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的清军都在绥定府绞杀虚添德、王三槐他们的机会,他带队跳出保宁府,杀去顺庆府去,跟儿子张月梅部汇合。
不过想要跳出保宁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
清军在川蜀大起团练,号召地方大户保境安民护卫乡梓,这些团练的实力虽然不强,但却真多如牛毛,烦不胜烦。
他们的存在都不是真去打击白莲教军的,而更多的是在认真守卫家乡,至少是守卫组织团练的地主老财们的家产。
延迟呆滞白莲教军的行动速度,只需要坚持上一段时间,保不准清军就已经杀到了。
虽然说这种坚持很不靠谱,鬼都说不明白那段时间是多长时间,可这多少还是管些用的。
至少比不去靠团练要强不是?
“只要计划顺利,我们拿下三河铺后有足够的时间进入顺庆府。”
“可要是计划不顺利呢?”
“计划不顺利那就打呗。通江城的清军也就四五千人,怕啥。”
张直昭把话怼了回去,气得他兄弟张直方脸都红了。
通江城的清军是没多少人,但其他地方的清军呢?这要是被人粘住了怎么办?
张直昭是张汉潮的长孙,“爷爷,除了通江的清军,其他地方的绿营距离咱们怕是差不多有两天的路程,有这段时间足够咱们做好准备了!”
甚至顺利的话,明天他们就能把通江的清军一并料理了。
“要是料理不成呢?”
“那更简单了,分一拨人断后,大部队先走。断后部队往山里跑就是了。”这也是白莲教军进入陕南川北之后惯用的招数。
此前张汉潮的幼子,也是晋升的独子张月梅为什么跟老张头分开了啊,那就是因为断后。
张直昭是张汉潮的长孙,也算是这支人马的第二顺位继承人。此前张月梅领兵断后,这次若是有危险,自然就是他来了。
张汉潮看着大孙子的双眼,张直昭一点都没有躲闪,是他的真心话。
“好,有种。是俺的孙子。”
这般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张汉潮、张直昭、张直方、詹世爵、李槐等人议事结束后,走出来就见赵家那边过来的几个人正静静的等在外头呢。
见张汉潮他们走过来,为首的一名二十来岁的壮汉迎了上去,他名字叫乌壮,是乌三娘的远房侄子。拱手笑道:“哈哈,看几位面色,想必战策已定了?”
当初乌三娘李贵夫妻在王伦那里站稳了脚后,也回乡搬来了一些亲戚的。乌壮就是其中之一。
清水教起义的时候他正十七八岁的年纪,也是义军中的一员。
事败后幸运的躲过一劫。
现在乌三娘手下也算是一得力人物了。
乌壮旁边站着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别看年龄大乌壮许多,但他的身份却远不及乌壮。
此刻刘彬冷眼看着张汉潮等,浑身都散发着一种不愉快。
他是宣传部派来白莲教军中的代表。
出身书香门第,如果不是遭遇了文字狱,现在肯定不会出现在这里。
家仇血恨让他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清者。
毕竟能只身前来白莲军中的,那都是赵亮那里不怕死的反清铁杆。
不过此人的脾气也相当的大。
进了张汉潮这里没安分几天,就开始宣讲赵家的好来,对白莲教义也多有抨击。
与张汉潮这边的矛盾是积小成大,积少成多。
尤其是在张汉潮开始在军议的时候不带他玩了之后,刘彬与之的矛盾就有点愈演愈烈之势了。
张汉潮这边也不去理会刘彬,只是和乌壮答礼寒暄,对于乌壮的问话,是含笑答道:“确实已经定下了。明日就下山,走三河铺,直接下顺庆府。”
乌壮刘彬二人互相看看,没说什么,他们是见识过白莲教军的实力的,也知道清军的战斗力,都觉得这帮家伙胆子太大了。
“这是不是有些太过冒险?”通江城还有四五千清军呢,当人家是白瞎吗?
张汉潮哈哈一笑,“这不都是看到了补给了么。俺可要好好看看这棉甲的厉害了!”
刘彬的脸气的都涨红了,张汉潮说的叫什么话?
“就这么简单?若是打不赢了呢?”
“打不赢就分兵呗,又不是没有分过?”
