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大明辽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狗似乎因为将其忽略了而有所不满,便愤怒地“汪”了一声。

    崔呈秀哈哈大笑,摸着他凑过来的脑袋,道:“行行行,还有你,还有你。”

    黄重真倒是未曾料到,这老爷子会与自己的猛兽三兄弟这般融洽相处,尤其是二狗,想来身为阉派五虎之首,自有其过人之处。

    略微点点头,便又拱手说道:“那另外一件事情呢?”

    “兹事体大,可否借一步说话?”

    “行啊,您要多少部,标下有的是资源。”

    “啥?啥资源?”

    “哦哦,标下是说,后庭有的是秘密场所。”

    “哦,好好。”崔呈秀老脸一红,也不知想起了什么。

    说着,便起身随着黄重真往后庭走去,老虎黑熊与二狗,还有他的三个跟班,全部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阿真哥,茶……”店小二如约而至。

    “给我好了,你去忙吧。”黄重真接过茶盘。

    “好嘞。哟,客官来啦?今儿个怎来得这般迟?快里边请。想看老虎与黑熊?巧了,它两只刚刚回后庭,这会儿怕是还没躺下呢,快请,快请,门票一两银子。”

    “好坑哦……”

    “嗨,虎熊双煞哦,咱大明辽东关宁的守护神兽哦,便连皇上都派了兵部尚书崔大人亲自前来嘉奖呢。”

    “你说崔呈秀来了?”

    “是啊,这不刚和那只大蝗虫进了后庭么?”

    “后庭?沃糙!谁要看他俩互进后庭,你把银子还我!”

    “门票费恕不退还!”

    “行,够黑,你给老子等着!”

    “欢迎客官再来!”

    黄重真未曾想到,自己与崔呈秀的会晤,竟这般迅速便传遍了整座京师。

    更未想到自己姑且一试的议论文奏折,竟起到了如此好的效果。

    这些天,东林反对声讨袁崇焕和关宁军的折子,堪称漫天飞舞。

    却仍旧无法阻挡天启皇帝修筑巩固万里长城蓟辽段的决心,就像无法阻止其钻研木工的决心那样。

    黄重真唯独嫌弃拨银少了点儿,十万两对于万里长城蓟辽防线众多关隘的庞大军费开支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仅是一座小小的马兰峪,若想修筑得固若金汤,便非得十万雪花银不可。

    然而重真又知晓,坚固堡垒除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外,另一个作用便是被无情攻陷,或者从内部被攻破,再者也可以绕道而行,就像马奇诺那样。

    黄台吉为形式所迫,也终究会做出此等惊世骇俗的事情来。况且长城万里,关隘何其之多,不可能都像山海关和关宁防线那样,打造得犹如铜墙铁壁一般。

    因此,修筑万里长城蓟辽段关隘的象征意义,远胜于实际意义。

    与此同时,他也深悉此时的大明财政有多艰难,便也表示理解。

    毕竟有总比没有好,况且让朝堂大佬和九边将士多注意点儿长城边防,终归不是坏事儿,也总算不枉此行。

    至少,对于马兰峪等被遗忘了无数年的戍边将士们而言,仅仅是得到了皇帝的再一次关注,也已经非常满足了。

    因为这至少说明,大明并未忘记这些苦守边疆的糙汉们。

    而他们也将以极大的热情,回报这丝知遇之恩,哪怕对于日理万机的皇帝而言,这丝恩情实在微不足道,忙于派系斗争的兖兖诸公,更是不甚在乎。

    然而,孤城,孤独,坚守,百战,不破,不还。

    这些名词,便是无论哪个华夏时代,边塞将士们最为普遍也最为寻常的心态。

    总而言之,黄重真这行来自辽东关宁的小兵,这些时日遭到了留守京师的东林大佬们的口诛笔伐。

    极在乎别人看法的吴三桂被骂得发根倒竖,便连淡然的周吉都有一种快要体无完肤的感觉。

    唯独黄重真丝毫不在乎,照常吃饭喝酒,如常睡觉锻炼,将这难得悠闲的生活,过得有条不紊,更将江南饭店衬得诗情画意,生意蒸蒸日上。

    ——不好也难啊,毕竟每天天才微微亮,店外便冒着严寒排满了想要进店,一边煮酒论英雄,一边指桑骂槐唾骂某些王八丘八吃里扒外的所谓士子。

    便连远在辽东关宁的袁崇焕都遭了秧,谁叫漏风的大明朝堂,将《浅论巩固蓟辽防线之必要与迫切疏》确是那只蝗虫所执笔撰写,却又得了关宁军上下一致认可的消息走漏了出去,就连具体内容都一字不差呢。

