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荷兰人的大炮做后盾,会被轰烂的可就不止是赵家港港口了,而是整个赵家港。
对于那个地方的布局,阿都拉曼可是十分了解的,虽然之前他与赵家人的关系很好,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派人对赵家港进行监视与监察。
整个赵家港都是围着淡马锡河的两岸建立起来的,如果有一支舰队打垮了赵家港炮台,突入了淡马锡河口,那从船上打出去的炮弹就能轻松的覆盖两岸的所有城区。
到时候里头的中国人还怎么坚持?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21章 荷兰人)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港口炮战
荷兰船只出现在赵家港外海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蔡牵耳中。
急匆匆赶到港口炮台,看着海面上的四艘不断靠近中的荷兰商船,蔡牵脸上露出了残酷的笑。
区区四艘商船也想来招惹赵家港,这是小瞧谁呢?
真以为看似平平无奇的赵家港口,看似只有两个小炮台的赵家港口,真就只有这么点防御啊?
“来吧,来看爷爷是怎么教训你们孙子的。”
嘴里小声的念叨着的蔡牵,回头就向左炮台下令,“开炮,最远射程,警告警告他们。”
这也代表了赵家港的态度。
四艘商船如果还继续靠近,那港口就要炮击了。这样一来日后即便要谈判扯皮,道理也在赵家港这边。
“轰轰……”
两声炮响,封闭式的炮台内炮声更加被放大了,真的蔡牵两耳嗡哄哄的。同时两股热浪也交叉着席卷了台内,让蔡牵很有种蒸土耳其浴的感觉。
当初在云霄受训时候,他就享受过这种名叫土耳其浴的东东。那是赵亮为了给他们消除疲惫,舒活筋骨而设置的,汝州训练基地一样也有。
港口方面先就已经打出了旗语,四艘荷兰商船虽然看的清清楚楚,却谁也没有理会,连回答都省略了。然后,两声尖啸由远及近,紧跟着一艘商船外百十米距离处腾起了一团水柱。
举着望远镜的蔡牵满意的点着头,炮击落地位置很合适。
四艘荷兰商船果然立刻就表明了自己态度,他们仿佛是被激怒了狮子,向港口打出宣战旗语。
四艘商船前进中很自然的倾斜过船身,早已经准备好了的炮口,立刻喷射出了一道道火焰。
在海上做‘之’字形走位的同时,倾斜船身,发挥船舷炮的威力,这在欧洲世界,乃是每一个合格的海员都知道的战术。
“轰轰轰……”
眨眼间海上硝烟就已经弥漫开来。
蔡牵放下了望远镜,对着炮台里的所有人大吼一声:“打!狠狠的打!”
又是两声炮响,炮台内再次席卷起了热浪。
赵家港左右炮台都是只有一层,各四个炮眼,射击角度可有笼罩整个外海。
炮台的外体是由石头堆砌的,灌之石灰糯米浆,结构坚固,内里为菠萝格木,然后最内是清一色的柚木。
菠萝格木是一种硬度比较大的树木,后世多用来制造地板,所以它还有一些弹性。在南洋产量极多,算是一种量大质优的树种了。
而柚木的硬度远不如菠萝格木,但柚木的韧性更加,这样在受到强烈冲击时候,可以减少木头崩裂后对人体的二次伤害。
欧洲人造风帆战舰为什么那么亲睐与橡木?
