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赵亮的海上力量还很薄弱,搞出一个繁荣的港口来干嘛?惹得别人窥视么?
在实力还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之前,一切都需要低调。
赵亮叫蔡牵建设港口,只是为了自身的物资运输做准备,可不是要走李家坡的崛起之路。
然后就是搞水库。
这地方别看属于热带,但地下水资源却严重不足,毕竟四面都是海水。
后世的李家坡人均水资源居全世界倒数第二。数百万居民的日常用水,一半是依靠收集储存的雨水,另一半则是根据新马供水协议,长期向马来亚买水。
赵亮要在这里立足,那从一开始就必须修建蓄水池,走收集储存雨水自供自给的路线。
蔡牵没有半点迟疑,全盘应了下来,还立下军令状,保证一定完成任务,保证明年时候狮子洲这里就能自供自给。
赵亮相信只要他用心做,这一切都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狮子洲距离坤甸只有千八百里路,这已经很近很近了,他这里有兰芳的赵氏庄园做后盾,不管是粮食、人力、药品等物资,还是农种、农具、铁具和水牛等等,都一应俱全。
蔡牵如果在这种条件下还处理不好狮子洲事物,他就逊到家了。
赵亮手里的东西,现在看也就土水泥还藏着掖着没露面,其他的东西真是倾尽所有了。
从狮子洲回到坤甸,赵亮第一时间去见了罗芳伯等兰芳掌权者,这些人现在对赵亮的感官是更好了。因为赵亮已经用实际行动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是无意在兰芳做大做强的。
然后赵亮又去看了一眼船厂。
他用重金从闽粤沿海搜罗了一批船匠师傅,送来兰芳这里造船,那目的是把这个造船厂变成自己的舰队源泉。否则光靠购买,那不止速度慢,还费钱。而且这种命脉一样的东西不把握在自己手心里,他也不放心。
造船厂已经在建造红单船了。
他倒是希望能搞两艘西式的软帆船,但水手一时间还没到位,西式帆船上操作风帆绳索的水手可是专业性很强的。所以现在做的还是红单船。
汝州那里的枪炮工坊,配合着兰芳的造船厂和赵氏庄园越来越多的人丁,这就是赵亮的另一条腿——他的海外武装力量。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291章 海外武装)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给你三天时间
珠江口,大屿山。
就在赵亮、朱渥带着队伍逆风而回广州的时候,大屿山里的郑一正气的破口大骂。
“二两银子一旦大米?这米是用银子金子种出来的么?”
“还有硝石硫磺……”
那昂贵的价格叫他只感觉着肉疼,无比的肉疼。
“姓王的这扑街,是越来越过分了。”
郑一气恼的抓起茶碗摔了个粉碎。
一旁的郑显贵等人都低头无语。
这两年随着云霄帮的势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红旗帮的日子就越发不好过了。
军事上的打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经济上的封锁和压制。
是的,云霄帮还没有强大到叫人不敢跟红旗帮做买卖的地步,但那些东西它贵啊。
二两银子一旦的大米,说笑的吗?
从安南、暹罗运进来的大米,那市场价格才一两一石,到了大屿山就直接翻倍了。
而硝石、硫磺还有铁料这些违禁品价格上涨的就更厉害了。
所有人都知道原因是什么。
姓王的固然过分,可真正的厉害的是朱濆,是朱濆后头站着的姓赵的。
那家伙不把钱当钱用,自己挥洒银子给珠江口的那些疍民,以至于云霄帮虽然是外来户,消息却一点不弱于坐地虎。让红旗帮行动愈发受制,偏偏红旗帮还不能报复,因为郑一手下的这些人,主力就都来自珠江口的疍民。
眼看云霄帮的大红单船队有要回来了,那几乎可以预见的,大屿山又要被围一遭了。
红旗帮这日子……,唉,难熬啊。
雷霆大怒一波后的郑一叫手下一群锯嘴葫芦通通滚蛋,然后才又悄悄的使人叫来了郑显贵等几个郑家心腹。
“去安南投奔七哥(郑七)去!”
