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拿个电池过来,吉他给我。”李易也知道这种电池不能用到底充。
最开始他那时的充电电池要求用光了充,对电池好。
后来电池不一样了,绝对不能照之前的来操作。
“东主你变得更帅啦!”小机器人在知道有满电的电池后,立即称赞。
吉他之前说去取的时候,取回来由黄柏背着,电池需要到庄子的院落里去拿。
李易放慢脚步,别人走在前面,他不用挎背带,吉他能抱住。
他弹分解和弦,用不上拨片,直接就弹。
“听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绿叶催黄~~谁~道~秋~下一~心愁~~烟~波林~野意~幽幽~~”
李易轻声地唱着,永穆公主和小兰晃着脑袋听。
小机器人被拽着走,并不闲着,配合着二步轮唱与复调和声:“总归是秋天……”
众人看眼前的景色听,心情放松。
“我~~这薄~衣过得残冬~~~”李易一遍唱完,看山上秋景,许多树叶已经变黄落去。
“偶尔还有蝉鸣,万物萧瑟凋零。河南府的百姓今年不会薄衣过残冬。”
李隆基攥攥拳头,他挺喜欢这首歌的,在长安偶尔也唱,还编了舞。
歌词写的是蝉在秋天的时候,歌词中没有蝉字。
但内容往深了想,其实是写人的。
李隆基不管歌词的深意,他只觉得百姓不能冬天难过。
他已经到河南府了,河南府百姓日子还艰难,他私房钱再多又有何用?
李隆基说完看李易,李易:“……”
说好了的不找我,我刚唱首歌,咋又……
“易弟,你唱你的,晚饭时再说。”李隆基反应过来。
“有啥区别?”李易郁闷啊,晚上吃大闸蟹,文吃呗?慢慢吃,边吃边聊?
“冬天衣服的事情其实好办。”李易不想等晚饭时候还折腾。
“对,易弟所言不差,好办,诸位说说。”
李隆基决定不麻烦易弟了,一大群大臣呢。
众臣:“……”
我们没说呀!我们没说好办啊!我没,我没说,是他说的。
李易一听,继续往后退,跟着他的宫女太监同步移动,不忘了把小机器人推着一起走。
“谢谢!谢谢!回头我给你们讲笑话。讲一个很好笑的笑话,我这辈子就指望它活着啦,哈哈哈哈……”
小机器人很有礼貌,笑话还没讲呢,自己先大笑起来。
它的笑声自带魔性,不用听笑话,听它笑,就觉得自己也想笑。
“李郎,把吉他给我,我给你唱万水千山总是情。”
永穆公主见退得远了,伸手要吉他。
伴随着前奏响起,李隆基那里看大臣,说吧,朕欲叫河南府百姓今冬无薄衣。
钻井你们不熟悉,民生总该懂吧?
群臣们愁哇!万水千山总是情,去问小易行不行?
“道济!”李隆基点名,你张说来说说,你是河南府尹。
张说其实想说我刚才若不蹲下问钻井的事情,是不是现在就没有薄衣过残冬的事情?
这等具体到一个道的百姓民生问题,太难答了。
陛下问了,得答,光听歌不管用。
“陛下,臣……臣……臣以为河南府家禽养殖多,当用禽羽填充衣物。”
张说想啊想,想到个情况,有羽绒啊。
“寻常麻衣可防露羽?”李隆基知道羽绒服,需要额外处理布。
李家庄子就能给边关将士提供军大衣、鸭绒、羊绒的军服。
“可调棉布来此。”张说说完低头。
他自己都知道,调个屁的棉布,棉布全可着边关、海军用呢,河南府哪里有足够多的棉布?
“广平!”李隆基看宋璟,刚才就你事儿多,敢给朕的易弟挖坑。
“官府库房中有绢帛,既已不当钱财使唤,卖与百姓。”
宋璟之前在使劲想,只能想到这个办法。
“作价几何,百姓买得起?”李隆基顺着问。
“按市价计,想来河南道百姓手中略有钱财。”宋璟也低头。
“隆择!”李隆基瞅毕构。
“芦苇棒能填充衣物保暖,派人去收集,那个一般不会露出来。”
毕构一样麻爪,突然间问,不给考虑的工夫,谁行?小易……小易估计也答不上来吧?
