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末玩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宋末玩三国-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赵良嗣而言,此时已隐隐察觉得不妥。
    以天机老人的手段,若其果然定下此等计策,必然没有出意外的可能。
    如今既然有意外,说不定便是计中尚且有计,天机老人除了金人、萧干外,尚且将宋人也一股脑地算计了进去。
    只不过对方这盘棋下的太大,赵良嗣也未曾看得明白。
    虽则如此,有一点赵良嗣却可以肯定,天机老人必定对宋人没有恶意。
    前番宣帅数度中计,却毛发未损,且麾下人马也折损甚少,此事可为明证。
    既然如此,赵良嗣便也放下心来。
    反正对方没有恶意,反正对方比自己高明,反正自己看不明白,那索性就让对方去操心好了!
    再加之从私人的立场上说来,赵良嗣也期盼着完颜斡鲁这支金兵折在南京道,连带着自己的仇人耶律达鲁一起陪葬。
    从私心说来,赵良嗣也期盼着宋金开战!
    故此童贯虽数度问计,赵良嗣只笑而不语。
    被童贯逼得急了,赵良嗣只这才开口道:“如今之计,当以坐观为上!”
    坐观?
    山底下那五千金兵正在坐观呢!
    童贯忧心更甚。
    这一日闻听得天使到来,童贯自是大惊。
    实在是自己惹下的乱子太大,使者可别是“手提尚方斩马剑,斩却佞臣一人头!”
    圣旨既然是下给童贯的,平日里这货都是自己一人接旨,今日担心有祸事,便强行将赵良嗣也拉了过来,如此缓急之时尚且有人给自己现场出主意。、
    待到天使将诏书念完,闻听得其中问责之意,饶是外面滴水成冰,童贯也吓得汗湿衣襟。
    好在只是问责,诏书中没有处置之语!
    当下童贯赶紧命人给天使奉上厚礼,又命人陪其前去用宴,歇息。
    待到天使既去,童贯正要同赵良嗣商议一番如何回复。
    谁料得赵良嗣正怔在一边。方才听闻得金人南下劫粮之事,赵良嗣似有所得。
    童贯虽然心急如焚,见得此状,却也不敢打扰。
    过得许久,赵良嗣终于反应了过来,乃抚掌大叹道:“果然妙计!后学之辈叹为观止矣!”
    童贯赶紧开口喝道:“仲亮!如今事急矣!陛下既有问责之意,倘若应对不当,只恐祸事至矣!”
    赵良嗣却哈哈大笑,转身朝童贯作揖道:“说甚么祸事!下官正要为恩帅贺!”
    自己被金人像狗一样撵到了山上,山下金人正虎视眈眈,北面又有大批金人正准备南下,而自己背后的官家犹在严词问责,如今情形算是窘迫到的极点,贺个毛!
    虽则如此,唯有赵良嗣曾辅佐自己十余年,其忠心和能力早已经得到证明。听得赵良嗣此语,童贯也深知其背后自有用意,便赶紧开口问道:“仲亮此言何意?”
    赵良嗣却不正面回答,反而问道:“敢问恩帅,当日可是天机老人设计,这才有得今日局面?”
    童贯闻言大叹,若非此计,自己又怎么沦落到今日局面。良久之后这才开口道:“当日之计自然是妙计,谁料得中间突生变故,便至如今!”
    赵良嗣却摇头道:“非也!下官只恐今日之局面亦在其计中!”
    自己被人算计了?童贯闻言不忿,便喝道:“何方贼子,安敢算计于吾!”
    赵良嗣继续摇头道:“非也!今日之局面,虽为彼所设计,却并非算计恩帅,反而是相助恩帅!破金之计,正在今日!”
    童贯心下大奇,便赶紧朝赵良嗣看来。
    赵良嗣便继续开口道:“敢问恩帅,若能复燕事成,朝廷当以何为謝?”
    心腹嘛!童贯自然不会隐瞒自己心思,便开口道:“官家曾有言,若本官复燕事成,当以郡王之位为謝!”
    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恩帅复燕之余,尚且能剿灭金国,助陛下一统天下,如此又岂止一郡王之位!”
    如今自己都快被金人给弄死了,你和我说剿灭金国?
    童贯眼睛都快瞪圆了。
    赵良嗣便开口道:“如今辽国既灭,想来宋金必不能久安,三五年后,双方必起刀兵。若是朝廷欲要先发制人,且使恩帅领兵北上征讨金人,恩帅以为可否?”
    金人彪悍无比,自己领兵出关征讨那就是找死!
    童贯闻言摇头!
