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末玩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宋末玩三国-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叶已然到得关外,自然知道萧干只暗中遣得人马伪装成商团而来。
    不管天祚帝听不听得进去,今日有得耶律大石这一句话,后面便好行计。
    天祚帝此时犹自不以为意,便命大军即刻起驾,直往南口而来。
    耶律大石回营朝耶律成切切叮嘱了一番,便翻身上马,领着五百士卒跟随天祚帝东来。
    萧干身为辽臣,既然要暗中擒拿天祚帝献于金人,又岂肯将此事传扬天下?自然是做得越隐秘越好!
    眼见着好戏就要上场,故此第二日一早,乙室拔业便遣得人前来宋人处,只托言此地有盗贼将至,欲让刘延庆等人速速避开。
    当初四军大王曾有令,若有人得知此事,自当尽数杀之以灭口。
    唯有刘延庆麾下也有得百余人马,乙室拔业深恐到时候万一有漏网之鱼,便遣人前来驱赶。对方若是肯就此离去,双方都省事,万一要是不肯,那也就休怪自己心狠手辣了。
    自己既然前来接应天祚帝入宋,眼看着正主儿就要出场,刘延庆自是不肯就此离去。
    旁边王叶闻言,却赶紧拉了刘延庆一把,复出面应承了此事。
    一则刘延庆这货也心知自己脑子不够,二来这王承旨颇得宣帅倚重,更重要的一点,便是众人出行之前,宣帅曾有嘱咐,命自己诸事不可妄为,遇事不决者,可寻王承旨询之。
    如今王叶既然出面应承了此事,刘延庆也不再反对。当下百余人马便拔寨起行,往南面退得二十里。
    见得外人已退,乙室拔业心下大喜,便领兵往南口迎来。
    十五里的路程于骑兵说来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不多时天祚帝已然领人出得居庸关南口。

第330章 搞事了(二)
    却说天祚帝领人往南口而来,此时正是雄心满满,正欲要以萧干麾下十三万大军为依仗,且乘机夺得耶律大石大军在手。
    若有得这近二十万大军在手,天祚帝便有得翻身机会。凭之进则可以收复失地,中兴辽国,败亦能割据南京一道自守。
    至于萧干的忠心,天祚帝从未有怀疑。
    当初二帝并立,自己分别遣使者前去耶律大石同萧干处传令,二人受命之后的态度可是泾渭分明。
    耶律大石这厮只迟疑不进,良久未曾有得回复(这也是天祚帝一心夺其兵马的原因);唯有萧卿今夕得令,明早便行,从未有迟疑之时,只三日内便引军马入析津府诛杀得逆贼耶律淳,如此足以证明其忠心。
    早上虽有得耶律大石之语,天祚帝犹自未曾放在心上。
    以天祚帝想来,若果然萧干已知自己既至,必奉銮驾仪仗前来亲迎,说不定此时萧卿早已经领着满朝文武,大队士卒于关外恭候。
    当下众人只策马往南口赶来。
    十五里的路程于骑兵说来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不多时天祚帝已然领人出得居庸关南口。
    带得出关一看,天祚帝不由得大失所望,休说甚么銮驾,甚么百官!即便连士卒也无一名,关外只有得五百余商旅正在等候。
    耶律大石见得此状,心下大喜,当下便轻轻策动马匹,暗暗地往天祚帝身边靠了靠,却也不肯出言。
    同天祚帝相处这数日一来,耶律大石或多或少也了解了这厮的性子。于这厮说来,第一要紧的是小命,第二要紧的便是面子,甚么江山社稷,统统都得往后排。
    如今萧干未曾大张旗鼓前来迎接,天祚帝这脸是丢定了。自己若胆敢提及此事,这厮恼羞成怒之下,必然将怒火转向自己。
    如今自己只戳在这里,却不肯出声,便是恰到好处。
    自己戳在这里,天祚帝这厮见得自己,自然而然便会想起今早之言语,必定会更加难堪;自己不开口,这厮便找不到由头来朝自己发火。这股气闷在心里,不扳回面子这厮必然不肯罢休!
    果然,待到天祚帝瞥见得旁边耶律大石似笑非笑的模样,心中又羞又怒,却又找不出借口来朝耶律大石发火,乃愤然指着对面的五百商旅,转头朝耶律达鲁道:“何方刁民,挡朕道路!且领兵前去剿杀干净!”
