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于舒赫德等具体复杂剿灭匪患的人言,却又是个大大的坏消息。前者的曝光意味着他们身上的压力将变得更大,整个朝廷都会期盼着他们能早日把王伦抓住,早日把王伦所知道的一切消息都掏的干干净净!
……
泰安城南,徂徕山下的官道上。
一支人员混杂的队伍正在竭力的向前行进着。
在接到大汶口镇卫驾庄皇帝行宫被围的消息后,徐绩是急调德州参将乌大经率手中汇集的各路兵丁上千人,往大汶口镇救援。
虽然只看人员配置,这似乎是一场很敷衍了事的支援,一场注定在走过场的行动。
因为乌大经手下带领的这上千清军实在太不堪战了。
作为各路齐鲁败军汇集的他们,士气低迷到极致,错不是惟一、色勒敏和格图肯的人头在警示着他们,乌大经都怀疑自己带着这样的一支队伍能不能安然抵到大汶口镇的卫驾庄皇帝行宫了。
真怕他们半道上就跑不见了!
当日徐绩在杜家洼的那一败后,至今还有不少绿营溃兵不曾归队,如此可见齐鲁绿营的斗志。
舒赫德只能祭起了自己的王命旗牌,使人擒拿惟一、色勒敏与格图肯三人,以临阵退避之罪就地斩首。才使得军中将士无分上下都凛然一惊!
这可是一镇总兵和两处八旗兵主将啊,就这么的被砍了脑袋,谁还敢不吃招啊?
算是勉强收拾了一下军心。
可这并不能迅速叫徐绩手下的齐鲁兵马变得能征善战起来。
他们还是一群士气低迷的乌合之众。(要不然前线的直隶布政使杨景素早就招呼他们了。)
但就是如此,这也是倾尽了徐绩的全力不是么?
王伦起兵以来齐鲁八旗绿营是败了又败,徐绩他就只有这么点力量了。甭管那卫驾庄的行宫能不能保得住,横竖他端正的态度表现出来了。
再说了那行宫距离堽城坝的杨景素大军更近,责任怎么着也要有杨景素的一部分吧?
如今清军的前线主将就是直隶布政使杨景素,何煟病逝,舒赫德与周元理都无法离开临清城,只能叫杨景素代为主将了。额驸拉旺多尔济为辅,左都御史,官职份量更在杨景素之上的阿思哈,则先就引兵去了曲阜。
当代衍圣公孔昭焕亲赴临清大营,好说歹说,说动了舒赫德分兵一路分守曲阜县城与孔林。
可这样一来也叫杨景素手中的兵力锐减了一大截。如今他只能带着清军在堽城坝一带与王伦军主力对峙,也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个战场再往东南四五十里就是曲阜县城,确实很靠近老孔家,怪不得他们惶恐不安呢。
白莲大劫起家的王大教主可不信儒家那套。
………………………………
第八十四章 皇家行宫
堽城坝位于汶水(东西走向)与洸水(南北走向)的分流处。从元宪宗七年(1257年)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开始,至今已经有五百余年历史了。
元明清三朝对之多有加固重修,现如今早就从最初时的单层土坝变成了内石外土两层坝体了。
到了明清时期,堽城坝被设为驿道,北自肥城入境,南入滋阳,全然是将堽城坝当做桥梁了。枯水期,径走坝顶;雨水充沛时节,有水漫过大坝,难以通行,则依靠草船摆渡。
康熙六下江南时候,全都来过此地,视察堤坝。
现在王伦率军堵在了坝体的另一头。这一边是堵一堵清军的势头,挫一下清军的锐气;另一边则是给义军喘一口气,为进入山区做最后的准备。
沂蒙山可是个众人周知的穷地方,在哪里想要获取供上万人马生存下去的物资,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王伦岂能不趁着自己还在沂蒙山外的时候,多准备准备?