    赵良嗣兴奋地搓了搓手,接着开口道:“下官之意也是如此!既然不能北上,又何妨诱之南来?”
    听得此言,童贯犹自未悟。
    赵良嗣按捺不住心中兴奋,便站起身来,快速走动了几步,来到童贯帅帐上的舆图旁,便指着舆图朝童贯开口道:“恩帅请看,以南京道地形看来,却正如一倒扣之铁瓮。”
    童贯闻言点头。
    赵良嗣便继续开口道:“完颜斡鲁已为人所算计,擅自离其老巢南下,便入得我等瓮中。金人只得十万本兵,若能将其三万精锐尽数剿灭于此,则金人之势已去一半矣!”
    童贯便开口道:“金人虽入得瓮中,只恐我军兵少,力不能制!”
    赵良嗣闻言大笑,便开口道:“如今南京道粮草已绝,只需断得粮草数日,则南京道金人不战可擒矣!”
    童贯便开口道:“虽灭得金人此三万人马,奈何彼犹自有得近十万兵马在!”
    赵良嗣继续笑道:“此正为围点打援之计!金人断然不肯抛弃此三万人马,必定遣兵前来解救。如此待我军剿灭得着南京道三万人马,便放开杀虎口同居庸关,诱得金人兵马再入南京道,便可再行断粮,再行剿灭。”
    这话有理,即便饿死了完颜斡鲁这三万士卒,只要消息封锁的好,其余金人也未必知道实情。然后便可以南京道为陷阱,以这三万已死的金人士卒为诱饵,放一批金人入南京道,再饿死一批,再放一批,再饿死一批。
    如此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剿灭得金人大部分兵力。
    然则此计也有一个破绽。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若是金人举倾国之力前来,只恐必定弄巧成拙!”
    南京道这个陷阱虽好,却也不是万能,万一金人来个十万兵马,必然将这个陷阱挣破。
    赵良嗣闻言又是大笑,便开口道:“恩帅且休要忧心!金人新得四京之地,其中必有辽人叛军未曾剿灭。若金人胆敢举倾国之兵南下,便是将自己基业拱手送于辽人。下官只恐今日金主领大军南下,明日四京之地已不复为金人所有矣!”
    童贯稍一沉吟,复开口道:“若是金人不肯南下,又当如何?”
    赵良嗣便开口道:“如今杀虎口两军相争,已有金人欲要南下。即便金人不肯南下,恩帅剿灭得南京道这三万金兵,已是不世之功,且待金兵既灭,自然能顺手将燕云之地揽入怀中。”
    这个可以有,童贯点了点头,便接着开口道:“待剿灭得南京道金人外,再将金人放入。只恐彼等已知南京道缺粮,必携带粮草前来。彼等乘粮草未尽之时,便已破得我军,如此又当如何是好?”
    赵良嗣闻言大笑,便开口道:“我军虽然兵少,然则朝廷兵马甚众。其余禁军且不说他,若有得种世道麾下十万西军在此,则金人又何足为惧?”
    童贯低头沉吟许久,便开口道:“只恐朝廷必不肯发兵!”
    赵良嗣神秘一笑,便悄悄凑近前来,压低声音开口道:“若是宋金开战,金人南下侵宋,以恩帅之意,朝廷肯遣西军前来否?”
    童贯闻言大惊,便开口道:“擅开边衅那可是死罪!”
    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是不能取胜,擅开边衅自是死罪!如今我等胜券在握,一旦灭得金国,朝廷封赏尚且来不及,又岂肯追责恩帅?”
    童贯闻言沉吟。
    赵良嗣又压低声音劝道:“何况如今道理全在咱们手里。即便两军开战也是金人的过错,又如何能算恩帅擅开边衅?”
    童贯抬头看来。
    赵良嗣便继续开口道:“我军曾有偷取天祚帝归宋之意,事情到底未成。然则金人乃擅自遣兵攻打,如此已是彼等挑衅在先。我等犹在退让,但缩于紫荆关为守,然则彼等尚且不肯就此罢休,且于中京道大发金兵前来。如此自然是金人首开边衅,又如何能怪到恩帅头上?”
    童贯稍一沉吟,这话说的有理啊!
