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耶律大石早有准备,已明耶律成领着二千人马为后卫。
完颜照立原本欲以袭扰手段迟滞得辽人行进,待见得辽人军中未有天祚帝旗帜,便知这货已然先逃。
虽然如今兵力马力已经恢复得一阵,要破对面辽人不难,然则缠斗颇费时日,完颜照立又岂敢如此?
无奈之下,完颜照立也顾不上死伤不死伤了,只能以轻骑冲阵而过。
前文便已经说过,但凡轻骑兵互斗,当以缠斗为上,若是对冲,双方死伤必然十分接近。
如今对方不肯缠斗,但直挺挺冲阵而来。按常理耶律成自可以引军避开,再咬尾追杀。
要放在平日,这便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然则今日却不行!
林牙兵少,自己若是引军避开,放得金人过去,必陷林牙于陷地。
故此耶律成也不得不鼓动兵马,对冲而来,欲要通过肉搏将金人轻骑迟滞于此地,替林牙争取得逃亡时间。
当下两波兵马相对冲杀而来,正如两支锋利的剪头碰撞在一起,顿时便是同归于尽的下场,但见得双方剪头处人马要么为对方所杀,要么被撞落马下,只转眼间又为后方马匹踩踏成肉泥。
到底也是金人彪悍,虽见得前方人马纷纷阵亡,后面人马犹自悍不畏死的朝前冲来。
反观辽人兵马,虽然于人数稍稍占优,奈何成军不久,待见得前方人马几无幸免,后方人马不免便有得几分胆怯。
只这稍一犹豫,后方人马未曾来得及堵上。
完颜照立趁此机会,便领着残余军马冲阵而过,继续往居庸关追杀而来。
耶律成见状又急又怒,然则事已至此,也只得赶紧召集人马,复追逐金人而来。
第328章 群英汇聚(六)
当下耶律大石护着天祚帝先逃,背后完颜照立领着残兵猛追,再背后又是耶律成领着辽兵死命追赶。
而居庸关内,乙室拔业兵马、刘延庆兵马、郭药师兵马早早已经在此准备。
除此之外,太行山中马扩也领着数百人马潜伏于此。
正是群英汇聚,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要说天祚帝这货到底不愧耶律跑跑之名,逃命功夫确实有一手,运气也确实不错。
当初耶律大石分得兵来,便命耶律成领得二千兵马殿后,原本有得这支兵马在,即便完颜照立再度前来袭扰,也必然为耶律成所阻滞,自己便可按照往常速度行进。
然则天祚帝这货为了夺得耶律大石兵权,欲要将耶律大石同其麾下隔开来,便故意命其陪同自己日夜兼程往居庸关而来。
也就是有得这日夜兼程,完颜照立虽拼死冲出得耶律成拦阻,却也无法追得上天祚帝。
待到完颜照立好不容易到得八达岭外,便只能眼睁睁看着远处一队人马疯狂地逃入山谷之中,不敢继续追来。
此时耶律成领着辽军也远远出现在身后,完颜照立略一思索,到底还是引军避开了去。一则天祚帝已逃,杀得背后这些小鱼小虾没太大意义。二则此次双方均已疲惫不堪,一旦交战双方伤亡必然很大。这也很好理解,原本你战力五十,我战力一百,双方差五十;如今大家都剩下两成战力,你战力一十,我战力二十,单兵战力差距明显减少,士卒数量便变得重要起来。三则也是自己这方已经只剩下五百余人,反观对方犹自有得千余人马,万一再来个阴沟里翻船什么的,给都统报讯的人都没有了。
完颜照立既然引军避开,反正林牙已经逃得出来,耶律成便也不肯前去找死,只领着这剩余的千余人马紧跟着入得山谷。
至于为何完颜照立见得天祚帝等人逃入得山谷便停步不追,便得先来看一看居庸关的地形。
居庸关,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径之八,正为南京道沟通西京道的咽喉之地。
这些虚名都是其次,最紧要的便是居庸关的长度。史载所谓关前廿五里,关后十五里。
自八达岭开始入得山谷,行的二十五里山路才是居庸关城池;出得居庸关城池,尚且还需前行十五里山路,这才能出得居庸关南口。
前后共计四十里路途,两边均是崇山峻岭,中间一条所谓的“驿道”!
