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督保证,他懂,煤油灯贵,万一有人说落水,结果拿出去给卖了,不行的。
  他发誓自己的县里不存在此类情况,突然谁家有个没有灯,大家都看热闹。
  别人买的时候不得想想啊?每一个煤油灯都有证有号的。
  坏了好去跟李家庄子换新的,免费换,自己砸了都行。
  庄户看出来杜督的心思,说道:“咱们提供的煤油灯没有号,灯上几个关键的位置不刻字,包括玻璃罩底部。”
  “如此好,如此太好了。”杜督又省去一份心。
  ……
  天蒙蒙亮,螃蟹被称重后装船。
  百姓中收入最少的都有二十钱,每十户借个煤油灯,游艇正好轻空东西装螃蟹。
  跑短途,不携带大量的食物、水和服务人员。
  二十钱在长安,属于正常收入,在别的地方,好几天的工钱啊。
  相当于李易时候的一线城市和五线城市,一线城市月收入一万,没有自己房子的前提下,很不容易。
  一万放到五线城市,租房子一个月三百元,北方的地方冬天还包暖气。
  绝对是高收入,别人一个月都两三千,干一个半月,一年的房租交了,还有寒冷时候的暖乎乎的暖气。
  当然,面积不大,三四十平的,多了暖气费也贵。
  有的是企业和行政部门单位的人把房子租出去,单位有报销。
  长安的收入和楚州是差不多的关系,一个京都,一个五线。
  洪泽湖旁边的渔民临时打一些鱼虾,送到外面去卖,数量比较少。
  他们不指望这个赚钱,未来的一个月,他们能赚到平时一年的钱。
  有老客户,人家天天买你的东西,你赚钱不出摊,他们就去别人家了。
  同一时间,洛阳宫紫薇城,一群大臣冲个温水澡,吃早餐。
  饭菜摆出来,他们突然状态不好了。
  因为菜少,只有大米粥、小米粥、豆浆、胡辣汤、包子、馒头、油条和小菜,小菜的品种也不超过十个。
  出啥事儿了?早饭就给我们吃这个?
  “小易呢?”毕构不想盛东西,其实就算给他几十道菜选择,他也可能吃包子和小米粥。
  那不一样,他自己选的可以,你不给其他的不行。
  “东主去山上啦,带着大部分人手先去安排。”一个小机器人出溜过来。
  “饭是谁安排的?”毕构还是不想吃。
  “尚食局啊!他们给出的养生餐。”小机器人居然知道。
  “老夫不要什么养生,老夫只想吃李家庄子的饭菜。”
  毕构看小菜都不顺眼,自己习惯了吃几十道菜,就是在这些菜里选。
  “是不好吃?”小机器人脑袋转转。
  “是菜少。”毕构气呼呼地说。
  “我家东主给你们煮个豆腐萝卜汤,摊个煎饼果子,你们也嫌弃少。”小机器人讲道理。
  “那是小易做的,怎可同日而语,哎?小易去山上了?这么早?他吃饭了吗?”
  毕构想起来小机器人的话,李易不在紫薇城里。
  “去建医院,还有锅炉,这次的锅炉是大唐制造,冬天暖气自己烧。”
  小机器人显然被输入了大量的信息,它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老夫不想要暖气,就想睡火炕。”毕构脾气上来了,没有那么多的饭菜选择。
  “老毕给你盘炕,你不可以去住有暖气的房子。”小机器人突然传出李易的声音。
  “老夫什么都不住,老夫冻死。”毕构喊。
  “老毕你过来吧,要不我飞回去,你有什么问题了吧?”李易的声音突然温和。
  “啊?不用。做梦了,做噩梦了。”
  毕构一听李易的话,反应过来,自己情绪波动过大。
  “你们都被吃饭了,马上过来,包括三哥和木老丈,我知道怎么回事儿。”李易声音又传出。
  “老夫去看看,你也别吃饭,我们过去一起吃。”毕构跟孩子似的。


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熟悉归来铺翻番
  天是晴的,天上的大朵云彩又不时把阳光遮挡。
  李隆基等人确实没吃早饭,队伍过去时,早上十点了。
  到地方的时候,大家愣了,怎么看怎么都觉得熟悉,这不就是李家庄子嘛!
