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孔夫子的改头换面反而没有太大的惊喜,或许这跟他们自己天天看着金钱鼠尾看习惯了有关系吧。

    并且孔昭焕的吐血身亡也叫很多百姓对孔家产生了一丝同情。

    之前此前被公审的十七个吃刀子的孔家家老,很多人似乎根本就没听说过,就比如他老家陈州府就没这方面的消息。

    难道被后头的接连重击给打崩了?

    赵亮很无语的。

    而读书人呢,此前赵亮已经说了,春秋笔法一直都是文人们所擅长的拿手好戏么。

    就算三两人聚在一块说真心话,吐槽一回两回之后,也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大家都是知识分子,孔家人干的那些破事烂事,他们心里早就有谱的不是么?

    而且他们的老祖宗也都跟着一块跪了不是么?要不然哪里还来的他们啊。

    横竖,这事儿的发展速度挺叫赵亮不满意的。但古典时代有古典时代的规律,你不能拿信息时代的速度去套古典时代不是?

    如此的,这时候赵亮放出牛痘,也就有点无所谓了。

    相反他现在很需要更大的名头来支持他在东南沿海的发展。朱濆要经营远洋船队,需要大规模的购入火炮,赵亮就需要更响亮的名头和背景。

    这牛痘只要献上去了,不愁乾隆不龙颜大悦。而乾隆一高兴,赵亮也就金光护体了。

    冯氏接过和种械男趴戳艘槐楹螅彩锹车牟豢伤家椤

    “这世间真的有福运庇护之人不成?天下养牛之人何止百万,从未听闻过什么牛痘的,偏明堂记挂上心后就转眼拿出了这个来?”

    赵亮在信里解释了牛痘由来,说是之前扎拉丰阿(丰绅殷德)误传感染天花,虽只是虚惊一场,可也叫他心中很生忧虑。

    因为天花这东西一经感染可不管你身份高低贵贱,它在汉人里头虽不如旗人那般繁多,却也不知道夺走了多少人命了。

    而人痘又有很大的风险,并且种痘医者也很不好找,这就叫他心里更是烦忧。

    如果是自己儿女有朝一日染上了这病,甚至是赵亮自身感染了这病灶,那可就天塌地陷了。

    所以他虽然明知道效果不大,但还是指示仁和堂的大夫着手研究。

    偏偏好运的是,给他家养牛的一个小子忽的升起了痘病,赵亮初听闻时候还骇然失色,可再细打听却得知牛痘根本不致命。

    不少养牛人都得过这种病,其虽然看似与天花有几分类似,但一不致命,二好转的迅速。

    赵亮听了若有所思,便起心使人研究。

    随后的几个月里,他爹与仁和堂的主管大夫刘炫一起,彻底搞定了牛痘。

    总结出了一些列的要点要素,比如牛痘的豆浆,浆不可过十日,过十日则力薄不效。

    还有种痘时候的小刀样式,锋宜尖薄,约长寸许,外用玳瑁壳藏护;取痘时的象牙小簪样式,长寸许,两头宜尖利,等等。

    冯氏不觉得赵亮会在此等大事上开什么玩笑,双边相交已经不断了,赵亮在冯氏心中的印象是很稳重的一个人。赵家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如何敢把东西连带刘炫本人一块送来京城?

    和朔胧系幕昂蟛幌袼祷傲恕K匦氤腥险飧鍪兰湔媸怯衅娌诺模粤猎诨勺鲜且桓銎娌牛歉?蛋苍诰律暇鸵彩且桓銎娌拧

    二十三岁的盛京将军,你听说过没有?

    除了开国时候八旗里出了一批年纪轻轻就权高位重的将领之外,如福康安这种人,何曾还有第二个?

