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概在这些凶狠而又彪悍的女真骑兵眼中,大炮便是守岛明军最后的残留勇气,一旦这份勇气因失去了距离的优势而消散,便也只余下被屠戮这一结局了。

    在全体炮组辅兵按部就班的努力之下,黝黑的炮膛已逐渐冷却下来,并且更加地黝黑发亮,猛虎般的红衣大炮再一次地蓄势以待。

    既然有着如此良机,黄重真自然也就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其中的一队骑兵,以迎头痛击:“向左调准炮位!十连发准备!填弹!勾线!点火!放!”

    轰轰轰!轰轰轰!……

    成串的震天炮轰之声,再一次极富节奏与韵律地响了起来。

    刹那之间,勇猛冲刺的建奴骑兵千人阵里,又是一场堪称惨烈的人仰马翻。

    人的怒吼,马的哀鸣,在那顺眼响成了一片,却无一不被咆哮的炮声所压制。

    而正当左侧这队骑兵的先头部队人仰马翻,后续者却仍冒着流星雨一般的火焰炮弹加紧冲锋,右侧的那一队骑兵以此为掩护,趁机冲上了海岛的时候。

    先前上岛的四百余建奴骑兵,已纵马跃过明军布置在最前方的,并未绑有铁丝的拒马鹿柴,然后毫无防备地狠狠撞在那些乱七八糟横在空中的细铁丝之上。

    这是黄重真指导布置的第一道铁丝网防线,为的就是要让建奴骑兵在以速度进入大炮的炮轰死角,正以为再也无所顾忌的时候。

    骤然遭受比之前更加致命的打击,以达到继续激怒他们,同时也为他们的最终崩溃而进行心理叠加的目的。

    这听起来很复杂,却也非常微妙。

    就像人的心理那样,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并且可以被人所感受到。

    在守岛将士紧张而又期盼的注视之中,紧绷的细铁丝恰如那个国字脸少年所言的那般,瞬间便对没有心理准备也毫无物理防备的建奴骑兵,造成了近乎残忍的杀伤。

    “嗡!”“嘣!”“呼啦!”“嗤啦!”……

    随着一波又一波堪称无畏的冲锋,受到冲击的紧绷细铁丝不断地震颤着。

    有些在切断敌人某一部位躯体的同时,也瞬间便崩断了。

    有些则因巨大的冲力,而导致树墩都被扯了起来。

    而更多的,则是建奴骑兵及其座下战马被切成块状的令人发颤的声音。

    毕竟,为了尽可能地减轻不必要的负重,减少冰层不堪负重的可能,这一万骑兵就连之前几乎从不离身的铁甲都没有穿啊。

    于是,那些紧绷的细铁丝就只要嵌入了蛮兽般无畏冲锋的所谓勇士。

    然后切开他们强壮的身躯,让热腾腾的鲜血抛入空中,洒在地上,也在铁丝之上留下了一串又一串细密的血珠。

    或迅速地滴落在地,更多地则被冰冷的海风一吹,便连属于生命的最后一丝余温,都被冻结在上边。

    好好的血肉之躯、生命之体,竟就这样毫无征兆地被分成了冷冰冰的一块又一块。

    其速度之快,甚至那些机体都还在血泊之中本能地嚅动着,活像一只只特大号的蛆虫。

    这……实在是很令人感到恐怖,也很令人作呕的一幕。

    若非凝结在空中的冰血珠提示着前方有东西,对图腾神抱有极大敬畏之心的建奴骑兵,还以为岛上的明狗会邪术,或者有鬼神之助呢。

    对于他们来说,后退是不可能的,调头就跑更加不必说。

    恰如黄重真所想的那样,建奴骑兵有了同伴鲜血的触怒,而变得更加愤怒,更加凶残,更加没有理智。

    他们前仆后继地往前冲锋着,同时将手中的厚重武器狠狠地砍了下去,妄图将空中那些细长细长的狗玩意儿斩成两断。

    许多力大的建奴骑兵第一时间就成功了,更多的却没有这份功力,但是那些被深深打入土中,并被牢牢冻在地里的木桩,也纷纷开始松动。

    绑在两端的绷直的细铁丝,也变得弯弯绕绕。甚至便连不少树墩都被连根拔起,或者被生生地勒断。由此可见建奴骑兵的精锐勇猛,确实不是盖的。

    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哪怕这些细铁丝无法对坐在战马上的他们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对于战马的四蹄乃至身躯,却仍然有着不小的牵绊,甚至缠绕作用。