  他们看出来此地的布局跟灞水旁边的李家庄子一样,院落的位置和地面的情况,照着翻过来。
  “洗洗手,吃饭。本来我这里没准备太多的饭菜,临时弄出的,数量少,诸位自己盛吧。”
  李易笑着说,他知道情况,一群人在李家庄子住惯了,换个地方不适应。
  洛阳宫的紫薇城本身又比长安的皇城小,没有庄户跑来跑去。
  加上抓人查人,昨天下雨。
  看到连饭菜都变了,脾气控制不住。
  像老毕,他要得并非是几十道菜,心中有火气,想找个由头发。
  其他人状态同样不怎么好,熟悉的宫殿布局又回来,会让人想起曾经。
  皇宫是死的,李家庄子是活的。
  “小易,远处一样不?”毕构果然情绪好起来。
  “反正你找不到华清宫,只一小块地方,模仿灞水边最初的李家庄子改造。”
  李易指指东西两边,找不到别的相同点。
  “果然丰盛,老夫吃胡辣汤,还有馅饼,尚食局连个馅饼都不会烙。”毕构选择好吃食。
  其实他打算吃包子,再一琢磨,岂不是和在宫里一样?不行,换个尚食局没有的。
  “不错,尚食局不晓得给做炒菜。”卢怀慎看到有炒的菜,也找到尚食局的毛病。
  “尚食局给你们安排早餐,现在十点多,你们喝完水,胃肠活动开了,我做几个炒菜。”
  李易帮尚食局说话,尚食局如今跟李家庄子学习做饭,饭菜口味一样。
  李家庄子有什么菜,尚食局便学什么菜,李家庄子创新出一道菜,尚食局的食谱多一道菜。
  尚食局自己不研究新菜,不敢,吃出问题算谁的?
  他们倒是出主意让李家庄子的人看看能不能做出来某一种菜,成功后,他们高兴。
  尚食局的本事不差,陛下说吃碗莲子羹,尚食局做出来的是陛下爱吃的口味。
  王皇后说吃莲子羹,那就是王皇后的习惯。
  “螃蟹炖南瓜好吃,第二次吃,第一次在长安庄子里。诶?是不是少了什么?”
  苏颋给自己盛的南瓜炖螃蟹,四下里看看,觉得还是跟庄子不一样。
  “人,孩子们过两天乘火车过来。”
  李易笑着说,庄子里一群孩子。
  由于年龄段不同,总会在一些地方见到大大小小的孩子。
  孩子们营养好,穿的衣服漂亮,收拾得干净。
  三四岁的小娃娃们一起玩,发现个虫子都能蹲在那里看半天。
  关键小娃娃们还能嘀嘀咕咕地说着大人听不懂的话,相互交流。
  “对,少了孩子不热闹。”张九龄盛了米饭,正常吃午餐,早上他喝了不少水。
  “各地的学子往洛阳赶,长安的乘火车,更西边的,还在路上,学子宴延后。”宋璟提议。
  “不,有多少就让多少参加,后来的等人多一多,再开一次学子宴。”
  李易有办法,谁规定学子宴只能开一次?
  这回卖螃蟹,下次看看还卖什么?
  再等上两个来月,螃蟹不好吃了。
  现在属于吃雌蟹的好时候,过上一个来月吃雄蟹。
  “待学子们写完吃螃蟹的诗,选好的印到报纸上,送往出产大螃蟹的地方。”
  李易解释他为何着急办学子宴,跟他卖螃蟹无关。
  这钱他可赚可不赚,各湖泊的百姓能赚到才是他的目的。
  说是几大湖泊大闸蟹好,实际小的湖泊一样有大闸蟹,产量低而已。
  湖边的百姓不嫌弃螃蟹少,他们捞出来卖钱,增加的收入比往常多。
  “易弟,圆圆呢?啊!闻恬呢?”李隆基四处看看,大女儿怎没见到?
  “她和小兰出去……回来了。”李易看到永穆公主与小兰出现。
  两个人神色疲惫,情绪低落。
  李隆基看一眼李易,问女儿:“去了何处?”
  “买房子建闻恬兰香阁,价钱太贵,听说前几日才值二百缗的房子,今日变成六百缗。我要买的铺子又大,唉!”
