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叫嗥着冲过来的清军大概有三四千人,兵力乍然一看比他们这两千人多多了,但有几个顶用的呢?
徐家亮对之嗤之以鼻。
“弟兄们,上刺刀!冲啊!!!”
马东亮咆哮着,带着几个有勇气的,挺着刺刀就向清军冲去。
退出清军射程后的第八军士兵,士气并没有任何的下挫,相反他们的士气还更加高涨了。
因为在这出戏之前,徐家亮就已经向他们说过,这是在钓鱼。而只要鱼儿一旦吃钩,想想之前的香河一战,清军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啊。
他们就会再次赢得一辉煌胜利!
“大、大人,逆贼冲锋啦!”
正领着戈什哈在高呼冲锋的前锋营一名统领听到戈什哈的报告,往前望去,脸色顿时就有些发白了,这些逆贼打仗也太没章法了吧!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不知道大清通州城内还有十万大军的吗?
怎么能直接冲锋呢?难道不怕被黏上了,然后后头的大军出动,把他们吃掉?
可惜这统领真的有些想多了。
还粘住对手呢?
他手下的这些八旗兵看到对面一个个挺着刺刀冲来的陈军, 一个个就已经腿软了。
京师的八旗兵早就没有胆子肉搏了。
“不许退!给我顶住!”
几个军官还在努力约束部下,想避免崩溃,可问题是要怎么顶住?
永琨勃然大怒,对面只是才摆出一反冲锋的架子来啊,他们就已经垮了。
“传令下去,传令下去,后退者斩立决!斩立决!”
庆桂则一句话不说,直接叫自己儿子下去砍人。
既然不能振奋一下士气,那就震慑一下军心吧。
不如此,他也不知道这接下去的战事该怎么打!
而此刻通州城南二十来里的位置上,一支船队在两岸步兵的护持下,正一步步的向通州赶去。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滔天大功
生死关头的八旗到底有没有血性呢?
那还真有。
历史上,清末的历次内外战争中八旗子弟们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对上太平天国还是捻军革命军,又或者是对上各色的外国侵略军,八旗子弟都打出过血性战。
比如说一鸦时的镇江之战,太平天国时候的金陵之战,1912年的福州之战、长安之战,那烈度真想当不低。虽然原因各异!
但这种人在偌大的八旗子弟中真太过凤毛麟角了。
尤其是八旗上下都知道,赵亮并没有想着把他们夷族。
虽然此前京城流行过一阵子谣言,说什么赵亮一旦坐了天下,就会把八旗斩尽杀绝。
所以号召旗人们支棱起来,组织起来,拿起刀枪来保卫他们的大青果。
结果这谣言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没人是聋子。
不管是当年一度闹腾的沸沸扬扬的八旗活死人,还是此前的长顺和旗人师,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人家赵大王没那个心。
所以朝廷就又换了个法,以铁杆庄稼来号召旗人保卫大清。
这还是有点效果的。
因为每一个旗人都清楚,一旦赵大王坐了天下,他们的铁杆庄稼肯定不会再有。
所以京城的八旗兵还有上十万,但愿意为他们的大清朝拼一把的人,绝对有的,只是不多。
这些有血性的八旗子弟被一分为二,步兵把握在庆桂的手中,骑兵把持在庆霖的手中。
庆霖是庆桂的六弟,俩人都是尹继善的儿子。
而尹继善则是雍正乾隆两朝名臣。
远远的,大队陈军已经缓缓抵到了通州城外,一艘艘漕船靠岸,大量的火炮被推了出来,同时下船的还有大批士气高亢的陈军将士。
赵亮这个造反集团现在正处在一个昂扬向上的高亢期,就跟那句话说的一样,其兴也勃焉。
虽然没人知道日后赵家天下会不会“其亡也忽焉”,但现在大家伙却都在聚精会神的干着造反大业,没有一人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都是一心一意要跟着赵大王推翻满清好当开国功臣。
从下到上,所有人都是士气爆棚!