    许多的战马蹄子被缠住了。

    酷爱自由奔放的战马自然极力地想要甩开,然而这种只用蛮力的办法,却只能越甩便越缠得厉害,随着越陷越深,唯一的结局就是被缠住全身。

    然后,越是挣扎,便缠得越紧,最终那些本已宽松的细铁丝再次变得紧绷起来,嵌入人与马厚实的皮肤,切开肌肉,割开血管。

    好多好多的建奴骑兵,都因此而倒在了往前方那座矮小城池冲锋的道路之上。

    看着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同伴,又这样不明不白地倒在了各自的血泊之中,剩余的建奴骑兵变得更加愤怒了,更加怒不可遏地嗷嗷嘶吼着,往龙城冲去。

    “真是无畏而又野蛮的冲锋啊!”黄重真见了,不免摇头叹息。

    文明与野蛮终将产生宿命般的碰撞,而若文明不够文明,野蛮不够野蛮,那么双方都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和教训。

    总而言之,不管建奴骑兵的情绪怎样变化,冲锋的方式怎样英勇,都改变不了一个被他们刻意忽视了的,足够令其羞不可抑的事实。

    那便是——至目前为止,建奴骑兵便连大明觉华将士的影子都尚未看到过。

    想象当中短暂的短兵相接,迅速地将其击溃,再进行无情屠岛的场面,更是同样未见影儿。

    反而,是蛮兽般强壮而目中无人的建奴骑兵,在一波又一波地倒下去。

    这画面虽然充满着淋漓的鲜血,以及令人作呕的断肢残躯,然而守岛的明军看见了,却非但没有胆怯,反而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尤其是守在最外围城墙防线处的将士,因此距离最近而视觉冲击也最为强烈,许多士兵都不禁热泪盈眶,同时也对那个国字脸型的少年又钦又佩。

    曾几何时,辽东的大明人士,无论奋起反抗的军队还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所遭受的便是如此枷锁般的命运——被屠戮,被无情地屠戮。

    也正是因此,虽然大部分的黑土地都已被建奴所占据,但是剩余的辽东人只占着狭长的辽西走廊,以及海外的几座孤岛,仍然在继续顽强的抵抗。

    热泪与热血的味道都是滚烫而又咸咸的,相融之后更是变得那样鲜明与强烈。

    然而,所有的守岛将士却又不得不承认,被彻底地激怒了的女真骑兵,是悍勇并且可怕的,他们确实有着打赢萨尔浒之战、广宁之战、辽阳之战,并且纵横辽东十数年的本钱。

    许多女真悍卒拼着重创,也要挣脱铁丝网的束缚。

    哪怕鲜血喷涌,也要仰天怒吼。

    哪怕摇摇欲坠了,也不甘心往后跌倒,而是舞着兵器,奋起余力地往前扑去,用自己的血与肉,为身后的同伴铺出一条通往龙城的屠岛血路来。

    在黄重真的眼中,这确实是一条堪称惨烈,代价也极大的血路。

    第一队上岛的四百余建奴骑兵几无生还,但是这条血路,好歹也是被铺了出来。

    至此,突袭觉华岛的第一队建奴骑兵,整整六百余名,无论健硕而又精锐,还是矫健而又野蛮,都已全军覆没。

    觉华将士苦心布置的第一道防线,终也宣告失守。

 第五十六章 三段射击法再现

    但,这并不妨碍守岛将士心中激荡,军心大振,信念大增。

    毕竟,只是战场布置与大炮的远程轰击,不费一兵一卒,便让整整两个牛录的建奴精锐骑兵全军覆没,这几乎便是自明金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

    并且,继第一队而冲到了岛上的建奴二队、三队,入目之处的前方,仍有不少的拒马、鹿柴、木桩、树墩。

    因着近在眼前的惨痛教训,他们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却万万没想到,这些玩意儿仅仅就是黄重真这个臭坏蛋用来迷惑他们的。

    金士麟侧头看着他那棱角分明的侧脸,突然觉得这小子绝对不像面上看着的那般横平竖直,而是比那些读书人的花花肠子,还要弯弯绕绕啊。

    “如此复杂的战场布置,这小子是怎么想到的呢?”金士麟歪着脑袋默默地想着,憨憨的少年脸庞上,若有所思。

    第二波右侧的那队建奴骑兵,因为无需承受炮击的缘故,老远就看到了这一幕,愤怒盖过了一切的情绪,目眦欲裂之下,自然死命地催动着座下的战马。

    但是,哪怕他们拼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奔至了战场,也只能看到一地的血肉正在逐渐被冰冻。

