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儒将-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临安关危在旦夕,李飘然再次从临安大营调兵一万驰援临安关。

    同时剑阁也处在危机之中,刘静安从临安、武安大营中再次调集两万兵马增援剑阁。同时从潇香大营调集三万军马分出两万增援临安关,一万驻守武安州大营。

    至此,大蜀武安、临安两州兵马军力告急,边关告急之下,战报如同雪花一样报到朝廷之中。群臣为之震惊之下是自危不已,李飘然手中的五万北军成为了焦点。一时间他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好在文帝信任才使得他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思用兵。

    但是李飘然在重重压力之下,北元众将士也是纷纷请战。在此之中,军中斥候从临安收集的情报也表明元军重点在进攻临安关。临安关的守将也是每日三报向李飘然求援。朝廷之上也是批判李飘然用兵谨慎之声盛嚣尘上,很显然临安关一破必然危及潇水东岸平原,三关背后将毫无依靠之地。

    就在这时,赵坤鉴的这支铁骑肆意潇水平原,危急三关后援。蜀军迟迟不能遏制更是使得民怨沸腾,州府的告急文书再次雪片般的飞向朝廷。军报、政报之下,李飘然连忙派出三千北军围剿赵坤鉴。

    却是闹得全军覆没。

    在此之下,李飘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却是没有任何办法说明。而此时临安关的战报却是突然停止,武安关是气氛惆然。李飘然立即派出斥候却是发现元军专司谍探的内府高手竟然是严密封锁了临安、武关的通道,专门截杀蜀军斥候。

    好不容易之下,一名蜀军斥候接应到了临安关派出求援的斥候,介绍了临关的惨况。特别是最多只能维持十天必然破关的结论,更是使得李飘然忧心忡忡。

    李飘然毅然集中北军突击元军大营,夜袭之下元军大营不过是五万余人的疑兵。当下李飘然率军为了争取时间毅然选择从关外突袭元军临安关外大营。

    不料在途中却是遭遇了元军龙逸云与石蓝枫的重点伏击围攻,一时间李飘然是兵败身死!

    楚云谦等人听完后只觉得心神震荡,这些话从现在听来是缓缓而言,但是在当时却是波澜激荡。

    楚云谦在心中深深的叹了口气道:“大人,看来李太尉当时是已经看出了凶险。”

    刘静安沉痛的点头道:“这是当然,只是无力回天,只能是毅然赴死一搏!”

    众人听得是目瞪口呆。
………………………………

第六十三节 一万北军

    楚云谦叹道:“大人,李太尉当真是履死赴险,难道就不能在坚持数天吗?”

    刘静安长叹道:“怎么也没有想到元朝尽然不惜数万军士的生命只为了能够伏杀李太尉。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众人一时默然。

    很明显的,临安关血战元军首无先列的展开了日夜攻势。武安关的疑兵被破自然将临安关的险情凸显无疑。李飘然纵是深得文帝信任,又怎能面对这三军将士的血红双目?

    不得已之下,他必须要出兵救援临安关。只是从武安关后绕行却是耗时费日不说,而且会给元军在武安关留下攻击的机会。李飘然不愧是宿将,他兵行险招立即突袭临安关外的元军。

    这是有可能的,五万北军铁骑均是骁勇至极。从关外平原上突袭不过是三五日路程,在元军不及防备之下必然可以让其重创。因为元军日夜攻城之下,早已是疲惫之军。

    可惜的是元军统帅的战略目的并不是为了攻占临安关,而是消灭北军及大蜀的战神。所以所有的战术布置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纵使是李飘然看出了里面的陷阱,但又怎么堵得住众军的悠悠之口?怎么平息朝廷上的众臣之怨?

    楚云谦不禁心中叹息,他想到了上古的名将廉颇,李飘然和他当时的处境极为相似。只不过前者是被赵帝遗弃换将,后者是拼死一搏罢了。

    岳渊低声的道:“五六万士卒的性命只是为了换的斩杀敌方一员统帅,真是好大的手笔。”

    刘静安看了看岳渊道:“岳将军所言不差,这点是最终导致李太尉冒险出兵的根本原因。”

    刘静安也是得到了朝廷的旌表,所以知道岳渊现在是大蜀的副将。

    欧阳澈轻轻抚了一下茶碗道:“司徒大人,想来那个被救的斥候也是敌方的细作了。”

    刘静安看了欧阳澈一眼,心中闪过一声赞叹:“这欧阳澈确实是一个心细如发、善于长谋之人!

