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你在家干轻松的活计,地租出去,少要租子。
李东主开始给我工钱,一个月二十缗,叫我现在多练动物的声音。”
憨子本身叫张憨,人如其名。
有钱了,身上不那么疼啦!
“做什么事情给二十缗?”张憨媳妇儿想不通,她家钱少,不然又怎么会管别人借牛。
“不晓得,总之李东主要我。”张憨摇摇头。
随即他猛然想起件事情:“李东主还要牛,说赔了牛钱,他给我们钱还,牛是他的,他问死的牛哪去了?”
“牛被衙门的人拉走,哪能给我们。咱家拿不出牛给李东主,怎么办?”妇人开始发愁。
“无妨,我家东主亲自去管衙门中的人要,我家东主宰相肚量、以德服人,好说话。”
黄柏知道有人要倒霉,死了的牛可以卖肉钱,还有牛皮。
衙门带走当然会被分掉,至于张憨,他有什么办法?
换成长安试试?敢那么干,有学子帮百姓打官司。
……
“杨兄为百姓操劳,辛苦,快坐,咱们有些时候没见了,还有诸位兄弟。”
李易此时见到故人,他第一次来洛阳时候遇见的主簿杨礼和当时杨礼带的人。
现在杨礼变成了县丞,待遇有所提高。
“李大夫才是为国为民。”杨礼紧张地坐半个屁股,当时李易便是四品官。
到如今不是几品的问题,李易在朝中说话最管用。
山南东道的百姓皆承李易恩情,蝗灾愣是给变成了大丰收。
到如今想找只蚂蚱可不容易了,孩子们抓到一百只蚂蚱,能换一钱。
蚂蚱人吃,喂鸡鸭太过可惜。
“吃螃蟹,往后螃蟹多,到时候给兄弟们拿回家。”
李易吃差不多了,最后陪个样子,他不吃,别人怎么吃?
众人由于地位相差太大,反而努力地放开了,开始吃螃蟹,酒则小口喝,怕喝醉。
等一人吃掉大概三只螃蟹,李易问:“死一头牛,此事归谁管?”
“牛?李大夫要吃牛?”杨礼反应速度快。
“不,我新找个人手,说把别人家的牛推到山坡下摔死,借钱赔偿,我帮他还钱,牛应该是我的。”
李易慢慢说出来,看杨礼,如果是杨礼拿了就,看在曾经的面子上,侧面警告一下便可,不允许在坑百姓。
“张憨?”杨礼直接说出姓名。
“杨兄认识?”李易微微点头。
“那牛……大家分了,县尉管,他拿了大头,剩下的大家煮的汤,不能他自己一个人墨下。”
杨礼脸色有所变化,声音放低,先把兄弟供出来,死道友不死贫道。
“赔牛吧,一百零一头牛,吃的人拿钱买,诸位兄弟们的算了。你们的顶一头牛,收一百头。”
李易没说逼着对方必须给出一头死牛,剥掉官职,对方还确实熟悉当地情况。
正好需要大赦,就以此为借口轻罚他们一次,吃一头死的还回来一百头。
“李大夫,要死牛还是活牛?”一个跟来的衙役问。
“自然是活牛,哪有百头死牛?牛活得好好的,因我一句话而死?”李易笑着说。
他要让那些人一下子损失很多钱,不然则论盗罪,算是官方有组织偷百姓的牛。
论盗之后再论渎职和其他罪,罪可就大了。
“多谢李大夫,李大夫,以后我们再不敢了。”
另一个衙役又害怕又庆幸,多亏那时见过面,没得罪李易。
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一人之威民生路
众人在特殊心情下吃完饭,李易拿出一大堆礼物,给他们带上送出自己殿的门。
“一头死牛换一百头活牛?李东主真敢张口。”
出紫薇城,到外面,众人长出口气,一个衙役说。
“已经不错啦,花钱消灾。真追究起来,丢官、去职、挨杖子。”杨礼认为李易仁义。
至于钱,李家庄子在这边的庄子,平日里没少给好处,凑一凑还是能凑出来的。
缺钱去管李家庄子要啊,他们总会想办法给你东西,拿百姓的不行。
这事往深了说,能把一家人给逼得卖掉田产。
本来人家的死牛还能卖些钱,一下子拿走,男人进牢,女人和两个孩子怎么扛得起来田里的活计?
