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盘没有盲目地全盘投入作战,而是默默地寻找着战机。作为海军陆战队,他们的作战方式与传统陆军有所不同,随时准备纵深打击,给予建奴致命一击。

    对此,黄台吉应对得游刃有余,代善、多铎等贝勒将领,仍在他的身边。

    可是,当卢象升的天雄军也投入战场的时候,他就再也无法淡定了。

    袁崇焕、满桂、卢象升、赵率教,哪怕在外盘桓的张盘,毕竟成名已久。

    他们的麾下也都是百战老兵,黄台吉虽自认八旗战力天下无敌,对此也是有所认可的,毕竟纵横辽东的八旗,就是在这些老兵的手中,连吃败仗的。

    可卢象升又是哪里冒出来的明国读书人?

    明国怎么老是让读书人领兵作战呢?

    莫非明国的武将武人都已死光了么?

    不管黄台吉如何贬低明国明军,都阻挡不住卢象升甫一登台,便艳惊四座的事实。他所率领的大明天雄军,配备着的新式武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关键是这群小伙子,全都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啊!

    一上场就嗷嗷直叫着往敌人堆里冲,火枪啦,强弩啦,手雷啦……

    跟不要钱似的往敌人堆里扔!

    那支以铠甲刀枪剑戟为主的原始军队,能够挡住这样的进攻啊!

    紧随火器营被摧毁之后的,是这样的一幕又一幕。

    犹如一波又一波的打击,击打在黄台吉傲娇的心里,终使他出离愤怒了。

 第517章 卢氏天雄 关宁蛟龙

    “是本汗的八旗不够悍勇乎?”黄台吉愤然大喝,“代善!”

    代善一声轻叹,应声出列:“终于,轮到本亲王也不得不亲上战场了!”

    “多铎阿济格早就投入了正面战场,阿敏正与关宁军杀得难分难解,如今连本亲王都派出去了,那么若是明国再有军队投入,该派谁呢?你自己吗?”

    为了团结八旗而不得不支持黄台吉的代善,终于也开始质疑此次的绕道入关,究竟是对是错!至少从目前来看,得到的还不如失去的多!

    看到越来越多的八旗子弟或被明军所杀,或杀了许多明军最终却被火器轰成筛子,许多干脆还是一个大窟窿,代善悲愤交加。

    “就让本亲王这个老朽,来替代尔等年轻子弟,战死在这异国他乡吧!”

    这句誓言,代善很想喊出口,却终究未能办到。

    他没有这个勇气,他还有许多牵挂……

    他想不明白袁崇焕为什么能,明国摄政的信王为什么能……

    若是他……好不容易攀登到了摄政王、皇的高度,才不至于如此不惜身呢!

    由大牛所统帅的那支西北草衣卫,堪堪赶回到了京畿。

    面对越发胶着、白热化,似乎再投入一支生力军,便能扭转战局的战场。

    他没有冒然投身进入战场,他外表粗憨,实则内心细腻。

    他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

    他更明白信王殿下经过了多重的布置,而他的作用绝非正面的战场。

    他虽不清楚重真的所有布置,然而窥一斑而见全豹,早已对之充满信心。

    刀疤刘挺在西北以牛头山大当家名义重建的夜不收,也回来了。

    他所肩负的军任与大牛一样,属于“四正六隅”中六隅里的一个环节。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这十张网没有布置在全国,而只是在京畿,在以京师为诱饵的这场大战里。

    杨鹤不愧为杨昌嗣之父,自小吃苦的他,目睹大明由富强转向衰落的他,比他那锦衣玉食的儿子,更加懂得现实,这现实便叫作——财富。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财富,去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因此他对重真毕其功于一役,不成功便成仁的作法,是赞同且鼎力支持的。

    就算大明涅槃失败,他也希望后世史学家在描述大明的时候,也中正平和地客观评价一句——国,恒以若灭;唯汉与明,以强亡。

    在重真眼中,大明是站着战死的。一部分人的叛变、投降,掩盖不住其国君以身祭国,更掩盖不住大部分人为了不剃发易服,毅然反抗的决心。

    广渠门外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重真认为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不仅仅是飞速发展后的近代火器,与被衍变到了巅峰的传统冷兵器之间的不对等战争,更是战术思维方面的不对等战争。

