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士麟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最后一波,据说也是最为精锐的援兵盼来了。

    可他左看右看,都觉得这些士卒与赵率教及其麾下的一千骑兵相比,人数上不占优势,气势上也相差无几。

    倒是比那些刚从山海关来到船上的三千步卒,多了一丝精悍的味道。

    不过,当他看到白虎和黑熊这两头少年猛兽踱着悠闲的步子,跟着这一行人登上舟船之后,便将嘴巴张得足以塞下两个鸡蛋那么大。

    接着,是三尊红衣大炮“咕噜噜”地映入了金士麟的眼帘。

    看着它们成年猛虎般威武的样子,这个也算悍卒的少年,终究还是禁不住欣喜得大喊大叫起来:“红夷大炮!居然是红夷大炮!

    袁帅居然将红夷大炮也派遣支援我觉华将士了!此番大恩无以回报,唯有拼死杀敌,以报知遇之恩了!”

    “所以说,袁帅从未忘记过觉华。”黄重真拍了拍金士麟的肩膀,便示意炮组成员将大炮推入船舱之中。

    然后,便对走出舱门的一员虎将见礼:“赵将军,标下乃是祖将军麾下千夫长黄重真,今得大帅谕令与您一同驰援觉华,幸甚至哉,还望将军多多指教。”

    赵率教显然是个豪爽而又至情的汉子,哈哈一笑便走上前用力捶着重真的肩头,点头认可道:“确如大帅和祖蛮子所言,壮如牛犊,黠如雪狐。

    若此战真的会发生,那便是九死一生。你我必须与全体觉华将士勠力同心,才有可能渡过难关,还请你这个聪慧的小子倾囊相助,莫要藏拙才好啊。”

    赵率教显然已收到过了袁崇焕与祖大寿的书信,金士麟却尚未听闻有关黄重真的传说,闻言便吃惊地望向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细细地打量起来。

    漆黑的夜里,双眼皮中一对熠熠生辉的黑得发亮的眸子,高挺的鼻梁,浓郁的剑眉,坚毅的国字脸部轮廓,这是金士麟对黄重真的最直观的印象。

    袁七等袁氏亲卫一直默默站在他的身侧,增添了他的气势,直到这时才由其开口介绍道:“这是我家大帅亲自任命的千夫长,炮营与铁匠铺皆归其指挥。

    临走之前袁帅还特别交代于某,除了赵率教将军之外,他也有权过问觉华岛的一切防守事宜。”

    这些倒还罢了,其实最让金士麟吃惊的,还是那些搞运输的蒙古骑兵。

    明明刚开始的时候桀骜无比,一副对任何人都不服气的样子,甚至于对船上的觉华将士呼来喝去的,让爱兵如兄弟的他极为不爽。

    然而,当这个少年登上船时,这些骑兵便立刻改变了态度,对其保持着极为明显和足够的敬意,甚至可以说是……讨好。

    “这小子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能耐,能让所有人都礼遇有加呢?”

    金士麟默默地问着自己,同时暗暗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努力让自己这颗争强好胜的心冷静下来,抱拳道:“如此,便拜托重真千夫长了。”

    黄重真连忙谦虚地说着“不敢”,还纠正了金士麟对那三尊大炮的称呼。

    “红夷?红衣?仅一字之差?这有什么……哈哈哈,果然是好名字啊!大帅果然不愧为进士出身,仅仅一字,便让这些大家伙听上去更加威武了啊!”

    原也年少轻狂的觉华岛少岛主金士麟,随口地说到一半,便忽然觉得袁七等袁氏亲卫冷眼看着自己,连忙哈哈一笑,瞬间改口。

    “闲话休说,快去准备起航吧,少岛主。”

    黄重真以一个十分江湖的称呼,便缓解了他的尴尬,又将与满仓铁丝网一起锻造出来的三张厚铁皮交给他道:“将之分别钉在三艘当先的最大战船之上。”

    金士麟深悉舟船,目光一转便已明白了这些厚铁皮的作用,大喜道:“有了这三张厚铁皮,原本惧怕坚冰的木结构海船,便能称之为破冰船了!”

    与此同时,他也瞬间便隐隐领悟到,这么多人都对这个少年推崇有加的原因。

    黄重真道:“那倒还不至于,只是增加了船尖的牢固程度而已,距离破冰还早着呢。你是海战行家,又深悉这片海域。我只问你,夜间可否行舟?天明时分,能否抵达觉华岛?”

