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二被张扬的信王旗帜从深山之中吸引出来之后,便死咬着一路追击。

    从延安府顺着甘泉、富县,一直到了狭长的洛川南部,再往前便是起事之地白水县了,只看到信王的旗帜和那身明晃晃的金甲,却连这支队伍的边都摸不到。

    眼看着黄土茫茫,王二与种光道很有一种进退失据的惆怅。

    前边的信王追不到,后边却被贺虎臣一直撵着跑。

    贺虎臣也不再是前几天那只逮着流民就杀的恶虎了,据说只杀那些妄图伏击或者负隅顽抗的,投降者只叫后边的延安府卫城官兵捉拿归案。

    至于逃散的……贺虎臣与延安府本就兵力有限,暂时还没有功夫去管。

    如此一来,跑着跑着就跑散了的流民就更多了,从延安府中部到洛川县南部,数千人的偌大队伍,就像被抽丝剥茧之后的蛹一样,露出了最里边的毛虫。

    ——老营,王二与种光道仗之以裹挟流民,横行周边诸县的中坚力量。

    数量,五百。

    (

 第362章 明末第一个揭竿而起者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身为明末第一个揭竿而起者,王二的老营人马,对外宣称是被官府逼迫至不得不反的饥民。但也只有他们自己知晓,其实就是些小盗贼小恶霸,都是一群无法自力更生,却也不服人管的刺头。

    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无法避免包容万物的大地之上,生出这样的人来。

    至于那些臭名昭著的恶匪大盗,王二倒是想招揽,却又害怕被反噬,因此便一直矜持着,以至于这段时间的他却格外后悔。

    他的伙伴种光道,也是这支义军的二首领,没少抱怨道:“你看看,若是早先将虎头山的那几只恶虎招揽下山,怎会奈何那个娇生惯养的信王不得?”

    “他们有马!我们两条腿,怎么跑得过他们四条腿!”王二咬牙反驳道。

    “哼!他们那也叫马?慢悠悠的跟个骡子一样!”种光道不屑道。

    即便是骡子,也不是人的双腿所能追赶的。

    大黑马对于追在后边两腿动物,也非常不屑。重真就像一只从京师到西北来抓老鼠的御猫,闲庭雅步地吸引着王二义军,一步一步地迈向覆没的深渊。

    他在等,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不只是流民逃散,还要等待王二的耐心被消磨干净,变得焦躁,变得不再理智,最好是王二与种光道起内讧。

    王二的耐心确实快要消耗殆尽了,起事以来一直都很顺利,周边的官军很少敢与他们对战,就算敢战也无异于螳臂当车。

    毕竟再如何善战的百来个官兵,也无法仅凭一柄单刀,就面对乌泱泱的一群手握锄头铁耙的农民。

    看到军中的像样武器越来越多,老营人马的武器配备越来越完善,就快能够达到人手一柄单刀的程度了,王二与种光道很是有些飘飘然。

    他俩人更是搞到了两副布面甲,虽然有些残破,但是穿在高大的身躯之上,还真有几分将军的架势,便觉得自己就是块打仗当将军的料。

    老营人马与那些愚钝的流民,也更加地信任他俩了。

    甚至有人劝进说:“该打出旗号,称个王啥的了。”

    “广积粮,缓称王。”王二与种光道想起洪武爷创建大明王朝的艰辛历程,最终还是强行按讷住了这种冲动,城池一座没占,粮食倒是囤积了不少。

    自澄城怒杀大明知县以来,声威大震,一切都很顺利,除了这一次……

    从未受过挫折的王二与种光道,也终于爆发了起事以来的第一次剧烈争执。

    眼看着无限接近于信王仪仗,最终却还是因为大多数老营人的体力不支,从而被前方那支骡子队伍再次甩开了距离。

    种光道终于忍不住指着王二怒道:“都怪你。管他是有信的王还是无信的候,若是你不提议,若是按照原计划进占延安府,就不会沦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王二愤而反驳道:“怎么怪我?延安仅有一个贺虎臣就足够我们喝一壶的了,这个虎臣一点都不虎,反而十分奸诈,就是不肯上当,何况再来个信王?况且当时你不也是同意的么?还说这是一条大鱼,就是苍天赐予义军顷刻壮大的礼物,只要杀了抓住信王杀了祭旗,立刻便能名扬天下!”