    自己只不过偷了一次而已,何况没有偷成。金人竟然就此喊打喊杀,便动起手来。
    谁先动手谁理亏,若是因此两国开战,其责任大半自然在金国身上。
    又是沉吟良久,童贯这才开口道:“虽则如此,奈何金人彪悍无比。如今种师道之西军又不在手边,即便本官上奏朝廷召其来此,一则朝廷未必便答应,二来彼等也未必愿意,三来即便彼等北上至此,亦当颇费时日。”
    赵良嗣便笑道:“恩帅且休要忧心!我等虽为完颜斡鲁围于此处,然则完颜斡鲁又何尝不是为我等围于南京道。南京道无粮,我等又已断其粮草,金人饥饿不过,这才胆敢南下偷袭雄州掠夺粮草。如今陛下既以旨意询问此事,正为天赐良机!”
    童贯便开口道:“吾意正忧此。陛下彻旨责问,我等又当如何应对?”
    如今胜券在握,赵良嗣于私于公都希望宋金开战起来,便凑近前来,开口道:“恩帅自当遣使八百里加急,直入汴梁告急,且言金人大军南下侵宋。至于陛下之问责,自然是我等复燕即将事成,然则天祚帝逃入南京道,金人欲入关而不得。我等念在两国同盟之情,便放其入得居庸关。谁料得彼等追逐天祚帝实为借口,其意正为吞并南京道。我军为彼等所偷袭,猝不及防这才败退紫荆关。虽则如此,金人犹嫌未足,正要大发后续兵马以为攻宋之用。且请朝廷早做准备。”
    撒谎欺骗官家?童贯闻言大惊,赶紧摇头道:“如今两军虽有龃龉,若说到金人有侵宋之心,只怕官家未必便信!”
    赵良嗣便笑道:“此事天机老人已经替我等设下伏笔,官家眼下不信,日后必信。如今南京道金人已然断粮,便不得不偷袭雄州求食。然则耶律大石一日不放开居庸关,完颜斡鲁一日不得出。待到彼等再度粮尽,又当如何?自然不得不再度侵宋取粮。金人偷袭一次,陛下不信;偷袭二次,陛下必然生疑;偷袭得三次,则陛下必信矣!”
    童贯便开口道:“奈何金人但取粮而已,不肯占据城池!”
    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朝中重臣以此事质疑,恩帅可言南京道只得完颜斡鲁三万金兵,便不敢占据城池,且借此麻痹朝廷。待到中京道援兵已至,只恐金人兵马必然直冲汴梁矣!”
    这话说得有道理!前有完颜斡鲁数次侵袭宋国,后面又有金人大军大举南下,如此必然能让朝廷相信。
    如今事情就很简单了!
    自己将完颜斡鲁这三万金兵困在南京道,逼迫其不得不反复攻打宋国劫粮,如此便能引得官家相信金人侵宋之意。
    只要官家相信此事,必定遣精锐兵马北上。
    自己手中有得精锐兵马,便能谨守边境,让完颜斡鲁劫粮不得,饿死这群王八蛋。
    待到完颜斡鲁同其麾下兵马饿死,自己便可命耶律大石放开杀虎口同居庸关,再骗一批金兵进来,再行饿死。
    反正自己有得许多精锐兵马,已经有足够能力加固南京道这个陷阱。
    如此便可以反复用这个陷阱,反复坑杀金人。
    若是金人不再上当,那也没事!反正已经弄死了许多,接下来一段时日来,金人必然不敢南下。
    且自己已经替朝廷取得了西京道同南京道。
    当下童贯便按赵良嗣所言,只飞报朝廷,金人已然背盟,欲要大兴兵马侵宋。

第383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六)
    前文便已经说过,宋徽宗这个艺术家平时忙于艺术创作,不怎么看折子,也不怎么处理朝政。
    朝廷大事多由宰辅决断,实在大得不了的事情,宰辅处置不了,这才会进宫同宋徽宗商量。
    童贯表章既上,不多日便到得汴梁。
    王黼于银台司见得此表章,心中自然是大惊!
    金人竟然欲要南侵?此等大事,自己可做不了主,便赶紧携着奏折往皇宫而来。
    这些日子以来宋徽宗观仙鹤有感,如今正于御书房提笔作画,待闻听得内侍来报,犹自未当回事,便开口道:“令彼于殿内等候,且待朕完此得意之作。”
    内侍前去传令。
    虽则事急,王黼也没有擅闯御书房的胆量,只得于殿内来回走动,苦苦等候。
    看看一个上午已然过去,堪堪近得午时,这才有内侍前来传旨,令王黼御书房见驾。
    王黼闻言大喜,赶紧小跑着前去。
    待进得御书房,便见得宋徽宗犹自在桌前赏画。
    王黼行礼已毕,便从怀中取出表章,正要开口。
    谁料得宋徽宗却抢先招呼道:“朕今日新得松鹤延年图一幅,将明可前来品评一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