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候的黄河还是夺淮入海的,大清河还只是大清河,虽然大体走势与后世的黄河下游相仿,都是贴着鲁中南山区划了一道弧线。在肥城、济南府城以西,经过临近聊城、高唐州的东阿、平阴、长清几县,这几县地势还都是平原地带,属于鲁西北平原的边缘。

    “这就要看徐树峰的啦!”

    舒赫德怅然一叹,他再心里焦急也没用,一切还都要看打仗的结果,看徐绩能不能挡住王伦!

    “若是败坏了朝廷大事,本官非上折子弹劾他不可!”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o  M 
………………………………

第七十六章 粮食不见了

    临清砖城的东门大开。

    起点、飞卢和李庆三个,骑着马奔出了城门。然后三个人分做了两拨:起点、飞卢和李庆!

    “李大哥,咱们后会有期!”起点和飞卢要去济南府。

    “两位贤弟,此行山高路远,还望保重。你我后会有期!”李庆则要去襄阳府。他又升官了,直接越过了铜星变成了一颗银星,带着之前的张秋小组变成了今后的襄阳站。

    赵亮叫他去襄阳潜伏,给他一笔丰厚的活动资金,叫他小心接触当地的各方势力,要一边在郧阳府的山沟沟里发展势力,又一边留神襄阳本地的变动。

    这里可是二十年后震动了整个大青果的川楚白莲教大起义的起始地。

    收元教、三益教、三阳教、西天大乘教,遭受到重创的混元教的残余力量在彼处重整旗鼓。

    李庆需要掺和进去!

    起点与飞卢则又回头看向临清城内,他俩也不清楚赵亮的具体打算,后者就是叫他们去济南府等他。

    包括今天一大早就出行,这些都是赵亮去找王伦时候吩咐了的。叫他们仨在清水教离开临清的第一时间,也立马走人。

    所以他俩不止不知道赵亮是怎么想的,更没有看到赵亮是如何收取粮食物资的神仙表现。

    拉旺多尔济第一个带兵进入临清砖城,那粮仓方向的滚滚浓烟很是刺激到了他,那可是京城八旗的粮袋啊。所以是一马当先的带人直奔临清粮仓,必须要抢救下来!

    结果拉旺多尔济傻了。

    赵亮在粮仓放起了火,但他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燃料,二是舍不得浇油,加之临清粮仓主体又是砖石,赵亮能点的也只多是内里的粮屯了。

    以苇席为主体构造材料的粮屯是很容易被点燃的,但只凭粮囤的那点热量,也真的很难烧垮砖石构造的粮仓。

    所以别看外表上临清粮仓浓烟滚滚,仿佛已经被熊熊大火给吞噬了一样,实则它的主体建筑根本就没有大的损毁。

    拉旺多尔济傻也傻在了这一点。

    “粮食呢?那么多的粮食呢?哪去了?”就仿佛饿兽一样嘶吼咆哮着。拉旺多尔济像一头愤怒的雄狮,大叫着:“去把汪继烈给我抓过来。”

    汪继烈就是带头向清军通风报信的临清缙绅头领,其曾祖乃是康熙年间的中原巡抚汪灏。

    他在义军进城的第一时间里就藏匿他处了,等到清军杀回来,又带头向清军报信。

    拉旺多尔济,还有万朝兴和音济图,得知王伦弃城而逃的第一时间都是大喜过望,但转瞬就都关心起了临清粮仓的安全。

    而据汪继烈言,王伦军根本就没有对临清粮仓下手,这叫拉旺多尔济三人都喜不胜喜。

    也是,义军要是火烧粮仓的话,他们还怎么悄悄的溜走呢?

    第一个带兵进入临清的拉旺多尔济那是抱着极大地希望的,哪怕清军刚动身不久,拉旺多尔济就看到临清砖城起了浓烟,他也只认为是王伦余党在作祟。

    很清楚粮仓的坚实和储粮之多的拉旺多尔济,坚信那么大的粮仓,那么多的储粮,根本就不是小撮人马在短时间里就能烧着的。

    可当他带人一刻不停的冲进浓烟滚滚的粮仓区域的时候,却愕然发现,这里一颗粮食也没有!他连一丝儿稻米被烧开的香味都没闻到。

    燃烧的都是粮囤。

    挑开粮囤的余烬,那是一粒稻米的残留都没见。

    稻米这东西是不可能一把火烧光烧尽的,而就算是被烧光烧尽了,那也会留下很多‘遗体’!

