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长虹话说道最后,表情无比的狰狞。

    双眼一扫站在左边的那些人,“把刀给他们,叫他们送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一个痛快!”

    虽然今天见得血比李长虹这一辈子见的血都要多,但这就是造反不是吗?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造反是要掉脑袋的,是必须豁出命去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62章 这就是造反不是吗?)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六十章 起事

    汝州府境,一处被封禁的矿场。

    超过两千名矿工排队在操场上,默默的领取着枪子弹药和护甲。

    正红色的护甲是用水力锻锤敲出来的棉甲,内里趁着薄铁片,七八十米外倒是对枪弹有一定的防护力,但要是接近到五十米距离中,哪怕是粉状的黑药粉击发出的枪弹,那也不是这玩意儿可以抵挡的。

    只是眼前的这些人都是新兵,新兵上阵前,壮胆第一。

    给他们一人一件护甲壮壮胆,仅仅是胆量上的的提升,内心里安全感的建立,那就不是这些棉甲的本身价值可比的。

    就是再贵上十倍,赵亮也会毫不吝啬的。

    更别说这棉甲还不是一般的便宜。

    没到冷兵器部队,因为所有人腰间都配着刺刀。

    之前在南洋见识过厮杀的一千矿工成为了他们中的主力,只是眼下在的只有不到四百人,另外的几百人都分不到各县去了。

    别以为赵亮这次起兵只是要拿下临汝,他一起兵,要拿下的就是整个汝州。而且还计划着夺取汝州府之后立刻进兵河洛,再向西席卷陕州,趁着清廷未反应过来之前,叩开关中的东大门潼关。

    这潼关别看进入明清之后就名气渐无了,实则它的存在意义依旧是极大地。

    当初李自成一路撤到这里时,就打算固守潼关,保住关中,结果没能挡住罢了。

    然后被清军一路赶出了老家。

    进入满清之后,清军先是在潼关设立满营,然后又多次修筑关城。

    现在的潼关城,除了守军兵力不是太多外,那依然算是一座易守难攻的险要。

    夺取潼关之后赵亮也没打算进兵关中,这里只是他阻挡西侧威胁的一道大门,有潼关在手,不管是攻还是收,那可都方便许多了。

    汝州府衙里,秦钟书看着眼前的赵亮有些发懵,这个时候他不应该在京城吗?怎么突然来到汝州府了?

    “秦大人,这般赵某就多谢了!”

    短短几句话后赵亮起身离开了府衙,他委托秦钟书的事儿就是要今夜宴请府城所有大小官僚和士绅贤达,自然也包括布彦泰了。

    “夫人,姑爷来了。”

    赵亮的出现让整个康家欣喜不已。康夫人忙迎上二门,满肚子的全是话。

    “岳母安心,明日小婿必将泰山大人安然送回府里。”

    这一句话说的康夫人喜笑颜开,仿佛所有的压力所有的担忧所有的烦恼都通通消去了。

    而都司衙门里的布彦泰呢,听到赵亮来到汝州上了府衙之后人也是很懵逼。发出了跟秦钟书一样的困惑,这个时候赵亮不应该在京城吗?

    怎么突然来汝州了?

    难道还想叫秦钟书放了康桥年不成?

    布彦泰冷声一笑,秦钟书他有哪个胆子吗?

    好在疑惑并没有困扰他多久,府衙那里就传来了消息,赵亮今晚要请客!

    布彦泰冷笑。

    心中没有丝毫感觉不对,反而尽是一种猫戏老鼠的志得意满感,是直把赵亮当成一只被煮熟的鸭子了,“我倒要看看他肚子里卖的什么鬼!”

    时间很快就到了晚上。

    汝州城内最是有名的垂香楼里,灯火一片通明。

    赵亮做戏还是要做全的,非常‘卑微’的站在楼下,迎接着一个个来到的官员和士绅贤达。

    直到最后秦钟书和布彦泰到来。

    “大爷,任冲已经带着人赶到城外了。”

    萧云声音有些颤抖,在来汝州的路上他就知道了赵亮的选择,一番纠结后他还是选择了跟随。但选择是一回事,真到了做事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发焰火吧,叫他们动手!”