    他轻声道:“确实如此,只是急切之下李太尉根本无暇分辨。特别是武关城外元军大营的伪装之妙更是让太尉无法详细思考,否则怎会轻易出兵?”

    接着刘静安话声微顿道:“我皇在我等临别之时已经担忧元军是重在击将次在伐地,我等也是在这方面小心在意,可不想元军尽是如此大的诱敌之术。”

    楚云谦语调沉重的道:“李太尉是我大蜀军神,此役殉国当是使得我军锐气重挫。”

    堂中一片寂静。

    这个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但看这剑阁关守军的紧张便可知军心的恐惧。这也是难怪的,自从文帝临朝四十余年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中央级将官战死沙场的,何况是开局之战中的大蜀军神战死?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李飘然精光闪过双目道:“这是自然的,好在云谦在剑屏山中以三百人力抗千余元军,此次又是以千余步军全歼两千余元军铁骑,着实是大震军心!所以方才老夫才在众将面前着力提点云谦以收振奋军心之效。”

    楚云谦心中一震,说实话他刚才还真的对刘静安的所为有些不明所以。

    他忙恭声道:“末将不过是已是侥幸实在愧不敢当。”

    刘静安笑道:“这两番用狼,一次用熊蜂均是战绩骄人。云谦的将才当真是让老夫刮目相看,万幸再次国家危难之间有你这样的良将出现。”

    楚云谦正欲谦逊却被刘静安手势所阻。

    只听刘静安道:“云谦次来当是可为老夫一大助力,老夫正愁着没有良将可用。”

    楚云谦闻言连忙肃容道:“请大人吩咐。”

    刘静安道:“云谦想来已是知晓石蓝枫率骑兵三万出了武关,老夫正欲选择一名将领领军前往迎敌;不想云谦却是来了。”

    楚云谦心中是大为惊讶,这石蓝枫所部军马几乎像是消失了一般,怎么刘司徒会让自己去迎敌?在者三万铁骑可不一般,目下大蜀哪里来的可以与之相抗衡的骑兵?

    当下楚云谦问道:“但不知云谦在何地如何迎战这石蓝枫?”

    刘静安一笑道:“石蓝枫所部三万军马现在正潜伏在临安关侧后的山谷中,老夫将其调出而后云谦可在绵阳城后百里的李家坪将其击退。”

    楚云谦闻言一愣,刘静安却是笑道:“云谦该不会不知道为何这石蓝枫藏在临安关后原因吧?”

    楚云谦闻言点头,他自是知道这个原因。'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前两天在黄家镇众人还在商议此事,只是他不知道用什么来迎战石蓝枫的三万铁骑。

    当下楚云谦问道:“只是末将用什么来迎战这三万铁骑?”

    刘静安一抚长髯道:“一万北军铁骑。”

    众人均是大惊,这北军不是已经全军覆没了吗?

    刘静安自然知道众人的心意,他面色微含悲伤的道:“李太尉一代名将,纵是甘心赴死又怎会不留下余招?”

    原来李飘然早在临安关被猛攻之时便是隐隐的考虑到这些,所以他百忙之下暗自从武安等数州调集除役马匹万余,均是打上北军的坐骑铭识,而后挑选将武卫军中善于骑马的军士万余充作北军。却是将北军的万余精骑悄悄地隐藏在了临安大营之中。

    这个部署就是在派军追击赵坤鉴中完成的,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而出关南进临安关的北军便是由这一万临时组建的军士,汇同原来北军军士构成。

    这个消息着实让楚云谦等人为之振奋!同时也为李飘然这名已经陨落的大蜀军神而感到敬佩无比。

    刘静安沉声道:“一万对三万,有心算无心!云谦此役重在出奇兵而一举溃敌,所以万万不强求全歼。”

    楚云谦起身拱手道:“大人,末将怎堪担此大任?”