    左侧承受完三十枚炮弹的那一队建奴骑兵,也匆匆赶了过来。

    近距离感受到面前的悲壮惨烈之后,也无不无比愤慨,咆哮着誓要将正在前方城墙内探头探脑的明军,屠成碎片。

    几个大蛮兽般强壮的牛录额真迅速地对视了一眼,便已心领神会。

    吃堑长智的他们为了避免类似的战况再次发生,当即决定为后续的大军探明通往前方那座小龙城的所有道路,清除一切的障碍。

    因此,立刻便化整为零,以女真祖先狩猎时的最基本配制——牛录,为单位。

    由各自的额真率领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起来。

    只见他们一个个地破坏横亘在路边的拒马鹿柴,便连树桩木墩都不放过,堪称亦步亦趋,而不是如以往这般仗着骑术纵马跨跃。

    “你们也有今天!”城墙内的明军将士看到这一幕,心中暗暗冷笑,真的好想出言提醒一番,但当然不会这样做。

    只待到几乎所有的障碍物被清除了,这两队建奴骑兵才知晓了前人之所以奋不顾身,就是为了替他们铺就一条可以酣畅进攻的血路来,并且已经成功。

    通往小龙城的道路早就变成了一片坦途,羞愤之下,便嗷嗷叫着发起猛攻。

    城内明军见状,当即握紧各自的卫岛武器,只待各自的将官下令,便会予以迎头的猛击。

    小龙城的城墙虽然不高,但对于想要一把便飞跃的建奴骑兵而言,便如一道小小的天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故出于惯性,大多数的建奴骑兵所主攻的方向,仍是那座小小的城门。

    近了,更近了,真的很近了,近得几乎只剩下了一箭之地,便连准心极差的三眼鸟铳,都可以无所顾忌地怒而开火。

    鸟铳所独有的响声,沉闷而又密集的地响起来。

    居中攻向城门的那队牛录骑兵,率先遭受重创。

    大量骑兵被鸟铳强大的贯穿力带得仰面从马上跌落——发现建奴骑兵没有穿铁甲之后,火铳队立刻调整射人先射马的策略,直接便将愤怒的弹珠往骑兵的身上倾泻,直接就杀伤了一大片。

    人的惨叫、怒骂、咆哮,与战马的悲鸣混作一团,战场于刹那之间便显得惨烈而又混乱。

    然左右的两队牛录骑兵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先是左翼猛驱战马,加速而来,并于同时弯弓搭箭,试图以弓箭加以还击——骑射之术!

    这便是建奴仗之以纵横辽东,打得曾经的宗主明国节节败退的最大荣誉!

    鸟铳的射程从理论上而言,自然是要略胜建奴箭术一筹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扛过大明士兵的第一轮鸟铳射击,建奴的骑兵们便可以用弓箭加以还击,然后凭借精湛的骑术冲上去,肆意砍杀。

    然而这一次,想象当中至少也要二三十个呼吸的换弹间隙,却显得极其短暂。

    甚至可以说连丝毫的缝隙都没有,便有第二波声响沉闷地响起。

    嘭嘭嘭嘭嘭……

    这波枪响虽无刚才那般密集,却也令左翼的这队牛录骑兵损失颇重。

    右翼的牛录骑兵想都未想,趁机便猛扑过来。

    可迎接他们的,却又是一批灼热的弹珠。

    一马当先的牛录额真,感觉引以为傲的胸膛之上一阵刺痛,隆起的胸肌之内便嵌入了一大波灼热的弹珠,灼伤了宽大的肺叶,还似乎弄伤了他那硕大的心脏。

    跌下马去的瞬间,他依然能够愤怒地嘶喊:“这特么的……莫非就是传说当中的三段射击法?”

    “没错,这就是传说当中的三段射击法。”黄重真像是听到了不甘的嘶吼那般,站在“龙头”之上使劲儿地张开双臂,迎风怒吼着回应。

    顾名思义,三段射击法就是将火铳手分成三批,第一批完成射击后退至最后,第二批补位至第一排,完成射击后又退至最后,由第三排补位。

    如此循环,以弥补火铳装弹速度过慢的缺点。

    这是由明初的征南大将沐英发明并加以妥善的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