    ——一个个颗粒状的黑色焦炭状物。

    但现在他什么都没看到。

    拉旺多尔济叫手下的八旗兵全都去救火,然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里根本就没粮食。

    这叫拉旺多尔济如何不愤怒?又叫他如何不惊慌?

    临清粮仓是乾隆都十分挂心的所在,现在却猛地不见了一粒儿粮食,消息传回承德了,自己岳父的怒气有多大,拉旺多尔济根本不需要想就能知道。

    汪继烈很快就被带到了拉旺多尔济跟前。

    对于临清粮仓的情况他也狗屁不知,“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贼匪明明没招惹粮仓的啊?”

    王伦军是败逃,怎么可能随军带上那么多的粮食呢?而且他们就是要带也带不下啊。

    一辆大车顶多装载五七石大米,临清的粮食又何止三五十万石之多,真带上了那么多的粮车,他们还打屁的仗啊。

    可粮仓里的粮食又怎么就没了的呢?

    “大人明见,大人明见啊,学生实是不知情啊。那贼兵进了城后,学生是有家不能回,只敢窥视贼兵一两动向。祈祷天兵早日来到,好扫尽贼寇。学生实在不知这粮仓事啊。”汪继烈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但学生敢对天发誓,贼兵断没有招惹这粮仓,这几日他们是真的没有招惹啊。”

    拉旺多尔济牙齿都要咬碎了,他没能从粮仓查出一丁点的线索。所有的粮食都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没有大量车马出入库区的迹象,也看不到粮食被大规模搬运的痕迹。

    这可是数以十万石的稻米,想要搬运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手和很长的时间,一旦如此,临清的士绅怕很难不察觉。

    而且贼军是夜间仓惶东逃出临清的,实在很难想象他们会在行军中携带上那么多的粮食。且假设粮食真是王伦贼军带去的,他们又是怎么带的呢?

    理智告诉拉旺多尔济,这临清的粮食不可能是王伦军带走的,那问题就回到了远点,不是王伦带走的,粮食又去哪了呢?

    虽然要证明不是王伦带走的这一结论,只眼前的汪继烈一人一口咬定还不行,拉旺多尔济还需要其他的证据。

    但他现在已经无心再看汪继烈了,“把他押下去!”

    拉旺多尔济如今最重要的事是找到粮食。

    ……

    “荒唐,荒唐。那么多粮食难道能长出翅膀飞走了么?”

    德州城里,舒赫德拿到临清再次送到的快马急报,气的火冒三丈。若不是那拉旺多尔济是皇帝的女婿,他早破口大骂了。

    周元理只把胡须给掐断了树根。“舒中堂,以老朽之见,这德州你我还是不用再待下去了。”

    “先快马加鞭,连夜亲往临清才是!”

    不管那最终的结果怎样,先叫皇帝见了好知道,老臣们都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的!
………………………………

第七十七章 掘地三尺

    临清城中,大青果的龙旗再一次飘扬在城头。

    一队队满汉清军行走在城内的大街小巷,这即是在追剿残贼,也是肃清市井。同时更是叫清军上下借着机会发财。

    粮仓被点,虽然拉旺多尔济从很多粮囤的余烬中找到了点火装置,一些不到巴掌大的小铁盒,里头尽是药粉点燃后留下的痕迹,最中间则还有一个燃香粗细的插口。很明显,贼子是在把粮食运走后,就是分头留下了这些东西,来点燃粮囤的。

    但拉旺多尔济才不会多事呢。

    断人财路可是如杀人父母的。

    所以,城内的一队队清兵无分满汉,全都兴高采烈,耀武扬威的行走在街头。

    而临清州衙的大堂上,此时此刻气氛却与外头截然不同,那是非一般的凝重。

    各路清军主官汇聚,钦差大臣舒赫德高坐上首,直隶总督周元理与挂着总督衔仍领中原巡抚,兼管河务,进兵部尚书衔的何煟分列左右。再往下就是额驸拉旺多尔济和左都御史阿思哈,再有万朝兴等一干军中大员。

