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寇都准备着从大汶口镇撤退了……
来自正定镇的上千清兵看着满载而归的清水教义军,只觉得对方实在太客气了。劳神费力的把镇子里一切有价值的战利品全都打包好的教给他们,那真是太客气了有没有?
他们已经急不可待的去接受了。
虽然底下的战利品中他们只能拿一个小份儿,还有一小份儿是藩台大人、总镇大人这些个大人物的,余下的则还需要给今天一块出营的那些八旗兵。
可这也依旧叫正定镇的士兵们高兴。
要知道,底下的贼军全都‘满载而归’,而毫无防备的呢。谁能料到他们得信后就已经出兵,可藩台大人却带着他们绕了一个圈,撇开卫驾庄行宫来到了大汶口镇外呢。
贼兵乱兵一点准备也没,这要是杀下去了,简直是白捡的战功。日后朝廷还要叙功嘉奖呢。
而且他们只是在大汶口镇的外头打个伏击,比钻树林的那些八旗兵可轻松多了。
后者是大名鼎鼎的西山健锐营的兵马,八旗兵里最为精锐的一撮人。是乾隆十三年,乾小四为了平定第一次叛乱的大小金川土司,而授命组织起的一支八旗精锐。
之前舒赫德受命南下,带领的一千驻京八旗精兵,里头一半人就是西山健锐营兵马。此时此刻这些人都在远处的树林子里钻着呢。
他们也在等着清水教人马!
因为杨景素在收到大汶口镇被袭,卫驾庄行宫被袭的消息后,虽是立马出兵了,还带着‘能征善战’的正定兵和‘勇武绝伦’的健锐营兵马,但紧接着他就感觉着不对了。
那前者还算正常,可以为贼军筹备自身所需的各类物资,后者又能干什么呢?
行宫,那只是一处规模不大的行宫。
方圆才一里多点,跟一家大户庄园似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十号人蹲守着,能有多少油水可榨啊?
里头虽然有一些皇家用品,可能对王伦言还真的很有吸引力,但就凭行宫里的那点人手,那根本就不可能抵挡的住贼军攻势。
偏偏探报的消息却是贼军围攻行宫许久,始终未下。
这里头有大不对!
杨景素立刻警醒,一边叫人传令大汶口镇周遭的乡绅继续密切关注行宫局势,探听贼军消息,另一边就改变了行军方向。
目标改卫驾庄为大汶口镇!
杨景素他爷爷杨捷做过提督,他爹杨铸做过总兵,他虽然走文官线路了,可也是出身军武世家,自幼看过不少兵书,更被爷爷和父亲耳提面命过。
眼下这局面,那行宫显然就是一个坑!
他不把各路消息探听的明明白白,怎么可能率军冲过去?
而后当地士绅就陆陆续续有消息传来了,汇总起来后一切似乎就很清晰了。
那从大汶口镇往卫驾庄去的贼兵,数量多达一两千人呢,与行宫外的几百贼兵显然有差错。
那行宫真真切切的就是一个陷阱!
摆在明面上的那几百人就是诱饵,虽然他们干净利索的击败了泰安府来援的援军,可除了叫杨景素又一次在心底里大骂徐绩废物外,那是一点的动摇都没有的。
等到他们终于迂回到大汶口镇外的时候,齐鲁败兵的影子都一个也看不见了。正定镇绿营开始抓紧时间休息,而西山健锐营的人就被杨景素派到了树林里潜伏。
就跟清水教人马想打清军的伏击一样,杨景素也想打一个对义军的伏击。而且不止是对大汶口义军的伏击……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到现在也没能确定下清水教究竟出动了多少人。“开始吧!”
………………………………
第八十六章 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卫驾庄行宫里,赵亮一屁股坐在了龙床上。这玩意儿的做工用料真他么牛逼!
