听到乌三娘夫妇消息,他也好帮一把力。
但乌三娘、李贵夫妻俩具体在哪儿呢?
人在什么地方他都不知道,还怎么帮?一切只能等待。
这俩人可是王伦真正的心腹,这要是丢了,王伦心中不可能没有意见的。甚至都能叫他直接改变了主意。
之前救孟灿、王经隆两军时候,赵亮跟王伦提起过他们的日后。
清水教今后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王伦是要带着所有人都在沂蒙山里等死呢,还是趁着尚有回旋余地,慢慢的将一批骨干力量疏散出来呢?
王伦当时没有给出答案,赵亮也猜测不出他的心意。按理说王伦明知道前路是一条死路,那就不应该带着所有人前去送死。可他想了想王伦的为人,想了想历史上的王伦在临清城的做法,他又觉得王伦还真有可能领着人一条道走到黑。
但现在看王伦他显然是选择了后者。
得到王伦传出的消息后,赵亮就让梁行舟改变职责,叫他运河左右的据点从情报侦查、传递,变成人员联络和接应。
反正入冬后运河也停下了,他们之前的任务已经告一段落了。
结果就传出了这么个恶讯,将一个喜事变成了一场悲剧!
从理智上讲,这就是一个秘密组织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承受的磨砺和考验。
想想历史上的土工……
梁行舟前一段很是联络了一批漕丁入伙,这看似壮大了组织,发展了力量,实则也污染了自我的纯粹性。
之前他手下的那些人都是一心一意跟着他赴汤蹈火的铁杆。可现在呢?
‘出卖’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这就是一个秘密组织所要承受的重压。
不断地考验和磨砺,就跟铁块被一次次的淬火捶打一样,打出了渣滓,才能锻炼出真钢!
之前的八卦教如此,三阳教如此,清水教如此,现在的梁行舟也是如此,日后更还有皇汉……
任何一个组织只要人员一扩充,那就跟清水沾染了墨汁一样,再也纯洁不了了。
……
拍了拍身上的雪花,飞卢快步走进屋里,向赵亮递上了一张图。
归德城的地形图,上头用红色着重标志出了几座宅院。
“大爷,这几家就是侯高后人的宅邸了,这边的是其两家直系嫡传,这里是高家家庙……”
赵亮在归德城中干等着明显不是个事儿,他决定搞出个响动,轰动轰动,也好叫乌三娘夫妇知道皇汉在那儿。
那对什么人什么事下手呢?
赵亮现在不缺银子也不缺东西,何况归德府里没不见得有多少储备。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满清为了绞杀清水教,出动大军数万,靡费钱粮数百万,那可不是京城户部全拿出的。齐鲁中原等省也分摊了不少的,归德府作为中原与齐鲁的接壤只地,更是被掏的一干二净了。
他如是就把目标放在了地方大户身上。
沈宋侯,叶余刘,还有高杨在后头。这是归德明清两朝时候赫赫有名的八大家。
“八大家”之首的沈家头牌是沈鲤, 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代帝王师”,世称“沈阁老”、“归德公”。
沈家在朱明一朝达到了鼎盛,而到了满清时候也依旧富贵。
而其他几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比不得沈家当初时候兴盛,但也绝对出过封疆大吏。
内里的侯家就是侯方域家。他老爸侯恂为明末的户部尚书,侯方域这个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与李香君的那啥,更是托着《桃花扇》的福,传遍了大江南北。
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就是这个鸟人曾献出火烧水淹之毒计,助满清剿灭了在鲁西南坚持抗清十余年的榆园军。
焚林烈泽,烟焰涨天,继遣健丁操锐斧列阵而进,摧枯刊木,灌莽若洗;决黄水灌之,匝月而贼势窘迫,渠魁授首,余党悉平。
这就是读书人,这就是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的真实嘴脸。啊呸!
侯家后人现在死了也不冤!
而后头的那个高家呢,就是叛明降清的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后人了。
顺治二年,高第改任中原开归总兵。为二等阿达哈哈番,加太子太保,累封少保兼太子太保,一品总兵,开国陈、宋、许、归、三海关总兵。
这家伙本是关中榆林人,到中原后就迁居归德了,立下家庙,高氏便在归德城中生根发芽了。其家庙之中还挂有御赐的“开国元勋”的牌匾。
啊呸!
赵亮侯家都想收拾了,还会放过高家吗?
这八大家里头虽然全都是膝盖软的家伙,可就属侯家和高家祖上作孽最大,自然也就最该死。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这事儿发生的太是时候了
曹州菏泽知县衙门。
县老爷顾峻面色阴沉的端坐在堂中大椅上,两眼中蓄满了愤怒的火花,“滚!”一甩惊堂木直砸在了堂下的巡检身上。
能叫素来温雅的顾峻顾大知县这么不顾脸面的厉颜相对,金堤集巡检吕震这还是菏泽县衙上上下下几百口人中的第一个。
吕震老老实实的跪着,不跪不行啊。他明明都瞄到了乌三娘夫妇的踪迹了,却还是叫人跑了,那真不如一开始就没发现她俩呢。
这阵子曹州地界抓逆贼正闹得轰轰烈烈,自己却把嘴边的鸭子给放走了。
别说大老爷恼了,就是吕震自己在来县衙的路上都不知道甩了自己多少巴掌。
他这是主动的往刀口上撞啊。
可惜,隐瞒不报的事儿,他又没那个胆子做。
而且瞒也瞒不住的。
昨日那么多人在场看着呢,他要真敢隐瞒不报,怕是用不了两天县衙的差官就来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