    这简直跟汉武帝提拔的卫霍有的一比了。虽然在功绩上福康安还是个弟中弟。

    而福康安的老爹傅恒呢,20岁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 管理圆明园事务。21岁时出任户部右侍郎,不久后担任河东巡抚。23岁傅恒进入军机处。

    26岁起任军机处领班大臣,之后二十年雷打不动。

    可偏偏人家能德心孚契,自其谨慎,无一丝飘飘然,这就不是年羹尧之辈可比的。

    就凭着这份持重,就凭着这份谨慎,傅恒就能做的起二十多年的军机大臣。

    所以啊,这世间的妖孽是真的不少的。

    只是很多人被埋没了。

    和季醯靡前颜粤练旁谒奈恢蒙希粤粮傻囊惨坏悴换岜人罹ⅰ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会对冯氏讲的。

    “我去太岳府上,今晚就不回来了。”和苑胧系溃笳叩阃罚馐露匦氚延⒘础

    “刘全。”

    “老爷。”

    “你先去松鹤楼把刘炫刘先生请到二爷府上。告诉你家二爷,叫他务必把人看好了,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不能有半点闪失。”

    这事儿只要做成了,不提皇帝的高兴,他和渤沟椎拇忧巴纺谴罂永锾隼戳恕

    “等着吧!”

    等他和谄耍前涯悄缓笾送诔隼床豢伞5绞焙蛟倏此趺磁谥迫耍

    而阿桂的亲朋故旧和曹文埴他们,要是还想寻他和穆榉常谴蠹揖徒狭拷狭亢昧恕

    就是皇帝要处罚他一二,和衷谝膊慌铝恕

    有牛痘打底儿,他想要卷土重来,那还不容易吗?

    他和某人现在还不到而立之年呢,今后还有大把大把的风光年华,看他们谁能笑到最后?


………………………………

第二百零六章 煤铁联合体

    三月,大地回春。

    寒冬的背影彻底消失在了远方的地平线上,绿色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席卷了山林遍布的汝州。

    衙门里头,赵亮与汝州知府苏和泰相对而坐。

    这似乎与昔日陈州府的一幕很相像,但实则又孕育着很大的不同。

    今年二月里,汝州终于升格了,苏和泰终于升官了。

    汝州从一个州变成了一个府,苏和泰从一个五品官回到了原先的四品官。

    可赵亮也不再是昔日那微不足道的乡下小乡绅之子了。

    不提赵家现如今的体量,不提赵家在陈州府的声望和影响力,只说京城里站着的和枪倜嫔系奈侍饩投疾皇俏侍饬恕

    什么?你说和槐峁倭耍瞳|要不行了?

    那扯淡的吧,官场小白啊是不是?

    不知道和衷诟傻氖裁床钋猜穑考喽匠缥拿潘拔瘢芄苄杏挛瘛

    知道什么是监督崇文门税务吗?

    崇文门税关,机构名,京师的收税总机关,统管京城九门进出货物征收商税的总衙门,其长官称“崇文门监督”。

    在这里“当差”,那是“京城十大优差之一”。

    乾隆虽然罚了和⒐鹁扇烁芪嫩着罂矗趺辞谱哦疾皇钦婺樟撕瞳|。

    这是真正的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把和旁诔缥拿牛此坪瞳|受到了惩罚,他也真的受到了惩罚,从一品变成了从二品,可实则无伤大雅,只看他现在的职务那外人就都该知道乾隆对和恼嬲取

    而且崇文门税关监督,由皇帝从满清王公权贵中选派,任期一年,隔一年可以再任,但是不得连任。也就是说和ザ啻品荒辏

    再说和木蟪蓟姑桓ǖ裟亍

    人家依旧是大清朝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里的一个,还总管行营事务。

    这就是乾隆什么时候出巡北上时候,和钦龆游榈拇蠊芗遥獗匦胧腔实圩钚湃巫钋捉娜瞬拍茏龅霉俣

    所以和履┍磺⊙傲烁鲎锕允Р熘锝盗郊读粲茫飧疚奚似涓

    官场之人全都是人尖子,岂能看不到这一点,而生出赵家的靠山要不行了的错觉来?

    苏和泰现在面对赵亮的时候就没有半点的趾高气扬,已然将这个昔日的门下犬马当成了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

    “知府大人与小子乃是旧交,小子自不敢也不会欺瞒大人。此番来汝州,小子只为了一件事,收购矿山。”

    “大人当知道我赵家在周家口的那个铁匠铺子,现在它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作坊了。每年都要用掉不少的好铁焦煤。”

    “小子还在岭南掺和了一脚,投了一个船帮,并且这个船帮还整准备从内转外,我大清的铁器在南洋可不是一般的抢手。”

    当着苏和泰的面儿,赵亮说话不遮不掩的,仿佛大青果根本就不严谨金属物资出洋一样。

    可苏和泰听了也半点反应都不带有的。大家都不是小白菜鸡,谁不知道出洋的船上,除了布匹茶叶之外,就大青果要禁的那些东西最赚钱啊?

