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顺着山路追出一通,已经足够交差的了。

    何况不看那带队的把总自己都撑不住了么?

    张权毫无心理负担的带人回去了,他亲自带队剿灭山匪,砍杀了劫囚事件中在逃的五人之二,这已经是功劳在手了。

    至于余下的三个,到真不愧是猎户出身的,一个个都太能跑了,而且都逃进了深山老林当中,他抓不到人是理所当然,带队来鲁山的李千总可怨不得他。

    此番方城杀官劫囚一事已经直达天听,听说皇帝都怒了,发下了话来,质问地方大员——治下怎地就这般无法无天?那些巡抚、总兵们哪个还敢偷懒?更底下的小兵们就更要跑断腿了。

    而在那一切受到冲击的机构(建制)当中,驻扎在豫西南的南阳镇就是首当其冲。谁叫案发地就在南阳府呢?

    南阳的知府都已经摘顶戴走人了,要不是总兵图伯特·保宁曾经在大小金川立下过战功,更是旗人,保不准也跟那知府一样滚蛋走人了。

    现在总兵图伯特·保宁亲自带人压到了荆子关,对面湖广郧阳镇的总兵傅廷臣也在张牙舞爪的耀武扬威,这一边是为了应付上头的差遣,另一边则是为了震慑豫鄂交集处的百万流民。

    更准确的说是郧阳府境内的流民。

    而如张权这种小兵头就只能乖乖的去爬山越岭的剿灭匪寇了。
………………………………

第十九章 太多的不解

    郧阳府地处豫鄂川的交集之处,自古来就山高林密,为锁钥之地。境内山大林密,人烟稀少,官府的统治触角难以企及,遂即成为穷苦百姓逃避天灾人祸避难之所。到了蒙元至正年间,流贼在此作乱,终元朝一代,竟不能制。

    明初,朱元璋命邓愈以大兵剿除,空其地,禁流民不进入。

    然郧阳其地四面接湖广、中原、关中、川蜀多省,土地空旷。山谷戹塞,林箐蒙密,中有草木皆可采掘食。在社会安稳安定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跑来当野人,可当灾难一起,那难民在流离失所之时,郧阳便摇身变成了上佳的落脚之地了。

    朱明成化年间,郧阳境内就已经聚集了百万丁口,明廷自然不能看着郧阳变成化外之地,下旨勒令流民返乡,以至于接连引发了两场大起义。前后历经七八年,明廷不得不又抚又剿,耗费钱粮无数,兵马累计动用上十万,才予以剿灭了。

    满清入关后吸取了朱明一朝的教训,对郧阳采取怀柔政策,设立县治,驻扎军兵,引来大批外籍移民,尤以江西为甚。而由于郧阳地处湖广至川蜀、关中、中原几省的通道之处,又得汉江的舟楫之利,加之高山密林物产富饶,在满清中前期社会大体安定的情况下,民众们的生存条件还要优于平原,更能容纳远多于本地居民的人口生存,以至于四方民众流徙日渐频密。

    到了乾隆中叶,郧阳府的高山密林之中已经隐藏了多达数十万众的流民。

    图伯特·保宁和傅廷臣都是有脑子的人,两人一边派兵清剿境内山匪,可另一边却始终重兵镇压在南阳郧阳交际处,死死的看住大山中的那数十万众。

    张权所在队伍便是襄城城守营,最高长官是正四品的都司,而带队下鲁山的是李姓六品千总。

    甚至那李千总到了鲁山县城后,都没有再往西面迈出过一步。

    都司压千总,千总压把总,把总压小兵……

    绿营兵多少年了,不都一直这么干的么。

    张权顶着深秋的寒风,翻山越岭的带人去剿灭匪寇,得来的功劳,大头还是待在鲁山县里寸步不离的李千总的。

    而李千总也要乖觉的把一部分功劳拱手让给鲁山知县和襄城的都司大人。

    最终,南阳镇旗下所有军兵的功劳都汇聚一块了,大头还是保宁的。

    张权已经做好了回去歇息一二,然后带队回鲁山的准备了,所以在他们先前打破的土匪窝子里见到了鲁山知县的时候,他是那样的惊奇与懵逼!

    这位爷怎么到了?

    然后他更是惊奇的看到了李千总。

    知县前来张权还能有一分理解,李山、李阳他们毕竟干系重大,可李千总也到了却又是为何?

