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好,你们的忠心大爷是知道了。快都起来吧!”赵亮很高兴,自己的自觉果然不错的,他这两年也没看错人。

    “想要掀翻大清,非一时半会儿就能成事,这一点你家大爷早有所料。王伦之清水教一干人,不过是为王前驱的伪龙罢了。不他甚至连伪龙都不如。鲁西之地,四周尽是满清绿营驻扎,旦月之间便已大军云集。在这地方起义,顶多能逞凶一时,如不快些往鲁中南山区转移,眨眼间清水教上下具都将被清廷碾为粉齑!”

    “那大爷为何不向王伦提醒一二?”起点、飞都是挺聪明的娃,跟随赵亮这两年里,还学了些字,读了一点书,但毕竟是年轻啊。看不出赵亮此番布局的阴险处,也是正常。

    “为甚要向王伦提醒?是你提醒了他们就会听,还是你一说话就能叫他们乖乖的围着你转?”

    “没有结果的事,就少去做,没必要!”

    “此番我来寻他,只是为了给清水教起事提供些便利,提供些钱粮。更别觉得赵家明面上的这些资产就算多了,你家大爷的本事还多着呢。”

    有些轻描淡写的把这话题揭过去,赵亮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要太看重清水教。这一点倒是叫起点飞觉得很安心。

    这两年时间里,他们跟着赵亮去了不少地方,见识变多了,眼界开阔了,就也更清楚满清的强大是多么强大。

    他们只怕赵亮与清水教牵扯的太深沉了,才不会去真正的重视清水教呢。

    下午时候,赵亮去了张秋镇外一处毫不起眼的民居一趟,就跟先前寿张县城外的那一处平凡民居一样,这地方半点也不引人瞩目。所以,没人会知道,就因为有人在这里转了一圈,这套民居的地窖里就多出了十万两官银。

    “把这个地址交给王伦,然后你就小心看着清水教接下来的动作就是!”

    赵亮身前站着李庆。明日他就要离开张秋镇了,赵亮要先去临清州一趟,把那儿的松鹤楼一事给办妥了。

    “小人遵命!”李庆脸上满是喜悦,因为他升官了。从一个联络点的负责人变成了整个张秋小组的负责人,虽然辖下只是多出了一个药材行,但升官了就是升官了。

    对了,同时他还多出了一颗铜星。
………………………………

第二十三章 临清城内

    临清的繁华不需要多表,赵亮穿越的这两年多里,走南闯北的也去过不少地方,但要论繁华,这里绝对是第一位的。开封亦不能与之相比,绝对的大运河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松鹤楼的位置位于临清砖城的西南位置,毗邻关帝庙,挨着永清桥,过桥向西就是齐鲁搃税课局所,挨着的就是临清大宁寺。

    可以说这位置在临清土城里绝对是一等一的黄金宝地,光是购入这栋三层高酒楼的开销就是整整五千两库平银。

    但这五千两绝对花的物有所值!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栋酒楼恐怕保全不了多久了。

    因为清水教一起事,无论是不是在来年,他们的大军都要杀奔临清的,那临清砖城或许能守,可外围的临清土城是绝对守不住的。

    赵亮之前用临清新城和老城来形容他们。

    实际上那是叫反了。

    临清新城并不新,临清老城也不老。

    真实的称呼应是,临清砖城与临清土城。

    早在前明中期时候临清砖城就建起了,可因为砖城内四分之一的所在都是粮仓,那时候的临清是大明漕运的枢纽点,常年储粮在百万担以上,总储量甚至可及三百万石。

    所以砖城里大片的区域都变成了粮仓,又因为大量官衙的建立,以及粮仓的守备制度,砖城内实在不适合发展商业。

    可这地方作为大运河黄金水道的一个节点,却又从来不缺商机。慢慢的,百姓商贾便自发的云集在砖城的西部和南隅,形成了现如今临清繁华商贸的初始开局。

    而随着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起义的爆发,义军兵锋直指临清,彼时的临清守军在城南城西挖掘堑沟,垒砌土墙,防备义军兵锋,如此就是临清土城的来由。

    而且随着三百年来临清不断的发展,现如今的临清土城已经向西和向南两个方向跨越了运河,临清城本身是位于运河的一个拐点,其西其南,两面临河。西南方还有卫河汇入!