    于耶律达鲁而言,第一紧要的便是陛下诏令,闻言之下,便领得数百侍卫越众而出。
    乙室拔业领着五百人马于此地迎候天祚帝,待见得居庸关外涌出一波人马,倒是迟疑了下,未曾敢马上前来相迎。
    实在是出关的人马太多,竟然有得千余人,此事大异常情。
    以常理推断,面对着金人大军前来追杀,天祚帝必然将大队人马抛于身后以迟滞金人追击,借机孤身或者领着数十近臣先逃。
    当初传来的消息便是金人三万大军追杀天祚帝三千人马,这么长的距离跑下来,天祚帝麾下竟然还有千余人马,这厮竟然未曾弃众先逃?这实在不是天祚帝的性子!
    且对方人马既多,自己又当如何行事?
    当初以为天祚帝身边人马不多,大王便命自己领着五百亲卫前来行事。谁料的如今对方人马超过自己一倍,若是按照原计划来一招霸王硬上弓,结果还不知道谁擒拿谁呢?
    乙室拔业正犹豫间,对方已经有得数百士卒出列,引马扬刀欲要杀来。
    乙室拔业见状自是大惊,赶紧领从人拜服于地,复引众人齐声高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小人等接驾来迟,陛下恕罪!”
    耶律达鲁领着五百亲卫出阵,自是任由诸人在前,自己藏于众人之后。
    如今听得对方此言,耶律达鲁便喝住众人,策马稍稍上前,命旁边亲卫问道:“尔等为何方人马?何故做商旅打扮?”
    要想混到亲卫头子,除了功夫同中心外,尚且需要急智。否则万一碰到紧急情况,身为众亲卫之首却迟迟反应不过来,只怕主官早死了十遍八遍了。
    乙室拔业听得对方此问,赶紧回道:“小人等乃朝廷兵马,受命前来迎接陛下”。
    说完此语,乙室拔业便双手将身份牌高举,以待对方验看。
    既然是要暗中擒拿天祚帝献于金人,便打死也不能透露大王亲卫的身份。至于这身份牌,整个南京道军权全在萧干手中,又要何等号牌而不可得?
    耶律达鲁闻言,便转头朝身边亲卫稍一示意。
    亲卫只得前来取过乙室拔业手中号牌,呈与耶律达鲁。
    耶律达鲁眼看完毕,这才略略放下心来,便策马上前,亲口问道:“既是朝廷兵马,何故做商旅打扮?”
    有得这献号牌,取号牌的功夫,乙室拔业早已经想好了借口,便回道:“回上官,唯有如今涿州正在宋人手中,且此地距离涿州甚近。朝中官员唯恐宋人得此消息,便引兵前来相犯陛下。为掩藏消息,朝廷便命小人等易妆先行前来。”
    其实这话里面也有破绽,然则耶律达鲁却未曾察觉。
    听得此言,耶律达鲁低头想了想,这话也在理,便开口继续问道:“虽则如此,陛下亲临又是何等的大事,又岂是汝等数百人马前来相迎便可?”
    乙室拔业便开口道:“小人临行之时,也曾听闻得朝廷正遣大军前来迎驾。”
    耶律达鲁便开口道:“只大军如今何在?”
    乙室拔业略一沉吟,便开口回道:“此军国大事,非小人之辈所知。虽然如此,小人却也暗中听闻得朝廷已经备齐銮驾仪仗前来相迎。只如此一来,必然颇费时日。”
    这话耶律达鲁可以理解。
    但凡涉及仪仗之事,必然是繁琐异常,非如此不能显示出主人的贵重。
    抛开其他礼节等不说,便以銮驾而言,所谓“天子驾六”。普通的马车一般都是一两匹驾马便可,皇帝的銮驾要用到六匹,可见其大小远超普通车马。
    此时道路情况又不是很好,欲到难行的路段,便得遣人抬将过去,如此一来,自然颇费时间。
    除銮驾外,按礼制,皇帝的乘舆也得三十二人相抬。如此一来,行动更是迟缓。
    史书上常常说皇帝出行,必然劳民伤财。其实单论吃喝倒是耗费不了多少,真正耗费的地方便在这礼制、仪仗上面。皇帝的一切出行工具都有规矩,要较普通人所用的大出数倍。当日隋炀帝看琼花,乘坐的龙舟迟寸过大,遇到桥梁便过不去。结果便是隋炀帝看了一趟琼花,江南的桥梁拆了重建的有三分之二。如此可见一斑。

第331章 搞事了(三)
    既然是朝廷兵马,自然不用再相攻杀。
    耶律达鲁问清详情之后,便引军退回,且将情形报于天祚帝。
    天祚帝闻听得萧干已奉銮與前来相迎,心中顿时便高兴了起来,只朝旁边耶律大石看了一眼,便开口赞道:“萧卿忠心不二,果为良臣也!”
