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末玩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宋末玩三国-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待到各死得千余人,一方犹自不当回事,另外一方已经开始动摇。
    继续厮杀下去,总有一方先行崩溃。
    金人有得这种变态军制且能严格遵守,便有如作弊一般,即便士卒死光也不可能有动摇之时。故此每战只要金人未曾死绝,除非主将主动撤退,否则则败逃的必然是另外一方。
    但凡冷兵器战争,死伤十之一二发生在对攻阶段,十之七八发生在败逃阶段。
    另外一方既然败逃,自然是折损甚大。
    今日这一战,双方死于拼杀的各不过数百人,然则待到奚兵溃败,能活着回到营盘的已经不足五千之数。其余众人要么为金人所杀,要么为金人所擒。
    却说萧干于城墙上观看双方争战,见得金人彪悍若此,心中自是大惊,却也别无他法,只得据析津府而守,以待变故。
    又过得数日,平州、滦州等偏远地方士卒也入城相援。
    眼看着麾下十三万大军几乎聚集,萧干脸上却无半点喜色。
    实在是金人不好搞!
    金人彪悍,前次便已经证明了,派遣万余人前去“教训”金人没用,反则被金人“教训”了一番!
    如今唯一的胜算,便是以十三万大军一举压上,前后夹击之余,说不得还能破得金兵。
    只如此一来,双方死伤必重!
    自己这边的死伤倒是不用担心!如今南京道已经没有强敌,且奚人人多,大不了再征兵呗!
    担心就担心金人死伤太多!金人若是死伤太甚,自己必然同金主结下死仇。即便赢得此仗,却必然输掉帝位。
    只此时情形却又微妙起来。
    于萧干而言,金人前来惹事,自己只想先给其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之后,再同其讲道理。
    谁料得金人却浑身捆满渣药,你讲道理我不听,你要想给我教训,我却想同你分个生死。
    萧干犹自在犹豫,完颜斡鲁也不肯动作,双方只对峙得数日。
    这数日萧干能等得,完颜斡鲁也等得,唯有王猛便等不得了。
    何以故?军粮眼看着就要尽了!
    以此时而言,但凡朝廷将军队托付于大将领之出征,便相当于将一半性命交付在其手里,若再行将大量粮草拨付,便相当于将身价性命交付于其手中。
    出征将领有得军队在手,加之粮草无忧,分分钟便可起谋反之心,赵匡胤的例子这才发生得百余年。
    正如后世主官会亲自掌控人权同财权一般,为了牵制出征将领,朝廷必然得将粮草掌握在自己手中。除此之外,确实也是因为运输能力有限,无法一次性将大量粮草运送军前。且大军若有得许多粮草拖累,进兵亦或转移之时自然是迟缓不便,容易失去制敌良机。
    故此将领于境内剿匪,路途不远,则粮草必定是由后方逐日运来。只不过为了防止突发事件导致粮草延误,便得于军中囤积些许粮草,这些粮草往往不会超过半个月之用。
    若是将领出兵境外,或者路途甚远,无法从境内逐日运粮前来,这也无妨!
    朝廷可以在中途设得粮仓数座,照样是日日运粮,只不过起点由境内换成这些粮仓。
    且这些粮仓必然不会交由出征将领管理,往往便是另外派一名同出征将领并无关系,亦或交恶的文官掌管。防得便是彼等勾结谋反!
    如今萧干年老,正是疑心渐长的时候。加之前次有得郭药师叛逃之事,萧干看谁都有疑心。此次王猛出兵涿州,距离析津府不算甚远,故此萧干便将粮仓设于析津府。
    南京道原本便不怎么产粮,萧干唯有将各州县微薄的粮草运入析津府中,再从析津府发运,遣人运去王猛军前。
    王猛军中只有得半月粮草储备。
    如今金人堵住了析津府南门,自然再无输送粮草的可能。
    自王猛回军开始算,到得如今也近半月之数。即便王猛再如何节省,其军中粮草已只足三天之用。
    萧干麾下虽有得十三万大军,其中精锐尽在王猛这五万士卒。若果然饿死得这五万精锐,析津府内的这八万步卒又有何用?
    三天时间,萧干不决断都不行了!