    如何拿下临汝城池,就赵亮在这里的经营,他很轻松的就能叫人打开城门。

    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去做!

    这是他起事的第一枪啊,陈州那里兵不血刃就兵不血刃了,汝州这边还是要见见血的。

    “赵广明?”

    布彦泰一出现就是一副找茬模样,摆明了要挑事。当然,从他内心里讲,他也是真心不待见赵亮的,看他眉毛不是眉毛,鼻子不是鼻子。

    “正是赵某!”

    “京城里的那位爷可是早就恭候着你了,你怎么跑来汝州了?莫非还痴想着请顿酒吃,便就让知府大人枉顾国法,放了你那岳父不成?”

    布彦泰嘴角带着谑笑。

    垂香楼一楼大厅里寂静一片,便是被‘无辜殃及’的秦钟书,都站在一边一言不发。

    他跟其他人都一样,以为今天这酒宴的主角是布彦泰呢。

    “赵某岳父布大人就无须操心了,明日我自会将岳父大人安然的送回府去。”

    “哈哈哈……”布彦泰发出了一阵哈哈大笑,指着赵亮,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明日,明日?明日你凭什么把康桥年送回家?凭……”

    布彦泰本来还想说赵亮凭那一张嘴吗?然后赵亮手中突然翻出的一支双管火铳叫他的大笑声戛然而止。

    “啊……”

    大厅里一片惊慌声响起,旁边的秦钟书瞬间觉得事情……,有些超乎自己的估算了。

    但他还没有出声,旁边的临汝知县就已经指着赵亮大骂:“好你个赵广明,竟敢如此放肆,莫不还想造反吗?”

    临汝知县!

    赵亮当然知道这个人了。

    这是这段日子里跟布彦泰走的最近的汝州官员之一,在此前查封工厂工坊和矿场期间都出过大力的一人,他本来就在赵亮的黑名单之中。

    “我就是造反了又如何?”

    枪口一转,“嘭!”的一声响,临汝知县那脑袋就如被铁锤猛然砸烂的西瓜一样,颅骨瞬间爆开,大团红白浆液夹杂着鲜血碎骨嘭溅开来。

    没奈何。这个时代的手铳威力太小了,只能把颅骨都打爆,远没有后世的手枪杀人干净——打人一打一个眼。

    当然另一个原因也是这手铳是他叫人专门定制的大口径手铳,别说人了,山林里野猪多也能一枪放到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如雷爆响一样的枪声给震得全身僵住。

    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亮他竟然杀官了?

    ……莫非他真要造反吗?

    “赵广明莫自误啊……”

    秦钟书的叫声随着枪响变成了喃喃自语,整个人都已经傻了。

    错不是赵亮听觉灵敏,都听不见他的这一句。

    布彦泰也很晕乎,像喝醉了一样,恍惚中看见赵亮又把枪口对准了自己,他下意识的举手。

    他觉得自己似乎应该逃跑,应该大叫,但脑子里的念头还没淌完,就在第二声的爆响里嘎然而止了。

    白烟飘扬中,布彦泰的脑袋跟刚才临汝知县的惨样一般无二,都跟碎烂的西瓜一样,鲜血白浆高高抛起。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63章 起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就凭他福长安?

