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赵亮的说法,那就是他在这儿有人手的,足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搞死阿都哈密。
但他能否立刻出来就不一定了,如果到了凌晨三点时候他还不见人影,那飞卢他们就立刻回海上去,万不能留下痕迹。
等到明天再来这里接他。
人不到了就到点后再回海上去。
如此总有一天他会来的。
这些人不需要对他的安全有顾虑!
飞卢真恨不能以身代之。
赵亮说的那些话叫他心里直打鼓。
可赵亮不允许他也没法。
一群人只能静静的等待着,等着时间一点点过去。
只是叫飞卢等人欣喜的是,赵亮并没有出现意外,而是不到两点时候人就回来了。
“走,回海上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289章 柔佛天猛公)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二百八十七章 阿都拉曼的选择
阿都拉曼人在与狮子洲一水之隔的柔佛新地。
次日上午时候他就接到了自己父亲惨死的消息,阿杜拉曼的第一个反应是不信。
这怎么可能呢?
他前几日还跟老爹一块吃饭,阿都哈密的身体很好。
“大公是死在毒蛇口下,一同毙命的还有卡蒂加夫人。”
阿杜拉曼根本顾不上一个小娘的死,反正他老娘早十年前就病死了。他在意的是他爹!
“父亲的寝室中怎么可能会有毒蛇?”
如果说阿都哈密是在野外被蛇咬了,阿杜拉曼还有些相信,但是在大公府邸,这不可能!
“这点十分可疑。小人前来报信的时候,拉赫曼将军已经带领卫队控制了整个公府,就是不知道是否能搜出些什么。”
“拉赫曼?”
阿都拉曼点了点头,这是他父亲身边的老人,是一个绝对可靠,不可能背叛他父亲的人。
“集结所有的人,跟我前去公府。”
阿都拉曼大声的叫着。
所有人都立刻行动了起来,所以直到队伍上路了,阿都拉曼再有空问信使,他父亲那里这几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
“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是昨日有一队中国来的商人求见大公,送了足足一百支火枪,请求在淡马锡河河口圈一块地做开垦用。”
“谎话,这一定是谎话。”阿都拉曼做出了跟他父亲一样的判断。
“是的,大公殿下听了后也是勃然大怒,叫卫兵将那些中国人赶出了狮子洲。”
说到这里信使忽然顿了一下,“您说这有没有可能是那些中国人做的?”
阿都拉曼虽然心中十分沉重,这一刻也都要大笑出声。
“你可真有讲笑话的天赋。怪不得在父亲身边混了十多年,至今依旧是个侍从。你的脑子都借给了魔鬼了吗?”
凶手要真是中国人的话,他们会在前脚受挫的情况下,后脚就杀人吗?这不是把嫌疑往自己身上揽吗?
阿都拉曼更相信有敌人暗中潜伏在公府里,选择动手,仅仅是为了让那些华人来背锅罢了。
所以只隔了三天,赵亮就收到了阿都拉曼的邀请,邀请他在淡马锡河河口见面。
过去的三天时间中,阿都拉曼没有任何的收获,他父亲的死因,凶手没留下丝毫的线索,一切都陷入了死路。
同时整个柔佛王国的反应也还没有回馈过来,虽然阿都拉曼绝对有信心继承自己父亲的伟业,但他也觉得随着他父亲的突然横身,那柔佛王国多多少少也是会有些震荡的。
彭亨的阿都玛吉可能不会,但寥内群岛的副王罗闍·阿里呢?
还有不远处的荷兰人和英国人?