这一提议再度成为了郑家人内部会议的主要议题。
郑一原本不愿意的态度现在已经动摇了很多,没奈何,形势比人强。
这两年里,红旗帮实力不仅没有进一步增强,反而大大减弱了不少,从人员到火炮,都收到了很大削弱。若是继续这么下去,前景不妙也。
可是红旗帮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帮里除了郑家人还有石家人呢。
打明末时候,郑、石、马、徐四姓疍家贼就横行珠江,郑家、石家当海盗这都是祖传手艺了。
而且郑家跟石家一直走到亲近,两姓之间多有姻亲。
红旗帮这里,石家人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对比背井离乡的前往安南打拼,石家人更倾向于留在珠江口,甚至前阵子石家人都说出了找人向朱濆向赵家赔礼道歉的话来。惹得郑一火冒三丈!
那话啥个意思啊?
怎么赔礼道歉?拿他郑显文的脑袋吗?
但在郑一心中,与石家人的裂缝却再也无法当它不存在了。
“走吧,再不走真的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赵亮背后的靠山是和瞳|是什么样的大人物,因为红旗帮跟云霄帮跟赵家的冲突,郑显贵等人是再清楚不过了。
那可是皇亲国戚了。
有这样的大人物站在赵家背后,两广的官儿兵儿的,可不就要狠狠地巴结着赵家了。
他们留在大屿山这地方,距离两广水师真太近了。
而且云霄帮的实力也越来越强,那大红单船,当初才两艘他们就顶不住了,现在都变成八艘了,就更难挨了。
“石家人怎么办?”
“愿跟着走的就走,不愿意的就留。咱们两家那么多年的交情,没必要因这事闹出血光了。”
郑一脑子里回想起哗啦啦花出去的银子,想到库房里还剩的那点储备,狠狠地点了点头。
“就这么办!”
反正他有朝一日一定会重新杀回来的。
郑一心底里暗暗发狠,但郑显贵他们全都在高兴着呢,才顾不得这点呢。
五天后,石阿磊看着一艘艘大船远去的背影,脸上不见半分高兴的模样。
有啥好高兴的?
郑一走了,红旗帮分家了,现在大屿山脸上妇孺,一共两千来人,四五十条船,比之鼎盛时候的红旗帮来差的太远了。
云霄帮和官军要是再打过来,他们可抵挡不住。
到时候等待着他们的命运又是什么呢?
所以,必须尽快的把消息通告上去,尽快的跟云霄帮跟那位赵大爷消除误会,要不然他们就也只能彻底放弃大屿山这片根据地,化整为零,分散去珠江口了。
但这种事情朱濆可不敢拍板。
这要等到赵亮来下决定。
但他觉得那位赵大爷答应下来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落井下石,彻底的把大屿山拿下。
赵亮收到消息后倒也的确如朱濆所想的一样,彻底把大屿山拿下。
只是他的这种‘拿下’与朱濆所想的‘拿下’又有不同。
大屿山算个屁啊。
那地方山多地少,拿下了又有什么用?
赵亮与其在那里下功夫,还不如多多在后世的维多利亚港下功夫呢。
洒下银子把海港两岸买下来,投资一番,比大屿山更有钱景。
赵亮的‘拿下’是不动刀枪的拿下。
大屿山的那些海盗海匪完全可以移民狮子洲去么。
只要双方商量稳妥,再把官府拉进来,顺便卖一波功劳给他们,保管两广官场睁只眼闭只眼。
到时候赵亮没有了大屿山这颗眼中钉,而石阿磊他们也能有个安稳去处。这些人十个里头七八个是疍民出身,如今能上岸,能有田种了,不已经实现了他们祖宗八辈人的最大愿望了吗?