    李山、李阳他们再是重要,也不至于叫李千总如此的迫不及待吧?

    而且当李千总看到自己(张权)一行人空手而归时候,脸色竟然肉眼可见的难看了起来。

    张权真有些搞不明白了。

    “张把总这边请看……”

    鲁山知县也是一脸的难看,但他还是安耐了住,向张权说道。

    “县尊是说这些缴获?”

    张权此时的脸色也很不好看,这贼窝子是他亲自带人打下来的,虽然逃走了三个匪首,但他也追了好一场,真已经尽心尽力了,怎么着,李千总摆脸色给谁看啊?

    “张把总可还记得劫囚一事的时间么?李山五人潜逃至今满打满算不过两月,落脚鲁山也只多一月有余,期间下山打劫大户仅仅两次,所掠不过是村寨富户,小有资产之家而已。所得只多是些少许钱粮、牲畜!”

    鲁山知县手指颤抖的指着被堆积一处的缴获,“可你看看,这些缴获中何止钱粮肉食啊?”

    除了粮食和熏干的肉食之外,缴获当中明显还有鸟枪、弓箭和锋利的刀剑,以及布匹、食盐、糖油等生活物资。

    “更别说你留下的兵丁还从贼首的住处翻到了一捏路引,都是有官押的真路引……”

    显而易见李山他们背后是有人的。

    这一点从李山他们被劫来看就能发现踪匿,可即便豫西南的官儿们都能看到劫囚车之人的‘来头’实属更大,但他们再想去追寻,却真的半点蛛丝马迹都寻不到。

    现场似乎只留下了一匹马的痕迹,但这怎么可能呢?

    一个人就对付了那么多人,一箭一个,一箭一个,这传说中的黄忠、李广也不过如此了。

    而且那痕迹也追不多远就上了官道了,消失的无影无踪。

    叫所有人都无可奈何,无处下手。

    直到现在,从这个被打破的贼窝子里,大家似乎就又能发现些新东西了。

    可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张权如果能抓回一个活口,那才是真正的突破口呢。

    而现在,没有了活口在手的他们就只能凭借眼前的物质,来盲目的推断什么了。

    张权这才知道前后因果,怪不得李千总和知县全都来了,他自己的脸色变也得很难看很难看。

    李千总的反应还算好的,要是碰到了坏脾气的,自己都已经挨鞭子了。

    “那现在看……”张权的求生欲十分强烈,一把抓住鲁山知县的胳膊,问道。

    现在他们已经从眼前的这些缴获里都推断出了什么没啊?

    鲁山知县摇头苦笑,就这些缴获,看似暴露出了不少‘事情’,可要真正的去探索,依旧是全无头绪啊。

    你能知道那隐居幕后之人在鲁山县有不小的能量,不然这些东西不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被送到这处贼窝子里,但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时候送来的呢?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他们怎么去查啊。

    这儿可是18世纪的乾隆朝,不是9012年的新世纪!

    这些东西是很快就被送到贼窝,还是很慢才一点点被挪到贼窝的,调查结果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天差地别。

    何况有了具体时间,他们也才好更容易的锁定目标。

    可惜李大江和李石头两个贼首都死了,他们俩用自己的性命为李山他们换得了宝贵的逃亡时间,而因为立杆子而近期围拥来的几个山民,却都一问三不知,对于真正的内情毫不知情。

    他们上山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绿营兵一杀到,那每一个敢负隅顽抗的,跑不掉的就乖乖束手。

    从他们的嘴里,鲁山知县和李千总倒是没听闻有物资运输上山的事儿,可谁也不敢全信啊。

    更别说拿捏盖着官押的路引,有了官押,那就是再正规不过的路引了,走到北京城都能通行,那些东西又是怎么来的呢?背后隐藏的人究竟是什么体量呢?

    这简直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了。
………………………………

第二十章 何等人物

    赵亮可不会去给满清的官儿解惑,如果有可能他宁愿后者永远也注意不到他。

    “你去东药材街把这封信交到王记药材行!记住啊,不需露脸!”