“几月了?还有芦苇棒?改吹跑的早吹跑了。”李隆基依旧顺着问。
“像缝制羽绒服般,把蒲草一格格缝在衣服里。”毕构低头。
“廷硕!”李隆基继续点名。
“于典当铺收旧衣物。”苏颋听到永穆公主唱‘风也急风也劲’,觉得确实有点冷。
“衣物大小可合身?”李隆基还是顺着问。
“改一改想是不难。”苏颋低头。
“臣不知道,问刚柔吧。”张九龄不等李隆基问,主动出声。
“好,等圆圆唱完的。”李隆基不难为张九龄,人家都承认不行了。
“但求~有山水~共作证~~”李易和永穆公主重复着唱最后一句。
“易弟。”李隆基心中跟着哼哼完歌,一脸歉意地招呼。
“养了那么多的兔子,那么多的兔皮,做出来大衣给百姓,让他们明年此时用同样多的兔皮还。
这样他们也会养兔子,兔子吃草,牛羊马不足,不好养。
等他们养很多兔子之后,还的扣一部分,其他的继续买,价钱便宜。”
李易根本没把这个问题当回事儿,兔子白养了?兔肉都收集了一大堆呢。
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身处高位知谁边
“兔子?对,还有兔子。”苏颋猛然想起来,刚才咋没联系上这个事情呢?
“刚柔整天脑袋里面记多少事情?”
张九龄其实挺无语的,李易行事都是一环套一环。
“兔肉哪去了?往日不曾吃。”姚崇努力回忆,似乎没吃过几次兔肉。
“做成肉松储备着,今年冬天给边关将士们吃,将士们训练量大,需要蛋白质补充。”
李易给出答案,他知道兔肉如何处理。
天冷的时候脂肪与蛋白质都需要,蛋白质始终处在第一位。
如减肥一般,通过节食减肥,先消耗的其实是蛋白质,之后才是脂肪。
有的地方不科学减肥,就是节食、运动,结果人体中的蛋白质减少,挂了。
很多运动员为了维持运动生涯时间和状态,都是吃高蛋白质又低脂肪的食物。
给将士们拿去一只风干的兔子,他们吃起来麻烦。
制作成肉松,他们吃着则没问题,省事省心,关键肉松好吃,捏一点塞嘴里当零食。
“小易,账算错了。”毕构也有意见,刚才他丢脸,得找补回来。
“错就错了呗!谁还不犯错啊!”李易回答,你又没说哪错。
“老夫不是那个意思,小易你看,你现在买兔皮,价钱高。
等河南道的百姓养兔子多,以同等数量偿还兔皮,兔皮价钱低。
一来一去,中间存在差价,这个差价谁来补?”
毕构用最直观的市场经济分析,价格不同,养兔子的越多,他就越便宜。
“单独兔皮的差价,不是以之后整体经济总量提高来弥补吗?
他们养兔子的肉和多出来的兔皮,要进到市场当中,他们有了利润会消费。
户部收税难道单独存在?不与社会经济行为联系?
在其他养殖业没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兔肉兔皮是消费环节的补充,而非冲击。
宏观调控的是大唐重点区域的整体供需,市场经济决定货币流通和生产力增长。”
李易一副你看的书又白看了的样子说,咋那么让我操心呢?
你就想着一个差价问题?你不是企业做买卖,你是大唐户部。
你计算一次采购销售利润?你别兼任户部尚书了,我给你一个小公司你玩儿吧。
“兔皮衣服的大小怎么安排?”宋璟想到当铺的东西大小不好调整。
“孩子们穿大的,冬天穿皮大衣,小了冷,大两圈晚上睡觉还能压被子。
军大衣大不大?谁正常穿衣服穿军大衣的样式?
问边关将士,军大衣是不是好用?可以当被褥使唤。
河南不是岭南,冬天穿在外面的衣服都得大,顶脚的鞋冬天是不是最冻脚指头?”