    刘静安笑道:“此战重在奇兵,凡奇兵则需要智计多变之士。你的心思老夫知道,在这剑阁或临安大营之中不乏比你位高权重之人,但是老夫以为均不能担当此任。所以老夫一直苦忍,此事连同陛下也只有数人知道。”

    楚云谦此时是心中有些明悟,他和岳渊等人对视了一眼,均是了解其中关键。

    很明显,自从李太尉兵败到武关被破,再到石蓝枫兵出时间上都是太短,导致刘静安无法从容统一安排。所以他只能是在苦苦忍让,进退不得之间,他需要利用北军的余兵一举击溃石蓝枫这支劲旅,这样才可以使得两关将士顺利依次撤退前往潇水西岸。

    刘静安的后方布置虚空的目的是在于诱敌一举击溃石蓝枫!

    而这些将领中多是老成持重之辈,这也是与大蜀不重武力有关。面对石蓝枫这样的极善于攻击的名将,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而楚云谦的数次突出奇峰的用兵,却是使得刘静安看见了希望,不惜将此大任交予他执行。

    楚云谦自知其中艰险,他沉声道:“末将遵命,一定竭尽所能击溃石蓝枫。”

    刘静安笑道:“这点老夫自是相信,云谦明日暗自带着剑屏山中的岳氏族人前往临安州大营,凭借老夫的手谕接掌北军。”

    楚云谦道:“遵命,但不知大人要如何调动石蓝枫前来?”

    刘静安到:“这点老夫自由安排,云谦只管悄然设伏李家坪即可,伏击得手后你立即率军退往潇香大营,不得再回剑阁。”

    楚云谦闻言似乎刘静安不准备撤出剑阁,大惊道:“大人,你不随行撤出吗?这剑阁必是死地啊。”

    刘静安一笑道:“云谦接到兵部谕令前往剑阁听用,老夫就不会接到死守剑阁的命令吗?”

    楚云谦等人是惊得面面相觑!

    大司徒地位尊崇,远在兵部之上,这兵部怎么敢直接命令大司徒?

    刘静安一笑道:“这兵部的谕令老夫倒是可以不必理会,但还有一份太子谕却是让老夫不得不为之。”

    楚云谦一呆之下脱口而出:“那皇上现在是?”

    刘静安面色凝重道:“赵丞相给老夫来文中说道陛下现在已是卧床不起,朝中政务现在由太子监国,只不过是对外没有明昭罢了。”

    众人均是心头沉重,文帝毕竟是一代明君,现在如此紧要关头却是病倒,倒是对大蜀局势极为不利。

    但是众人也是知道,文帝素来仁厚。此番接连收到长平、李飘然噩耗的打击,如今又是五国中最为强大的元宋联手攻蜀且武关被破,本就羸弱的身躯怎能负担起这样的重荷?

    楚云谦苦笑道:“大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死守剑阁是于事无补,末将以为应弃守当图它策。”

    刘静安皱了皱眉道:“老夫自太尉战死时已经是知晓了敌首的真正战略目标,此时就算是没有上谕,又怎能轻易撤守?”

    楚云谦闻言是心中颤抖,他想到了岳翎。岳翎的那番话现在还是余音在耳,只是刘静安这位当事人说出来更是让人觉得震惊不已。

    刘静安的认识分析是非常精确。

    北元索娶长平的用意就是为了挟持她而打击蜀文帝,并配合赵坤鉴在潇水东岸的肆虐。

    不惜代价的攻击临安关目的就是为了可以伏杀李飘然。

    围而不攻临安是为了给大蜀朝堂造成蜀国还有两关在手,形势还不至于不可收拾的假象,迫使刘静安不能撤军。

    石蓝枫三万铁骑的目的是为了歼灭撤退的蜀军,直接目的是为了可以击杀刘静安。

    从整个战略目的来看就是为了击杀大蜀的擎天玉柱。

    这些都是楚云谦等人已经料到的,所以听刘静安细说起来虽然是心中震惊倒还不会心神失守。只是刘静安再往下分析,却是让他们心中是涌起了惊涛骇浪。

    刘静安认为元宋的首要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击垮本是风烛之年的蜀文帝,迫使大蜀朝野混乱。

    用军事解决大蜀战场的主力部队及主要将领。

    大蜀内忧外患之下必然是大厦将倾,同时元朝必会对战后的宋国有所准备,宋国自不会坐以待毙,蜀亡之日便是元宋交锋之时。

    眼下大蜀唯一的机会便是稳守潇水,确保余下的七州之地。只要是挺过了这一关,便有机会提前挑起元宋争锋,大蜀即使不可能收复失地,但可以确保不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