    肯定不清楚鲁山县发生了什么的赵亮,眼睛里脑子里有的还全是清水教和王伦。几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他相信王伦已经得到了具体的消息——那就是清水教连屁味儿都没闻到。

    所以,这也到了他跟王伦会面的时候了。

    赵亮深信,自己这一连串的动作,必然打消了王伦和清水教高层人等的不少的信心和气焰。

    说着就把一信封递给了飞卢,至于飞卢怎么才能不露脸的就把信送到王记药材行,那就是他的事儿了。

    两个跟随赵亮已经有两年光景的小厮,一直都是很了解赵亮的行踪的。虽然他们并没有被告知全部,也并没有被拉进皇汉的组织中,但俩人都不是傻子,对赵亮那遮遮掩掩的行迹和变化莫测的行为,多多少少是有些猜测的。

    而这两个小厮,也通过了这些时间的考验,证实了他们的忠诚和可靠。

    他们都是赵亮亲手从乞丐堆里捡回家的小叫花子,赵亮在他们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

    飞卢接过信封后一个字都没多话,掉头就离去了。

    那封信也在一刻多钟后被一个小儿送到了王记药材行的伙计手中,然后又被伙计迅速送到了东家王老板的手中。

    盖因为信封上画着有一条鲤鱼,一条鱼鳍隐隐有些夸大的仿佛是小翅膀一样的鲤鱼。

    药材行的伙计都清楚这是什么,这是王老板吩咐过的必须要第一时间里转交给他的‘家书’!

    是不是真的他们也不清楚,反正立刻交给东家就对了。

    如此,到了这天傍晚时分,后王家村的王伦便收到了药材行传到的消息。

    皇汉特使邀请王大教主见面,时间约定在明日午时的德阳楼。

    德阳楼是张秋镇里挺出名的一家徽菜馆,王伦固然没去吃过,却绝对知道那个地儿。

    “张秋镇,果然就在张秋镇么……”

    哪怕颜六、归太两个根本没能从张秋镇刮出什么消息,可张秋镇自始至终都是清水教一干人等的第一怀疑目标。现在赵亮又把地点定在张秋镇,那就更叫王伦认定了。

    可惜,颜六、归太两个已经是清水教在张秋镇最有牌面的两个人了,他们都刮不出人来,换做其他人就更白搭了。

    或许今后可以叫人长期的盯着哪儿……

    “义父,以孩儿看,明日去德阳楼会面,到不用劳师动众。”王经隆说道。

    “是用不着劳师动众。”王伦认同的说。“横竖皇汉是什么实力,我等上下都体会过了,老夫是甘拜下风。俺清水教上下都被人家摸透了,那就索性敞亮一些。”

    “就让老六与垒子随我左右,与皇汉之人相见,三娘与贤婿带少许干练之辈在外接应。”其余人等歇着就是,也省的被皇汉来人给瞧扁了。

    王伦这话一出口,清水教一干高层全都不做声了,因为这般的安排,可谓周详。

    王伦口中的老六就是指颜六,其面黑髯卷,指甲如爪,江湖人称‘虎爪’。早年招集亡命徒,居积私盐,大白天的荷筐入市,差役丁勇不敢置否。樊伟招揽的一众江湖好汉中,称勇健者,首推颜六。

    而垒子就是指杨垒,王伦的干儿子里武艺担当!

    这俩是清水教一干人等中武艺最出众的两个。

    有他们俩伴随左右,王伦坚信,皇汉除非在德阳楼里埋伏下二三十人,准备着大动干戈一场,否则休想将他们拿下来。

    要知道王伦本身也有一身好武艺,他自幼爱习拳棒,成年后身姿魁岸,膂力过人。

    而那张秋镇到底是满清官府的天下。皇汉再是势大根深,也必然不敢跟朝廷明着硬来,否则他们的名头早就响亮天下了。

    同时,在外接应的两人也是王伦绝对的铁杆。

    三娘指的则是乌三娘,清水教中第一女头领,也是王伦的义女。

    兖州人,年二十许,娟娟多姿而有膂力,善技击,早年与其夫李贵走江湖卖艺为生。结果夫妻俩路径寿张的时候,李贵染患痈疡,遇王伦治之而愈。且王伦不仅不收钱,还资助夫妻二人归乡,乌三娘感其恩惠,愿为义女。其夫李贵也就此入了教,至今三年来皆相随在王伦左右,寸步不离,系为王伦传话之人。

    一下子动用了四名大头目,还伴着一些干练教众,可见王伦还是很用心的,并不像他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