    汝州营本来只是一个五六百人的小营头。

    后来因为李山他们五人的存在,汝州的西南部——鲁山境内常年不得安稳,又因为皇汉出没,总之汝州营是不断被扩充。

    先是一个营变两个营,再从两个营变三个营,然后下属各汛兵力也迅速增多,从最初的三四十人扩充到了上百人,巅峰时期的汝州营是个足足有两千人的大营头。

    营官也从最早的五品守备上升为三品参将。

    现在汝州营的实力已经从巅峰时期落下了,全营大概有千把人,主力左营驻扎府城临汝,右营驻扎在鲁山,营官也变成了都司。

    所以说这临汝的清军满打满算就也才三百来人,四百人都不到。

    夜间一撮守在城头的兵丁看到城外忽的亮起了大片的火把,然后火把如长龙一样直冲府城来,忙敲响了锣鼓。

    但不等营地里的绿营兵整顿完毕,成本就已经被炸开了。

    城头上的兵丁根本不敢抵挡,是落荒而逃。

    然后任冲一边叫人带兵去垂香楼,一边吩咐手下各大队大队长,按照之前的吩咐,迅速占领其他三座城门并府衙、县衙、都司衙门等地。他自己带领一个营的人马杀奔绿营营地去。

    “造反啦,有人造反啦。”

    几个逃回营地的绿营兵高声叫喊着,让本来就挺混乱的兵丁更混乱了,因为他们没见到上峰,在场的官儿连个把总都没有,凭什么号令全营啊?

    现在突然听闻证实,真的有人造反了,那一个个就更乱了。

    这个时候任冲带人冲过来了,离得老远就叫人喊: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义军一面迅速将营地包围,一面大声喝道。

    清军中当然有人想要抵抗,一名军官拨出腰刀,刚要指挥手下人,“砰!”的一声枪响,那军官胸前溅出一朵血花,人不甘的倒了下去。

    “驱除鞑虏,再兴汉室。”

    “兄弟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不要再给鞑子卖命了。”

    “降者不杀!”

    所有绿营兵的脸色都在急变,有的茫然无措,有的急忙寻隙逃走,有的脸上露出不以为然……

    这都啥年代了,还驱除鞑虏呢。

    大清入关百五十年,根基已经打得不要太牢固了。

    所以驱除鞑虏这话根本挑动不了他们的心。

    真正让绿营兵胆寒的是越来越多的义军士兵,一个个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披着红色的棉甲,不管是精气神还是装备都完胜他们。

    “冲进去!”

    任冲断然下令,然后那些乱糟糟的绿营兵真的不敢开枪。

    随着冲进营房的义军战士越来越多,左营大部分绿营兵未作反抗即乖乖作了俘虏,少部分人侥幸逃脱,其中一部分人退入了营房中,另一些人想要逃出去。

    “总指挥,左营九成的人已经被拿下了,还躲在营房里负隅顽抗的人最多二三十个,目前还没有发起进攻。”一名大队长向任冲禀告说。

    “那还等什么,马上拿下。”

    “是。”大队长应了一声,急匆忽下去。

    想要拿下这些人很容易,但难得是如何不付出大的伤亡的拿下他们。

    要说清军营房修的也并不多么坚固,但再不怎么坚固那也是砖瓦房,里头的清兵也有火枪的,他们躲在窗户后门后射击,凭着遮掩对外射击,还是极占便宜的。

    甚至如果守军充足的话,那还是一座很不好啃的骨头。

    可惜此刻营房里的几十号人却是一幅人心惶惶的情景,他们人数还不足三十,根本无法固守。

    义军并没有继续劝降。

    赵亮吩咐过了,拿下临汝的过程中可以见一见学。

    那得了吩咐的大队长把手一挥,亲自带着十几人从侧面摸到了营房外。

    毕竟不是真正的防御工事,只是前面门窗所对处可开火,其他的三面,里头的人甚至都没考虑到去防备。

    而且大队长还留下了主力不停地向营房正面射击,很是吸引住了里头清兵的注意力。

    大队长第一个摸到了营房边上,从之前的观察看,这个最靠外的营房里足有五个清兵。

    他们都是准备逃出营地又发现外头也有义军守着,不得不逃入营房的人。

    “嗤嗤……”

    点燃火绳,手雷这种只有少数士兵才会配置的武器,在这个时候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1、2、3!”

    默数三个数,大队长把手雷顺着敞开的窗户扔了进去,然后人迅速爬倒。

    而后轰的一声营房内响起一声爆炸,火光闪过,几名士兵挺着刺刀就冲了进去,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虏了三名轻伤员和一名重伤员。

    而还有一人则很不巧的被弹片划破了脖子,死的透透的。

    没怎么费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