反正大军已经在山边儿了,他后头就是葫芦山,接着就是九仙山,然后就是泰沂山区的南麓,势头就是有不对,他也能掉头就往山里逃。
所以,堽城坝以南,大汶河以南的洸河两岸的宁阳等城镇,以及大汶河一线的城镇,都是义军的“物资收集地”。这里头自然也包括了他使人攻打的大汶口镇。
后者在堽城坝的东面,是大汶河一线的经济重镇。
在泰安府境内乃是很出名的一个镇子,经济水平如何,你只看镇子里的那一座河东会馆,就能品味出一二。
但大汶口镇再是富饶繁华,比之张秋、临清来也是不值一提,要不是镇子边上的卫驾庄有一座皇帝行宫,徐绩对大汶口镇的急报十八九会视而不见的。
可那做皇帝行宫偏就在卫驾庄啊。
虽然它不是很大,但却已经有些年头了。落成于康熙早期,历经了从康熙的第一次南巡,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第六次南巡的整个过程,康熙每次南巡均要在此处落脚休息。
为此清廷特意留有了数十名下僚、奴仆看守、清理、护卫宫室,而后乾隆南巡中也来过两次。
所以说,别看那地方只是一个皇帝的落脚地儿,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行宫,可它的重要性比还是很强的。
泰安城里的徐绩,完全不敢忽略之。
收到警报后,也不管堽城坝的杨景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先就把手中的人马全部派了出去。
哪怕清楚的知道自家手下的兵马是多么的稀烂,也必须硬着头皮顶上了。
而且因为惟一、色勒敏与格图肯三人都被舒赫德砍了脑袋,徐绩手下无人挂帅,遂才启用了德州参将乌大经。
后者进入战场后虽也连吃败仗,但矮子里头拔高个,已经是徐绩手下最突出之人了。
乌大经从接受命令时就板着一张脸,现在随着队伍距离大汶口镇越来越近,他的脸色就也变得越发难堪。
老天爷,带着这群烂兵上战场,那不是在找死么?
早在临清见识过清水教义军战斗力的乌大经很清楚,自己带领的这支队伍,根本不是对手。
要是守城还能行。
放枪打炮,清军还能支撑。
可接下的战事是野战,他觉得手下的人根本就经不住清水教人马的几次冲击,保不准一个简单的左右兜袭,就能叫他们自己阵脚大乱,继而溃不成军呢。
可他即便是明知道这一点,甚至连巡抚大人都清楚的知道这一点,然乌大经却仍旧要带着兵马赶去送死,乌大经觉得自己真太难了!
他现在只期望着行宫那儿的清水教人马不要太多,亦或者堽城坝的清军主力已经分兵前往了,不然啊,乌大经可就要先顾着自己的小命儿了。
大汶口镇以西的一处无名小山,不高的山头上长满了荒草枯树。赵亮、乌三娘带着几个人正目光炯炯的盯着山下。
只是与乌三娘等空着双手只有一对肉眼的清水教人不同,赵亮手中还扣着一支很典型的铜质单管望远镜。
这东西在南方还能见到,尤其是沿海的几大港口。
但是在北方,还依旧算是一件稀罕物。
赵亮倒是真想购入一批,自己用不多,送给清水教也好啊。又能废几个钱呢?可这钱你根本就花不出去。
他手中的这一具还是他当初从京城‘打劫’时顺到手的。就是那最后被他寻上门的王家。
甚至几个清水教的小喽啰土鳖没见识,听都没听说过这东西,赵亮递给他们试看,之后一个个都大呼是‘千里眼’。
眼睛里扣着这玩意儿,赵亮的方向虽然偏离了北方,可还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清军。
“人还挺不少的。”但是那队列么……
赵亮发出一声嗤笑,他觉得这急匆匆赶来的清军队列连清水教的人马都有不如。
“自己看去!”
乌三娘有些焦急,卫驾庄的杨垒义军可才五百人啊。且他们的目标也不是北边的清军。
赵亮直接把望远镜递了过去,“你根本就用不着担心!”
杨垒人马是少,可对面清军不是更烂吗?而且固然杨垒要对付的目标不是北面的清军,可现在西边的清军不还没影的么?
稍后的一幕也果然叫他的猜想应验了。
才半个时辰都不到,清军队伍哗啦啦的涌过,又稀里哗啦的从退去了。
义军还是老一套,一边正面枪炮对垒,另一边分出精锐,从侧翼包抄扰袭,然后清军就垮了。
卫驾庄的清水教义军才五百人啊,可他们一边包围着行宫,另一边却也轻而易举的打败了来援的乌大经部。
行宫里的守卫一个个都在破口大骂。
他们好不容易盼来一支援军,结果却不料这支援军竟是如此的废柴!