    “我是这么说的没错,但你是义军的大首领,你的提议,我能不同意么?”

    “作为义军的二首领,你反驳我的次数还少么?真是笑话!”

    “你……”

    “你什么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不就是取我而代之么?”

    “你……你胡说!”

    “哼!是否胡说,你自己心里清楚!”

    “就算是真的又如何?谁叫你姓二的?姓二的不就该做二吗?”

    “老子姓王!不姓二!”

    “那谁叫你的名字里带个二的?”

    “你……种光道!”

    “王二!”

    两人正如掐架的公鸡般对峙,忽听旁边有人弱弱地喊道:“那个……大首领,二首领!”

    两人同时转头怒道:“什么事?”

    “那条大鱼,似乎停下来了。”这老营人说着,讷讷地指向前方。

    两人顺着他的手势一看,果然看见前方一座光秃秃的橙黄山包之上,分布着一大群人。

    王二自起事以来啥都没学会,清点人数倒是一把好手,顷刻便已分辨出,足有百人。

    因为隔着好大一段距离,看得不是很真切,但是那面迎风招展的高调旗帜,以及那身在太阳底下金光闪闪的布面甲,却显得分外刺眼。

    王二下意识地看向种光道,后者也看向他,就像是啥事情都没发生过的那样,点头道:“确是信王没错,怎么办?追是不追?”

    “先摸过去再说,小心点,别让发现了。信王那小子胆儿小,打仗铁定是怂蛋,逃跑倒是一把好手,哨探也放得很外面,这一点值得我们这支义军学习呀。”

    “嗯。”种光道点点头,忽然面现喜色道,“快看,是烟!”

    王二眯眼一看,大喜道:“居然这就开始生火做饭了?也对!信王那小子娇生惯养,已数天不食人间烟火,怎可能按讷得住!都利索些,可别放跑了!”

    种光道大笑道:“京师的大鱼在这缺水的西北蹦跶了这么久,也该渴死了!只要杀了这条大鱼,我们这支队伍顷刻便会壮大,逃散的流民瞬间便会归拢!”

    王二没好气地埋怨道:“话虽如此,但请你小点儿声,小心别惊了这条大鱼。”

    “是是是,大首领说得是。”

    “老子不是姓二么?”

    “哈哈哈,大首领可真会开玩笑,小弟在您隔壁住了足有四十年了,还不知道您是姓王的么?”

    “那老子的名里也带着个二字。”

    “不若大首领吧名字改了,改成王大?”种光道嘿嘿笑道。

    其余老营人一边赶路,一边纷纷附和道:“是啊是啊,大首领,王大这名字不错啊,听着霸气。”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名就不改了,尔等以后就叫我老王吧。”王二叹了口气,忽而坏笑着看了种光道一眼道,“嗯,二首领家隔壁的老王。”

    “隔壁老王?好好好,这名讳好,听着不仅霸气,还极富深意。”

    “那是自然,我老王是谁?放眼大明,怨声载道者甚多,可谁敢像我这样一言不合,便怒杀知县而起事?”王二傲然说道。

    一吹一捧之中,王二义军老营人马,已迅速接近重真,直到最后一段距离,才变得小心翼翼,也放缓了速度。

    “殿下,敌人摸上来了。”轻装的袁十三来到重真身边禀报道。

    “嗯,都吃完了吗?”重真喝完最后的一口热汤道,环目一扫,郝然发现他才是吃得最慢的一个,其余人才没有他那细嚼慢咽的习惯呢。

    况且战斗当前,谁能不狼吞虎咽呢?

    “你们啊,就该学学人周遇吉。”重真无奈说道。

    周遇吉觉得重真实在是越来越像一个帝王了,虽然被甩锅了,却甘之若饴。

    “贺虎臣的人,都已进入预定的战斗之位没有?”

    听到重真发问,周遇吉抱拳说道:“禀殿下,半刻钟前来报,都已就位。犁庭之下,一条漏网之鱼都不会放过。”

    “好,听说本王被戏称为来自京师的大鱼。嗯,本王这条大鱼做了整整八天的钓饵,也该结束这场闹剧了,开始收网吧。”重真下令道。

    “诺。”周遇吉点点头便与其余的关宁铁骑翻身上马,然后看向王虎。

    王虎早已与之培养出默契,立刻便大吼道:“敌袭!结阵!保护殿下!”