    子弹、扳机、开花弹、迫击炮……这些只是一个方面,属于器的方面。

    器物无论多么先进,都是死的。

    重真永远不会忘记上辈子的时候,军事专家在对他们入伍新兵进行培训的时候,所讲述的甲午战争。海战,只是那场惊天大战里很小的一部分。

    在朝鲜半岛,经历三十年洋务运动的清军,面对东瀛寇的步步紧逼,仅仅只坚持了9个小时;在黄海,北洋水师只打了5个小时,就近乎覆没。

    攻打大连炮台的时候,东瀛寇组织了千余人的敢死队。

    结果一冲上炮台,傻眼了——炮台里根本没人,清军早跑了。

    数千万枚子弹,数万枚炮弹,就成了东瀛寇攻打旅顺的武器。

    器物永远都是死板的,只有人才是灵活的。

    人心脆弱而又坚强,就像华夏人都有一张善良的脸,都有一身坚韧的筋骨。

    黄台吉始终认为只要贴上去,破开明军最外面的战阵,里面的火铳手、弓箭手、弩手,就只能狼奔豕突,让八旗兵肆意宰割。

    明军战阵,也会在那一刻,濒临崩溃。

    可是这一刻,他发现他错了。

    通过那支珍贵的望远镜,他看到了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上刺刀!”当箭矢用尽了的骑兵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后,终于贴近了明军的左右两翼之后,只见其中一个将官模样的人举起手中的战刀,张嘴嘶吼。

    然后,便是一阵齐整的上刺刀动作——那些本该很孱弱的明军士卒,竟毫不慌乱地迅速地从腰间摸出一把比匕首长一点的小刀,装在了他们的火枪之上。

    “杀!”随着将官的一声怒喊,所有士卒都嘶喊起来。

    然后,便以无畏的姿态,短距离发起冲锋,以无畏的姿态与骑兵贴身搏斗。

    黄台吉本以为这会是场一面倒的屠宰,然而事实出乎他的意料。

    那些上了刺刀的明军士卒的火枪里,根本就还藏着最后一颗子弹。

    随着一阵火枪的怒吼,又有一堆骑兵、战马,倒在血泊里。

    明军的火枪刺刀,其长度都快接近于长枪了,由于是钢铁锻造的,丝毫都没有折断的迹象,一捅一刺一收,便完成了一个刺杀动作。

    干脆利落!这是火枪兵们无数次刻苦训练刺杀之术的成果!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信王重真的这句话,在这一刻到的了验证。

    所有士卒的心、血,都是热烈而又信服的。

    士气高昂,拼杀起来,自然也就更加卖力。

    反观建奴那边,因为频繁出现预料之外的场景,便连最为精锐最为骄傲的八旗子弟,都对自己,对自己的所掌握的作战技巧,产生了怀疑。

    “我军的冷热兵器结合战术,已大趋完善。因此这就是场不对等不对等的战争,无论战术思维还是武器配备,都在完全的两个层面。黄台吉,你该感到庆幸。”

    重真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同时他也知道,这场不对等的战争若是仍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仍将持续很长的时间,我军就算是胜,也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因为极度的野蛮,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之上,弥补初等文明的。

    因为时间、材质不足等原因,子弹、炮弹的生产,都尚嫌不足。

    因此才有火枪兵上刺刀与建奴血拼的场景。

    这不是重真想要的。

    而随着求胜心切的黄台吉,将越来越多的军队投入战场,簇拥在他周围的部队,已越来越少了——冲其汗帐,以绝胜负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袁崇焕已力战而死,曹变蛟已怒发冲冠往黄台吉发起悍勇突击,文质彬彬的曹文诏也彻底完成了蜕变,祖大寿、赵率教、满桂都已彻底疯魔……

    战火已燃烧至最为白热化的程度,莫说后金,便是真金都可熔炼。这种一绝定胜负的时刻,怎能少了我黄重真?一人屠一城,唯我黄重真的黄重真!”

    黄重真身边的所有将领、士卒,都已默默地跨上了战马。

    是曹变蛟提醒了他们——直击要害!