其实“驿道”的长度还是其次,最紧要的还是“驿道”的宽度。
按史书记载,居庸关内驿道宽处“双车仅能并行”,窄处“战马不得齐进”。换成现代的话来说,便是宽处大约有个双向双车道,窄处只有得双向双自行车道。
其实“驿道”的宽度还是其次,最紧要的还在地形。
居庸关所在的山谷不仅仅是“山谷”,还是“溪谷”。驿道一侧傍着军都山而行,另外一侧便如同悬崖一般陡峭,悬崖下面,一条小河伴随着驿道蜿蜒前行。
如此险要地形,也不需要据关而守,只需要在狭窄处放得百余人马,则任凭你千军万马也休想过去。
这事还真不是吹得,但观宋金辽元四朝,居庸关从未为武力失陷过。
历史上童贯两次伐燕失利,便买动得金人南下。金人虽则经由居庸关而入,却未曾武力将其攻陷,主要原因便是尚且未待到金人攻打,辽人早已弃守。
当初闻听得金人有西京道而来,辽人赶紧遣重兵前去居庸关防守。然则众辽兵这才入得南口,尚且未到居庸关城池,便遇到沿途山体滑坡。
这种自然现象实非人力所能办到,众辽兵以为天意灭辽,便一哄而散。
金人由此趁虚而入。
待到童贯花重金买得南京道到手,又过得几年,金人肃清得内部辽人反抗势力之后,便南下侵宋,只数万大军却为五千宋军阻于居庸关外,不得寸进。
金人无奈之下,便只得分兵。但以一军堵住居庸关北口,另遣一军绕道蔚州,经由飞狐,攻破的紫荆关(此次王叶入宋的路径),入得易州。然后自易州北上,堵住居庸关南口。
也正是应为居庸关这种地形,外面的人难以攻入进去,里面的人也难以攻打出来。
金人但将两头一堵,截断得关内粮草,过得月余,待到关内守军差不多全部饿死之后,方才占据得此雄关。
这里再插一句,金人同后世的后金一样,同样大本营在东北,同样攻打南京道,金人却不敢经由辽西走廊自山海关而入,只敢绕道西京道攻打居庸关。
换言之,明朝只需要守住山海关便好,有得辽西走廊在,后金国力必不能支撑如此长的粮道,故此后金打死也不敢经由辽西走廊攻打山海关。
以此说来,圆嘟嘟的宁远城就是一个笑话!
后来蒙古伐金,照样被金人堵在居庸关外不得入,照样绕道紫荆关入得易州,照样将居庸关两头堵住,照样饿死得里面金人守军才将居庸关收入囊中。
有得如此险地,眼看着天祚帝等人逃得入去,完颜照立又岂敢继续领兵追杀?
到时候前头耶律大石遣得数百士卒一堵,后头耶律成又领得千余人马一堵,管教完颜照立匹马不得出谷!
却说天祚帝逃得自八达岭逃得入山谷来,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小命基本已经保住了。
唯有沿途地形险要,众人也不敢休息,便鼓足余勇将这二十五里山路一口气跑完。
待近得居庸关,却发觉得此地并无辽兵把守,城池内唯有税丁数十人,以朝往来商旅征税。
众税丁见得大军陡至,便连关门尚且不敢上前关上,便轰然一声往南口逃去。
耶律大石见状大叹!
待众人进得居庸关,人马皆是疲惫不堪,当下也不肯前行,但于关内休憩。
又过得近一个时辰,便见得耶律成领着千余人马前来。
耶律大石见状大喜!
天祚帝见状忧愁不已!