    最终土城的长度远远超出了东北角方位的砖城,长度达三十余里。没有足够的人手,根本就守不过来。

    历史上的王伦义军杀到临清,不怎么费力的就突入了土城中,但最终却止步于砖城下。

    就是因为清军眼看土城难受,索性就放弃了土城,集结兵力于砖城,凭城坚守,缺乏重武器的义军只能束手无策。

    然老赵家的松鹤楼,无论是从追寻最大利益化,还是从正常的商业经营上言,都只能在商贸繁华的临清土城里做文章,想要把酒楼盖进临清砖城,那怎么想都是奇怪的。

    再说了,五千两银子买的不止是酒楼,还有地皮呢。

    王伦掀起的这波浪潮注定是要褪去的,而等到义军褪去,这块地皮依旧该死老赵家的那还是老赵家的。

    到达临清的第二天,赵亮捧着一份厚礼登上了临清八旗驻军城守尉色勒敏家的大门。

    整个中国,清廷分设了十多个八旗将军,比如成都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荆州将军等,但除了这些外,清廷还在不少次一等重镇布置下了不少人马,以齐鲁为例子,就有临清、德州、青州、济南等地。

    这些地方的八旗驻军级别要较驻防将军低不少,八旗的驻防将军可是从一品大员,品级上已经与各地总督齐平,更是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实际地位还要超出九大总督。就是次一等城市的驻防八旗将领,为首的也是副都统、城守尉、领队大臣等三品或三品以上大员。

    在地方上的份量很重!

    苏和泰这个四品知府,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要比之色勒敏逊色不少。但是他们有亲戚,色勒敏是苏和泰的表哥,如此的赵亮拿着苏和泰的名刺登门拜访,就很顺利的进入大堂了。

    色勒敏是城守尉,府邸之宽敞远不是寻常旗兵所能比的。

    后者就是官造统一格局,独门独院,正房在北,院门在东南,人口多的再盖两间南屋,与大门相连。进门是影壁。

    正房四梁八柱,青砖灰瓦,前后出厦,大花格木雕窗棂,房后有便门,屋内支有火炕,锅灶通常在南窗外房檐下,烟道与室内火炕相通。

    说真的,在规格在现在这个时代绝对比的上后世的联排别墅。

    再联想到八旗兵那超高的待遇,赵亮心中对满营就充斥着深深恶意。

    不过在色勒敏面前,他还是一丁点的异色都不敢露的。

    色勒敏不是狗屁不懂的莽夫,对于赵家区区一小地主之家,竟然短短时间里就开饭庄开到了千里之外的临清州,还同一时间在临清和济宁同时投入巨资,根本不担忧折本的可能,那是充满了好奇心的。

    能能常人所不能者,必然是有自己的独门之道。

    他对这个秘密倒不怎么好奇,而是好奇起了这松鹤楼的味道。

    而且赵家人都把酒楼买下来翻新个七七八八了,赵亮才来登门拜访,显然是没准备借他色勒敏的面子去砸人,这可就有意思了。

    苏和泰这小老弟还真收了一个好门人呐。

    而且,身为临清州三品城守尉的色勒敏,根本就不缺钱好不好?在临清州更不会缺面子。

    守着临清这个聚宝盆,就是叫花子来了,那也能沾染一层宝气!

    但即便宝气加身的色勒敏,对于赵亮送上的大礼,也欣喜不已。

    五百两银子加上其他一些礼品本就是一份厚礼了,这总价都不次于千两纹银了,可更让色勒敏高兴的是赵亮奉上的一口宝刀。

    铁匠铺对宝刀宝剑的打造从来没有间断,有了之前苏和泰的经历之后,铁匠铺对火候的把握明显有了提升,在赵亮启程之前就又新鲜出炉了一口宝刀!

    而色勒敏作为一个武将,他对宝刀利刃的喜爱,与苏和泰的那种喜爱,是完全的两码事。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是一致的,色勒敏非常非常高兴!

