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七十二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临清州后衙。

    房间里的八仙桌上摆着的七八个菜,已经尽剩下残羹冷炙,旁边放着一坛酒也只剩下小半。

    赵亮跟王维相对而坐,后者的脸上已经染上了红晕,但看他的眼睛就知道,王维现在还十分的清醒。

    反观赵亮却似乎有点醉醺醺的了。

    被姜汁染黄的脸颊上都透出了红,说话似乎也有些大舌头了。

    “我说的是真话,你们要照着原路走那真是死路一条。清军绿营腐坏的很多,但他们在西北西南还是有能打仗的队伍的。

    而且你们清水教才多少人马啊,出了鲁西北,谁又知道你们清水教是谁啊?其他地方可没有遭灾遭难,老百姓都活得下去,他们凭什么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去跟着你们造反啊?

    真以为你们的教义就谁都能忽悠么?

    说什么末世大劫,改天换地,还不如学方腊分田地均富贵呢,再加上一个反清复明。

    直隶还有那么多的坚城,没有了内应,你们凭什么以为自能己拿得下?”

    赵亮现在就是一个说话大舌头的醉人,嗯,也不是伶仃大醉的不省人事,而是喝了几杯猫尿后半醉半醒的,就有些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

    “那照这么说,俺们就一点胜算都没有了?那你们投了这几十万两银子就真的值吗?”

    王维问道。他自己是怎么品都觉得不值得的,那可是几十万两银子啊。

    “怎么不值得?这是打响的反清第一枪,是告诉天下人,鞑子可反也,只凭这个就值得很。”赵亮说道这儿仿佛来了精神,把腰板都挺了挺,接着说:“我要是能把你们再劝到鲁中南,有那些山地山岭做屏障,清水教的旗帜怎么着也能再打上三五年。那就是再花上几十万两银子给你们送物资都是值得的。”

    “你们就是一面大旗,打的时间越长,给鞑子的伤害就越大!人心民意,都了解一下。”

    “再打个三五年又能怎样?满清的天下三五年里就能翻过来么?到时候我们不还是要死?”

    王维语气中带出怨气来了,什么双赢两利,纯属放屁,合着你皇汉纯就是在利用他们啊,就是要他们去送死啊。

    “从你二哥传教的那一天起,你们就还能活么?看看之前的八卦教刘家和混元教樊家是什么下场,你不知道啊?”赵亮怼了回去。

    这王维到底是不如他二哥。

    “当然了,这反旗不能打了,你们也可以活。我们既有把握在清军的层层封锁中给你们送粮食物资,那自然也能把你们悄悄的带出来……”

    赵亮又在骗人了。他装醉的经验是很丰富的,谁叫他家就是开酒楼的呢?

    能有把握给清水教送大批的粮食物资,那靠的全是空间的便宜,可不是他有真关系。这话赵亮是纯粹在忽悠人呢。

    同时也是在给清水教一干高层打一张保票!

    毕竟蝼蚁尚且贪生不是?

    能活着谁想死啊?

    赵亮直接倒在床上歇息了,他是绝对不会洗脸的,坚决不洗。而王维呢,才没心思去照顾赵亮的洗刷呢,已经三步并作两步的往自家二哥处跑去了。

    “就是这样……”

    王维把话说明白了,房间里的王伦、王王氏王朴、王真、王柱等一干王家人脸色各异。

    有的人心生怒气,如一只耳王朴,还有他兄弟王真就是代表。

    “他们也太小瞧俺们了,再说了,这不是在拿咱们当刀使么?”

    王伦和王王氏呢,则全是一副早就料到的样子。“皇汉要不是欲拿俺们当刀使,他们何必投那么多银子来?”

    最后就是王柱及王家的一干小辈,比如王伦的亲侄子王有恒、王有成,以及王柱的儿子王有德等,他们露出的却是如释重负。

    这下可有靠山了,有兜底儿的了。

    虽然这话他们根本不敢直接道明。

    但他们不把话说明,却不意味着王伦看不出。他可一直都留神着诸人脸色的。而且也总算是弄明白了皇汉的心意,有人愿意兜底儿,这叫王伦心里也去了个挂念。

    虽然他依旧藐视清军,刚刚义军还打了一个大胜仗的,王伦依旧没有打消北上的念想。但赵亮这么一次次的说北上乃死路一条,这叫王伦也不能不多想。

    “要是向北真的不成了该如何?”