    一月有余,他的豪侠大队已被磨去了不羁放纵的棱角,变得以服从军令为天职。就在他军令下达的瞬间,便结成了层层叠叠的正面防御阵型。

    ——这个山包是经过挑选的,左右两边都是极难攀登的断崖,唯独前后两边可以上山下山,而王二根本就没有派人从后边偷袭的打算,因此只需朝前防御。

    至于袁七袁八等关宁铁骑,乃至周遇吉黄晓腻等辽东悍卒,历经宁远、宁锦、觉华、登辽数场战役,已变得攻击性十足,便连防守反击都觉得是种耻辱了。

    王虎那虎啸般的嘶吼,同时也惊醒了半山腰上正紧张而又窃喜的王二等人。

    “不好!被发现了!”

    “别管了!杀过去!杀了信王,插旗聚义!”

    “喔糙,这谁想出来的口号!”重真脖子一伸,脑袋一探,颇为惊讶。

    却听云雀作为王虎的副官,已大声下令道:“弩手准备,正北方向,二十五度抛射,预备,放箭!”

    随着他的大手狠狠地下压,百来支箭矢便短暂地划破长空,然后几乎是沿着山包的弧度,抛射到了王二的老营堆里。

    刹那之间,人仰马翻,惨叫悲呼,响成一片。尽管身为大明末年第一支农民义军,别说战马,哪怕是骡子驴子都极少。

    “信王这条大鱼,是有所防备么?”王二的心中刚刚升起这个念头。

    便听种光道大声吼道:“官军正在换箭,快趁机机会冲上去!”

    话音未落便已身先士卒,配上那振臂的动作,当真是有几分冲锋悍将的气势。

    (

 第363章 关中渭北必经之地

    “冲!冲啊!”

    “杀光狗官军!”

    在种光道的鼓舞之下,许多老营人也跟着他奋力蹬着山包上的黄土。

    一时之间,尘土飞扬。

    王二见状,骨子当中第一个怒而反抗的血勇,也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

    领着另一半老营人,便闷头往上发起了拼命的冲锋。

    “多么纯粹的华夏农夫啊!便连弩手和弓手都没有分辨,可惜战争从来就不是拼着性命便可决定胜负的。相对于大明边军,身为农民义军的你们,实在是有着太过坎坷的泥泞之路需要摸索前进了。”

    重真不忍心看到在农夫当中“脱颖而出”的五百多人就此丧生,干脆就闭上了眼睛,但那机括声响,弩箭的强劲纷飞,农夫的惨叫,还是让他心有悲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论你们的内心是否纯粹,对不起,我的同胞们,希望你们的来世,生在一个好的时代。”重真在心中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着。

    王二等人冲到了山坡的七寸便再难有所寸进,也终于见识到了信王卫队的犀利攻势,老营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仍旧伤亡近半。

    “撤退!快点撤退!”王二痛心疾首,终于下达了军令。

    种光道身中数箭,幸有布面甲的强大防御能力,从而尚有行动能力,他也挣扎着带着他的直系麾下,连滑带溜的往来路狂逃。

    美其名曰——撤退。

    山顶的云雀冷哼一声,怒吼道:“最后一轮齐射,七十五度抛射,放箭!”

    瞬间,箭雨划破长空,犹如漫天飞蝗。

    眼见耳听前后左右的老营伙伴几乎瞬间地中箭惨叫,倒地翻滚,滚下山坡,即便侥幸未死,也已奄奄一息,王二多么希望这是一场真正的滋润黄土的豪雨啊。

    可惜,不是。

    “不愧是信王,一支百人卫队的战力竟也强悍如斯!”他已冲到了山坡之下,以他的脚力,只需数个呼吸,便可窜入左右的山沟沟里面。

    回想起这数个月来的意气风发,他咬牙切齿,心内大恨,却又不得不承认。

    但他与种光道仍旧并不认为,是掉入了“京师大鱼”的圈套,仍旧认为逃命不难,卷土重来也不难,这大概便是他们能够肆无忌惮的凭仗吧。

    但这一心理优势,直至周边喊杀四起的时候,便已轰然破碎。

    山坡之上更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