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尊炮身黝黑的大炮,搁在城墙中间专门定制的炮台之上,确实犹如猛虎蹲地般,显得威风凛凛。

    唯一的不足之处便是太过笨重,且没有炮架,移动起来既缓慢又吃力。

    但不论如何,黄重真对于袁崇焕不假思索的战场把握能力,还是极为敬佩的。

    是日傍晚,宁远永清门上五炮齐鸣,声若惊雷,震响了辽东这方天地。

    同时,也预示着由后金大汗奴酋所发起的宁远大战,却反过来被袁崇焕这个小小的宁远道使,以及黄重真这个简直微不足道的宁远小兵,正式而且主动地,揭开了帷幕。

    看着被红夷大炮催发出的带着浓烈火星的炮弹,呼啸着先飞天,再遁地。

    看着密集的建奴前凸营寨被轰得七零八落,看着仍在不断往其中增兵的建奴被轰得狼奔豕突,折损颇重,永清门上的宁远将士,无不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这群笨蛋,还是喜欢往被炮轰的地方,并且是最猛烈的地方,增兵啊!”黄重真默默地观察着,无奈地捂了捂脸。

    他似乎突然明白了,数百年之后,明明在海疆之上筑有那么多炮台的女真兵勇,是如何在那场举世瞩目的国门之战中,遭遇惨败的。

    那绝非仅仅是武器装备上的落后,更多的乃是作战观点、战略思维上的落后。

    每念及此,黄重真都会哀其闭关,怒其锁国,分明已经落后了,却仍自诩天朝上国。

    周吉一把抱住了黄重真,激动地呼喊起来,后者感受着他发自内心的喜悦,心中也是大感欣慰,同时也将这些炮响,当作是大明反击后金的号角。

    奴酋对此自然是极为震惊和愤怒的,他有心想要即刻攻城,奈何天色已晚。

    麾下这支蛮兽般的军队,虽有无数次夜袭明军营寨并大获全胜的经验,奈何横亘在前方的并非脆弱的木制军营,而是一座由坚固的青砖所砌成的军城。

    顾及种种,奴酋终究还是下令全军修整一夜,等到明日一早,再猛烈攻城。

    夜幕降临,宁远城就陷入了黑暗当中,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头蹲在辽西走廊上择人而噬的大老虎。

    袁崇焕没有因为傍晚的小胜而得意忘形,严令南城守将祖大寿、北城守将满桂、东城守将左辅、西城守将朱梅,严密把守,不得懈怠丝毫,否则军法无情。

    四城守将均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自然可将各自负责的城门,守得滴水不漏。

    不过南城守将祖大寿却显得格外游刃有余,因为在黄重真的建议之下,他将重重的警戒之哨分作了三班倒。

    其余将士则衣不解带,兵不离身,和衣而卧,既可保持警戒,又可保证休息。

    与以逸待劳的宁远相比,后金营寨里却火把通明,噼啪作响,军心略显浮动。

    大汗营帐之中,望着底下跪了一地的请战之将,以往最喜欢看到此等争先恐后之盛况的奴酋,今番却气咻咻地低吼道:“本汗叫尔等各自回营,带着麾下好好地休憩一晚,来日再战,听不懂吗?”

    “喳。”诸将见大汗终究还是怒了,便也只好咋咋呼呼地各自回营睡觉去了。

    然,晴了十数日,也略微回暖了一丝的大地,却陡然生出了一股寒霜,薄薄的覆盖在了大地之上,如霜般渐白,夜风也突然变作了冰刀一般刮在了人的脸上。

    气温再降,春寒料峭。

    宁远城里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立寨野外的后金军,却只有极个别心细如黄台吉者,惊觉到了这一令之恐惧的变化。

    翌日凌晨,气温骤降至了冰点以下。

    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的建奴,只好踩着被冻得发硬的残雪,一队紧挨着一队,向着宁远发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

    城外的纵深壕沟,使得这些蛮兽般矫健的兵丁速度大减。

    城头的红夷大炮威严的喷吐着炮弹,在半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狠狠地砸在密集的敌阵当中。

    无数的建奴披甲奴兵和农奴兵,被砸死,被擦伤,被吓破胆子。

    好不容易突破壕沟的阻拦和大炮的轰击,灰头土脸地冲到近处,却又遭受了火铳以及强弩如蝗一般的攻击。

    这样的抵抗程度,可以说是自从奴酋以七大恨起兵反明以来,所遭受到的最强烈的程度,对其军队所造成的刹那杀伤,更是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

    大量的尸体,很快就将最外围的壕沟给填得半满,蛮兽般的披甲奴甚至无需任何工具,只需用穿着破鞋的脚尖轻点沟内的那些尸身,便可轻松越过。

    奴酋从未看到过这种战况出现在自己的军队身上,也从未尝到过这种惶惶然的滋味,哪怕是在关系着明金国运之战的萨尔浒。

    但骄傲如他,怎会轻易承认自己和自己蛮兽般的军队,会就此失败?