    有了皇汉这条退路,王伦心里也安稳了很多。

    第二日,趁着昨日大捷,义军各部士气大涨的劲头,王伦又挥兵向北进攻,然而才摆开阵仗,西边就传来了消息,王经隆受伤了,义军虽然还把持着冠县,可清军攻势猛烈,压力极大。而且中原方面的清军还仗着人多,分出一支兵马绕过冠县,北上进入了馆陶……

    清水教一干高层得知消息后,那因昨夜大胜而刚刚升起的轻快,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中原清军进入了馆陶县,那不止是能从背后威胁到了冠县的王经隆部义军,更是能从西面直接威胁到临清。

    他们才把东面的清军击溃,西边的清军就又冒出来了?

    而且他们也清楚,自己虽然击败了徐绩部清军,但东侧的威胁只是被短暂解除。徐绩他们的损失虽然不小,可清军在济南府还有着不少的兵力呢,更别说曹州镇和兖州镇了。

    或许很快徐绩就会重整旗鼓,一如之前那般再次卷土重来。

    何况北边的清军也在源源不断的赶到,或许再过两天,传说中的健锐营和火器营精兵就杀到眼前了。

    源源不断涌上来的清军真的很能给人以巨大的压力感!

    这日的进攻依旧没能奏效。王伦倍感焦虑,这一直打不开向北的通道可不行。

    “难道向北真的不可行么?”事实就在眼前,王伦心底也都有了丝动摇。

    不同于义军在东线战场是连战连捷,到了北线战场,连战连败的影响下,那厮杀还未开始呢,义军的士气先就弱了一截。

    而就在王伦为北边的清军感到头痛的时候,万朝兴和音济图期盼已久的援军终于到了。额附拉旺多尔济当先率五百八旗兵乘船抵到临清北郊。

    北线清军士气大振。

    虽然拉旺多尔济并非他爷爷超勇亲王策凌那般名重一时的大将,可拉旺多尔济到底是皇家的额驸,是皇帝的女婿。只这一身份,就足以叫前线清军士气飙升。

    北线清军援军已到,王伦更感焦虑了,这下想打开向北的通道就更难了。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拉旺多尔济率军赶到的时候,西线馆陶的清军也分出一支兵马向临清逼进来,同时南面殿后的孟灿军也传信告急。
………………………………

第七十三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

    河督姚立德可比徐绩中用多了,虽然他也是文官,之前更因为高云从案倒了大霉。

    姚立德为结交高云从而把高云从的兄弟高云龙收为了侍从,高云从案发后,姚立德坐逮,依结交近侍律论斩。不过乾隆已经对内廷的八旗大臣们网开一面了,自然也不会真杀了姚立德。那样的话,满汉之别就太露骨了。只名义上对姚立德夺官去职,实则仍留任。

    姚立德按道理要比徐绩立功心切——嗯,徐绩的那场昏招,按清水教内部的商议,他们觉得是徐绩眼红北线清军的功劳,而他自己急于建功好洗脱自身罪过,清水教可是在他辖区里做大并举起造反的,徐绩身上岂能无有罪过?所以他才沉不住气,轻率出兵,致使清军大败!

    事实上,自从徐绩领兵来到前线之后,他已经先后给义军送了多份大礼了。

    藐视义军又急于立功,乃是他的心结。所以他屡屡轻率出兵,甚至只为了争功。

    可姚立德不一样,人家很能沉得住气,缓缓聚集兵马,对孟灿部的压力与日俱增。

    虽然没有分兵聊城的北路,切断聊城与临清的联系,可那是人姚立德为人持重,而不是说南线清军没有那个实力。眼下的南线义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对聊城城外区域的控制。

    如此,南线、西线的坏消息接连传到,叫清水教高层们本就因为北线清军有援军赶到而败坏的心情变得更加恶劣。

    局势败坏的速度明显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这直隶的大队人马还没赶到呢,他们就已经承受起了重大的压力。

    要是北路的清军援军主力赶到,东面的徐绩又重整旗鼓,那局面可不就……更加不利了?