料子一看就是紫檀木的,放到后世光木料就该多少钱啊?虽不如紫禁城里的那几张沉香木的龙床来的夸张,但也绝对的厉害了。
整体外观乌黑亮泽,床腿、床裙、围板、嵌板,包括六根床柱在内的木料上共雕有55条青龙,其中床柱床顶雕的是五爪青龙,床腿护手等则是四爪及三爪青龙,并配以众多云纹。
神龙乘祥云扶摇而上,神态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真可惜了……”
哪怕是见识不多的杨垒看着这张龙床,眼睛里也冒出了花来。
这东西一看就是好东西。可是它太大了……,这就意味着这东西根本就搬不回去。
卫驾庄行宫的摆设当然不能跟紫禁城做对比,但这里怎么说也是行宫,一应器物都出自宫中,好东西还是很不少的。
比如说这房间里的家具摆设,不管是六柱飞檐的雕花大床,还是房间里的桌椅茶几,做工用料都不是一般人家所能触及的。
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看着就觉得顺眼,还可能是心理作用,老感觉气质特好。
至少比赵家用的器具是好出十里地了。
封建社会的道道太多,很多东西真不是你有钱就能买来的。
但很显然,照着杨垒、乌三娘他们的盘算,这些带不走的东东,肯定是要与这座行宫一起付之一炬的。
赵亮看的心痛不已,很不得能冲上去大手一挥,装进自己空间里。这东西放到21世纪,那价值可是以‘亿’做单位的啊。
但是他不能。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垒把大手一挥,一群拎刀握锤的汉子一拥而上,“咔嚓哐当……”
“罢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赵亮真改天换地了,那不可能连床都不换的不是?
一把火将整个行宫变成了一巨大的火炬。
赵亮没那放火的兴趣,此时正一脸好奇的看着被俘的太监。是的,在行宫被清水教发力攻破的时候,里头还活着的人就只有七八个老少不一的太监了。
那行宫的护卫是满人,都有名有姓的,他们可不敢投降。而除了主动投降的,杨垒也没打算留下俘虏。
再有就是几个嬷嬷,按满清的规矩,那都是包衣旗的,几个人投缳的投缳,投井的投井,也死的干脆利落。就只剩下几个太监了!
包括那个发狠话的首领太监,一个个都是贪生怕死牌的。
“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太监!”乌三娘对赵亮关注的很,顺着后者的目光所至,眼睛也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几个老少太监。
“你们俘虏这些个太监有用吗?”那王伦是一个不近女色的人,老婆都没有娶,光棍一辈子。用个屁的太监啊?
许是赵亮话中的潜意思太明显了,惹来了乌三娘一个大白眼:“你管的着吗?”
然后一群人就‘打道回府’。
杨垒可不准备在卫驾庄过夜,还是赶去跟王朴、阎吉仁汇合,然后大家一起到大汶口镇与王维汇合,连夜过河,从大汶河南岸撤去堽城坝义军大营的好。
所以,今夜注定是不得安宁的。
赵亮坐在马背上,心里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早走一步?他没必要一直跟着大部队行动啊。
甚至今天之所以前来,最大的目的也只是‘观战’。
如果可以,赵亮是不会放过义军的任何一场战斗的。
但就在赵亮以为这一天就这么过去的时候,东边忽然传来了枪炮和喊杀声。
所有人的脸色都猛地一肃,“是大汶口么?”
卫驾庄距离大汶口镇实际上并没有多远,直线距离怕顶多十里地。当然大汶河的河道不可能是一条直线,但即便如此,大汶口响起了刀枪和厮杀声,卫驾庄这儿也听的清清楚楚。
“怎么会是大汶口?”
杨垒满是不解。
耳边听到的枪炮声显然非是小打小闹,那也就是说有大批的清军在与义军厮杀,那么这些人是从哪里钻出来的呢?
可别告诉他是前头的那一拨败兵!
