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现在……

    梁群很有一股子头皮发麻的感觉。

    “将军!赶紧后撤!”

    从高台上看去,清军出击的前军被炮弹吊打,被排枪吊打,情况是多么凄惨都不知道叫多少人闭上了眼睛,有神智还算清灵的人嘶声喊着,终于提醒了众人,战况已是不可收拾。

    前方投入的至少四千军,这一败正面战场都被撼动了。

    那西铭这里的四五千人马还能力挽狂澜吗?

    亦或是指望着那些正被船只接运到河东岸的满汉溃军。

    蓝元枚还不知道啥时候就崩溃了。他再一败,西铭这里的几千中军都要跟着混乱。

    “混账东西,如今将士们激战正烈,本将岂可后退!?”

    西铭闻言大怒。

    但这个时候真不是叫他来表演自己气节勇毅的时候。

    虽然西铭这个时候渡河东去,肯定会影响到军心的,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几个有战争经验的人一时难以向西铭这个看似内行的外行解释清楚,就是趁着现在局面还没彻底崩溃的时机,带着中军走,这样还能保持中军的完整。到了对岸也好更快的整顿兵马。

    运河只有区区十丈宽,清军渡得,对面的赵亮就渡不得了?

    若是等到两边全崩了,那时要走,就是零零散散仓皇遁逃的下场。

    到时候西铭就是到了对岸又能如何?

    不能尽快的整顿兵马,赵贼也追着打过运河东呢?

    不过也就是在个时候,天色忽的阴暗了下来,凉风掠过,淅淅沥沥的雨点落了下来。

    “雨,下雨啦?”

    西铭先是不敢置信,继而就满脸狂喜的欢呼,“上天保佑,上天保佑啊。”

    下雨了,下雨了。

    如此一来贼军的枪炮再无用处!

    贼军……,还能奈我何?!

    他倒也没奢望着反败为胜,毕竟清军现在太乱了。可哪怕不能反败为胜,至少也可以变大败为小败,甚至是不败了。

    老夫哪里败了?

    只是鏖战经久,将士疲惫,退入运河东岸而已。

    贼军也有默契,引兵退后罢了。

    “赫赫华夏立东方,人文初祖数炎黄,三皇五帝遗厚德,夏商两周拓土疆。祖龙一统文轨同,汉武奋烈四边空,魏晋风流今犹在,大唐气魄尚未终。仓颉落笔鬼神哭,蔡侯造纸天地动,孔孟老庄墨韩孙,百家争鸣百花红。有屈子涉江,有苏武牧羊,为飞将军箭,为岳武穆枪。汗青留丹太史笔,忠贞为国文天祥,太白醉狂成剑气,东坡豪唱随大江……”

    陈军将士在雨点落下的第一时间就纷纷上好了刺刀。

    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军歌嘹亮,瞬间响彻在大运河上空。

    这歌词是赵亮上辈子在某本里看到的,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俩字——牛哗!

    而陈军队伍里,军歌并非只有这么一首,但如果不出意外,这首歌却会是日后大陈的国歌。

    嘹亮的军歌声让对面的清军喧哗声都给压下去了。

    西铭本以为这天一下雨战事就有了转机了,但是看着对面突然响起的嘹亮军歌,看着对面挺着刺刀几乎大步向前的将士,心一下子又揪了起来。

    瞬间里竟然后悔自己刚才的决定。他把手里的兵马都扔出去了,去接应溃败的前军了。

    事实也如西铭所料的一样,当清军发现雨来了的时候,他们的心气的确一高,一安,一稳。

    可是在发现对面的陈军一点惊慌失措都没有,反而在一声声尖锐的哨声中纷纷在枪口上安装了刀子,然后挺着如林一样的雪白刺刀,继续大步的向自己冲来。

    那心中刚刚才浮起的一点高兴劲,一点安全感,一点信心,就跟被沸水泼洒的积雪一样化为了乌有。

    陈军将士可不怕拼刺刀。

    他们在刚刚拿到火枪的时候就被教员们持之以恒的灌输着一个道理。

    火枪不仅是用来射击的,还是用来拼刺刀的。而且拼刺刀的时候他们的优势比开枪射击更大。

    因为他们作为赵亮手中的嫡系,每一个人都有棉甲,不到十斤重的棉甲其防护质量远不能跟铁甲相比,但清军还有几副铁甲啊?哪怕是人人披甲的八旗兵们,其棉甲里的铁片都纷纷被拆掉了。因为这样更轻便,而且看着也不影响他们的威严。

    很多个八旗大爷们连棉甲里的铁片都觉得沉甸甸的压身子骨。

    而绿营兵中的着甲率就更低了。

    很多所谓的‘甲衣’都只是一个坎肩一样的棉甲。而绝大部分的绿营兵都只是简单的号褂!