石阿磊这天在港岛见到了赵亮。
看着赵亮那年轻的面容,他是唏嘘不已,郑家石家盘恒大屿山那么多年了,竟然短短时间里就毁在了眼前的年轻人手下。
不过石阿磊的唏嘘感慨还没有持续片刻,他就已经被赵亮的话给震惊了。
他今天只是来跟赵亮服软的,只是为了请求赵亮高抬贵手的,万万没想到赵亮已经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平心而论赵亮给出的条件绝对不差。
只要愿意去南洋,人口五十亩地,无分男女,无论大小。
主意是人口五十亩,不是一家一户五十亩,还不分男女,无论大小。
并且赵家提供水牛农具粮种等一切所必须物质,连房屋都能有。
若是石阿磊自己,他一口就能答应下来。
但是他不是他‘自己’,今天他代表了大屿山老老少少两千多口人呢,这事儿他必须回去商议商议在给出答复。
“那好。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还是这地儿,咱们再会!”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292章 我给你三天时间)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二百九十章 加深一下大家的感情
两广横置中国大陆的最南疆,这里有漫长的海岸线,有着众多天然的海港和无数的大小岛屿。自古以来这里就都是那些海盗的最佳藏身之处。
位于钦州防城和安南万宁州之间,有一个叫“江坪”的边境小镇(前文有提及)。因为远离两国的行政中心,这里一直就都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聚集了大量的来自两国的商人、渔民和逃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海盗。
中越两国水师在缉捕过程中,担心产生越界问题,所以对这里都视而不见,这就更使得江坪沦为无法无天者的乐土。
到了乾隆四十六年时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已经成为滋生南海海盗最大的巢穴。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安南人,他们去江坪时是渔民、是商人,出来时就已经变成了海盗。
谁叫这地方有一个大大的窝主呢。
阮文惠三兄弟为首的西山军政权,就是这里诸多海盗、商人们最大的雇主。
他们用船只枪炮从海盗、商人手中换取自己急需的各类物资,甚至因为国用匮乏,还奖励海贼四出劫掠。
栖居江坪的商人海盗与西山军政权已然结为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向西山军提供劫掠来的物资,把西山政权变成他们销赃的大客户;另一方面,海盗们作为海上军事力量,加入西山军,为西山军战斗。
从西山军与南海海盗接触的第一刻起,海盗们就几乎参于了西山军所有的海战,是阮文惠兄弟当之无愧的海军主力。
作为回报,西山军政权不仅向海盗提供船只和武器,并赐予他们招兵买马时封官许愿的权力,给他们颁发了一堆通行证和印信。
这样,这些活跃在南海的海盗们,一夜之间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他们返回中国去完成劫掠,再来安南向西山军缴纳战利品,而西山军则向他们提供安全的庇护港和可观的分红。
以至于现如今东南沿海的大小海盗都知道,安南有个“大老板”。奉西山军为“大老板”,他们就能在海上攫取更大的利益。
也所以这些海盗都是越打越强,因为战争需要,西山军造船时候可不像我大清那样有意限制船只的大小,他们都是尽可能的往大里造,往坚固上造。
所以这些海盗有大船有重炮,他们还从与南阮军的战斗中学到了高超的作战技术和组织方法,在与南阮军(阮福映)打海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战斗力如何不比清军水师强?
赵亮已经知道郑一往江坪去了,可他敢带着大红单船堵大屿山,却不敢带着他们堵江坪,这一瞬间里他心中还有点小羞臊。
这水上战力真的还要继续加强啊。
粤东提督章绅接到虎门总兵唐述先使人传来的消息后是大喜过望,赵家那位真坐下了好大事,这是大大的喜事,是再惠而不费的好事情了。
但他知道这事儿怎么也不能隐瞒上头的,不管是巡抚李质颖,还是将军永玮,亦或是两广总督巴延三,他都要把消息透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