    于是,这篇论文体裁奏折的影响力,瞬间便盖过了已然被公认为精品的那首五言,两首七言,以及两曲新词。

    那首白话性质的《辽东的森林》就更加不用说了,士子们无不大骂俗不可耐,有辱斯文,啥玩意儿……

    大明京师文化璀璨,江南更是诗情画意,谁在乎悬在关外的苦寒辽东呀?

    但辽东的关宁军在乎,辽东的汉家遗民在乎,便连全华夏的普通百姓都很是喜欢,忙碌劳作累了,便都会自嘲地唱上几句。

    “让我将你心儿摘下,试着将它慢慢融化,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无瑕……捂不热融不化的朝堂大佬、地主老财的心哦,您们就要将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煎迫至何等程度哦……能让咱老百姓混个温饱不?”

    温饱,大概便是百姓所想之——最浪漫的事。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黄重真上辈子的老家——江浙义务诸暨地区,更是悄然流传一句民间谚语:“啊则噶会有噶种萨开萨开萨否熟个猪头个嘞?”

    (怎么会有这种煮去煮去煮不熟的猪头的?)

    以此,来表达对于那些占地越来越多,却交税越来越少,反将越来越重的赋税,加在他们这些土地越来越少的苦哈哈身上。

    其实对于靠天吃饭问地刨食的基层百姓而言,并不太在意天公是否会重新抖擞降下人才,只求老天爷将雪下成瑞雪,将雨洒作甘霖。

    待到粮食收割完毕之后,再他娘狠狠旱他几天,好将粮食晒干、收仓。

    不过,百姓的诉求在大多数的时光里,都无法直达天听。

    于是,东林在读生和毕业生的谩骂之声继续甚嚣尘上,都快将好不容易把温和的笑脸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太阳公公,给重新遮盖住了笑脸。

    祖宽等耿直汉子一致认为,骂老子可以,骂老子的将军大帅却不行,暴脾气与犟脾气很难不摩擦出火花,于是没少发生肢体冲突。

    一方彪悍,一方人多,各有受伤。

    就是狗日的关宁丘八老是放狗咬人,真是让人受不了。

    更过分的是,还总是将绳子套在老虎和黑熊,牵出来遛……

    这特么的谁受得了?

    便是那狗都已极为彪悍了,前门大街的狗儿们,甚至那些被豢养在高墙大院里的所谓猛犬恶犬,见了那黄崇崇的大狗之后,最后也就狗仗人势地叫上两声。

    然后,便在它狼嚎一般的猛扑之中,立刻便夹着尾巴撒开狗腿,在一片呜呜声中狗奔豕突——没办法,人家身后正蹲着一虎一熊两头煞星,不服不行啊!

    这就有点欺负人了,便连将户口迁到了京师的魏忠贤都看不过去了,试着以小报告的形式,将这些有趣的事儿说给了天启听。

    当即,便逗得这个热衷于木工的木匠皇帝,哈哈大笑,便连身子骨都硬朗了一些,不但三餐规律了起来,饭量也好了起来,晚上耕田也更加卖力、有力了。

    张皇后究其原因,便对那些素未谋面的关宁少年,尤其是那传说中又是发明炮架,又是驰援觉华的大蝗虫,分外青睐,倒是让自家的皇帝夫君,呷起醋来。

    不过张皇后对付皇帝自然是有一手的,一个媚眼跑过去,在魏忠贤面前人五人六的皇帝,还不乖乖地躺下让她主动来骑?