第361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四)
    待见得王猛粮草告急文书,萧干这才反应了过来,金人之所以顿兵城下却不攻城,等得便是自己偏师粮尽的这一天。
    毕竟金人多为骑兵,驱之蚁附攻城实在是不合算。
    如今金人将析津府围住,断了自己偏师的粮草,便能逼得自己不得不同其野战。
    苦思得一日,萧干终下得决断,且休说日后之事,先了结眼下难题为上。
    当下萧干便遣使自北门出,绕路到得王猛军中,传令其明日辰时倾军来攻。
    王猛得此军令,心中自然是大喜。这几日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打又不能打,只坐困此地,徒耗军粮。
    眼看着军粮一日比一日少了下去,南面的易州、涿州又在宋人手中,自然不可能给自己提供粮草,剩下的新城等地原本便不产粮,加之又久经兵乱,更是榨不出一点油水来。
    眼见着就要饿死,倒不如拼死一击,先弄死这波金人再说。
    前日虽然输得一阵,也不过是金人使得龌鹾手段。杀自己人而已,不过是小聪明,即便能赢得一阵,还能一直赢下去?
    所谓过刚易折,金人靠此等手段取胜,军力自然能强盛一时,然则一旦遇挫,则大军必溃。(当日萧严战败,便于军中行十一抽杀令。王叶见状便有得此等评语,正同王猛此言如出一辙。)
    于此时说来,不管萧干也好,王猛也好,犹自认为此战必胜。
    不过是萧干不敢得罪金人便不肯主动开战,王猛却是未得萧干军令,便不敢主动开战。
    如今四军大王终于下了动手的命令,当下王猛便命将其余剩下军粮尽数做熟,命众人饱餐了一顿,等着第二日破得金人之后,便可入析津府大鱼大肉享受一番。
    于萧干而言,只要下定得军心破得金人,其实动手反而容易,毕竟麾下多出金人数倍。
    如今只需留下二万士卒守城,便遣其余六万步卒出城迎敌,如此必然能吸引得金人主力来攻。
    以步卒对骑兵,自己自然是处于劣势。虽则未必便能取胜,然则拖住金人主力几个时辰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待到双方战城胶着之势,再有得王猛领五万精锐自金人背后一冲!大功告成!
    到得第二日卯时将至,乘着天色尚且未曾全亮,萧干便遣兵出得析津府来。
    唯有析津府西门、南门、东门均有金人贴城立寨,萧干便只能领兵自北门出,意图集结得六万大军之余,便可分两路朝析津府西门、东门攻来。
    西门、东门外各有得金人万余,自己有得三倍兵力,必然能将这两支兵马拖住,且诱得南门外金兵来援。
    完颜斡鲁放着析津府北门未曾驻兵,却不代表其未曾在此处埋伏得细作。
    见得析津府北门大开,无数奚兵偷偷摸摸出得城来,金人探子赶紧飞马往东门、西门营帐报来。
    当初完颜斡鲁肯驻兵对峙,等得就是今日。盘算着十五日之期已至,盘算着奚人偏师必然粮尽,完颜斡鲁早早便已经传下令来,许东西两营自主决断之余,又命众士卒夜不解甲。
    闻听得奚人兵出,金人东西两营便倾军而出,一左一右朝北门攻来。
    此时奚兵已然偷偷出得二万余人,萧干见状自是大喜,赶紧命彼等左右列阵以为防护,掩护后续军队再行出城。
    眼见着又出得二万余人,便听得左右同时马蹄声大作。
    萧干闻声大惊,赶紧喝令众人增援左右列阵以为防御,继续掩护后军出城。
    只半柱香之间,金人骑兵已至,其勇武犹胜前次数倍。
    前次完颜照立同王猛对阵,便故意留了一手,只驱动将士前行,自己却躲于阵后。
    前文便已经说过,金人军中规矩便是“上官死,下官殉!”
    完颜照立既然未曾上前,底下的将领也不用拼死上前,再底下的士卒更不用拼死上前。
    金人只以五成的战力,便已然破得王猛精锐。
    如今奚人已然上当,自然不用再隐藏实力。
    故此此次金人两支兵马都是大将亲自冲阵。
    大将既然亲冒矢石冲上前去,中层将领又如何敢躲于阵后?若是不肯冲上前去,万一主将战死,自己必死无疑。反之若是自己抢先冲上前去,保护得主将不死,虽则自己要同敌人拼杀,却未必便死!