    对方就这样的装备,冷兵器肉搏他们岂有输的道理?

    这样的话天天在士兵们的耳边灌输,哪怕一开始还有人对此保持疑虑,但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是真话,何况这些说法还是建立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的,陈军对肉搏根本就没有恐惧心。

    他们中不少人都是汝州出来的矿工,力气大着呢,要肉搏,真比起清军占优多了。

    何况今天的战斗他们打的是那么顺,将士们士气正高,就连赵亮都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发出命令叫军兵们发起白刃战。

    陈军士兵的昂奋军心丝毫不受雨水的半点影响。

    “杀——”

    一把把刺刀没入了对面清兵的肉体内,大量的陈军士兵已经自然的跳入水稻田里,向清军包抄过来了,而清军们却没多少人愿意跳到水田里去抵抗。

    他们很多人还是想逃,因为手中的火绳枪成为了烧火棍后,他们能依赖的就只有腰间的佩刀,可一寸长一寸强,腰刀比起装了刺刀的火枪可短的太多了。

    但他们现在是想逃都难,因为西铭舍不得他们,已经把手里仅剩的四五千人扔了出去,来接应他们了。

    后者当然不愿意被溃兵们冲散了建制,正驱赶着他们下水稻田呢。这退路一下子就给堵住了,拉在最后拥挤在一块的清军,就像待宰的猪羊一样被一把把刺刀捅入。


………………………………

第四百章 这道理他们懂!

    “总镇,贼船退了!”

    崇明岛北岸的海门厅屿角港,硝烟弥漫,枪炮声络绎不绝。

    作为进攻一方的清军,尸体已经扑倒了无数,但这些人的牺牲也换来了陈军不小的伤亡。

    但陆地上的战争并不具备决定性的意义,重要的还是看江上,否则有那几艘陈军战船游荡在江面上,清军就不可能真的占据屿角港。

    可现在陈军的战船跑了!?

    福山镇总兵韩国忠都顾不得身为总兵的体面,听闻后就立刻起身趴在战壕内壁里,小心的露出头来去看江面。

    韩国忠不得不小心。

    因为对面有一些神出鬼没的神枪手,离得再远,他也觉得不安全。

    不过看到江上的六艘陈军战船真的在向东驶去,还是畅快地长出了口气。

    这些个家伙终于走了!

    “快传令去,继续进攻。再来几次攻势,这屿角港必破!”

    毕竟陈军的目标是海门厅,甚至是南通州,屿角港这里只是小打小闹,是对清军水师的一个阻击而已。

    对面镇子里的陈军可能就三五百人,虽然武器不差,但要不是有江面上的陈军战船照应,韩国忠觉得自己再是水师将领,也已经带人把之拿下了。

    可就是因为有陈军的战船游荡,清军要时时刻刻警惕背后,有力也无法全部施展。

    但现在陈军是自己退后了。

    这含义是很有思量的。

    韩国忠希望自己没有猜错——陈军要走了。

    毕竟这些打齐鲁南下的陈军也不是真的要占据城池,他们就是要抢人抢物资抢东西的。

    就是一窝子大号海贼海匪。

    而韩国忠的任务就是守住长江口即可,与之并无大的冲突。

    只要这些煞神不在长江口内忙活,他们去那地儿都随便。

    再看这港口,拿下了屿角港,那就等于可以直接威胁到海门厅城池了。

    鉴于陈军是主动后撤的,他有理由相信陈军要跑了。

    这样也好,韩国忠是很希望礼送陈军出境的。

    这阵子齐鲁陈军的水师频频南下,说真的,韩国忠现在很分身乏术。

    别看清军在长江口设有多支水师,只福山镇下属就有川沙、吴淞水师营,然后还有南岸的京口水师船和苏州的太湖水师,以及北岸的狼山镇水师营。

    但质量太差,数量再多又顶个屁用?

