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人的心里,就像是以最为热烈的形式,向着怒气致敬,为着三个殉葬的女人送行。

    擂鼓坪上的其他女真胖鼓手先是愣然,旋又有心想要压倒重真,却自知不敌。

    后来,便禁不住轻轻地擂响各自的战鼓,去向心中所敬仰的大汗,致以最后一份敬意,同时也是在为黄重真助威,就像是配合主唱的和声一般。

    这第一声鼓声,竟是一个明国人敲响的,倒是令所有的女真贵族始料未及。

    便连黄台吉等八王,都只能用复杂的目光看着,用复杂的心态接受着,却是不能横加阻止。

    毕竟,象征着一代大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鼓声,又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停止的?

    然而在黄重真心中,自己所擂响的,无非便是“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的情怀与气势。

    便连祖大乐等人,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也随着昂扬的鼓声心旌神摇,似乎汉唐铁骑纵横大漠的光辉重现,似乎成祖五征蒙古的豪情万丈,已热血回归。

    在敌对国的占领区内擂响战鼓,这是何等的胆量,是何等的激奋人心啊!

    于是乎,数种不同的心绪,竟都被黄重真一人带动起来。

    擂至半晌,看着旌旗与猎猎的响声与他辉映,他更是禁不住开嗓唱道:“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少年人的嗓音本该如公鸭一般沙哑,可黄重真却偏偏天生一副好嗓子,沙哑中透着嘹亮,嘹亮中带着沙哑,完美地柔和在一起。

    便像是后世KTV里的麦霸一样,极富磁性,分外迷人,大姑娘小媳妇家的,听得格外芳心摇曳,不能自已。

    许久,鼓歇,歌止。

    却无论是后金的女真人,还是大明的汉家子,都只觉得心中久久激荡,许久都极难自禁。

    最终,还是黄重真自己深深地呼气吸气,然后将鼓槌丢还给棒槌一样杵在边上的胖墩儿,道了声谢。

    便又对范文程吼道:“吾辈男儿,不会抚琴,也不会吹那什么萧,更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擂鼓倒是挺专。此鼓曲叫作《霸王别姬》,承让了,范先生。”

    说着,便朝范文程拱拱手。

    范文程性喜安静,正被呼啸的秋风吹得凌乱不堪,又被黄重真的鼓曲和歌声扰得烦躁不已,闻言更是郁闷得快要吐血了。

    ——我跟你发起挑战的时候,你说你甘拜下风。现在我都没有说应战,你也没有发起挑战,却直接说你赢了,这特么是啥子道理哦!

    又是谁说无耻之人读过书后,往往会变得更加无耻的?明明是当过兵之后!

    正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况且这个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少年,哪里是个兵啊!分明就是根老油条,简直就是个……就是个……**嘛!

    范文程张开嘴就被秋风灌了一口,呸呸了两声正要反驳。

    站在迎风处的黄重真,却又抢先朗声说道:“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大明人。这便是我等关宁将士和无数大明志士的誓言。

    后金与大明争斗了数十年,战火越烧越烈,丝毫都没有停歇的迹象。在此过程中,大明输多赢少,数十上百万将士血洒辽土,惨烈悲壮。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仅仅只是小儿科,重头戏还在后边呢。华夏一族与女真一族,终将产生最为激烈的碰撞。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也终将达到最为关键的岔路口。

    却不知到了那时,范先生又会如何抉择呢?是继续南辕北辙,受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唾弃呢?还是螳臂当车,以血肉之躯成就华夏之魂呢?”

    这番话貌似说得很明显,其中的深意却极少有人能够明白,啥辙啊车儿的。

    憨憨的女真贵族们犹如听雷的老鸭一般,将嘴巴张得老大,也将脖子伸得老长,却硬是半点儿没听懂。

    便连祖大乐等还算有点儿学问的关宁少年,也是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便是黄台吉这个对于时局和大明,都有着极深研究和思索的后金新任大汗,都听得眉头紧锁,似有所悟,却始终不得其中的要领。

    范文程却是心中一动,无耻的脑海之中,竟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后金在他的出谋划策之下,如他们的女真祖先一般,率满万不可敌的铁骑,悍然破关而入,攻占幽燕,越过黄河,荼毒中原,饮马长江。