    十六岁的少年,条理清晰,不怒自威,全因有着前世的二十几年特战经历。

    好胜的金士麟竟在瞬间升起理所当然的感觉来,待察觉之时,便不禁感到十分怪异,旋又想起大明太祖起义之初,比之更资深也更高阶的汤和也是这般。

    平白无故念及这些,平日里也算骄傲自负的金士麟竟觉得十分有趣,大笑道:“当然可以,这片海域的一切都已被我了然于胸,就算是蒙上双眼,我也能辨别方位,且丝毫不差。”

    “好,那便即刻启程吧。这般寒夜,若等至天明,怕是真的就可以纵马冰上,而船只却寸步难行了。”黄重真立刻拍板。

    “诺!”金士麟少年脾气,雷厉风行。

    黄重真看着他那效率极高的忙碌背影,瞬间觉得这也是个值得交往,也可以将背后的安危,无条件交托的朋友。

    在默默观察中,黄重真了解到赵率教虽为堂堂副总兵,却坚韧低调,不喜言辞,而且还似乎有些晕船。

    非但没有提出丝毫的异议,反而自驰援计划正式开启之后,便返回了舱内的房间,一直等到了觉华岛,才再次来到甲板之上。

    单凭三张厚铁皮,当然是不足以支撑十数艘大小战船返航觉华岛的。

    但金士麟确实是个水战人才,先派水师悍卒冒着严寒,乘着冲锋小舟在前掘冰,其后则紧跟着三艘成品字型的最大战船,为后续战船闯出一条海路来。

 第四十九章 古战船驰骋于海洋

    令其惊喜的是,结识未久的那个少年极有先见之明,甚至可以说是未卜先知。

    除了那三张厚铁皮之外,竟还掏出了长柄锥子、锤子等专业破冰工具,直接便令艰苦的破冰行动轻松了不少,也大大增加了返航的速度。

    如此速度自然远远称不上乘风破浪,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缓慢,但整支船队却也坚定不移地前行着,距离觉华岛越来越近。

    黄重真开过核潜艇、航空母舰,乃至尚处于研究状态的宇宙飞船,都亲自试飞过,古战船倒是第一次乘坐。

    不禁怀揣着热血,认真学习着华夏古战船的构造与驾驶技巧。

    数十艘古战船,无论船只大小还是船队规模,都不能与两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相媲美,航行的速度也堪称龟速,却也足够算得上是浩浩荡荡了。

    毕竟,这些大家伙们所代表的,乃是华夏先人的智慧与大匠精神。

    其中蕴含“道法自然”的道理,与西洋的生物技术与工业革命,看似背道而驰,实则异曲同工。

    黄重真站在甲板之上,任由刺骨的海风拂过脸庞,吹过发梢。

    对于大明因自己的到来之后,开着海船巨无霸,再次驰骋于蔚蓝大海之上,乃至开着战斗机翱翔于蓝天的美好未来,悠然神往。

    小白和大熊非但没有初次入海的恐惧,反而兴奋得一会儿跑到船首,一会儿跑到船尾,嘴里还不停地发出着低低的嘶吼,似乎觉得这个牛可以吹一辈子。

    千余名水师悍卒轮番上阵,一夜奋战,直至天将拂晓的时候,觉华岛终于在漆黑广袤的海域之中,隐隐在望了。

    黄重真看着黑夜中的那座海岛轮廓,历史上那场无比惨烈的守岛之战,在其胸中不断地激荡着,即便是海上凌厉的晨风,也无法吹熄。

    感受着黎明时分的刺骨严寒,黄重真很感激觉华岛的水师悍卒们,竟能凭着满腔的热血,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硬是凿冰通航,直抵觉华。

    毕竟,如此低温,如此冰层,若再拖上一日乃至一夜,那么即便是再要驰援觉华,怕也只能望冰洋而兴叹了。

    念及此处,黄重真便又因着自己的坚持与果断而感到庆幸,也对即将到来的觉华守卫战充满了希望。

    觉华岛的守将姚抚民和金冠忧虑了整整一个寒夜,天色尚且只有蒙蒙亮,便再次组织军民沿着海岛边缘,开始凿冰。

    可是,他们没有专业的凿冰工具,加上天候实在是太过严寒,刚刚凿穿的冰层被寒风一吹,很快便又冰封上了。

    冰封的海面之上一览无余,这几日站在海岛的高处,经常可见建奴斥候骑兵纵马冰上,且一日比一日接近觉华岛。

    姚抚民与金冠立刻敏锐地意识到,危机正在一步步临近,便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海面结冰,奈何刚开始便感事倍功半,到了今天更是徒劳无功。

