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不止代表了赵氏宗族的整体上进心,更代表了赵氏宗族的未来更比现在强,这些才是老赵家的基本盘啊。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心酸

    前文里说了。赵家的族亲中不少都出门在外做上小生意了。

    赵亮对他们的特殊供给并非无限量的,所以这些赵氏族亲在外头都是大生意做不起来,小买卖却很风生水起。

    从卖卤味到卖盒饭的,从熬牛羊汤的到卖胡辣汤包子馅饼的,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那绝对的人人都在赚钱,户户都在‘发达’。

    而这些人家有了钱之后,有的人家目光长远,两三年前就已经把儿子送入蒙学了。

    这是因为大赵庄里有那好多个现成的例子。

    就比如说赵丰、刘树生等人,他们能在赵亮或赵家的产业里当上管事,独当一面,那不是因为他们跟赵家的血缘关系更亲近,或是跟赵亮的私人感情好,而是因为他们个个都识文断字。

    有这样的例子在眼前,经济有所宽裕的赵家人,还真有不少人家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当然了,人有不同,选择也各不同,那也少不了有人就爱埋头苦干的。

    但再是愿意埋头苦干的人,今年回大赵庄时也发现了风向苗头吹向何方。

    反正现在大赵庄的下一代,那就是条件允许的——上过蒙学认得字的上梁家学堂,条件不允许的——大字不识几个的来赵家技校。

    哪怕前者要交束脩,日常学习中的书本费用和笔墨纸砚耗费也不少——学堂五个班,每班的前十名才免交学费,前五名有奖学金——可对大赵庄的家庭而言也不算啥负担。

    有了这样的下一代人,等他们成长起来后,那即便不可能个个都是人才精英的,可只要被赵家吸纳进自家系统中后,那都会极大的巩固赵氏的根基。

    技校也是一样。

    这一手学校技校,一手何志辉他们,再有小说网站这等出身的仆人补充期间,赵亮已经在遐想十年八年之后的赵家‘人才奔涌’的无限风光了。

    而此刻的萧家,却是一阵闹腾。

    萧娘子一家自从跟着赵亮来到龙路口里后,那就暂时在龙路口里安家了。

    赵亮并没有立刻把萧记的茶点推上大舞台,而是先拿萧记的茶点当礼物赠送四面八方。

    虽然受众面不多,却立马就在陈州府打响了名头。

    谁都知道,赵家的餐饮业又多出了一张王牌了。

    南方的苏式扬州糕点又如何?

    后世的稻香村不也是打南面来的吗?

    只要好吃,不分南北,都有人买账。

    萧娘子也凭着高超的手艺,在赵家体系中彻底站稳了脚跟。人家这可是真本事,去到别地儿,照样牛气哄哄。不像松鹤楼的那些个掌勺的,任哪个离开了‘特供’,水准都要大降。

    萧娘子也不多事,一家四口连带着两个丫头,就老老实实的等在龙路口,静候赵家吩咐。

    前后一俩月的时间,别的不说,萧家的一双儿女却已经把面积不大的龙路口市集给混熟了。尤其是萧云,毕竟是男丁,出入方便。加上人生的俊俏白净,嘴也甜,在左邻右舍很混得开。

    而萧家人口少,萧娘子对仅有的独子疼爱有加的同时,也从不拘着他。毕竟日后的萧记还要由萧云来继承,要是养成个不善与人打交道的内向性格,可是不美。

    但萧娘子从来没想过自己儿子敢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带着自己妹子跑出去了大半天。

    “无法无天了是吧,招呼不打一声就敢带着你妹妹跑出去?你自己才多大,你妹妹又才几岁?你能看牢吗?要是遇见拐子被拐子拐走了怎么办?猪脑子!”

    萧娘子指着儿子的鼻子大骂,铁青着脸,利索的抓起边上的尺子,对一边瘫坐在椅子上的丈夫说:“你可别护着他,我今天非要好好地给他点教训不可。”

    萧娘子的丈夫姓梁,早年也是个读书人,只是没读出个明堂来。自从当年的大火把他搞成废人之后,梁书生就更加的疼爱自己的这双儿女了。

    之前萧云不招呼一声就带着妹妹往外跑,当爹的自然也生气。可现在一双儿女都安然回家了,萧娘子也指着儿子的鼻子大骂了一通,又挥着尺子狠打了好几下手心,他心里头起先的那点气儿早消没了。看着儿子已经被打肿了的掌,只剩下心疼了,埋怨道:“你好好和他说,非得打成这样,云哥儿不哭了,日后再出去玩耍记着跟爹娘说一声。还有你妹妹年龄太小,可不能随便带出去!”