第329章 搞事了(一)
却说天祚帝众人逃得至居庸关,人马皆是疲惫不堪,既然此地已经安全,当下便不再前行,只于居庸关休憩得一夜。
宋人也好,萧干也好,早早便在居庸关内外布下得密探。如此紧要消息,谁敢怠慢?便各有得消息连夜传来。
不管是王叶也好,刘延庆也好,乃至于乙室拔业也好,心下皆是大喜。既然天祚帝已至,眼见着大功唾手可得,纷纷厉兵秣马,欲要大干一场。
就在当夜,便有一名亲卫偷偷摸摸来到耶律大石营帐求见。
当初大军尚且未曾动身,王叶便已经同耶律大石将东来之后的种种情形计议清楚。
若果萧干遣兵防守居庸关,自当如此如此,便能以天祚帝的名义骗开关门。
若果萧干未曾遣兵防守居庸关,又当如何如何。
若果萧干遣兵来迎,又当如何如何,若果萧干未曾遣兵来迎,又当如何如何。
只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谁料的金人得天祚帝之心如此之盛,竟然敢以三千精锐为弃子,只日夜兼程前来迟滞。耶律大石引军与其交锋的一阵,虽杀敌一千三百余人,到底麾下也折损了近三百认识。
接下来又分得耶律成千余人马以为后防,如此手头便只剩下得七百余人马。
只凭着这七百人马,若要按照再按照原来计划擒拿天祚帝献于宋人自是再无可能。如今情形有变,耶律大石虽心中也有成算,却也不敢不遣亲卫朝王叶问计。
如今陡然听得亲卫回营,耶律大石心中欣喜若狂,尚且顾不上重新着衣,只披衣趿鞋而起,便命人将其召入。
亲卫入得房来,也不多言,只递上一封蜡丸密书。
耶律大石接过密书,便命人将此人领下去受赏,自己就着蜡烛细细看来。
只这一看,耶律大石不由得心中又愧又喜。
愧得是自己偷师这半年来,自以为于谋略一道已然登堂入室,然则同王贤弟一比,却仍然是高下立判。
当下耶律大石便收起心中这一丝自满之意,且继续装无能,继续偷师才是王道。
欣喜之事却也简单,只若按王贤弟之计行事,必能得天祚帝不说,尚且有可能将萧干进一步拉进这趟浑水来。
此信关乎国运,乃是机密之中的机密。看完密信之后,耶律大石也不敢久留,便就着蜡烛将密信烧完,复将灰烬尽行捏碎。
到得第二日一早,天祚帝早早便已经遣人前来传耶律大石入见。
待到耶律大石入见,天祚帝态度却是与往日迥异,变得异常地和蔼起来。
前面数次见面,天祚帝动不动便是“你”“汝”的,今次竟然开口称呼起耶律大石的表字来。
耶律大石却也心知,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天祚帝既然肯如此亲切,背后必定有什么阴谋。
虽则如此,到底君臣有别,耶律大石却也不敢有怨上之语。这货情商高,演技更好。如今正是拼演技的时候,耶律大石浮沉官场数十年,演技倒是那手得很。见得天祚帝此状,便赶紧装出受宠若惊的神情来。
事实果然如此,待赞许得耶律大石三两句话后,天祚帝只言语一转,便开口道:“只如今金人已至居庸关外,萧卿又未曾遣人前来防守。虽则此关险要,金人必不肯轻易入得关来。只凡事皆有万一,若是金人不肯死心,便遣得三五十敢死之士前来试探,只恐关内虚实必为彼等所知,如此又当如何是好?”
说完此语,天祚帝朝耶律达鲁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便转头朝耶律大石看来。
耶律达鲁会意,尚且不待耶律大石开口,便赶紧抢先道:“陛下且休要忧心!此关凶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于此地驻扎得千五百余人,即便完颜斡鲁顷三万大军而来,亦必不能见功。”
天祚帝闻言抚掌大笑:“好计策!”,便朝耶律大石开口道:“重德以为此计如何?”
毛的计策!以天祚帝这点智商,在耶律大石面前玩心思还嫩了点。
耶律大石闻弦歌已知雅意,这天祚帝不过又一次欲要支开自己麾下大军,到时候好方便对自己下手而已。
好在此事自己早有准备,故此耶律大石只装作稍一迟疑,便开口道:“陛下既有吩咐,臣岂敢违命?虽然,奈何南京道形势未明,只恐臣将大队人马留于此地,无人护卫陛下安全。”
以天祚帝看来,这不过是耶律大石同萧干不和,便出言攻讦而已。
当下天祚帝便哈哈大笑:“重德犹自疑心萧卿耶?南京道乃朕基业,萧卿乃朕重臣,替朕狩牧万民。如今朕入南京道,又有何人敢前来加害?”
耶律大石沉默良久,这才开口道:“陛下领军东来之事,虽未传遍天下,然则有心人必不难探知。若萧干果为忠臣,自当以銮與仪仗候于关外久矣!”
这句话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便是銮與仪仗四字。
王叶已然到得关外,自然知道萧干只暗中遣得人马伪装成商团而来。
不管天祚帝听不听得进去,今日有得耶律大石这一句话,后面便好行计。
天祚帝此时犹自不以为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