宫里的首领太监发狠的望着乌大经败退的方向,这种绝望中看到希望可希望又重新把人推入绝望之中的感觉太惹人恨了。这就像落水的人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双伸出的手,可偏偏这双手的主人在落水者才爬上岸的时候就一脚又把人踹回了河中……
“咱家此遭只要不死,那必不与你干休!”
被分来行宫的首领太监,那必然是没资本没靠山没关系的三没人员,哪怕是天子家奴,可要说跟一个绿营参将结下冤仇来,似乎也有点不自量力了。
但老天爷也不能阻止一个人的‘恨’不是么?
视线再转回无名山头上。
赵亮看着目光已经从北方挪去西边的乌三娘,“我看啊,那边的清军是不回来了。要来他们早就来了。杨景素的兵力本来就不多,还能跟你们那样儿这边分点那边散点?”
………………………………
第八十五章 伏击与反伏击
清水教之所以对卫驾庄的行宫起了兴趣,那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想要调一部分清军出来。
在卫驾庄五百人马的不远处,一千多清水教精锐正恭候(埋伏)着呢。
只要杨景素肯分兵过来,卫驾庄前领兵的杨垒就敢败阵,然后引着清军进埋伏圈。
这般胜上一阵,清军士气自然要收挫,而义军的士气则一定会猛涨。
随着义军调头东向,王伦昔日搞信仰宣传时候的‘大话’就开始了一一破产了,义军一路东来并没有吃啥败仗,可兵马上下的士气却逐日低靡。
王伦当然想要扭转这一切了。
那么尽可能多的打胜仗就成了惟一的选择!
这是他之前就料想到的。当初他没有选择在临清与清军死战硬拼,而是率军往东去,这一切的后果他能不清楚么?
可惜,这会西边那些能打的清军没来,来的是北面的一群乌合。
杨垒连背后的王朴、阎吉仁帮忙都不用了,留下百十人看着行宫,自己引着四百人就轻易打崩了乌大经部。
乌三娘先前看到北面清军赶来的时候,心头还挺紧张的。这不是准备一桌饭,来了两拨客么。但随着乌大经部的溃败,然后西边的清军依旧不见影子,乌三娘内心里虽然依旧焦急,可那焦急与之前的焦急却已经完全不同了。
之前焦急紧张是怕西边的清军也适时赶到,杨垒被两面夹击。
现在的焦急是,西边的清军怎么还没到啊?
“这姓杨的真好大胆,皇帝的行宫都敢不管不顾?”
天色渐渐昏暗了下来,乌三娘彻底放弃了,可心中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那可是皇帝的行宫啊。
在她的眼中,那一切粘上皇帝老子边儿的事儿,可不都该是了不得的大事吗?怎么杨景素反应这么寡淡?
赵亮闻言一笑,卫驾庄行宫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很牛,甚至赵亮他也觉得卫驾庄行宫真的很牛。
这里可不止是乾隆两次南巡途中下榻的地方,更是乾隆最崇拜的爷爷康麻子六次南巡途中的落脚地。
前前后后,不算往返,这里迎驾都已经有八次之多了。
卫驾庄行宫所具有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它本身的实际价值。
皇家么!
如果行宫被贼寇占据,并一把火给烧光了,那是不是真会叫乾隆感到皇家颜面与威严受损呢?
所以,杨景素真的会不管不顾么?
赵亮的笑容中也存在着疑惑!
“这杨景素的胆子真要大过天了么?”
虽说从两边的场面上看,杨景素不来分兵照料一个无甚战略意义的皇家行宫,绝不算是失策。
可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只看对错的啊。
“大人?”
正定镇总兵万朝兴抱拳向杨景素道。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大伙儿继续等下去么?
贼寇都准备着从大汶口镇撤退了……
来自正定镇的上千清兵看着满载而归的清水教义军,只觉得对方实在太客气了。劳神费力的把镇子里一切有价值的战利品全都打包好的教给他们,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