  永穆公主一脸愁色,居然翻着番地涨价。
  “陛下过来,李家庄子扩大,他们自然认为大家收入提高。”
  李易说着拉过永穆公主的手:“去洗洗手,转这么久,正好吃饭。”
  “早知道提前买。”小兰嘟囔。
  两个人去收拾,李隆基眼睛瞪大一圈:“怎能没有房子?拆个寺。”
  他果断,女儿的闻恬兰香阁要开业,往南边三十里的小洛南村的闻恬兰香阁不算,洛阳宫中必须有。
  离火车站和洛河近,买卖好做。
  “寻常情况,不可拆寺观。”李易拒绝。
  “闻恬在洛阳宫中没有商铺,便不寻常。”
  李隆基不管旁的,女儿整天快快乐乐的,突然不开心怎么可以?
  王皇后在边上出声:“闻恬只是觉得贵,她买得起。叔叔出个主意,叫闻恬能用低价钱买到好位置。”
  “然!”李隆基盯住李易看,你媳妇儿的事情你咋不上心?
  “房子涨价好,买卖房子要收税,能在洛阳买商铺的人,他们有钱。”
  李易看向毕构说话,房子贵,多收税。
  “先给闻恬弄到商铺。”毕构不上当,现在讨论的话题是永穆公主,你跟我扯什么税?
  “商铺简单,即便紫薇城,我只要想,保证有理由开出个闻恬兰香阁,大家还觉得有道理、应该开。
  长安有东西两市,洛阳则隔河分成南北两市,长安哪个市最赚钱?老毕。”
  李易不愁,他对比起两都的市场情况。
  “当然是……长安城南最赚钱,有一大片是你的,其他的位置朝廷管。”
  毕构想说东市,猛地反应过来,不对。
  南边的李家庄子一条街交的税比东西两市加起来还多,税多表明营业额大。
  “叔叔想在洛阳宫周围搞房地产?”王皇后熟练地使用新名词。
  “我买下周围不好的地,修上路,还有公交车,用那里的地,置换洛阳宫中好的位置,闻恬心里便舒服了。”
  李易承认,没错,我就打算那么干。
  是你的涨价多,还是我随便寻个地方搞商业价钱高?


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繁华商铺另交易
  永穆公主换了身衣服过来时,大家商议妥当。
  李隆基招手:“闻恬,本……县公为你费尽心思想出个主意,廉价买洛阳宫中昂贵的铺子。”
  永穆公主忍住笑,娇声问:“是什吗?”
  “本县公已告知于李大夫,你且去问他。”李隆基闲费事。
  “好哒!”永穆公主蹦跳两下到李易旁边:“是啥?”
  “你们看中的铺子多少钱?”李易先问。
  “上下两层,我量过,一共九百二十余平方米,他们三个铺子要一万三千缗。”
  永穆公主说完一瘪嘴,好难过的样子。
  她不差一万三千缗,她认为谁买谁是傻子。
  小兰补充:“一层后面有小院,加起来土地面积五百平。小娘想买下来起四层楼,一下子两千平。”
  “哪个位置?”李易也觉得贵,当官一年俸禄才多少?一个铺子一辈子买不起。
  “慈惠坊,东北角一个,哎着它的西边一个、南边一个,就是一个角落的位置。”小兰说出来。
  李易眨眨眼:“往北去直接过浮桥,铜驼坊和景行坊之后是北市,往南过个通利坊是南市?”
  挨着洛水河,还是桥头的位置,上有北市、下有南市,正好又是直角处。
  感觉价格不贵呀,卡在河边、南北两市中间,又是交通要道。
  “对,是不是贵?”永穆公主问。
  “贵!应该买四个位置,不能只买角的那里,角的后面空一块,买下来。
  前面的角往回缩,不直角,带个弧度,主动让出一块地。
  后面那个块儿留出停车的位置,他们的马车到那里,然后进去吃饭。
  前面留出的空地,挑起来灯,晚上漂亮,还不担心被别的车撞到,风水学上这叫金腰带。
  如果不让出一段空地,对外开市,那便成了割脚煞。
  不退则为割脚煞,腿后即成金腰带。
  其实就是两边来的路有车马冲撞没地方躲,大家就不愿意在那里进门。”
  李易说起地方该怎么设计,把风水学都给带上。
  “李郎,还不是咱们的地方呢!”
  永穆公主听着感觉好有道理,转而想到当地属于别人。
  小兰从另一个角度说:“往后让,咱们的地就少了。”
  “先说地,地方在东北角,北面是路与河,西边是别人商铺的房顶,东边是路,路对面叫询善坊。
  路宽啊,夕阳晚照,起三十层楼也遮不到对面的坊,半个路都遮不上。
  朝阳初升,阴影落在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