    有能力放大船出洋的人家,那身上就没谁是真干净的。

    “汝州煤铁,周家口制器,再转运万里送到岭南,费用几何?何不就地取材,那广铁可是天下第一等的好铁啊。”

    佛山铁冶,铸锅、铸铁灶、炒炼熟铁、打拔铁线、打造铁锁、农具杂器和铁钉、煎盆镬等,那在朱明时候就是天下闻名的。

    “任何地方都是有圈子的,广州远隔数千里,小子虽然能仗着和大人厚爱去分得一杯羹,但终究受制于人。如何比的了自己拉货供货来的自在?”

    用后世的话说,赵亮这就是产销一条龙。

    “至于成本费用,小子亦欲在汝州设立一大型工坊,只要沿途转运顺利,成本亦不比就地采买粤省铁器来的贵重了。”

    来找苏和泰之前,赵亮已经使人跟巩义的康家通过气了。

    汝州的铁器先走一段陆路运入白沙镇,也就是伊川河畔,然后装船送到黄河,由康家的黄河船队把货物直接送去大清河入海口,再走海路把货物送到江南,然后转朱濆船帮。

    这一路下来成本价格肯定会升高不少,但细细核算一番后发现,如此之后的铁器价格比之广州的本地铁器,也只能说旗鼓相当。

    只要赵家铁器的质量过硬,那在南洋就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当然,赵亮是不会长久的叫自己的运输命脉把持在康家手中的。

    在与康家做买卖的同时,他也会叫大姑父大力整合沙颍河上的船帮船行,然后静静的看着柳氏能在江南捣腾出什么花样来。

    甚至火候到了,他还会在莱州湾搞一支以平底沙船为主的沿海船队,在汉江、长江一线搞出第二支江河运输为主的内河船队。

    将自身的运输线多样化来。

    虽然做这些花费的银两和精力都会极大,但对日后赵亮布局天下,却必大有好处。

    还是那一句话,再宏伟的目标也需要一步步的去实现。

    那沙颍河上的船帮船行,莱州湾的沙船船队,汉江、长江的第二支内河船队,都想需要很长时间去慢慢实现。

    就像朱濆搞的外洋海船一样,就像赵亮将要在汝州做的事情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赵亮完全有耐心去等,他时间很多。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与苏和泰为首的汝州官府打通关系,为接下他在汝州的大手笔投资做好准备工作。

    “知府大人如果感觉一时难下决断,不如先看看这份数据。在下明日再来拜会!”

    赵亮当然不会寄希望于苏和泰当场就答应了一切。

    那些矿产矿山不管是有主的还是没主的,那都是汝州人的,赵亮之前牛刀小试一把也就算了,现在更要举十万两白银杀进来,这对当地“矿场主”们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苏和泰如果一口答应了下来,为赵亮大开方便之门,甚至还把一些矿山都交由赵亮开采,那不知道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呢。


………………………………

第二百零七章 这可是小婿的护身符啊

    在满清统治时期开矿采矿可比后世困难多了。虽然乾隆中后期时候,满清的禁矿政令已经是禁而不止,一些地方官甚至会主动呈请开放,以解决部分无业之民的生计问题。

    但满清对矿场还是有严格的监管的。

    因为矿为国有,开矿要从国家需要考虑,因而垄断矿藏开采,禁私采。再有就是防止农民弃农开采,追逐末业之利,荒废务农本业,动摇国本。

    最后就是大家都认为滥行开矿会破坏王朝的龙脉风水。

    他们害怕开矿聚集四方之民,因为这样容易引起骚乱,影响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并且开矿初采时聚人容易,一旦矿苗枯竭,矿工无业,就又容易变为盗匪。

    乾隆朝虽然已经松开了禁制,但更多是适用于造钱的铜矿铅矿,因为自清初一来中国就一直是铜贵银贱么,一两银子现在只换了900个铜钱,其他方面的矿产就很一般了。所以只汝州境内就还有大量的矿藏没有被开采,一些矿山矿场,大家都知道它是个‘金山银山’,可你就是没办法去开采。

    所以不少的矿场矿山名义上它们是无主的,可事实上却很久很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