债越欠越多,最后卖地。
估计是陛下过来要大赦,李易才开的恩,往后没有同样的机会。
……
“小易,一头死牛怎换百头活牛?”同样吃完饭的众人过来找李易,该去工作了。
他们得到消息,顺便问一嘴。
李易起身,准备接手户部,两个徒弟站在旁边,一人夹个算盘作样子。
小丫头和李归藏不用算盘,他俩学了师父教的珠心算。
原理很简单,下象棋的盲棋,脑海中模拟出来棋盘,棋子走动。
算盘也模拟出来,按照口诀对比数字打到位。
凡是会珠心算的算盘打得都非常利索,不然咋模拟。
“我若说我可以把那头牛的肉专门处理,卖出来一百头活牛的价钱,你们该说时间这么久了,我才接手。
我也不扯那个淡,他们拿了我的好处,居然还敢抢百姓的东西,不收拾他们我爱他们?”
李易直来直去,不止是他们,你们也一样。
你们的家人我帮着照顾,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亲自看。
别跟我说拿到的好处不够养家和交际,你们举办什么酒席的东西还是我出。
“百头牛你欲租给百姓?”姚崇知道李易用不上。
“不,我把后面的山地和谷地买下来,放在那里。抢种大棚,冬天百姓大地用得少。”
李易指指西边,二十五里外,好大一片地方归他所有。
“唉!本一借牛之事。”卢怀慎摇摇头。
“不止在牛,平日的邻里关系。许是张憨与邻居相处不好,也可能那个邻居跟别人都相处不好。”
李易对此没什么好办法,人的性格不同。
我有牛,我就是不借你,我看你家人拉犁,我高兴。
还有的人琢磨,都是邻居,我借又不白借,你咋那么小气?你家有事情我难道不帮你?
于是矛盾就出现,没有对错,只存结果。
不过李易觉得还是个人能力问题,他以前与邻居们相处得就都好。
他如果换到张憨的家,借牛保证借到,因为他有本事叫对方看重他。
比如说医术,这个邻居估计会主动上门问他要不要牛用。
以前的邻居好,同样由于谁生病去医院看病,找专家号什么的,他一个电话的事情。
“将来报纸上多教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法,培养专项人才,邻里之间有个互补。”
李易决定从大的方面改善百姓之间的关系,没有自己本事的人,周围人都瞧不起。
大家说着到地方,各自去找位置,团儿里的人一样要干活,他又不是不会。
外面陛下要开学子宴的事情开始宣传,主要宣传别处的大螃蟹。
接受预定,全款,按照大小不同、公母有别的方法来,数量有限。
刚一放出消息,有无数人抢着要买。
想买的人并不是洛阳本地人,跟着队伍一起来和之后乘火车到的人。
里面有很多闻恬兰香阁的顾客,她们要买。
其他长安大商人更得支持,知道是李易负责,冷场绝对不可以。
有人负责登记收钱,半个时辰,头四天的螃蟹没了。
四天后还会再卖,到时开完大朝会,一群人都去山上住。
洛阳的各大家族只能感慨,李易之威,恐怖如斯!
百姓们吃不到大闸蟹,他们可以捞周围河里、塘里的螃蟹。
报纸上又写了,怎么抓螃蟹,晚上点灯,放闸排。
河南府的百姓享受京兆府百姓同等的免租庸调的待遇,交税。
其他方面比不上,从报纸和往来的商人口中,百姓们知道京兆府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终于轮到自己了,陛下要呆到明年夏天之后,李东主陪同。
有李东主的庄子才是李家庄子,嘿嘿嘿……
“民心所向啊!”李隆基变得清闲,他看高力士送上来的情报,关于今天洛阳宫百姓动向。
百姓一个个跟过节似的,喜气洋洋、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如小孩子被允许跟小伙伴多玩耍一会一样,感觉洛阳宫活了。
李旦跟着看,反正他不可能再当皇帝,机密文件看看吧。
“上面说目前发现有超过二百户人家答应亲事,原本顾及对方家中经济条件不好。”
他发现有意思的事情,男女双方嫌对方家里穷,不愿意,即便媒人费尽口舌。
豆卢贵妃再旁笑着说:“知道小易到来,有更多赚钱的活计,只要其他方面没毛病,自然不在乎眼下的困境。”
她在民间呆过,了解情况。
百姓怕儿女娶媳妇、嫁过去吃苦,倒不指望对方彩礼与嫁妆多少,过日子得有钱啊。
互相之间等,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即便其他的地方都满意。
小易给长安的百姓提供很多就业岗位,只要勤劳肯干,家中正常花销,包括买衣服、吃肉,之后还可攒下钱。
“是呢!”王皇后刚给包儿换完尿布:“看着人家小伙子品行好,干活努力,瞧人家的闺女孝顺爹娘,做活利索,再不成亲,该叫旁人抢去。”
说着她低头看一眼呼呼大睡的女儿,低头亲一口:“像我家这个,将来嫁不出去,整天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是不是?”