别看英荷之间的战事还没有在南洋开来,阿都哈密却已经收到了两边的示意,作为一个政治上的老油条,他立刻就感觉到了风头不对。
这两个庞然大物是要开打了啊。
阿都哈密觉得自己的小身板并不足以掺和进这样庞大的战争中去。
他希望自己可以中立。
但这样的选择往往意味着两边不讨好,尤其是巴达维亚那里。
他们可是柔佛王国的主人,阿都哈密的选择意味着对荷兰人的背叛。
前几日内心压力挺大的阿都哈密招来了儿子吃饭,餐桌上他很是给儿子诉了一通苦。所以阿都拉曼的心中,他父亲的死,荷兰人的可能性才是最大。
只是这种猜测依旧存在着不少疑点。
荷兰人这样做那不是把他往英国人的怀抱里推吗?
这是很不明智的一种做法。
除非荷兰人有绝对的把握能在父亲死了之后,接着把阿都拉曼也一块搞定。
所以这几日阿都拉曼连公府都不敢住,周身更是卫队不离。
同时他还想进一步的购买火力,扩充自己的实力。
他相信只要自己的实力够强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都会聪明行事的。
那么从哪里购买军火呢?
阿都哈密手中也有足够的钱财,只要有人愿意卖给他,他的财富足可以把手下的所有军队都换装为火枪兵。但是很显然,荷兰人在这点上对阿都哈密的帮助很小,甚至他们还在有意的控制阿都哈密的实力。
“军火?”
赵亮眼睛眨了眨,“可以啊,这绝不是事儿。”
不提船上的枪炮,就他空间里都还有不少自造的枪炮呢。
汝州的煤铁联营已经搞了一段了,枪炮私下里自然备了一些,甚至一些都被半公开的卖给了汝州的民团装点门面了。
这事儿官府也不追究的。
苏和泰在任时候是巴不得境内的民团全是硬骨头么。
新任知府大人上位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但清廷近来严查枪炮的呼声越来越强,所以在去年入冬后赵亮就吩咐下去了,枪炮不搞了。
至少明面上是不搞了。
暗中他叫人收拢了不少聋哑人,在汝州的山窝窝里搞了两个小加工厂,一个造枪一个造炮。
之前被他藏起来不叫人见的几台车床(切削火炮)和大型钻床(制造枪管),都被这些聋哑人熟练的掌控着。
聋哑人在社会上是绝对的弱势群体,这种现象哪怕到了新世纪都照旧,就更别说这时候了。
赵亮把他们收拢过来,请人教他们哑语,教他们文化,给他们吃给他们喝,穿的暖暖和和的,病了也有人照看,这些人哪一个不对他感恩戴德的?
别说是让他们待在山窝子里造枪造炮了,那就是给他们一把刀去杀官造反,这些人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
坤甸那里的赵家农场已经开始‘整军备战’了,队伍人数不多,教官就是当初汝州训练基地毕业的那群人,为首的张大麻子和赵耀两个还是第一次知道赵家在海外竟然还有这么番基业呢。
在赵亮来柔佛的时候,他俩已经领着周东、徐家亮他们几个狠狠地调教起新兵了。
这一批人马赵亮只取了五百人。
这数量并不算多,尤其是日后要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坤甸,一部分去狮子洲,那就更少了。
徐家亮这个京城来的八旗子弟,一点都没想到赵亮要造反, 这些人是他积蓄的力量。还一直嫌弃人少,叫着再搞五百人。
之前赵亮用银子没能达成的愿望,现在用枪炮轻易的就完成了目标。
阿都拉曼现在心中很有股迫切感,又因为亲眼看到荷兰人对他们的武备控制,那只要能另辟一条购买军火的通道,即便是真把狮子洲真让给中国人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后者比之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威胁,根本不值一提么。
“五百支新枪,五门小炮!”