    这一份大礼本已经能让色勒敏丢出自己的面子去砸人了,可人赵家根本没用……,但这份情谊已经落在了赵家身上了。

    ……

    从城守尉衙门出来的赵亮,不仅得到了松鹤楼开业之时色勒敏必亲自到场的保证,更拿到了色勒敏的一份好感。

    这就表示着,今后赵亮再来登门,那即便没有苏和泰的面子在,也不会被晾在大门外了。

    “这钱花的值啊!”可惜不能全部报销。

    躺在松鹤楼后院的摇椅上,赵亮翻着一本账簿,手中还提着一支笔,不时的在账簿页上划拉。

    “拿回去重造!”赵大爷是需要面子的,需要一个‘用最少钱,办最多事’的认可。所以这里子就不能要了。

    如此倒也给了他私下那些没有去路的官银,另一个发挥余热的舞台。
………………………………

第二十四章 回家

    松鹤楼在临清、济宁两地名头打响的很快。

    有色勒敏的站台,临清城内是绝无问题的。不会有人傻到为了点银子而去触犯色勒敏的威严。人家可是八旗大爷,手中还握着刀把子,即便是城内另一个握着刀把子的临清协副将叶信,面对着有八旗光环加成的色勒敏,也必须要退避三舍。

    所以,松鹤楼在临清城里的脚跟是稳的不能再稳。

    而没有了外界的一些干扰因素,凭借着自身绝对的实力——绝佳的口味,松鹤楼很快就在城内声名鹊起。

    而济宁州呢?

    两地的距离才多远啊?

    色勒敏一个正三品城守尉的名头,绝对可以影响的到三百里外的济宁。

    所以进入了十一月的时候,赵亮已经准备行礼,打算回家了!

    两家分店已经都站稳了脚跟,进入了正规,赵亮根本没必要在这里多浪费时间。

    不过来时的他一行只有六七个,走的时候却变成了十好几了。其中多出来的人就都是他在临清、济宁两地招募的保镖!

    齐鲁多好汉么!

    两座人口数十万的繁华之地,多的是前来讨口饭吃的人,从中选出几个保镖,不在话下。

    而至于说为什么要选些保镖,那就必须说一说赵亮返程时候要带回家的那些东西了。

    临清、济宁可是地处大运河沿线,直接沟通江南和燕京的,这里的很多东西的品质与档次根本就不是周家口的同类所能比的。

    无论是丝织品还是珠宝首饰,亦或是各种把玩的小物件,乃至是书画、瓷器、铜器、陈设、笔墨纸砚等等,都要胜过周家口不少。

    就像他花了上千两银子购入的岩露香、莲头香、切花香、东莞香、女儿香等,虽然是端午节时分才受用的香料,对比眼下的寒冬时节根本就不搭,但放到来年端午时节拿来享用不是一样么?

    此类的上等货,周家口的香料铺里或许也有,但那点份量根本就轮不到赵家这等的“暴发户”去上前,就早已经销售一空。

    还有一些金缎、彩缎、锦缎、西洋缎子、毛呢、羊绒,无论数量还是品质,都高过周家口的绸缎铺不止一筹。

    还是那一句话,周家口也肯定有好货,但不一定会等到老赵家去买。

    赵亮现在就有一种去大城市购物,买了一大堆东西回来的感觉。

    虽然银子没少花,可他花的高兴!

    所以也就请了一批人做跟随保镖,等事情完结了,赵家那么多的产业,哪里不能安置?

    而就在赵亮慢腾腾的为自己返回陈州准备‘行礼’的时候,彭功昌的又一封密信忽的送到了他的手中。

    双方断绝联系已经两月有余,最近才重新联系了上!

    信中彭功昌详细介绍了几棵幼苗的损失情况,具体数据远比之前一封要详实的多,然后就是向赵亮申请补给,是他这封信里最为重要的事情!接着才又说了满清官府近期里在鲁山一带的明察暗访,对手似是察觉到了什么,但肯定没落到实处,要不然不会这么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打乱撞!

    赵亮第一时间就审察了自己的小金库。

    手下小弟伸手要银子了,他可不能掉链子。

    然后发现自己的小金库依旧充裕的很。在给了清水教十万两白银后,随身空间里的银子虽少了好一截,但总数依旧不小于十万两!

    用来扶持那几颗小受伤的幼苗是完全够用的!

    除此之外空间小院里还储备着大量的粮食、药品、布匹和油盐糖,刀枪猎弓虽然不多,但思量起那几颗幼苗的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