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两代运河八大钞关中设关最早、闭关最晚、延续最长、贡献最大的课税署衙。),那清水教此时手中握着的真金白银就不下百万两之巨,别看他们已经撒出不少银子,作为犒赏了,更别说临清砖城内储备的无数担粮食了,这些要是都丢了,可太心疼人了。

    王伦冷笑一声,“这不有人早着的么?”
………………………………

第七十四章 插翅难逃?

    “教主是说……皇汉?”樊伟有些吃惊的道。

    “姓徐的一出来就怂恿着咱们去鲁中南,他们能想不到城内的钱粮物资?”

    王伦的声音很冷。

    “咱们要去的地方是鲁中南山地,那可没有水路供大军行船。更别说咱们要横穿济南府,进入泰安府才算稳妥。这个过程中清军层层阻截是必然的,别说是临清仓库里数之不尽的粮食了,就是咱现下手中的布匹、药材、铜铁等,也带不了多少!”

    “皇汉那么精明的人,他们会想不到这个?”

    “姓徐的来见咱们,眼睛怕先就盯上了我们手里的东西了。”

    “甚至我都怀疑他们资助俺们起事时候,就已经盘算到了这一点……”

    揭开一切的遮掩,只有彼此的利益交易最为真实。

    如王朴、王真还有颜六、归太、乌三娘等人,都被王伦的话给说傻了。这太血淋淋太冷酷了。

    可赵亮听了王维转告的王伦这番话后,就差点要拍手叫好。

    这王伦脑子和眼光还是可以的么。

    但在面儿上,他必须做出一副饱受伤害的严厉模样来,大声指责清水教的忘恩负义,指责王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整个就是一副受害人模样!

    如果他没有转头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临清粮仓看那一囤囤的稻米,没有去州库和税课局看那一匹匹的丝绸布匹和大量的油盐、皮货、药材等其他物质,他说的话还能更加可信一些。

    “干嘛用这种眼光看着我?”

    从惊喜中回过神来,赵亮立刻感受到了旁边那道‘火辣辣’的目光,扭头去问。得到的只是乌三娘一声充满‘不屑’的冷哼。

    今天赵亮那两眼冒金光的模样可真叫乌三娘大开眼界。

    之前她只是听人说过‘两眼冒金光’这五个字,还从来没见过,今儿算是好了眼界了。

    在粮仓的时候她都怕赵亮控制不住自己一头钻进粮囤里去。

    刚才也是一样,两眼球粘在丝绸上,揭都揭不下来。

    作为江湖儿女,乌三娘虽然吃过没钱的苦,但也见不得赵亮这般贪婪的样子。

    “什么意思啊?”

    赵亮则很是不解,他可没唐突佳人。

    乌三娘小嘴一撇,冷笑着道:“先前义父的话我还有些不信,可今日见了徐兄弟两眼直放金光的样儿,才觉得义父的话未尝虚假!”

    “乌头领这话说的就过了。徐某爱财又怎样?我皇汉的银子也不是凭大风刮来的,之前砸给清水教的几十万两银子,也是俺们一点一滴积攒的。现在能有机会回本一二,两眼冒光又怎的了?我可告诉你,钱这东西是很重要的。”

    赵亮一点都不介意在乌三娘面前表现出自己贪钱的一面。

    行走江湖,谁个还没有几张脸啊。

    那些被清水教‘抄检’的人家都是有背景来历的人,经营的生意都是有大油水的,比如盐油,比如丝绸布匹,还有皮货药材等,放在市场上都是抢手的货物。

    不需要真金实银,只眼前的这些货物,不算粮食,那全出手了就能把他砸在清水教的银子全给捞回来。

    他当然两眼冒金光了。

    而且这一路走来给他瞧看的都是现货,赵亮也隐隐有些明白了,真金白银清水教人马怕是会随军带着吧?

    毕竟是真金白银呢,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丢下的。

    赵亮明白来后一点也不气,气什么啊?再多的银子也是给他准备的不是?

    之前无偿资助清水教是因为王伦手里屁点的银子都没,现在人家手头有银子了,那粮食物资什么的,可就不能白送了。

    一石粮食十两银子就很公平!

    赵亮怀着一颗愉快的心回住处了,乌三娘立马来见王伦他们,说起了赵亮一路上的表现,口气里依旧饱含着鄙夷。

    王伦没有说话,樊伟反倒大笑起来:“听三娘这么一说,这‘皇汉’在和尚心中才算多了一丝烟火气啊。”变得更加真实了!