    “我……,我不是玩耍去了,我是去学堂了。呜呜呜,我要进学堂,我就要进学堂!那里的蒙学还有女先生,妹妹也能受教。”萧云也才十岁,挨了几下狠打,就哭得鼻涕眼泪都分不清了,手掌心红彤彤一片。

    儿子手心红彤彤一片,别说梁书生看了心疼,萧娘子也心疼。她与丈夫成亲十二载,也就这一个儿子,还指望着萧云能将萧家发扬光大呢。

    可也正是平日里宝贝,现在才愈发发狠。小孩子犯错了,不狠狠的给个教训,他们就记不住!

    只是她虽然面不改色的叫萧云疼着双手去面壁思过去了,但萧云的话还是记在萧娘子心里的。

    “梁家学堂……,倒不是不可以叫云哥进去。”

    梁书生清楚,自己妻子对赵家给出的待遇很满意,也乐意离开仪征那就是非之地。所以,就近几年看萧家是只能是赵家手下的一个兵了。

    如此情况下,萧云能去梁家学堂也不是不可以的。虽然那梁家学堂里只就近聘请了几个秀才当老师,扬州府长大的梁书生也打心眼里看不上中原这边的秀才水平,哪怕他连个秀才都不是。但这就是江南读书人的傲气!

    有点像新世纪中原、齐鲁、川蜀等几个高考困难省份,对于燕京和几个边疆省份学生的感觉。

    但梁家学堂里有不少的赵家族亲,不少人与赵亮赵辉都还没出五服呢。

    萧云要是能跟他们熟识了,那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萧云现在才十岁大,不叫他读书又能叫他干啥呢?

    “阿雨也去,既然那儿有女先生,那就一块送去!”反正现在的萧家也给闺女找不到好的闺阁塾师。

    萧云萧雨听了都十分高兴,萧娘子看着兄妹俩却有些发愁,自己的孩子素来待得娇惯,可要是进了学堂……

    “到了学堂可不能由着性子来了,对赵家的族亲表少爷表小姐之类的要小心一点知道不,可不能跟他/她们拌嘴打架。”

    萧云根本就不当回事儿,萧雨年龄不大却也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父母是在心疼自己和哥哥,仰着脑袋反安慰他们:“爹娘,我和哥哥都知道的。赵家是东家,要让着他们。”

    女儿懂事的话叫梁书生眼眶一酸,萧娘子的气也彻底消散了,只剩下满满的心酸。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豫西南的‘躁动’

    ps:靠,中午有事,多喝了点,一觉睡到现在。

    鲁山,青条岭。

    章二虎身影终于出现了,前方石头后突然钻出了大哥章乐。

    看见章乐,章二虎兴奋的挥着手,然后脚下一个打滑,噗通摔个仰八叉。

    二月虽还春寒料峭,但冰雪已经消融,这几日青条岭上就跟下了大雨一样,山间小路不是一般的湿滑。

    不过章二虎一点也不在意,这下山上山路上,他早跌了四五跤了。

    爬起来就高叫着:“大哥,好消息,好消息!”

    整整在山窝子里熬了一年,终于到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几十里外的山沟沟里的李山、李阳等也凑在一块正聆听着李大木的诉说:“听说是上头直接下的命令。转运使估计是因为齐鲁那边去年闹了好大阵仗,叫上头不高兴了。所以才下了这令。”

    在彭功昌的宣传中,齐鲁清水教起事已经被归类进皇汉了。

    “不过总管虽然下了令,但也不是拿咱们兄弟的命不当回事儿。咱们这边实力单薄,上头也没想着叫咱们闹得跟齐鲁那边一样大,只是叫咱们尽力而为!”

    “而且过几日上头还有一批支援要送到。叫咱们先勾画勾画,等支援送到后,再行动!”