    耶律大石闻言心中暗笑不已,却也不肯出言,萧干若是忠臣,那庆父、赵高之辈就该配享太庙!
    对方虽然自称乃朝廷兵马,又有得号牌为证。然则天祚帝身份又是何等的贵重,自然不可能如此就轻信对方。
    当下便有官员奉命前去复核,只以朝廷军令、官吏姓名等秘事相试探,待确认得对方无误之后,双方这才合兵一处。
    两军既合,便有亲卫领乙室拔业前来见驾。
    乙室拔业甫一入见,便于天祚帝身边瞥见得耶律大石,顿时心下大惊,赶紧借着行礼的机会低下头去,再也不肯抬起。
    天祚帝也好,其身边的文官也好,其麾下亲卫也好,大多并非南京道之人。即便偶有南京道本地人,也未必便见过乙室拔业。
    唯有耶律大石曾于南京道盘桓许久,又曾与萧干同操北辽王朝的权柄。两人翻脸之前,也曾和好过许多时日。乙室拔业身为萧干亲卫头子,平日里跟进跟出的,自然同耶律大石熟悉的很。
    只如今乙室拔业又岂敢让其覷破身份?
    乙室拔业以军中武将身份前来,即便擒拿天祚帝失败,萧干犹自能撇清自己,模模糊糊斩乙室拔业以謝天下。若是让人覷破得乙室拔业身份,万一擒拿天祚帝不谐,亦或让对方逃得数人,到时候萧干亲卫头子擒拿天祚帝之事传遍天下,则萧干必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只乙室拔业甫一进帐,耶律大石便已经瞥见这货容貌。萧干亲卫首领亲至,且又扮作商旅暗中前来,其中要说没有阴谋那就是有鬼了!耶律大石见状把握更甚,却只当做未曾看破,继续沉默。
    天祚帝见得对方执礼甚恭,心下倒是颇为满意。
    接下来天祚帝但有所问,乙室拔业只低头相答。这货不肯抬头,倒是颇合此时的礼数,其他诸人未曾疑心。
    当下天祚帝随意问了数事,乙室拔业回答之余,便又于怀中掏出密信一封,双手奉于头顶。
    当初萧干遣乙室拔业前来行事,原意天祚帝随从必然不多,或可以武力擒拿之。
    唯有天祚帝这厮实在是有逃命天赋,若果大军不管不顾便引军扑上前去,打草惊蛇之余,说不得又让这厮逃得一条生路。
    故此上上之策,便是以密信消除得天祚帝疑心,诱其入得军中。如此一来,便是瓮中捉鳖,万无一失。
    虽则如此,萧干密信之中也不肯透露乙室拔业身份,只言此人忠义,可托大事,自己敢以性命相保。
    见得对方奉上密信,当下便有亲卫取过奉于天祚帝。
    天祚帝略略看完,当下疑心尽去,却也不肯张扬此事,只将密信收入怀中,便传下领来,御营移入乙室拔业军中,又使耶律大石领其麾下殿后,以防金人破关追杀。
    以天祚帝而言,耶律大石并非忠臣,反观萧干才是忠心耿耿。
    此次天祚帝随同耶律大石东来,亦不过无奈之举,一方面天祚帝正在百般图谋耶律大石大军,另一方面未必就没有提防的心思。
    如今有更忠心的部属前来,将御营移往更加安全之地,这也是应有之义。
    闻听得天祚帝此令,乙室拔业心中自是大喜,赶紧磕头领命。
    如今对方兵马颇多,依前策以武力强行擒拿天祚帝已然不可能。
    大王到底便是大王,只一封密信引得天祚帝这厮自寻死路。
    这厮竟然领兵入驻自己营中,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一切犹自掌控之中,唯一的问题便是自己兵力不足,不足以行事。
    如此便当火速传书,请大王再发援兵。大王若知耶律大石在此,彼等再遣心腹兵马前来。
    待到自己兵力已足,攻灭得耶律大石只余,犹自可以按前计行事。
    耶律大石闻言也自大喜,赶紧点头应下。
    以如今情形看来,天祚帝出事那是必定的。
    不同的是这货若于自己手中出事,王贤弟虽有得后手以为掩盖,然则天下聪明人何其多矣,又岂能尽行瞒过?或多或少必然会影响自己名声。
    如今这厮竟然移营入得萧干部属之中,那这个锅自己便可以轻松甩给萧干。
    天祚帝见得二人应承,心下也自大喜。
    自己正要借萧干之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