    一种情形是必死,一种情形是可能死!金人将士不难做出抉择。
    当下金兵人如虎,马如龙,只冒死往奚兵阵中冲杀而来。
    骑兵对步兵原本便有天生的优势,金兵只一个冲锋便穿透得奚兵阵列,又于远处列队完毕,复回头冲杀过来。
    只数个来回之间,奚兵防御阵列已然乱成了一团。
    既然建制已乱,便有奚人士卒乘机逃亡起来。
    眼看着身边队友逃去,其余奚兵也纷纷效仿起来。
    这一逃便一发不可收拾!
    前文便已经说过,关卡也好,河流也好,最怕的便是对方半渡而击。唯有此等地形行动迟缓,一旦前队为敌人所攻打,后队却不能立刻上前援助。且前军若溃,必然往后方逃来,这一进一退之间,极容易惹得原本好好的后队也相跟着乱阵。
    其实城门又何尝不是如此?
    此时奚兵出城的四万余人已然溃败,自己是步兵,对方是骑兵,论速度人又如何能跑过马去?若是往城外而逃,必然为金人抄略殆尽。如今最安全的去处自然是析津府城内,若果然能逃得入城,犹自能凭此坚城以自守。
    当下便有无数溃兵往析津府北门逃来,欲要入城保命。
    城中士卒碍于军令,又急着出城以为增援。
    当下两波人马一进一出,只将析津府北门堵了个实打实。
    眼见着金人击溃城下这四万奚兵之余,正要乘此良机前来夺城,萧干心知大势已去,无奈一声长叹,便只得朝左右下令到:“下千斤闸!”
    军令难违,虽见得城门口有无数己方士卒,为了保全城池起见,城门守军也只得砍断绳索,任由千斤闸飞速坠下,于城门口压出一滩肉泥来。
    金人见得城池已不可得,也不肯前来强行攻打,只回过身去继续追杀溃逃的奚兵。

第362章 萧干好像被坑了(五)
    只可怜城下那四万奚兵,欲要抵抗,奈何建制已乱,但凡有人组织得数百人马,便有金人纵马前来冲散。
    其余散兵也是走投无路,若要入城,奈何城门已闭。
    当时事发仓促,连北门护城河上的吊桥也尚未来得及收起,实际上也收不起来。只因吊桥之上已然让奚兵挤得满满当当。
    眼见着城门已为千斤闸所隔断,众奚兵入城不得,近前得便以手中兵器猛力攻打得面前的千斤闸,欲要破此重门入城逃命。远处的奚兵近不得城门,也只得纷纷哀求、喝骂。
    其中也有一二将领同城墙上人马熟悉,城上便有奚兵垂下吊篮,欲要接应得彼得入城。
    奈何吊篮一旦垂下,便有无数双手齐齐抓了过来,人人都欲要借此以为逃命,时不时便见得城墙上士卒为城下奚兵所牵扯,惨叫着坠落下来。
    即便有得一二幸运儿入得吊篮,眼看着便要为城墙上奚兵所拉起,只旁边奚兵却如同竹篓内的螃蟹一般,硬生生将其扯落下来。
    奚兵们入城不得,即便逃入荒野也难。
    若是散兵们逃入荒野,金兵能杀则杀,杀不着也只能放手。
    唯有大队散兵若往城外而逃,便有金人纵马前去,兜转着驱赶回来。
    情形正如牧人们放牧一般,只不过牧人放牧的对象是牛羊,而金人放牧的对象正是奚兵。
    二万金人蹂躏得四万奚兵一个时辰,除了少数幸运儿逃得一命外,其余奚兵要么为马匹所践踏,要么为金人所砍杀。
    地上的鲜血已经泡了厚厚的一层,正如后世看海的情形一般。
    大量的血水涌入得护城河中,将河水染红之余,竟然使得水面较平日上涨了数寸。
    底下的金人在杀戮,城墙上的奚兵却在颤抖,发自灵魂的颤抖!
    众奚兵虽多位征召之人,只当初剿灭盗贼之时也曾见过血腥,其中不少人甚至有杀良冒功的经历。
    一旦围捕盗贼不得,上官又追索甚急,众人便不得不选得一个村落围定,将其中老弱妇孺悉数集中起来,再尽数屠之。
    只不过当日间自己正为杀人之人,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却只得如同牛羊一般,纷纷被杀。
    只当日的情形同今日相比,又是何等的类似!
    当初杀人之时痛快无比,谁又能体会被杀者的感受?
    今日情形互异,众人这才真正体会到了那种发自灵魂的恐惧和颤抖!
    杀戮将近过得一个时辰,此时析津府南面,又有喊杀声传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