    因为过几天赵亮要去一趟汝州,正好顺道去一趟鲁山。

    嗯,赵家跟康家已经在走礼了,速度还相当的快,纳采(媒人上门)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问名了,也就是求女方的年庚八字,要合八字么。

    赵亮虽然会跟他们一块出发,但他是‘隐身人’,谁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的,自然不会参与到问名的事儿中。他只是‘有事顺便’外出了一趟。

    长辈们倒也体量赵亮的那点小心思,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现在根本没什么事儿,有空闲了。

    而这就叫赵亮有了很长一段自由活动的空间!

    虽然他已经给了彭功昌足够的‘银子/人参’做经费,但一切事儿还是需要他亲身走一趟的。

    这因由就跟他年中的时候还要跑一趟沂蒙山一样。

    在满清重点盯梢的情况下,想要把大批的粮食物资安然的送到山上,没有赵亮的金手指,怎么可能成功呢?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

    从鲁山转了一圈后重新回到汝州的赵亮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然后打算在客栈里一觉睡到第二天的夜里。

    他准备趁着夜色去康家转悠转悠。

    可不是要去‘打劫’的,而是想看一看未来媳妇的模样。

    只不过情况出乎他的预料啊。

    “爹,你干嘛不让我去?”康莞大叫着。这跟她的名字可真有些不协调。

    “去什么去。你一个姑娘家的,跑到几百里外去打听……打听……”康员外手都在抖,他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康莞要去龙路口打听赵家尤其是赵亮的情况,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当爹的还能害你不成?我不都已经叫人打听过了么?那赵家里里外外就没一点不如意的。”康员外这话说的情真意切,他也是真这么认为的。

    甚至他都认为要不是那赵姑爷癖好惊人,这么好的女婿轮也轮不到几百里外的康家。

    康莞这闺女他是自幼疼爱,到了要裹脚的时候,康莞哭的要死要活的,康员外心疼啊。而且当时他也只有这一个独女,内心里未尝没有待将来万不得已了就招个上门女婿的念头。

    康莞不愿意裹脚那就不裹了。

    后来康员外他的宝贝儿子出生了,那招上门女婿的念头自然就打消了。但闺女也大了,性格也养成了,再改谈何容易?

    更别说康莞还有一双大脚!

    就跟赵家发愁赵亮的婚事一样,康员外也不知道为闺女的婚事愁掉了多少脑细胞。

    这回因为仁和堂的药材生意康家跟赵家有了联系,赵家人听说了康家大小姐的情况下后就派人来探他口风。康员外真是一百个一千个愿意。那赵家就是一分聘礼都不给,他都愿意拿出十里红妆风风光光的把女儿嫁出去。

    现在六礼都已经走了两个了,那八字拿回龙路口了,就不可能有不合适的说法。那就是真不合适也必须合适。也就是说,赵家的聘书很快就会送来了——六礼第三步纳吉,就等于是订婚,自己闺女这个时候要去龙路口打听姑爷的为人,这要传出去了,连巩义的康氏女都要蒙羞的。

    “如意个什么啊。我可听说了,那赵亮年纪小小就不学好,这几年一直养了个外室在城里。”康莞翻个白眼说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康员外惊讶了,这事儿他早就吩咐过了,一定要瞒着大小姐的。

    “您甭管我是怎么知道的,反正我是知道了,我不放心!”康莞说着就向她娘求援道:“娘,您也说说话啊。您就真不怕女儿我进了虎口狼穴啊?”

    一直作壁上观的康太太禁不住笑了,怕打着自己女儿,道:“我叫你胡咧咧,口无遮拦的。哪有姑娘家这么说自己婆家的。”

    “你爹没有骗你,那赵家真就是一百个如意和心。”

    “你那婆婆也是个难得的和气人,上头的老太太更是个好相处的。”

    “至于姑爷么,少年暮色,他年纪也有那么大了。放在别家里的,早开荤了。保不准孩子都已经有了。而且姑爷从头到尾也就只那一个,身边丫头一个收用的都没,这已经是难得了。”

    “何况你那婆婆也早有说透,城里的那个,这辈子都甭想进赵家的大门。你这丫头进门就能掌家,你还有什么不满的?”

    康太太说着说着都有些眼红自己女儿的好命了。

    像当年她进康家大门时候,被头上的婆婆压得死死的,尤其是生养了康莞后,婆婆是一个接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