那就是因为橡木的硬度不弱,比菠萝格木还要稍胜一筹,大大超过柚木一截,而它同样富有弹性,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抵御炮弹的轰击,还能减少船壁被打破之后对内里船员的二次伤害。
虽然没有钢筋混凝土这种高大上的东东,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此规格的炮台已经不差了。
哪怕是欧洲人的炮台也顶多是如此了,甚至还大大的不如。就比如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的炮台,很多还都是露天式炮台。
“轰!轰!……”
一排火炮挨个炸响,四百多吨的舰体再度颤抖起来!整个甲板都被滚滚烟气给笼罩。
威廉·德里斯舒服的呻吟一声,这种硝烟的味道真是令他沉迷。可惜,荷兰人与英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祖国大败而输,甚至要不是法国人的维护,荷兰都已经举双手投降了。
这真是一耻辱到极致的结果。
可威廉·德里斯作为一个小小的商船枪炮长,哪怕再愤怒,也无悔于是。
他知道现在自己心中升起的这股bt兴奋是不对的,他这是把自己的愤怒转嫁到了老实又无辜的中国人头上,这是一种懦夫的变现。
逃避强者,欺负弱者。
他很不齿于现在的自己。
可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狠狠发泄一番,绝对是要憋坏的。
因为他不敢把炮弹射向英国人。
今年时候英国人就解除了对巴达维亚的封锁,甚至都有英国商船停靠在巴达维亚,他有的是机会把炮弹打出去,但他不敢。
不是因为怕给自己的祖国惹下麻烦,给英国人更好的借口来压榨荷兰,而是他不敢弄丢了自己的小命。
那样的炮弹如果打出去,他会死的。
不管是荷兰本土,还是东印度公司,都饶不了他的。
这种清醒的认知更叫威廉·德里斯痛苦。
所以他只能在现在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愿主保佑你们,阿门。”
威廉·德里斯清晰的看到有两颗炮弹打中了炮台,他在心中为里头的中国人祈祷。
嗯,是的,很真诚的祈祷,这样他就无罪了。
而这时候的一艘商船上忽然的一声巨响传来。即使四艘商船一直都在运动当中,但是赵家港也不是白给的。
炮台修筑了两年时间了,炮手一次次的训练和实弹射击,加之又是在陆地,是定点开炮,那准头比之舰炮高得多了。
左炮台第一次正式反击,就有两发炮弹打在了一艘商船附近,看水柱估计也有三二十米,这已经很近了。再次发射,果然是命中了一发。
德里斯猛地清醒过来。
中国人并不是毫无反手之力的原始人,他们也有大炮的。自己为他们祈祷的还太早了!
而且看人家的水平,才第二轮就打中了一发,绝对不能小视的。哪怕这一发只是单单的蒙中了一下子呢,这也证明今天中国人的运气很棒。
双方距离不断靠近,四艘商船攻击一处固定目标,几轮下来,都打出了上百发炮弹,自然有命中了左右炮台的。
“轰!轰!~~”
凌乱的炮弹不断在炮台头上划过或是周围落下。
几乎每一次的间隔时间都不长,已经被赵家港码头上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当然也有几发炮弹命中炮台的。
可是叫蔡牵放心的是,这些炮弹的命中,还没有一次给炮台造成实质损伤的。
就这些商船上的炮弹,真的能够破开它的防护。
……
外海,一支舰队正向着赵家港驶来。
“大爷,港口似在发生战斗。”瞭望手报告说,因为他看到升腾的硝烟了。
“命令船队,加速前进!”赵亮眉头一挑。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22章 港口炮战)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三百二十章 海上交锋(求订阅)
“该死的,这是哪来的舰队?”卡雷尔·多尔曼破口大骂。
他当然知道这是谁家的舰队,旗帜已经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但叫卡雷尔·多尔曼崩溃的是,这支舰队为什么来的这么是时候呢?