    “黄台吉,你既然有来了,就别想走了!”

    所有明军士卒的心中,都涌动起了这样疯狂的念头。

    随着曹变蛟、崔宗荫的发动,曹文诏加入了冲击黄台吉汗帐的行列。

    金甲战士袁十三,不甘于充作箭靶子,也怒吼着往前缓缓推进。

    为啥是缓缓推进呢?因为他是整个中军的核心,他必须随着整个中军而行动,整个中军也都随着他的行动而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先是坚守,如螺丝钉般楔定于这片厚重的土地里。

    这一刻,是推进,缓缓推进!

    不要忽视这一丝缓缓的推进,这预示着明军中军,由守转攻!

    于野外战斗中的由守转攻!

    所有参与其中的士卒将领,心中的欣喜那是无法用言语笔墨来形容的。

    “苦尽甘来,终于苦尽甘来了!”

    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曙光,长久坚持下来之后的曙光。

    就连在城头驻守的那些兵将也都热血沸腾,战鼓从不停歇,且更加热烈。

    重真率领着直属于他的骑兵,八百人,不多也不少。

    不存在八百个标兵与炮兵触碰的混乱,一切都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军就好像一口黄铝大钟,时分秒三根针,交汇分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黄台吉那边,自曹变蛟蓦然朝其汗帐发动突袭以来,焦急的禀报就从未停止过,就似乎那明明像是小泥鳅般的一支骑兵,自那之后就犹如蛟龙入海。

    阿敏的部将未能将其拦住!

    阿敏自己也未能将其拦住!

    黄台吉接连投入了好几支千人骑兵队,都未能将之拦住!

    黄台吉的内心,也由一开始的轻视到不得不重视,短短两刻钟,就变成了集惊愕、惊恐于一身,最后是恼羞成怒,歇斯底里。

    “怎可能!我八旗精锐,怎可能拦不住一支小小的明军千人骑兵队!”

    “骑兵!本汗的骑兵呢?”

    “上!给本汗冲上去!死也要拦住他!”

    “别废话,只管给本汗冲!”

    “蛟?本汗要让其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蛟龙,注定要化身为龙的辽东蛟龙!”

    黄台吉看清楚了那支骑兵打头者的残破旗帜,上书一个古朴的汉字——蛟!

 第518章 范文程之死 被一枪爆头

    然而这并非辽东,而是汉家腹地,如大海一般的汉家腹地。

    “大汗,祖大寿部正往汗帐发动冲锋!”

    “哼!他的骑兵全部交给了袁崇焕,此不自量力,螳臂当车尔!”

    “大汗!赵率教部正往汗帐发动冲锋!”

    “哼!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大汗……”

    “什么事!”

    “后方……后方……”

    “后方怎么了?”

    “大贝勒未能拦住后方明军,由一支骑兵将其突破,正往汗帐杀来!”

    “有多少人?”

    “千余!”

    “千余,又是千余!为什么又是千余!”

    若是明军以优势的兵力横推过来,黄台吉多少还能感觉到一些安慰。

    然而现在,却是以千余骑兵队突击、突袭、突破。

    这本该是八旗骑兵的特权啊!如今都被明军偷学去了!

    传讯兵由焦急、恐慌,继而衍变成连滚带爬的禀告,仍未停止。

    “大汗!大汗!”

    “何事惊慌!”

    “明军……明军一支八百人的骑兵队,正往汗帐迅速突袭而来!”

    “债多不愁,虱多不痒,拦住不就行了?”黄台吉冷哼。

    “可是大汗……”范文程终于忍不住出声了。

    因其知道若是再不出声,他便再无机会。此战若是输掉了,他这样在女真人堆里毫无根基靠山的汉臣,率先就会被迁怒,会成为替罪的羊羔。

    “嗯?”黄台吉比其父更为阴鸷的目光投向他。

    范文程匍匐于地道:“再无八旗兵可派了!”

    “胡说,我八旗战兵千万!”黄台吉自然也知道此次入关,所带的兵将几乎竭尽了八个部落的全力,又有多尔衮为了支撑辽西战局分走了一些。

    济尔哈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