尤其是在陈军中属于垫脚货色的第八军竟然以少胜多,两次击败对面清军,这就更给陈元祐带领的手下注入了巨大的信心。
一个个都跟打鸡血了一样盼着一场大战,一场大胜,好打破京城。
如此的,他们可就立下滔天大功了。
部队的士气鼎沸,这就太有利于陈军了。
因为在火器普及的现在,不管是打排枪还是玩白刃战,士气都是至关重要的。
此刻的陈军根本没人觉得自己兵少是劣势——兵少好,兵越少大家分得功劳就越多。
或许从陈元祐往下,那每一个人都叹息的是怎么赵大王不在啊。
赵亮现在若在这支队伍里,那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完美之战,任何一点的遗憾也没有了。
陈元祐看着对面的清军两眼都在发光,本来是邱志宽抢了头功的,一举吃掉了明亮所部,讲真的,那也的确是这次大战中最关键的一合。
自己现在纯属是捡漏。
只不过捡漏捡到的功劳已经彻底碾压过邱志宽了,这也是没法。
自己运气太好了!
陈元祐看着对面的阵仗,跟徐家亮汇报的情况相一致。
清军一部分兵力布置在城内,火炮也集中布置在城头,一部分则在城外。
虽然从阵仗上看摆的挺整齐的,可这些人的成色如何,第八军已经试出来了不是吗?
“开炮,开炮!”
陈元祐下着命令。早打早结束,保不准今天晚上他就能开进京城呢。
轰隆的炮声响彻通州。
虽然最先开炮的是城头上的清军,但大批的陈军炮兵无惧城头飞来的炮弹,看到前方的炮兵阵地修筑完妥后,就推着炮车只管向前冲来。
一个个盛满了黄土的柳条筐已经堆在了炮位前头,它们已经有防护了不是?而且就是没有防护,他们也敢跟城头的清兵来一场炮战。
看看对面的八旗炮甲打的那叫什么炮!?
一颗颗炮弹飞过来,除了砸伤砸死了几个人外,陈军火炮的毛它们都没摸到。
准头不行,射速还慢的要死,就这种成色,在陈军根本就做不成炮兵。
盾车,猎兵,臼炮队,还有投弹兵。
前者做掩护,反正清军的炮兵准头太差,猎兵则专门猎杀对面胆敢射击的清军火枪兵,后两者就是负责把开花弹和手榴弹丢到八旗兵的头上去。
真以为修了几条沟壕,也挖了战壕就能阻击陈军了?这是笑话。
赵亮针对战壕这一问题几次想方设法,终于从书堆里拔出了盾车这个古老的玩意儿。
当初明清大战的时候,盾车可是清军赖以逼近明军阵列,阻挡明军小炮和鸟枪的无上利器。
用手里的奴隶去推车,后头掩伏着弓箭手和肉搏兵,等一点点逼近明军大阵了,清军的弓箭手很轻松的就能用弓箭击垮了对面的火枪兵,而后披甲的肉搏部队一拥而上,轻轻松松的就能把明军给办理了。
谁叫打根子上就烂透的明军,火器大多都是样子货呢?
明军自己的火枪兵都不敢照着标准填装火药。
而枪管与枪弹之间又存在着不小的缝隙,这火器的威力说十不存一是夸张了点,但要说削弱了一半绝对没有错。
现在赵亮就把盾车拿了出来,用来抵挡清军的火枪和火炮。
虽然免不了要付出伤亡,但这比直挺挺的靠近清军战壕,挨清军火枪的打,可好多了。
通州城外,大量的火枪兵被庆桂堆积在战壕中,没办法,为了加强火力,他们只能如此。
八旗兵的训练太差了,不少人又是第一次上战场,一枪打完了,鬼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放响第二枪。所以只能往战壕里使劲的堆人,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把战壕加宽了。
城外阵地里,八旗兵噼里啪啦的放响火枪,但效果寥寥无几。
枪弹根本就打不穿盾车的挡板。
因为后者不止是大腿粗的圆木,其外侧还披着一层棉甲,别说火枪了,就是小的劈山炮,都不见得能打的透。
“全体都有,手榴弹准备!”
三十多米的距离上,一辆辆盾车停了下来。
“投弹!”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有忠良
“这群废物!”