如果提前一天,他绝对会言辞拒绝西奥·卡佩洛的提议的。
十六艘大红单船,两中六小八艘中小型红单船,这样的实力严重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之前他们得到的答案可是八艘大红单船。
现在中国人的实力已经翻了一倍还多,这样的一支舰队,已经是需要巴达维亚都要正视的一股海上力量,他们这支分舰队是绝对招惹不起的。
所以他们仅仅是、绝对是、必须是受到雇佣来为阿都拉曼运输士兵和补给物资的。
仅此而已!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
看看中国人的架势就知道了,那四艘商船想跑都难了。他们用四艘大红单船配合着四艘小红单船来进攻四艘背靠着敌人炮台的商船,这是要致四艘商船于死地。
现在摆在卡雷尔·多尔曼面前的选择就只有两个,一个是立刻率领手下的战舰冲进战场救出四艘商船,哪怕是救不出来,他也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另一个是派人立刻向中国人说明,那四艘商船只是商人们的个人行为,与巴达维亚无关。
然而第二个选择绝对会把他的后半辈子都彻底葬送的。
因为荷兰人对东方世纪必须表现出优势来,哪怕对方是中国这个古老帝国。
在南洋他们也需要拥有对中国人不讲理的权利。
我这边的人可以随意参战,但你却不能打我!
所以,多尔曼知道他现在就只有一个选择。
“传我命令,所有战舰升帆起锚,升战斗旗!”
卡雷尔·多尔曼这边只有三艘战舰,其中还只有一艘是四级风帆战列舰,另外两艘都是敏捷的单桅纵帆军舰。
四级舰有两层炮甲板,火炮大多在50~54门之间,定员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吨以上。
这种军舰火力较主力战列舰弱,不适合舰队决战,所以它们主要担任海外巡航分舰队的旗舰。
荷兰自从进入十八世纪后就逐渐衰落,尤其是在军备方面,商业上他们的商船依旧行驶在全球各大洋面,足可以跟英国人媲美,荷兰籍商船一直都是英国茶叶走私中的最大源头,但在军事上就不行了。
在巴达维亚,三级风帆战列舰早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只有两艘四级舰在撑场面。
而更弱小的单桅纵帆军舰的块头都不比大红单船来的大,火炮载量也相差无几,也都是一层火炮甲板,这样是战舰单挑大红单船似乎都不怎么占优。
而对面的中国舰队除去了八艘红单船外,则还有十二艘大红单船,以及两中两小四艘中小型红单船,这实力碾压三艘军舰不在话下。
“动起来,动起来,最大航速,我要最大航速。”卡雷尔·多尔曼知道想要熬过这一战自己必须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速度。
必须动起来,一刻不停的运动着。
这样才能让舰船不至于陷入敌人的包围中。
猛虎也要怕群狼。
再弱小的军舰只要数量多起来,那也足以掀翻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巍峨巨舰。
这场战争多尔曼就不准备获胜,能够救回一艘商船,那都是幸运的。但他必须保证自己不陷入重围被中国人给吃掉,尤其是他脚下的这艘四级战舰。
丢了这艘战舰,那巴达维亚的海上力量就更少了。
嗯,顺带着说一句,从巴达维亚返回欧洲的荷兰商船都已经起航了,现在是巴达维亚海上力量最为空虚的时候。
彼此已经断绝了直接联系达两年之久,巴达维亚只知道本土败得很惨很惨,但他们还需要对此有一个更具体更真切的认知。
赵亮舔了舔嘴唇,看着旁边的朱渥说道:“海战就交给你了,把它们全都吃掉!”
“大爷您放心等好吧。”
赵亮并没有下船上岸,而是就在大红单船一号船上,这是对朱渥的信任,也是给朱渥的压力。
说罢赵亮就退居二线了。
不再理会战斗的事儿,只那这个望远镜在四下里打量。
上辈子他也看过一些有关风帆战舰海战的电影,比如怒海争锋,还有海军上将,当然加勒比如果也算的话,那他也看完了。
可从来没有亲眼看瞧上一瞧,今天是真正的要大饱眼福了。
哪怕眼前的荷兰舰队实力很弱小。
石阿磊立在一艘中型红单船的船艉,手棚在眼睛上,看着前方不断靠近的三艘荷兰军舰,整个人从里到位冒出的就全是兴奋。
他们从小就是听着国姓爷听着郑家的故事长大的。
郑成功跟满清的厮杀,郑成功收复大员,打败红毛鬼,甚至是郑芝龙几次击败荷兰人的故事,但石阿磊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跟荷兰人交交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