张汉潮一副混不在意的样子说。
乌壮这时候都觉得嘴巴痒了,但他还能忍得下,刘彬脸上一阵赤红,可想到了乌壮刚才的告诫,最终是忍耐住了自己的性子,只冷笑一声。
但在回到自己住处后,他就再也忍不住了,对乌壮说道:“乌大人,这可是你亲眼看到的!彼辈如此跋扈妄为,实不堪教化。”
照刘彬说,张汉潮这些人实在没有一点想要投效大陈的意思。要不然他们岂敢如此嚣张?
所以这群人就不应该再去管他们。
由着清军跟他们打死打生。
反正白莲教反也造了,还能大批次的投降清军不成?
就由得他们去自生自灭好了。
乌壮并没怎么说话,但他心底里对白莲教的感官却比刘彬好太多了。毕竟他早前混迹的清数据与西天大乘教啊、混元教、收元教什么的,都是一路人。
刘彬这时候也不再说话了。
心里头想着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满脸的阴鸷!
………………………………
第四百六十七章 蔡牵的正大光明
川北发生的事情根本就是大江中荡起的一朵小水花,完全不会对大局产生任何的影响。比如说数千里外的江浙沿海。
蔡牵驾驶着一艘千吨级的风帆战舰,屁股后头跟着一连串的小型单桅战船,以及一批运输船,浩浩荡荡的船队仿佛一条长龙一样出现在定海外海。
此刻晨雾尚未散去,透过望远镜片,看到的岸边景象还十分的模模糊糊。不过大致上已经能辨明地形了。
这是他们早就选好的区域,虽然没有港口,虽然大型船只根本无法靠泊。但这里海水线够深,足可以叫风帆战舰轻松的抵到海岸线百米距离,而且清军的防御也很松懈啊。
所以是一个挺好的登陆点。
岸边没什么人家,但在某处高坡上却有一座烽火烟墩,还是前明时候的造物。据情报显示,那烽火台里驻扎了一支约三二十人的小股部队。
此刻已经燃起了烽火。
“这可是老子第一次干大事,谁也不准掉链子。哪个敢给老子丢人了,老子就丢他的头!”
蔡牵眼睛里直冒精光。
早前他守在赵家港时,还期望着荷兰人能来招呼招呼。但那里知道荷兰人后宅不宁,本土都已经要自顾不暇了,自然就没工夫再来招呼赵家港。
然后他就只能待在南洋看着其他人建功立业。
虽然他手下的这支舰队简直就是赵亮海军的精华,更是赵家海军今后发展的版模。
可是没功劳啊,你说的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本来是集结整个南洋舰队的精华的,抽调的军官士兵都是朱家兄弟手下最好的一批人,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宁愿拐回去开红单船。
蔡牵心里头急的都跟长毛了一样。
这次北上来见赵亮,直接带来了手下一半人马,说什么都要劳个战功。
赵亮也没有不给他面子,来的路上就不说了,回去的路上他尽可以释放自己。赵亮还专门招呼了实力并不怎么出色的北洋舰队,调去了一批船当运输船,上头载了足足一个海军陆战旅。
也就是一个特大号的加强团,五个营建制,满编三千人,顶得上地方一个守备师。
在蔡牵等人的要求下,为首的一号舰,也就是蔡牵亲自坐镇的那艘千吨级风帆舰,带着两艘五六百吨级的单桅战舰,缓缓靠向海岸。
一门门舷侧火炮瞄准了那座小小的烟墩。
蔡牵根本就没准备偷偷摸摸的行动,虽然他这是在搞偷袭,打还专挑敌人的软肋着手,根本没有去碰清军的防御重地,但他还是‘光明正大’的。
这都到地头了,必须给主人打一个足够响亮的招呼啊!
从望远镜中他已经看到烽火台上清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的身影,蔡牵高高抬起了手臂,随即猛然挥下:“开火!”
