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吃饭,我给你摊一个鸡蛋饼。”李易又起身去煎饼鏊子那里。
能做煎饼果子,自然可以摊别的饼。
“姐夫,不要葱花和香菜,天焖,我吃多了坏肚子。”小家伙自己知道情况。
李易把一个鸡蛋饼煎出来,切成小块,放在盘子中,摆小家伙面前。
“多谢姐夫,姐夫,有咸豆干吗?”小家伙在桌子上找找,就芥菜咸菜。
“有。”李易点头,旁边青松嗖地蹿出去了,跑出去几步一个急停。
紫玉拉开青松的箱子,从中找出一个小盒子,里面就有咸豆干。
他一看青松的样子就知道想要引自己跟着跑,肩膀的动作不一样,自己专门学了。
“你怎能随便开我的箱子?”青松发现别人用那样的眼神看自己,郁闷地怼紫玉。
“何时成你的箱子了?明天开始,咱们都拉箱子。”紫玉说着把豆干放到小家伙近前。
“多谢紫玉把青松专门给我带的豆干取出来,我就这一点爱好,你们竟然全知道。”
小家伙一句话把对峙给解开,你俩我都感谢,还有其他人。
还准备斗嘴的青松和紫玉瞬间站好,两个人开心地看着小家伙。
小家伙似乎有着帝王之术的天分,别的孩子教他,他也不懂。
小家伙稍微暗示一下,就明白。
现在是以温情对人,之后估计东主要教杀伐之术。
“别吃太多了。”李易伸筷子夹了六条放在小家伙的碟子中。
小家伙爱吃这种蛋白质微发酵的食物,至少现在爱吃。
运动量大,需要补充蛋白质,最容易吸收的是发酵类的。
就跟孩子吃奶一样,母乳并不好吃,腥。
但看正常状态下哪个孩子不吃?味觉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
“汤咸是吧?”小家伙果然聪慧,没喝胡辣汤,看姐夫的样子便判断出来。
“喝一口,觉得不咸,多给你几条豆干。”李易叫自己这个小舅子亲自尝试。
小家伙用匙子舀一点汤:“六条行,估计还能剩一条,吃太多了要喝更多的水。”
……
“整天就知道姐夫姐夫的,我这个父亲难道很凶?”
李隆基吃着东西,听到汇报,又宽心又吃味儿。
孩子跟易弟关系好,欣慰,可是不想着爹就不对。
“三郎,咱俩做饭给孩子吃?”
王皇后不在乎,儿子在叔叔那里,自己放心。
“不能做,易弟做的菜好吃,他可以因人而改变口味,煎饼果子看着是一样的,其实每个都不同。”
李隆基拒绝学习,太费劲了。
一个煎饼果子,让所有人都爱吃,这对别人的口味了解有多透彻?
那是煎饼果子?那是告诉其他人他的能耐。
如是一想,李隆基又道:“以朕的名义赐洛阳宫早餐,又以李家庄子的名义把卖早餐的人损失弥补。天下无出其右者。”
“是呢!”王皇后认同:“叔叔以实际行动教别人懂得李家庄子的后勤、灞水军团的强大,昭告河南府,我来了。”
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赚钱回本新议良
如王皇后所言,整个洛阳宫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意志。
普通的民众想得简单,陛下赐早餐。
各大家族和本地势力却懂,哪里是早饭的问题,分明是宣告皇权。
李家庄子就代表了皇权,代表陛下。
地方什么大族、世家能够头一天晚上派人挑灯守、抓人,翌日早起给百万民众提供食物?
从未有人敢想过,涉及到的财力、物力、人力,不知凡几。
“易弟的手段……”李隆基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刚刚到来,黄昏至天明,以出现的是廉政与陛下恩赐为缘由的行动,展露出来的却是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三朗,想是之前有人写好了弹劾叔叔的奏章,河南府不比京兆府啊!”