    这样的场景,仅是想象便已令范文程热血沸腾。

    他强行压抑着这份臆想,迎着剧烈的秋风,着魔一般面色狰狞地吼道:“当吾大明的老师鄙夷吾朽木不可雕的时候,当吾大明的同窗嘲讽我愚笨如猪的时候,当吾大明的乡邻嫌弃我穷困潦倒的时候。

    当大明所有人都不认可吾的时候,吾便选择通过帮助后金,来实现这一生的志向。卖国求荣也好,苟且偷生也罢。总之,是要令昔日看不起吾的那些人,刮目相看,直至追悔莫及。

    你们这些狗日的关宁少年,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要当那大明之狗。那么现在,吾范文程也告诉你,此生无悔入后金,若来世有的选择,便直接选择成为一名女真的勇士,又何妨呢?”

    这番话便算是表明心迹,甘愿为奴,也将范文程幡然醒悟的可能性,尽数抹杀了。

    他日,若日渐式微的大明能在各种能人志士的帮助之下,再次变得强盛起来。

    他即便是想要回到大明,哪怕是立下天大的功劳,也只能是将功赎罪,却不会再被任何一个大明人所原谅与接受了。

    黄重真点点头,很干脆地说道:“明白了,袁帅所托,我已尽数传达,也得到了确切的答案。自今日起,你范先生便与华夏再无干系了。袁帅也不会再有念想,只是誓守关宁罢了。”

    乌泱泱的女真贵族,冷眼看着两个明国汉人在奴酋的陵寝边上,围绕着“华夏”这个深沉悠久的话题,为着心中之志而争一语长短。

    黄重真的话固然令他们迷惘,范文程的话倒听得十分清楚,也明白了他的心迹,不免觉得欣然自傲。

    然而,黄重真紧接着的“袁帅所托”、“袁帅念想”,却又让他们惊疑不定起来——范文程与袁崇焕真的认识?还暗中有所曲款?

    若真是如此,那么问题真的大了,先主征战一生从无败绩,无论是羊还是熊,只要来了辽东,便都会被宰了吃掉,且无一不是以少胜多,赢得干脆利落。

    却又缘何,一遇上袁崇焕,便对他所守的那一座宁远小城,束手无策呢?

    便连黄台吉都禁不住眉头轻锁,深深望了擂鼓坪上那个迎风而立的少年一年,又轻轻一瞥被他激得有些气急败坏的短髯中年,一时之间竟也无法拿定主意。

    随着“轰隆”一声,巨石落下,奴酋的陵寝,恰于此时完全地封闭了。

    黄重真便没有给女真贵族留出太多思索的时间,又说道:“大汗,诸位贝勒,各位爷,我等此行,心愿已了,不辱使命,也不负此行,这便离去了。

    他日若在战场之上狭路相逢,便请各位女真族的勇士,不必手下留情。吾等关宁少年,‘上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此别过,各自珍重,请。”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旗鼓相当

    因为两个少年的“阵前决战”,自黄重真握上剑柄的那一刻起,便已经开始了。

    多尔衮提起沉重的斩马刀指向黄重真,刚想循着剧本叫阵,却听后者已先发制人,横剑吼道:“明国辽东巡抚袁崇焕账下守备黄小贰在此!谁敢与某一战?”

    女真贵族嘘声四起——一个守备,也敢叫得这般大声?

    祖大乐等人虽也听得有些郝然,却更加觉得热血沸腾。

    多尔衮虽被先声夺人,却也毫不示弱,吼道:“金国多尔衮在此,小子休要猖狂!”

    至于自己尊贵的身份,他连提都懒得提,便已策马向前,人马合一,便如一道黑色闪电般,狠狠地冲向黄重真,更是声若春雷,吼道:“先吃爷爷一刀!”

    “来得好!”黄重真针锋相对,也是疯魔一般策马迎上,坐下枣红马犹如一团红色火焰,手中大铁剑犹如一刀黑色闪电,那气势比之多尔衮,丝毫不逞多让。

    “铿锵!”