“轰轰……”
隆隆炮声中,火光迸射,乱石纷飞。那座小小烽火台瞬间被淹没在尘土飞烟之中。
这座烽火台最早时候只是夯土建筑,等到倭寇肆虐的时候被明朝官府改为了砖石,至今还非常坚固。
可也正是因为它构筑时的第一任务是监视海上敌情,所以位置选择在视野开阔的高地上,靠海边很近,于是从海上打炮过去就同样很近。
用三条大战舰围攻一座毫无还手之力的烽火台实在有点欺负人了。仅仅一轮排炮之后,就把这座砖石结构的烽火台给砸了个粉碎。
待齐射结束,尘土硝烟略微散去之后,蔡牵淡定的下达了登陆命令。
大量被吊挂在运输船两侧的小船已经被放了下来。士兵也排成几行,沿着悬挂在侧舷的绳网爬上小船,此刻命令一到,就立刻‘嗨哟嗨哟’的喊着号子向海岸上划去。
每艘船上搭在一个小队,五六十艘小船,一个营的陆战兵便就运上去了。
在清军驻扎于舟山岛南海岸县城里的大部队还没有赶来之前,四个标准的陆战营已经被送上了陆地,但随后的炮营运输便遇到了麻烦。
数百斤重的青铜炮可没那么容易送到岸上。
普通步兵搭乘小船抢滩并不困难,但青铜炮可比之麻烦多了。哪怕装载着火炮的两艘大红单船上都安装有吊机——用滑轮组和悬臂系统组成的简易的起重装置,专门用来吊运重物的。不仅用在军中,陈军控制的各处港口上也已经在普及了。
这些笨重的青铜炮被拆分成了好几部分,无论是炮管还是炮车,都被麻绳牢牢固定在用木桶、木板和粗原木紧急拼成起来的大木筏上,通过吊机小心翼翼的放平至海面。每一只木筏上的空桶数量都是经过计算的,只允许多不允许少,好确保能提供足够的浮力。
木筏下海后,再用小艇拖运至岸边,然后解开固定缆索,拆散木筏,将原木和木板铺在沙滩做成一条简易栈道,这样可以避免炮轮陷入淤泥中……
总之一门陆军轻型火炮,前后至少要二三十来人伺候着。而这还只是轻型火炮,最大才是五斤炮,而且是轻便的青铜火炮。
天大亮的时候,四个满员的陆战营就已经登陆完毕了。结果到了太阳上了中天,炮营才算全都给送到岸上。
可是陈军将士在陆上都吃过午饭休息一波了,到了下午快三点时候,清军方才出现。
定海镇总兵力只有三千人,有八个营头,这还是满编的情况。
但去除了象山协、石浦水师营和镇海城守营,舟山本岛就只有镇标三营外加定海城守营。
满编也不过一千六七百人。
总兵伊楞额为满洲正白旗人,先前是江南江北河标左营副将,清军苏北大败时他先逃淮安再逃扬州,最后无奈的跑去了镇江。
虽然是连吃败仗,但人家是旗人么,不仅没被处置,反而高升了总兵一职。
到任之后伊楞额就大抓猛抓团练,还大肆的征召舟山渔民充任义勇,原因就是这地方一点都不能给他以安全。
闽粤的清军水师都已经被赵家舰队挨个打了个遍,人家只是没来打江浙,而不是不能打,打不过江浙水师。
舟山四面环海,地处汪洋大海之中,一旦败了他逃都没地方逃。
可是投降吧,也太没品了,主要是他家眷还都在京城,他也不敢投降。
那就只能尽可能的招揽人手顽抗到底了。
同时还大力加固沈家门和定海县城的防御工事,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在战壕法传来之后,更是驱使百姓挖掘了大量的战壕。
可让伊楞额一百个也想不到的是,陈军来打定海,一不大定海县码头,二不去沈家门码头,而是在舟山岛的北岸登陆了,这不是滑稽吗?
然再滑稽他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为定海总兵他守土有责,伊楞额就只能带着清军民团一股脑的杀来了。
………………………………
第四百六十八章 肆虐江浙
“顶住,顶住——”
伊楞额疯了一样的大喊着,这是闹啥呢?对面就打了两轮炮,步兵都还没开枪呢,自己这边就崩了?这不扯淡么!
但战场上崩溃的清军民勇谁还会理他呢?
败兵们见伊楞额两眼发红的挥舞腰刀胡砍狂砍,一个个都远远的躲开他,没人愿意去试探这位总兵大人在眼下这个档口会不会杀人立威!
清军背后,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