然,不管那群人是怎么钻出来的,杨垒已经在命人迅速向大汶口进军了。
而在他之前,王朴、阎吉仁已经一跃而起,带着手下的千多义军风一样的向着大汶口奔去了。
然后他们就被埋伏起来的西山健锐营兵马打了个措手不及。
别看后者只有五百人,而被伏击的清水教兵马却有一千多。黑夜和伏击却就好比两个重重的砝码,极大地拉高了清军的份量,而打低了清水教。
何况西山健锐营虽然没有满清自我吹嘘的那样厉害,可他们也是十几万八旗兵里选拔出的精锐力量。平日中固然习练鸟枪,然登城与肉搏战才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骤然杀出,冷热兵器双管齐下,还真把王朴、阎吉仁打的狼狈不堪。
之前已经说了,清水教人马的军事素养真心的不高。别看他们伏击清军玩的很顺溜,可轮到他们自己被伏击的时候,那表现一样很可怜。
从两侧杀出的健锐营兵马轻易的就将一千多清水教义军拦腰斩成多段。
王朴也好,阎吉仁也罢,一瞬间里就丧失了对所部兵马的掌控,两人只能拼命叫喊着,招呼身边的护卫招揽更多的人聚集,却于大局无补!
要不是杨垒带着五百人及时赶到,王朴、阎吉仁绝对是大败而输的下场,甚至乱军中他们俩个能否逃脱生天都是疑问!
赵亮没想过自己就这么的拿起了兵器。
乌三娘早从到前面去了,赵亮身边只留了几个人保护。
他只能从地上捡起一根掉落的木棒,紧紧地握在手中。
“杀啊——”
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杨垒的吼杀声。
而随着杨垒、乌三娘带人冲入战场中去,赵亮扭头看了看左右,只是眨眨眼,自己已经从队伍的前端变成吊车尾的了。
可要再吊下去是不是很危险啊?
冲锋你可以慢慢的,然脱离了大部队呢?也必然是不安全的。
“走吧!”
赵亮扬了一下手中的木棒,任命的叹气道。
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
第八十七章 你先走
“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老子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赵亮挥棍打飞了两个向他冲来的八旗兵,耀武扬威的,拿刀子吓唬谁?
他身后几名守卫不觉得都张大了嘴巴。他们刚才看到了啥?那速度,那力道,眼前的这位爷哪里还需要他们来护卫啊?
赵亮停了下,他并没有太深入的搅合进厮杀中,只是在保持自己的位置,然后等着不长眼的家伙送上门。
但杨垒、乌三娘则是真的卖力拼命。
一个手持长枪,一个手持双刀,奋勇向前。
杨垒冲的更前,这是他惯有的风格。
长枪从一名八旗兵胸口抽出,忽然间头皮猛的一炸,潜意识里觉得脖颈间一阵发凉感。
是想都不想,立刻就滚起身子向前一扑,同时长枪做棍在身前一拦。
就见两支利箭落空,深深的插入泥土里。
要是他刚才反应慢上片刻,这箭矢就扎进杨垒的脖颈了。
可杨垒的危机并没有彻底解除,他太显眼了。不仅身后有几个举着火把的义兵跟随,人也勇猛的很,冲锋在最前,手下长枪下都已经不知道饮了多少八旗兵的血。
杨垒把枪当棍拦在身前,人还不及站起来,就有八旗兵猛扑上。“当当……”的脆亮响声中,他根本招架不下来,肩膀上一疼,左肩上已经吃了一刀。
火辣辣的感觉就叫杨垒心中忍不住骂娘。,还好他身后的义军赶忙涌上把他护了住。
杨垒这才狼狈的站了起来。
“让开,老子没事!”
肩膀上挨了一刀当然会影响到杨垒的战力,可他一点也不惧怕。相反,这时候的他看着眼前的八旗兵还两眼发起红来。
“老子宰了你们——”
惊吓过后,死亡的威胁激起了杨垒强烈的愤怒。
“杀啊——”杨垒丢了长枪,夺过一口单刀,挥刀砍出。
赵亮并不知道杨垒的遇险,但他很快就看到了奄奄一息的一只耳王朴。这个王伦身边最能干的亲兄弟,此刻恍如一个血葫芦一样,身上至少被砍了四五刀。
上次他幸运的躲过了炮子,只丢掉了一只耳朵,可只一次呢?赵亮看在眼中,总觉得在王朴的小命可能不保!
但这怎么也比大汶口镇的王维强啊。
王朴这还被人救出来了呢,王维才真正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带着队伍,收拢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就准备往渡口,把东西都运去河对岸。
大汶口镇在大汶河的北岸,而王伦义军的控制区在大汶河的南岸。
这里的一切缴获终须是要运过河的。
可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