王皇后从自己的胡辣汤的汤碗中夹出个鹌鹑蛋喂到李隆基嘴边。
李隆基张口吃掉:“人啊,真不如天。”
他有一点点可怜,可怜那些人,总有人觉得自己厉害,实际根本不存在。
老天爷能下雨,人泛不起浪花。
“呀!包儿难受了,快,换一下。”
王皇后听到响动,发现闺女的状态,赶紧处理。
……
天,果然下起了雨。
气象太明显,没有露水,又出现朝霞。
需要工作的人不会因下雨而耽搁,十六卫的人换了一批,依旧在各坊站岗。
没有具体工作的富贵人家的女子和其他的男子来到河边,洛水三座桥西边的河边。
他们在看停泊在此地的大唐巡洋舰,即李易的游艇。
他们在买果汁、啤酒、黄酒、喝酒的零食,爆米花都是好东西,至少他们如此觉得。
因为卖东西的是小机器人,一碟茴香豆它可以值多少钱?
小机器人给送来,加上一碗今年酿的黄酒,五百钱。
就这,还得打伞排队。
仔细算来便宜,斗酒十千啊。
葡萄酒、清酒、新丰酒。
岸边搭后头搭棚子,顺便有人卖雨伞。
李隆基等人站在城头上用望远镜朝下看,毕构口中嘟嘟囔囔。
听到毕构嘟囔的话,大家纷纷找李易。
李易隔着他们有三十步远,打个大伞,要不是伞显眼,雨中还看不见呢。
“李郎,不去办公?”永穆公主看坐在旁边一同翻平板电脑看书的两个孩子问李易。
小丫头和其师弟李归藏看一个电脑,两个人有节奏地用指头翻页,一页大概能看二十几秒。
从头看到尾,翻走,就记住了,明后天再看一遍,巩固巩固。
“询问完的,我去户部,那里的账最麻烦,查账是个力气活。”
李易不急,洛阳又没停止日常活动,百姓照旧过日子。
“咱离他们太远了。”永穆公主也往那边看。
“不可接近,否则又一堆问题,下面卖酒和茴香豆。
从本地买的最便宜的酒,一碗能装一斤,加上三四十个煮蚕豆,五百钱。
我过去,老毕改惦记税,本钱才四五钱,一百倍的利润。”
李易有所准备,这钱他准备私自留下。
请百姓喝胡辣汤,再买酒楼、摊铺的早餐,钱由他出,他不好管老丈人要。
于是他昨天晚上命人买来大量的廉价酒和蚕豆,蚕豆煮成茴香豆,一同放在外面卖。
东西不值钱,可爱的小机器人一般人看不到。
卖出去一套,便能赚回来百人的早餐钱,加上雨伞,卖上一万份,大概回本。
因为他还买别人的东西呢,虽说那东西给自己人吃。
自己给将士们做饭,成本低,比买便宜,故此万份销量差不多。
这个他说啥不能给老毕,躲其远一些。
“李郎,赚钱容易呢。”
小兰刚才过去看一看两个孩子读书,看得眼睛疼,回来聊天。
“得有官方背景,原始资本积累最难。等想办法弄到钱,赶紧找关系。
我运气好,直接找到正主,不然还得通过别人见正主。
同样的买卖,我做得,别人做不得。
好在我赚钱花在自己身上的少,转头又回报给社会。”
李易不避讳徒弟,直接说人生至理。
小丫头滑动屏幕的手微微一顿,再次开始。
“师父说得对,找师父要找最好的。”二弟子眼睛不离屏幕,附和一句。
“老毕其实不错。”李易说违心话,徒弟给毕构教,绝对不不上自己教。
“师父所言极是。”两个徒弟默契回应,继续看屏幕学习。
李易欣慰,多好的徒弟啊,这机灵劲儿。
下面买东西吃喝的人也觉得好,酒好喝,这酒想来李家庄子没赚钱,味道、口感俱佳。
有的人被派来买,打包走,回去跟人讲小机器人长啥样。
河对岸也有人看着,看船,李易回程的时候太过匆忙,绝大多数洛阳人没见到游艇的身影。
此刻瞧着,振奋人心,太漂亮了。
这个叫巡洋舰的船,是大唐的,跑得飞快,让别的船先跑五十里,眨眼间便追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桥和从旁边绕过来买东西,毕构嘟囔着突然停住:“小易呢?”