    什么是四面合围?那时候的清军就是四面合围,瓮中捉鳖。

    清水教高层里很有一些人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莽夫,但再莽的莽夫也知道‘四面合围’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之前赵亮已经提出了东进鲁中南的路线,可那时候的义军刚打了一个打胜仗,王伦自然可以压制得住内部的争议。但现在又不同了,在局势不利的大前提下,很多人都动了心。

    就是王伦心里也泛起了嘀咕,第一次认真的考虑了起。

    对北面清军的攻势接连失利,给他的打击更沉重。

    发自内心的瞧不上清军的他,却对前方才一千多清军据守的阵地屡战屡败,这简直是在考验他的心灵和认知。

    北边还有数以十万的清军呢,现在他们连这点‘难度’都克服不了,那要是碰到名城大郡了,要是碰到清兵重点把手的地方了,可不就更难了么?

    而从临清顺着大运河往京城去,期间的一座座城池,可多的是。

    这个想法就恍如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来,让王伦的大脑变得十分十分之清醒。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想当然了,不得不承认义军的战斗力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强大。纵然有了皇汉给的银子后,他战前就购买了不少的刀兵枪炮。

    但义军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

    先前他们之所以能轻松的拿下张秋、聊城、临清等重地,那靠的更多是他们战前的准备,是他们早就布置下的内应,而不是清水教义军的纯粹战斗力。

    “唉……”

    大堂上首的王伦忽的发出一声叹息,这叹息中充满了挫败感。

    一干清水教高层全都静住了。

    从王朴、王真这些个王家人,到樊伟、颜六、乌三娘、李贵等,多少年了,王伦在他们跟前全是一副天塌下来我撑着的伟岸形象,什么时候他们从王伦口中听到这种感叹了?

    “二哥……”

    “义父……”

    王伦摆摆手,这些人的关怀他不需要。败了就是败了!决定起兵时,他就已经把自己的生死,把整个王家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现在承认自己想当然了,承认自己失败了又有什么呢?

    “准备去东边吧。清军虽然野战不行,可他们据势以守,却还有几分战力。从临清到京城还有上千里路,途中城池无数,要是都如城北清军这般,不说咱们何年何月才能打到京城脚下,就是这一场场的进攻,也早白光了军中士气,流干了我教鲜血……”

    王伦人一旦明白过来了,那真是比谁都通透。

    “如今看来,真就如姓徐的所言,我们唯一生路就只在鲁中南崇山峻岭中。至于以后事,且以后再说吧。”

    现在去想什么皇汉会不会借此机会把他们这支队伍彻底控制了,亦或是想皇汉会不会趁机在他们中大肆的招兵买马,那都是虚的。

    大家都活下去才是第一的。

    大小金川!

    想到‘徐仕雄’曾经提到的这个例子,王伦心里就一片火热。“如此的例子可不止一个大小金川,还有清初时赫赫有名的夔东十三家呢。”

    作为一个‘江湖好汉’,一个在官面上全无半点牌面的清水教教主,王伦对比那大小金川事实上对夔东十三家了解的更多。虽然那很多都是被后人加工过的传闻!

    王朴、樊伟等看着王伦心中安定了下来,后者脸上又恢复了平静,双目中满是坚毅。

    那令众人熟知的王教主又回来了。

    “就这么定了。在徐绩卷土重来之前,在北边的直隶大队人马赶到之前,咱们先走为上!”

    做出决定就不后悔。事情想得很明白的王伦当然清楚,自己该早走为妙,才不会当断不断的拖拖拉拉,最后清军都四面合围了,都火烧眉毛了,才仓皇而出。

    “可咱们人是能走,那缴获的钱粮物资呢?”

    连下多座城池,中间更有张秋、临清这样的财富重地,还有聊城这座靠着大运河的府城,光是抄检有当官的背景的店铺商号,光是抄当官的人的家,光是从州府钱库银库中的缴获,还有临清的运河钞关(明清两代运河八大钞关中设关最早、闭关最晚、延续最长、贡献最大的课税署衙。),那清水教此时手中握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