    王王氏听了也忍不住一笑,接口道:“可不是么。神仙下凡了,都变成活人了。”

    大堂上一片哄笑。

    王伦也嘴角一翘,他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说,只怪皇汉先前的形象太‘仙儿’了,手段也好,财力也好,都不似人。

    倒是现在这徐仕雄一贪财,打破了那股子仙气,叫皇汉整个变得像个‘人’一样了。

    “俺倒是好奇,那些东西就是都留给皇汉了,他们又能弄出去多少呢?”别忘了,这临清城周边可都有清军在呢。

    颜六摩挲着下巴,眼睛里是满满的好奇。

    别说那临清粮仓的储粮了,就是他们收缴的各类物资,那都不是个小数目,皇汉究竟怎么做才能瞒过那么多双眼睛呢?

    大堂上那么多人,谁都想不明白。

    王伦把手一挥,散会,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做呢。有时间就去做事去,废那功夫想那没道儿的事作甚?

    不看连满清官府查了那么久都屁也没摸到一丝儿么?

    “二弟,真不盯着点啊?”

    大堂里很快就没人了。王王氏走之前特意问了王伦一声,后者一脸无奈:“嫂子,这事儿是靠盯就能学会的么?”

    世间没有神仙法,人皇汉有着能耐是功夫做到了,是根基扎得深。

    ……

    德州城内,请差大臣舒赫德收到了额附拉旺多尔济、正定总兵万朝兴和乾清门侍卫音济图三人联名送上的捷报。

    叛贼向北的意图再次被挫败,毙杀贼军百十人。

    有了援兵的抵到,虽然只有区区五百人,但因为拉旺多尔济的身份和五百援兵的身份,那前线清军士气是大涨特涨。

    三人表示清军于林清城北的防线是固若金汤,万不会被贼军击破的。

    “好啊,好啊。这可是个大好消息!”

    舒赫德高兴的不能自已,这两天尽是好消息传来了,眼看那王伦贼军就要被他四面合围于临清聊城一带了。

    “好,好。速速传书徐中丞(徐绩),告诉他动作要快,把东线给本官堵住!”

    这样那王伦贼子和他手下的那些贼兵们就插翅难逃了。
………………………………

第七十五章 煮熟的鸭子也能飞走么?

    九月十三日。

    清水教起义至今满半个月,直隶的第二波兵马终于赶到了前线。

    布政使杨景素督率八百天津绿营兵,一千名保定绿营兵和五百名正定绿营兵,赶至临清。

    直隶总督周元理则在德州与钦差大臣舒赫德会面。

    虽然他的年纪比舒赫德大了四岁,还是直隶总督,但后者是钦差,是武英殿大学士,管刑部事务,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国史馆四库全书清字经馆总裁、正白旗满洲都统,地位更高。

    “哈哈,有了周制台襄助,本官荡平贼寇易如反掌也!”

    因为心情大好,也是因为周元理的身份地位,舒赫德很是给个大大的笑脸。

    周元理的心情也很愉悦,自己督率兵马终于赶到了,清军在临清以北的防线也经受住了考验,正定总兵万朝兴算是立下大功了。

    至于跟万朝兴一同作战的乾清门侍卫音济图,还有随后赶到的额驸拉旺多尔济,周元理内心里是很呵呵的。

    哪怕那功劳需要切切实实的分割给音济图和拉旺多尔济,甚至这俩人的功劳还要排在万朝兴之上,但谁才是真正立下大功的人,周元理自认自己的眼睛还不瞎。

    在满清一朝,这一切都是很‘顺理成章’,汉官们早就习惯这一点了。

    “舒中堂说的哪里话。大人于无形之中已布下了那十面埋伏之阵,只等各路兵马汇聚,便可将贼人一网打尽。如今万事俱备,任凭那贼子翻捣,也难逃一死。下官不过是附骥尾罢了。”

    三十二岁才中举,四十岁才做上知县的周元理,别看仕途亨通,但还是很会拍人马屁的。

    “谬赞,谬赞了,主要是那王贼不识兵法,更不识天数,竟敢于当今太平世界造反谋逆,实蜉蝣大撼树,可笑不自量矣!”