    嗨嗨……这种别人家闺房中的隐蔽私趣事儿,咱不嚼舌根子。

    总之,吴三桂对于二狗的表现是极为满意的,也总算扬眉吐气了。

    每次二狗吓完人,他都会抚着它的大脑袋吼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老子身边都是些上过战场渴饮过建奴血的真正男子汉,又岂是那些家狗能比的。”

    这骂人功夫都快青出于蓝了,东林士子们简直气炸了,于是一拥而上,一拨急红了眼努力想要找回场子的人,和一群多少留着些手的人,再次扭打在一次。

    老百姓们轰然叫好,于是那些久不得民心的东林少年士子们,便更加起劲了,还步步紧迫,追进了店里。

    江南饭店的桌凳都因此换过好几茬了,就连小二小厮和那些大手,都被误伤过好多人次了。

    但那掌柜却仍旧笑吟吟的,浑不在意,似乎砸得不是他家的财产一样——毕竟是个打工的,财产是主家的,坏了可以报销,命可是自己的,丢了可就没了。

    黄重真对于这些阴招阳谋,向来都是来者不拒,当仁不让的,出手那叫一个快狠准,其阴狠果决的程度,便连吴三桂都自叹不如。

    袁七曾一度担心会给自己的大帅主家招惹麻烦,但黄重真却坚信,自家的直系上司袁崇焕对于这些无用的唾沫星子,定然也是浑然不在意的。

    他一定会明里跳脚骂娘,暗里嘎嘎大笑的。

    对于那些打将上来的所谓士子,虽然是一个门派的,严格来说还都是他的师弟们,但对于他们不做实事的作风,也必定是欲揍之而后快,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因此,他得知之后明面上可能会怪罪,暗地里却只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或许还会多给一些军饷,多给几顿肉吃呢。

    袁七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奈何军饷和肉是始终悬于华夏军人头上的利刃,闻言立刻便如狼入羊群,愤而冲入了孱弱的士子群里,纵横睥睨,大杀四方。

    大义凛然的东林士子们见这群少年丘八实在是有辱斯文,吃了几次亏之后,便也只敢捶足顿胸,再次展开所擅长的口水大战了。

    不过,黄重真紧接着的一句话,就将他们彻底地闷翻了:“同样是少年,有本事就跟随我等去关宁走一遭,与建奴真刀真枪地干上一架!”

    这就有点儿欺负人了,自古以来武科生打仗,文科生骂人,妥妥的安排。

    缘何到了这小子嘴里,就那么不是滋味儿呢?

    沉闷许久,才有东林士子反驳道:“谁跟尔等丘八去与那些野蛮人打架!”

    “那就闭嘴!啥本事没有,一天到晚就知道瞎嚷嚷!”

    重真掸了掸衣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就带着二狗它们回到了店内,还吩咐掌柜的说:“这群龟孙子有钱,把参观老虎和黑熊的门票费,收得再高一些!”

    “好嘞。”奸商掌柜当然不肯放过这种哄抬物价的机会。

    “怎么走了?有本事别走啊!”

    “是啊是啊!有种的出来,看老子不打断你的狗腿!”

    二狗与老虎黑熊扭着硕大的臀部一进店,东林士子们的嚣张气焰就回来了。

    吴三桂觉得自己的暴脾气已经好很多了,却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便来到二楼打开窗户吼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尔等匹夫既有空在此耍嘴皮子,何如去给老百姓干点实事?平整一垄土地也好啊!”

    围观的百姓当即轰然叫好,便连黄重真都朝二楼竖起了大拇指,虽然这小子这句话里的两句名言,都是抄袭了自己的。

    但他并不排斥全天下的人,都能尽早明白这两句话的含义,从而让这个焦灼而又不知实干的社会风气,逐渐地转换过来。

    但事实证明所谓的东林少年士子,根本就是一群杠精,当即有人反驳道:“你这个老匹夫……哦不,你这个丘八小匹夫知道啥叫空谈误国,啥叫实干兴邦不?”

    黄重真终究还是选择把吴三桂叫了回来,然后派遣二狗领着老虎与黑熊出去镇压这种口水起义。

    三只萌宠也并没有动手,而是站在街上咆哮了一阵,那群以口水仗见长的东林少年士子们,便都狼奔豕突,一哄而散了。

    吴三桂朝黄重真竖起大拇指,由衷赞道:“还是大哥有办法,我服了。”

    黄重真比他高了小半个头,便煞有介事地拍了拍他瘦削坚毅的肩膀,还给了他一个充满鼓励的笑容,道:“好好干!”

    吴三桂瞬间便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大有冲冠一怒的趋势。

    “得,老子以后还是继续打压你吧!”黄重真耸耸肩膀道。

    “为啥?”

    “老子怕你冲冠一怒为红颜!”

    “老子说了老子不会的!”

    “那就最好!希望十八年后,你依然牢记着今日所言!”

    “别说十八年,便是一百八十年,老子也记得!”

    “那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