    陈军的船队都是红单船为骨,配合着沙船为辅,别看船只数量不高,质量却远超过清军的沙唬船、双篷船以及大小赶缯船。

    就比如现在。

    对面就四艘中小型红单船和两艘沙船,就压得狼山镇下属的南通水师营和掘港水师营抬不起头来。

    百多年的和平时光,清军水师早就废了。

    如果说闽粤海面的一些海匪还能让当地的清军水师有点锻炼机会,那么长江口的内河水师,就彻底沦为一群废柴了。

    船只不如人,大炮不如人,人还是不如人,他们能赢才怪!

    而且除了这边的六艘战船,南面的陈军水师主力规模更大,可偏偏那里是吴淞口,又不可能置之不理。

    韩国忠觉得主持那边战事的苏州镇总兵更累心。

    不过这一切总算是过去了。

    这几天他每每殚心竭虑的,就是怕出了意外,现在总算能松一口气了。

    只不过韩国忠真的高兴的太早了。

    随着江上的陈军战船离开,屿角港的陈军士兵也纷纷内北撤退。

    他们根本不怕丢了屿角港之后,自己就被堵在了陆上,占据着水上绝对优势的陈军,有太多的撤退路径可供挑选了。

    看着屿角港上终于升起了绿营龙旗,韩国忠笑的好不开怀。

    虽然这算不得什么大的功劳,但也总算是一笔功绩。

    只是还没等他移步屿角港呢,急报的呼声就传入耳中,韩国忠心想,莫非是苏北战局已定?

    “督宪急命总镇前往扬州。”

    扬州?

    韩国忠愣住,这是哪跟哪?

    接过急令一看,竟是苏北决战大败,三万大军折损两万余,西铭带着数千残兵败将逃回淮安,但怎么看都不像能保住淮安的样子。所以两江总督萨载已经着手布局扬州防务了。

    韩国忠傻在了当场。

    三万大军败给了一万多贼军?而且是如此的惨败?西铭他脑子进水啦?

    这个时候还招自己去扬州,能有个屁用!

    两江拢共才多少兵?

    不算驻防八旗,账面上江宁城守营和督抚各标营,南河巡丁,漕运兵丁,苏省三镇,江南提督下属水陆五镇,再有赣西的两镇和皖省的两镇,总兵力也就五万人左右。

    这还是账面上的数字。

    这一下子就丢了两万多,之前皖省的寿春镇和苏北的徐州镇还都遭受重创,如此情况下,两江还守个屁的扬州啊,直接守长江的了。

    韩国忠心中冷笑,对萨载的想法甚至都能莫个七七八八。

    无非是有二,一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好等其他各省援军到来;二就是做出一副竭尽全力的模样应付朝廷。

    但哪怕他看透了这一切又如何?

    他还能拒绝命令不成?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啊,韩国忠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拿下的屿角港,突然间觉得索然无味。

    只是与韩国忠的索然无味不一样,正带着队伍大步逼近淮安的赵亮可是有兴趣的很。

    淮安这个是好地方,它北头还有个清江浦,这是两处丝毫不弱于扬州、镇江乃至江宁的所在。

    拿下这里,别的不是,光是金银上的缴获就能叫陈军吃了个肚儿圆。

    李长虹、梁海都有随军。

    他们俩一个在后勤做事,一个是赵亮的秘书处总务。

    受上的事情是刚刚理顺,却没想到自己就又回到了清江浦了。

    溃败的清军根本就没能在清江浦组成任何抵抗,很多人到了清江浦,所做的并不是组织防线, 就是去抢去夺去掠。

    在陈军缀着他们屁股后头杀到清江浦,在陈军乘坐着漕船顺利渡过黄河后,这些人一部分是见势的早,早早就继续往南逃去了。

    另一部分就在十里清江浦被陈军给尽数活捉。

    于是他们刚刚抢来的财货便就成为了陈军正儿八经的战利品了。

    “让商贾都来认领东西,只要能证明那些东西真就是他们的,那就还给他们!”

    赵亮不缺这些银子。

    “还有之前银行的存款,只要人家拿出存折了,就都给了。”

    李长虹、梁海拍着胸脯保证必不叫出错,反正之前的银子都没有运出清江浦,现在给回去也是小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