    姚抚民奋力地将已经卷刃的铁剑劈砍在冰层之上,直至这柄精铁锻造的兵刃骤然断裂,才愤然丢下断剑,跪地朝天悲愤怒吼:“此天要亡我觉华岛吗!”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远处的海面之上隐隐约约传来一些响动,且由远及近。

    其前进的速度虽然显得有些缓慢,但动静可不算小,尤其是在没有阻碍的寂静海面上,很快便被二人清晰地收入到了耳中。

    姚抚民与金冠骇然望去,海面之上一览无余,借着丝丝惨淡的月色以及海面冰层的折射,依稀可见远处影影绰绰,似乎有许多物体正在缓慢靠近,有些还显得极为庞大。

    “是建奴来袭了吗?”姚抚民顿感方寸大乱,怔愣地说道。

    “不可能!”

    倒是副将金冠颇显镇定,脱口便否定道:“建奴若要袭我觉华,要么以大队骑兵骤然来临,若是成千上万的骑兵纵马冰上。纵使马蹄裹布人嘴衔枚,也定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然而据某观察推测,海域中心的冰层虽然也很厚了,却不足以承载大队骑兵的肆意纵横。再加上建奴的骑兵虽然确实很强,却从未有过在大海之上驰骋的经历,故即便来袭了,也更有可能如履薄冰,而不是闹出这般大的声响。

    然而这次的响动,却与两者截然不同,可以说是介乎两者之间。而且姚兄你仔细看看,来者不似成群结队的骑兵,却很像成规模的舟船……”

    姚抚民听了老友的分析,便也迅速冷静下来,起身远眺道:“那来者会是何人呢?”

    金冠痛苦地叹息了一声,仰天轻叹道:“定是犬子回来了!”

    姚抚民看向他道:“连夜折返,是有援兵,还是没有援兵呢?”

    他其实是知道金冠派遣儿子去宁远求援的用意,虽有助子临阵脱逃之嫌,但念其爱子心切,便没有阻止也没有戳破。

    然而现在看来,金士麟显然枉费了乃父的苦心,却无愧于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金冠仰天长长地呼出一口郁闷之气,悲声说道:“据斥候禀报,宁远之战惨烈异常,袁帅根本就无暇他顾。

    尤其是昨日之战,建奴虽不堪受挫而暂且撤军了,但宁远守军也是损失惨重,即便是有心救援,怕也是力有不逮啊!”

    “如此说来,数年之奋发积累,却即将毁于一旦了啊!”

    姚抚民同样仰天悲呼,但他的悲观只持续了稍顷,便又愤然振臂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既然如此,不如奋起反抗,放手一搏。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兄弟,你有一个忠勇无畏的好儿子啊!”

    “士麟既是犬子,也是觉华子民!既然回来了!那便让我们一起杀建奴吧!”金冠也果断抛弃了悲伤,哈哈大笑着便率领部下往前迎去。

    姚抚民也放弃了徒劳的凿冰,率着其余的将士们跟了过去。

    当晨曦微露的时候,金冠与金士麟父子一个站在厚厚的冰层之上,一个站在坚固的甲板之上,终于迎着凌厉刺骨的晨风,得以隔空相望。

    金士麟望见父亲,立刻惊喜地喊道:“爹!袁帅派遣赵将军率领大军来援了!”

    “赵将军?哪个赵将军?”

    “大军?又哪里来的大军?”

    姚抚民与金冠相视一眼,蓦然心头一震,同时脱口喊道:“赵率教!”

    “正是某!前屯一别已有数载,姚兄,金兄,风采更胜往昔啊!哈哈哈!”

    话音刚落,一道爽朗的大笑便从船上传来,紧接着一道并不十分高大魁梧,却十分坚毅的身影,出现在金士麟的身旁,正是赵率教。

    金士麟忙躬身退后一个身位,与另一名有着麦色皮肤的国字脸少年,簇拥在赵率教的左右,那迎风而立的样子,堪称两名少年英杰。

    不过姚抚民、金冠及其部下的注意力,并未放在二人身上。

    金冠更是直接无视了自己的儿子,只将目光投在赵率教,以及船上满甲板满甲板的援军身上,只见刀枪如林,士卒们个个都精神饱满,堪称精锐。

    尤其是赵率教身后的众多骑兵,一眼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