李易从实际应用方面出发,冬天的鞋不可以正好那么大,得留空隙。
包括睡觉时候的被子,被子越大越暖和,被子小只能裹被子睡觉,可难受了。
衣服亦如此,像披个棉被似的大衣,感觉松散,其实可暖和了。
一般登泰山看日出啥的,都租军大衣,大一号,甚至大两号。
“兔皮大衣是毛朝外,还是毛朝里?”张说想到个事情。
“毛在里面,暖和,穿衣服不是为了保护衣服。
我管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啥的呢,我只晓得我大冬天的穿衣服不冷。
毛在里面的话,自然带空隙,保暖,皮在外面挡着。
而且行动方便,烤火啥的不会燎到毛。”
李易猜出来张说要干啥,跟我玩典故是不?
真正干活的人,哪有穿皮衣把毛放在外面的?不碍事儿吗?
把毛放外面的不是干活的人,毛是给别人看的,叫别人知道是什么皮衣。
不然貂皮的衣服把皮露在外面,有几个人能够判断出来?贴近了用放大镜看?
当然,有的动物的毛硬,就不适合贴身了,扎着难受。
“刚柔,冬天的时候广州有的地方也不暖和,总下雨。”张九龄指一指南边的方位。
“韶州吧?当地不在于穿什么,在于经济条件不好。
韶州到广州的路修好了?冬天的时候,派包铁船过去收购冬笋和当地的菌类,如冬菇,走广州。
我现在把钱转过去,先预订,有多少就从中扣多少,多退少补。”
李易知道张九龄问的不是广州,广州自己庄子里的人和学子在负责,轮得到别人操心?
韶州是张九龄的故乡,他修路,一声招呼,当地百姓纷纷参与。
当时他的官位是左拾遗,长安距离韶州远着呢,对当地人来说,张九龄是家乡的荣耀。
莫说张九龄此刻活在大唐,即便自己那时,一提梅关古道,当地人也有着骄傲。
“多谢刚柔。”张九龄抱拳,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我说广州,人家刚柔就解决韶州的民生收入问题。
“客气了,不然李家庄子的名头凭什么在大唐各地那么那么好用?李家庄子的兑换券畅通无阻?”
李易摆摆手,我付出我自然有得到。
灞水李家庄子名耀大唐,庄子出的兑换券大唐各地全承认。
凭什么?就因为自己总能给各地好处,庄子实力、信誉第一。
享受多少的权力,就得付出多少的义务。
当朝宰辅可以回答不出来民生问题,自己必须答,因为自己能够让宰辅进团儿。
像宋璟,今天给自己挖了好几次坑,他是要把自己坑下去吗?做梦!
他无非是想找个场子而已,过下瘾,弹劾着玩儿。
真要是敌对,自己能突突死他。
“这秋色迷人,为何有人总是感伤?”
李日知看到一个大的山里红树,上面好多山里红。
他伸手去摘,这个山里红比山楂小一圈,比山里的大一圈,他想吃。
唰!啪嗒!
郭子仪出手,飞刀。
一条花蛇掉到地上,把李日知吓一大跳。
哪来的蛇,我咋没瞧见?
“这蛇……”李日知想要弄清楚。
小机器人出声:“从上面蹿下来的,在空中被刀飞到。”
李日知回头看郭子仪:“郭长史多谢,不愧是武举异等。”
“小毒而已,咬了也死不了,东主在。”
郭子仪不居功,事实也如他所言,什么蛇咬了李易在旁边都没问题。
“郭长史谦虚了。”李日知可不想挨咬一口再被李易救,多难受哇!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差价调控就业位
大家紧张一下,又放松,有郭子仪和李易在,属于双重保险。
飞刀太厉害啦,蛇从上面弹射下来,空中被刀给扎上。
“臣请陛下为郭长史升官。”李日知得表示。
“不要,我什么官都不重要。”
郭子仪拒绝,他家里都承受着额外的好处,李易亲自给的。
升官的目的是啥?更多的钱、更大的权?
他现在都有,三万羽林飞骑归他指挥,福利发得都用不完。
就像东主一样,从二品的文武散官,想当正一品的实权就当,临时当一下,回头再辞掉。
郭子仪拒绝的时候丝毫不给李日知情面,说话直白。
“子仪在,朕便放心。前面的山头上是风车,摆的位置很凌乱啊!”
李隆基满意,满意郭子仪的身手,更满意郭子仪的态度。
羽林飞骑不受外人管,谁有资格跟自己提议针对羽林飞骑的人升官?
易弟都不吱声啊,易弟倒是能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