    奴酋冷着一张酷脸,丝毫未见身边诸将以及谋臣的焦灼,只是一遍又一遍冷酷地挥舞着手掌,将一支又一支的汉奴和披甲奴兵,投入前方的攻城之战中。

    眼看着单凭这些奴兵,是无论如何无法突破宁远的中远程阻击了,奴酋终于以极为低沉的声音下令道:“命镶黄旗步骑白甲做好准备,即刻出击!”

    “喳!”镶黄旗的旗主终于等来了机会,大吼一声便去给麾下的额真传令了。

    而随着八旗步骑尤其是白甲兵的投入,城墙上的宁远将士,立刻就遭受了弓箭的威胁,局部还遭受了箭雨覆盖,战争的激烈程度便陡然加剧了起来。

    终于有披甲奴突进到了城墙跟脚,农奴兵也将钩梯摆在了城墙之上,笨重的攻城锤车,也在一大队拼着伤亡的农奴兵的推动之下,吱呀吱呀地接近了永清门。

    城头之上,大炮火铳强弩这些中远程的攻击武器,仍然直往中远距离的敌人身上倾泻,与此同时,适合近战杀敌的滚石、檑木、金汁等,也都派上了用场。

    这是袁崇焕充分研究了建奴的战术之后,制定的又一守城策略,从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老兵总是能在投掷杀敌的同时,再次躲入城墙或者城垛底下,以保证自己不受建奴箭矢的伤害,同时也保证了持续的输出。

    热血的新丁就显得有些耿直了,就算有着老兵和伍长什长队正哨官的怒吼提醒,也要等到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同时克服恐惧,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有建奴的披甲奴兵蛮兽般地嘶吼着,矫健地顺着钩梯攀爬。

    城头上强壮的钩镰兵们,就一手抵着盾牌,一手将钩镰枪顺着城墙往下捅,总有钩梯被勾住,然后在一声怒吼之中,被粗壮的手臂配合隆起的肌肉勾离城墙。

    刀盾兵也迅速地集结了起来,随时准备拿厚重的大砍刀,把攀上城头的漏网之鱼砍成肉泥。

    在各大营里轮转了一圈,便再次成了一名刀盾兵的黄重真,却依然在扮演着炮辅兵的角色。

    一枚又一枚配套的红夷炮弹,从他手中传递给各个炮组的配制辅兵。

    凭着来自前世22世纪特种兵经历的专业知识,这家伙单凭手感和肉眼,就摸索出了入手的炮弹是否合格的标准。

    并且有把握将误差率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一以下,因为配套的红夷炮弹的不合格率,本就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心中虽然有些排斥,却又不得不承认,华夏的四大发明之一传到西方之后,就被那群没有底线的家伙,不择手段地捣鼓成了足以改变战争形式的魔鬼。

    将小队集结了起来的周吉,看见黄重真依然无所畏惧地站在那里,只好大骂一声“傻瓜”,便上前用盾牌将他高大结实的身子遮挡起来。

    直至夜幕降临,能攀上永清城头的,也只有寥寥几个极为强壮矫健的披甲奴而已。

    等他们无一例外被砍成了肉泥之后,骑着马站在远处高地上观战的后金多数贵族,便只好在心底无声地叹息。

    奴酋极不甘心,因为他坚信只要再坚持一刻,便会有更多的披甲奴甚至八旗兵,攀上城墙,消耗守军的精力,造成混乱与杀伤。

    也便会有更多的农奴兵将钩梯搭在城墙之上,供更多的攻城兵攀爬。

    但,就连攻城锤车都瘫在了距离城门极近地地方。

    很显然,勠力攻了一天城的麾下,满腔的锐气已随着夜幕的降临而被消耗一空,正对鸣金的讯号翘首以盼。

    纵有不甘,对麾下这支蛮兽军队极为熟悉的奴酋,终究只好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华夏历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合围宁远的建奴军队以永清门为主攻,对孤城宁远发动猛烈攻打。