    而叫他们脸色凝重的事情,无疑就是临清粮仓的粮食。

    对比王伦军有可能进入沂蒙山区的事情,现在,临清粮仓才是更迫在眉睫的。

    “找!掘地三尺也要找。就把临清翻个底朝天也要把粮食找出来。本官就不信那么多的粮食能一夜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阿思哈第一个表态。他是再正统不过的八旗子弟了,自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累迁刑部郎中,充军机处章京。乾隆十年,才三十五岁就擢甘肃布政使,乾隆十四年,还不满四十岁的他就已经做上了赣西巡抚的位置。

    用苏和泰来比他,简直不值一提。

    而周元理四十岁的时候才是区区一七品知县。

    此番列坐,阿思哈与拉旺多尔济之所以位列周元理和何煟之下,也更多是因为后两人代表的地域性质。

    “咳咳,总宪言之有理。临清仓那么多粮食的确不可能长翅膀飞走了。以本官之见,其多半还在临清城内。关系重大,不可不猛纠。”何煟也先表个态来赞同,但他接下说的话就有些不同了。“临清百姓刚历经磨难,多日惶恐一遭散去,正是云开月明,欢悦畅快之时。如果官兵在这各时候破门而入,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未免有些不美。”

    “以本官之见,不若使人拘来城中缙绅,这些人耳聪目明,什么事一问便知道!”

    何煟为官多年,不是不知道厉害的人。临清粮仓关系巨大,绝不是他能担得起来的。所以他根本不会阻挠。但他信浮屠说,往日里谳狱辄从轻比,乾隆几次责怪何煟宽纵,所以这人还是有几分善心的。

    他可是知道清兵的匪性有多重。这要真如阿思哈说的那样下令,事后临清仓的粮食能不能找回来他不敢保证,但他却绝对相信临清当‘天高三尺’。

    这个过程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多少人无辜送命呢。

    在场的人都是官场上的老油子,何煟话语一落,大家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别说阿思哈无所谓的一笑,就是万朝兴的神态都很不在乎。

    银子摆在眼前,天王老子也管不住当兵的手。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没听说过这句话么?

    临清城,富得流油的临清城,弟兄们拼死拼活的进了城来,那就是老鼠钻进了面缸里,打个滚身上都要沾满了好处,谁愿意两手空空的走人啊?

    舒赫德早年官声还是很不错的,可他到底是旗人,眼睛里更看重八旗的利益。这临清粮仓的粮食那就是八旗子弟的粮食袋,现在有人偷到了八旗子弟的头上了,他找出人来拿到赃物才是第一,其他的都靠边去了。

    “何大人言之有理,天兵刚复临清,实要安稳第一。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说着就点起了名,“阿思哈、拉旺多尔济!”

    “在!”

    “本官命你二人总理此事,务必要拿到贼人,找回失窃库粮!”

    阿思哈、拉旺多尔济当场领命。

    这是一个肥差,而且舒赫德明显站在了阿思哈这里,可阿思哈与拉旺多尔济两人面上并无太多的喜悦。

    这差事固然很有油水,可他俩也不缺钱啊。对比那些黄百物,二人更看重的是粮食,更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何煟也不再说话,能做到这个份上,他已经很对的起临清了。

    而就在舒赫德他们为临清的粮食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向东距离临清城五十余里的杜家洼,乌三娘吃惊的看着被义军战士待到她眼前的人:徐仕雄?

    “你不在临清忙活了?”

    清水教东进战略制定的很迅速,王伦拍板决定后就立刻使人通知南面的聊城孟灿军,还有西南冠县的王经隆军。

    叫王经隆率军放弃冠县向聊城转进,与孟灿会师一处后,就在十二日夜弃城向东挺进。他们那里距离山区更近,只要突破了平阴、东阿一线(这俩县是东北西南排序的),那就算进入鲁中南山区(肥城地界)了。

    而临清的清水教主力军,却需要面临夏津的徐绩和高唐州的惟一的堵截,还有济南府的后续兵马的反击,以及背后清军的追击。不仅要面临着更多的清军,路途还比王经隆、孟灿两部远了一倍还多。

    所以王伦军是很‘轻车简行’的,很多物资都丢给了赵亮,军中携带最多的便是真金白银。

    乌三娘早给赵亮打上了‘财迷’的标签,如何能料到赵亮竟然会第二天就赶来了,那么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