包儿被亲一下,嘴动着,喝奶的样子,小腿蹬瞪,根本没醒来回答问题。
“其他地方失去田产的人该朝洛阳汇聚,易弟须提供几十万个就业岗位,何时地方州府官员皆如此?”
李隆基想着之后一段日子的情况,感慨无限。
“差一些成,一样的话,怕他们造反。”武婕妤总有一些斗争思想,权利欲大。
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避去过往幸仓实
“叔叔不会造反。”王皇后纠正‘妹妹’的错误。
“没说李易。怜霍氏振汉室却不得全其后。”
武婕妤解释,她放心李易,李易想要造反,大家没办法。
“我家圆圆怎可如霍显一般?况霍县非汉之宗室,圆圆乃唐之宗正。”
柳婕妤见武婕妤提霍光,赶紧说情况不一样。
霍光的那个妻子霍显,身份上与圆圆差远了,霍光并非汉室女婿。
“姐姐所言是呢。”武婕妤发现自己说错话,赶紧纠正。
“我家三郎,刘彻不可比之,虽……嗯!其穷兵黩武,卫、霍等能臣所能又怎及叔叔之能?”
王皇后夸着李隆基,突然想起来陈皇后也没给刘彻生孩子,金屋藏娇,无子情薄。
她没说出来的,众人皆懂。
变成赵婕妤的赵丽妃最郁闷,她的儿子差一点变成太子。
关键的时候李易出现,非要护着王皇后,以逆天医术,治好了王皇后的病。
当嫡子降生,李易又护在庄子里养。
指望沰儿夭折,梦都不敢梦到,即便沰儿死了,王皇后还能继续生。
李易说不行,其他人的孩子就是不行。
“几十万的岗位,想来易弟已有打算。”李隆基换个话题,他不愿想这等事情。
过去了就过去吧,向前看。
“来之前应该有安排。”李旦也跟着换。
“洛阳百姓有福了。”武婕妤知道自己就不该提霍光,叫大家回忆起不愉快的事情。
“到那时,后突厥亦成定局。小易这孩子啊,没啥大本事,就是越打仗越有钱,百姓日子越好过。”
柳婕妤继续夸自己的女婿,什么穷兵黩武,不存在的。
看吐蕃,打仗之后,开始往回拿钱,顺便等吐蕃打开天竺的丝绸之路,卖东西过去。
而北边的草原,将成为很多作物种子的培养基地。
仗打得眼花缭乱的,大唐没死多少人,地盘占下一大片。
“今晚还吃螃蟹,叫人去抓、去买。”
李潭的亲生母亲刘华妃提议,她中午吃了螃蟹,没吃够。
她始终怀疑儿子脸受伤是别人的阴谋诡计,现在不求什么太子,只要孩子好好生长便可。
脸上的伤,已经看不出来了,跟其他地方的皮肤一个颜色。
她感谢李易,李易把一个因为面丑而变得暴躁的人变成了温文尔雅的人。
“好!”李隆基颔首,杨思勖悄然离去,安排。
晚饭的时候,张说看上去状态好。
大家一起把人收拾了,顺便接手工作。
小的问题一大堆,大的方面没毛病。
常平仓最重要,库房查了,他当河南尹时只有一年粮,现在储备到三年粮,第四年的粮等统计好入库。
几年粮指河南府需要的救济粮,不是第几年的粮食。
当时一年粮的米已经替换成新米,即整个河南府,最沉的粮食是去年的粮。
李易负责接管户部,亲自安排人手查,他没查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