这些东西放到市面上价值也超过一万银元了,可赵亮手中的都是自造产品,实际成本三千块都不到。
而且日后每年还要向阿都拉曼提供同等数量的枪炮,这都是小菜一碟。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290章 阿都拉曼的选择)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乾隆朝的造反日常》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外武装
阿都拉曼不仅没把自己老爹的死怀疑到赵亮头上,还划了土地跟赵亮做起了生意。
本来还想抽时间把阿都拉曼也搞掉的赵亮立刻就消停了。
交付了枪炮后一边在淡马锡河口放下了二三百号人打前站,同时也从船上卸下了一批的粮食物资等等,另一边就是赶紧开船回坤甸。
如此不过十天时间,红单船就带引着十多艘鸟船、福船满载‘移民’与各类物资,比如水牛、农具、粮种和石灰、砖瓦之流,再次来到了狮子洲。
此前留下的人手已经在河口的南岸位置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
还修起了好多个简易房。
后者是赵亮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就是高架木板房——平常的木板房下面加一个吊脚楼一样的高架,因为这里是热带,虫蛇太多了,高架房子更安全。
而无论是房子底下的高架,还是房子的木板木屋顶等等,那都是事前就做好的,一旦投入使用只需要简单的组装起来,楔几个钉子就完事儿了。
质量很堪忧,但方便快捷啊。
最适合眼下的场景。
因为这淡马锡河两岸完全就是荒地,草木不是一般的茂盛。
这个时期的狮子洲可不是日后好几百万人团集的李家坡,几乎就没有多少人。整个岛屿热带雨林至少占去了九成地方,也就是东南临海位置有阿都哈密的一座公府,才算有点人烟。
但现在阿都哈密死了,阿都拉曼根本不愿意继续待在这地方,对比狮子洲他更愿意待在新山。
阿都哈密又不是只有这儿的一座天猛公公府。
可想而知今后这里本就不多的原住民还会大大减少。
所以说整个岛屿还处于一个相当原始的境地。
河南岸的大片树木草丛已经全部被铲除干净,一桶桶的石灰不要钱样儿洒落各地。不过这里属于热带,哪怕现在是狮子洲一年中最为干燥的季节,也时不时的会下雨。
石灰这东西消耗很大。
而且只能靠从坤甸运输补给来。
各类物资的储备也是个大难题,因为想要修建起足够安全坚实的仓库,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也就是赵亮这次拉来的移民都是庄园里的老人了。
一千男女配合着三百名新兵,再加上各船支援调配的人手,一千五六百人干的热火朝天。
可直到赵亮不得不返回坤甸,因为他要乘船返回大陆了,淡马锡河口还依旧不成样子呢。
他给这里的负责人蔡牵下达了一个任务,修筑赵家港口。
——此前在曾母大岛,蔡牵任务完成的挺漂亮的,有一定的经验,赵亮就把他调来狮子洲了。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赵亮知道这么个人,他是与朱濆同时期的大海匪,但跟朱濆以生意牟利为目的的出发点不同,蔡牵一下海干的就是海盗营生。
早在蔡牵于云霄受训的时候,赵亮就注意到了他。
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好苗子,会在队伍里茁壮成长,却没有想到他第一次出海就险些捅了大篓子。但毕竟是人才苗子啊,赵亮还是决定再给他一个机会。
猛然的被调来负责狮子洲建设工作的蔡牵,对赵亮是感激涕零,他都已经做好在曾母大岛苦熬许多年的打算了,赵亮却猛地把他救出了苦海。
那一到任就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做事儿那叫一个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历史上的李家坡开港是在1819年,英国人把这里定位为免税自由港,各地商人都乐意前来进行贸易活动。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到李家坡停泊的大小商船已有超过了三千艘,转口贸易做的红火的一笔。又过了两年,这里的贸易总额就已经超过了上千万银元,这也标志着李家坡已经成为了一个繁忙的大港口。
赵亮选定的淡马锡河口就是历史上李家坡开港之地,这条河虽然很短,只有六里地长一些——李家坡的河流都很短,但它的深度却很可以。至少对于现在的木帆船言是足够用了。
可他却没打算复制李家坡的成功之路。
现在赵亮的海上力量还很薄弱,搞出一个繁荣的港口来干嘛?惹得别人窥视么?
在实力还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之前,一切都需要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