    刀剑狠狠地击在一起,发出刺耳的摩擦。

    两匹高大的战马错身而过,马上的少年骑士纹丝不动,待快要奔至场边时,奋力一拉马缰,战马人立而起,原地漂移一般调转方向,再次狠狠地冲向对方。

    很显然,第一回合,双方战成了平手,且看第二回合,谁能占据上风。

    当然,这只是外人的看法。

    身在局中的黄重真却暗暗吃惊——能于日后有魄力数次带领女真人入关的这个家伙,确实还是有两下子的,拳脚功夫虽不如自己。

    但身为职业骑兵,他的马上作战能力,确实比自己强上不少。

    虽然,这差距很小很小,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高手之间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这毫厘之差。

    幸好,自己这具手长脚长的小壮身子,极富韧性,多尔衮便是咬紧牙关使尽浑身解数,也休想在短时间内压倒自己。

    所以,黄重真没有丝毫的退缩闪避,与多尔衮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乃至于以命搏命,丝毫都不肯相让。

    因为他很清楚,而在这样的决战之中有所避让甚至胆怯,那么等待自己的,除了被无情斩落下马,便再也没有其他的结局。

    而他,自然是不会允许这种结局出现的。

    因此,在黄重真的奋力拼搏还击之下,这场三国猛将对垒的决战,虽然惊险,却也煞是好看,便连以马术为傲的女真贵族们,也看得都不得不心生佩服。

    毕竟,这样的明国小子,真的不多见呀。

    故而,两人甫一开场,便已令人热血沸腾,却无论女真人还是明人都没有叫好,生怕影响马上拼杀的各自族人,同时无不屏息凝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八王台上,便连黄台吉阿善,还有陪演一般一言不发的阿敏莽古泰,以及刚刚经历额娘殉葬之痛的阿济格多铎,都看得目不转睛。

    剑眉星目的济尔哈朗,更是一瞬不瞬,目光炯炯。

    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两个少年的任何一次冲锋,都是实打实的较量。

    冲锋,加速,近身,奋力,错身的同时,兵器交击,铿锵作响。

    没有太多的巧劲可以利用,拼的都是实打实的功夫,两人甚至连任何的呼喊都没有,只是默默地憋着一股劲儿,都想将同为少年英杰的对方,挑落下马。

    少年相轻,大抵便是如此罢。

    虎口震,手臂麻,肌肉紧绷。

    这样的“阵前决战”,在势均力敌之下,很快就变成了意志的较量。

    刚开始的时候,多尔衮还能凭借过人的马术略占上风,可是他很快便吃惊地发现,那黑脸少年竟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着,渐渐地便压制不住了。

    那一天能吃下一头牛犊的少年身子,真的壮如牛犊一般,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他不断地催动着座下的枣红战马,甚至于不惜主动发起冲锋。

    然后,高高挥起那柄通体乌黑的大铁剑,狠狠地斩向自己,以至于自己明明可以从更加精妙的角度出刀,却不得不挥刀格挡。

    “这大概就是先发制人,攻敌之必救吧!”

    多尔衮默默地想到,同时愤怒至极,拨转马头再次冲锋时,也不管不顾地率先一刀斩去,迫使黄重真也不得不挥剑格挡。

    双方就这样你来我往,丝毫都不肯相让。

    马上的两个英俊少年,一副以命搏命的英勇样子。

    而座下的战马也都很神骏,又因为马速太快,每一次的冲锋,却连两次挥动武器的时间都没有,看上去更加的凶险。

    这样毫不避让的实打实较量,对于少年的身子和座下的战马,都是极大的考验。

    毕竟,在极速移动之中,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摩擦,都有可能令战马失控,且就算是钢板,也极易变形。

    可两个少年却这样你来我往,硬是交战了近百回合。

    周吉心系他的阿真,看得焦急无比,却又偏偏帮不上忙,只得站在原地默默地跺脚挥拳,或大惊,或惋惜。

    终于,他突然意识到也该为自己的好兄弟做点什么,眼睛便下意识地飘向擂鼓坪。

    只见,一整排战鼓边上的光膀胖鼓手们,都魔怔一般看着场中的决战,却连半丝反应都没有,便捅捅旁边的袁七,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袁七立刻会意,便又叫上了吴三桂,以及大牛等其他几个兄弟,悄悄地来到擂鼓坪上,各自看准下手的对象,便劈手从胖鼓手手中夺过鼓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