城头上庆桂在破口大骂。
只是一通火炮就让城外的八旗兵混乱了来,然后这一通手雷扔过来,一线的八旗就彻底炸锅!
“意料之中的事罢了。”
永琨感慨着,这些被丢在城外的人,本身不就是一群诱饵么。
是他们先丢的他们,那还凭什么指望这些人去拼死卖力呢。
庆桂舔了舔嘴唇,眼睛里爆闪出森冷的杀机。
他兄弟庆霖就在外头,手下五千骑兵,这是集结了京城所有可用马匹才拉出的一支马队。内里更有一两千是愿意为大清流血的忠勇之士。
虽然没几个人能“善骑射”,可他们都能骑马,都能舞刀,都能为大清去死,这就足够了。
而至于他们的身份,那就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了。有来自骁骑营、护军营、前锋营等部的马甲兵,有来自各府邸的奴才包衣,有的还是步兵,甚至是一些连预备兵都没能选上的普通八旗,甚至是一些头发都花白的老人。
可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愿意为大清去死,就足矣!
只要逆贼驱兵追赶外头的那些败兵,他们的队列自然就会分散开来,到时候城外的五千铁骑席卷而来,以前列那些甘为国效死尽忠的忠良们为先导,城内的忠勇之士亦开出去对阵,何愁不能大胜贼寇?
庆霖是个非常有此时八旗特色的武官,明明打做蓝翎侍卫开始,一直干的就是武职,但却一副文人的做派——酷嗜文墨,画兰有文徵明风,这就是现如今大清的特色啊。
哪怕是阿桂、福康安等旗人中的第一流军事人才,也个个都饱读诗书,精通文墨,除非是海兰察、德楞泰之流,草根发家发迹之辈,才是传统认知中的武人面孔。
但整个八旗武官数以万计,而阿桂、福康安却才几个啊?
更多是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货色,一如庆霖。
只不过与很多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货色不同的是,庆霖是个大青果忠臣。
今天这一战他就没想过再活着回去!
当看到城角上突然摇起一面黄旗,远远的列阵在通州城后的庆霖所部出动了。
陈元祐猛地张大嘴,他看到了什么?
通州城门大开,竟然有一支八旗兵从城中开出来了,而且顶着头上落下的炮弹,这支八旗列队还有模有样的。
“这可怪了!”
难道城内的官儿还想着把追击的陈军逼退,救回向城南逃窜的八旗?这不是玩笑吗?
而且此前他们城下战壕里的兵,可是先开枪,把前头溃逃的八旗兵给打翻了不少的。
“陈师长,对面的八旗兵阵势摆的不差啊。”邢成德也惊奇了。都这个时候了,这群八旗兵竟然还能稳得住,看那阵列,一个个站的都挺稳的,这勇气可以啊。
就是列队的水平有点差。
但只凭勇气,他们就足以傲视同辈了。
“这些人是清廷的精锐吧?”
“管他是不是精锐,吃掉就是。”
徐家亮接口说道。
但他却清楚这口肥肉没有他们第八军的份儿。
倒不是说他手下的人不如对面,而是让第八军与之菜鸡互啄,太浪费时间了。
“邢师长……”陈元祐看了一眼邢成德。
这是东路军的副总指挥,也是军中另一个近卫师的师长。
其部原本是留在陈州的守备力量,在被整编为近卫师前,唯一能打的出手的战绩,就是在赵亮领兵在黄淮一线大打出手的时候,他们击溃了从皖北逼近陈州的清寿春镇。
本来邢成德上头还有个赵宝。
但是这赵宝实在不是当军人的料,在枢密院成立后就被扔去了总装。
邢成德这个当年被清水教裹挟入伙的人,反而捡了个大便宜,尤其是在陈州守备部队被整编为近卫师之后。那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哪怕他这个近卫第五师是众所公认的近卫师序列中的小弟弟。
“您放心,我们第五师,保管吃掉他!”
邢成德知道这是陈元祐在投桃报李,这一路上自己全部听从他的命令,现在到了京城门口了,陈元祐就也抬了他一手。
虽然这样一来第一个开进京城的师,肯定不是他们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