 第二十九章 袁崇焕的担忧

    然而,在袁崇焕“恃坚城,凭大炮”的防守策略之下,守城将士以大炮、火铳、强弩、檑木等守城器械,如暴雨般倾盆而下。

    然直至入夜退兵,除了大量的披甲奴和农奴兵尸体填满了城外的壕沟之外,蛮兽般嗷嗷直叫的建奴军队,便再没有取得任何有效的进展。

    而守城的宁远将士除了大量守城器械的损耗之外,兵员的折损与以往的任何一场明金大战相比,近乎些微。

    望着潮水般褪去的建奴军队,四城守军无不欢声雷动,虽然浑身疲乏,但是士气大振,对于接下来的大战,充满了可以预见的希望。

    袁崇焕与兵同乐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苦涩。

    黄重真手握第一枚由大明国营火器作坊反过来仿制西洋的红夷炮弹,笑得很是无奈——这就是一枚劣质的高仿品,外观相似,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周吉的心思确实极为敏锐,也对黄重真足够熟悉,便凑上去低声问道:“你为何不太高兴?是怎么了吗?”

    黄重真瞅瞅自以为立下了大功的炮组,反问他道:“你觉得彭簪罗立他们的开炮技术,真的很好么?”

    周吉摊摊手道:“这我咋知道?我又不会开炮。”

    黄重真将单手握着的假冒伪劣炮弹丢进箩筐里,边走边道:“没关系,明天我便可以上手大炮了,到时候你就近距离地好好观摩学习就行了。”

    周吉追上去激动而又担忧地问道:“真的吗?可是为什么呢?”

    “因为明日之战将会比今日惨烈十倍,意气风发的炮组也将迎来巨大伤亡。”

    “为什么?我们今天不是打得很好么?明天还这样打不就行了!”

    黄重真轻轻一叹,回过身搂住他的脑袋附耳说道:“实话告诉你吧,箩筐里的那些炮弹都是劣质的,合格率太低了,一个操作不好,炸膛都不带唬人的。”

    “不会吧?大帅被红夷坑了?”周吉惊呼。

    “不是的,红夷的炮弹都很精致,但是数量太少了,那些混蛋炮手又不知道省着点儿用,尽往最没用也是最密集的农奴军阵里倾泻了,因此才一天就打完了,剩下来的这些和满仓库的那些,都是我们自己的火器作坊仿制的。”

    “我泱泱华夏……”周吉怒吼。

    “记得明天第一时间把大帅分配给炮组自保的大铁盾抢过来。”

    “我堂堂中华……”周吉悲呼。

    “除了一个近身辅兵之外,我还需要几个战场观察手,你觉得谁最合适?”

    “若说洞悉战场局势的能力,莫过于三条老狗了,因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如何在战场之上苟活下来,尤其是老王狗。

    他在辽阳城下装死时,不小心被剁下了一根手指头,平日里就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楚。但是估算起敌人的骑兵距离我们还有多少米来,却精确得跟条狗似的。

    就算是眼睛没看见,只凭眼睛听,也能精确地辨别出敌骑的方位和距离。这一点已在与你的初次会面时,得到了证实。”

    “好兄弟不打不相识,那就把队里的几个小破盾都交给这几个老兄弟吧。”

    “那五个新兵蛋子呢?总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吧?”

    “那几根小油条猴精猴精的,你吩咐他们,抢铁盾的活儿就交给他们了。”

    “刀疤阿挺呢?”

    “他就不需要我们这些战场小白管了,他可是真正的特战精英。”

    “好的。我也不太喜欢跟他说话,他的眼里似乎就只有你。”

    二人自说自话地攀谈着,就要往城下走去。

    但周吉的咋咋呼呼早就惊动了乐得哈哈怒笑的祖大寿,怒吼道:“站住!你们两个想到哪里去?”

    亲来巡视的袁崇焕也凑上来道:“重真啊,某看你今天好像没出什么力啊!兄弟们都很累了!那么修补城防补充器械的重任,就交给你啦!”

    “诺!标下荣幸之至!”

    黄重真“啪”的一个立正,猛然行了一个标准的现代军礼,庄重而又有力。

    袁祖二人吓了一跳,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