    堂堂一直隶总督的吹捧,舒赫德还是很受用的。

    俩人一见面就是一通商业互吹,那场景别提有多么欢快了。

    直到中午设宴时候,舒赫德与周元理俩人的心情还都是欢喜异常,可就在酒宴进行的正酣的时候,外头忽的传来急报,一个浑身脏兮兮的清兵被接到花厅前。

    “你说什么?”舒赫德手里的酒杯都掉下了。

    周元理也不自觉的长大了嘴巴,“煮熟的鸭子也能飞走么?”

    先前可一点也没看出贼军有变向的苗头啊。

    临清战场上再传来新的战报,昨天夜里贼军对北线清军发起了袭扰,万朝兴他们只固守营盘,黑夜中不敢擅自出兵反击。结果不料贼军竟趁机逃脱,等天亮之后清军被城内缙绅告知消息时候,贼军已经弃临清向东小十里了。

    “徐树峰(徐绩),快,快马加鞭急告徐树峰,叫他务必引军截住贼逆!”

    后者已经重新回到了夏津,手中不仅收拢了一部分残部,还把青州、德州的八旗兵汇聚一处,汇合了德州防御尉格图肯残部,兵力大约在一千五百人左右。其中一半为八旗大兵!

    同时高唐州的兖州镇总兵惟一也收集了部分残兵,大约有六七百人。

    两者相加超过了两千人,按照万朝兴他们的表现看,这已经是一支战斗力很不俗的队伍了。

    可是,思之徐绩、惟一他们之前战场上的表现,舒赫德心里不放心,周元理心中也不踏实。

    “唉……”舒赫德重重的叹了一声气。

    这眼看着就要尘埃落定,大功告成了,怎么突然的就生出这等的变故来?

    王伦军早不‘变’晚不‘变’,偏在这个时候‘变’?

    宴席草草结束,不管是舒赫德还是周元理,此时此刻都已经不再是感觉扫兴败兴了,而是全都忧心忡忡啊。

    “你说,这贼逆往东去是什么打算?”

    小花厅里退去其他人,只剩下周元理和舒赫德,后者看着墙壁上悬挂的齐鲁地舆图问说。

    “额驸他们屡挫王贼之攻势,贼逆向北之意图已不可继续。此时调整方向,乃势穷之举。毕竟我各路大军陆续赶到,风声难免走漏一二,王贼等得知了消息,岂还敢继续在临清盘恒?”

    言之有理,舒赫德等着周元理下面的见解。后者也在皱着眉头凝视地图,半响接着说道:

    “看今日之局势,他们向西能入中原,可大名府一带早有官军部署,想要西入谈何容易?更休说中原各州府这几年风调雨顺,巡抚何中丞仁政爱民,施政虽偶有瑕疵,但大体无过,人心归附。贼军西入中原,如那无根之浮萍,岂不是自寻死路?”更别说中原是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有朝廷大军驻扎,豫东更是一马平川,正合我大清铁骑纵横,贼军如敢西入,比死无葬身之地。

    “向南,淮南的水势还未消退,彼处虽有一些难民,可两江乃朝廷税负重地,水陆大军齐备,逆军一旦进了淮南,那纵横交错的河道就是绞在他们脖子上的绳索,还是死路一条。”

    “只有这往东去。”

    周元理没有继续说话,而是走到悬挂的地图前,用手重重的拍在泰安、沂州两府的位置上。

    “沂蒙山!”

    那地方虽历来穷困,可穷山恶水偏会出刁民,王伦的兵马要真进入了沂蒙山,事情就麻烦了。

    虽然从大局上看,王伦这是在自寻死路,贼军逃入沂蒙山,仅仅是苟延残喘罢了。

    而且清水教就是把沂蒙山翻了个底朝天,清廷的损失也比不上东昌府之失的一半重大。

    但把话说回来,彼处山势连绵,沟壑纵横,王伦军钻进去了,清军要彻底剿灭王伦义军,就非一时半会儿能成事的了。

    “舒中堂,务必要把贼军拦截在大清河以西啊!”

    两个人都是满清的重臣,很清楚为了小小的大小金川之役,满清已经耗费了多少银两。这要是让王伦他们逃入了沂蒙山里,那即便不是第二个大小金川,也有六七分厉害了吧?那对大清可就是沉重的打击了!

    这时候的黄河还是夺淮入海的,大清河还只是大清河,虽然大体走势与后世的黄河下游相仿,都是贴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