大家同时扭头,用眼神示意,那边,大伞之下。
“小易~小易~!”毕构大喊,中气十足。
“跑这么远还不放过我。”李易嘀咕一句,回喊:“谁啊?”
“你说呢?”毕构不高兴了。
“听出来了,雨大,啥事啊?”李易找个借口。
“你过来,有好事儿。”毕构喊。
“你说让我就在这啊?”李易继续装。
“老夫过去,你在那别动。”毕构要过去。
“走,咱们去,哎呀!”李易没办法,招呼人推伞走。
大伞下面有平台架着,平台底下是轱辘,万向轮。
见大伞移动,毕构面色稍霁。
李易过来:“先说好了,不交税,我的钱搭进去太多。”
“不是税,税才几个钱?”毕构先给李易保证。
“要坐船?等卖完东西后,咱们过去。”李易暂时放心,暂时。
“小易,螃蟹,吃螃蟹,在长安吃了几只,这边的螃蟹多,你的船过去装,有的地方螃蟹好吃。”
毕构说出来一件叫李易意外的事情。
“对……啊!”李易一拍脑门,他想着河南府的问题,没在乎螃蟹的问题。
有好几个湖里的螃蟹好吃,大闸蟹,个头比庄子里养的大,品种不一样。
距离远,正常吃不到,运过来早死了。
自己的游艇速度快,活的大闸蟹,一船船地运……
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财务分润囚练手
“是吧?”毕构问。
“是哈!”李易答。
“咱们合作,老夫派人手,你出船,赚钱对半分,不收你税。”毕构提议。
“我有人,我的人手够用。”李易一副我不麻烦你的样子说。
“二一添作五,不收你税。”
毕构强调税,本来就是你的人,我那么一说而已,你给我一半。
“我动力油庄子能炼,其他的油,我要拿……诶?成,一家一半。”
李易想说别的油需要用寿命换,突然想起来,游艇过去收螃蟹,本地百姓有好处。
当地的百姓不爱吃螃蟹,太多,往外卖又卖不了,运输的问题。
长安、洛阳的螃蟹贵,为了保存,用上蜂蜜。
真正好大闸蟹产地的螃蟹多到没人吃,螃蟹才有多少肉?吃鱼不是更好?
“你负责销售。”毕构补充条件,他不会卖。
“中午时游艇过去,往东,进运河,到地方天不亮,叫渔民抓大螃蟹,装上船送回来,今天我先卖着。”
李易根本未指望毕构卖东西,说白了百分之五十的税,倒卖螃蟹的主意是毕构提的。
“今天卖?”张说刻意问,没说错?
“预售,全款。”好几个人一同回答张说的问题,他们明白。
张说看看众人,神色略显失落,自己跟不上队伍了?无法保持同样的节奏?
“怎么做?”张说问李易。
“陛下办一个学子品蟹宴,请学子们吃全蟹席,以蟹为题作诗赋。
消息放出去,我这边赶紧提前卖,大家想写诗赋,至少要了解螃蟹。
我顺便找工匠制作一批吃螃蟹的工具,河蟹小,不如海蟹,当文吃。”
李易对这等运作驾轻就熟,不用费心思。
大家对李易的反应速度更是习以为常,随问随答。
“易弟,陛下出力,陛下得什么好处?”
李隆基在旁听了算笔账,户部和易弟平分利润,自己……
“陛下想吃螃蟹免费,如何?”李易看李隆基。
“陛下缺一口螃蟹吃?陛下不想吃螃蟹。”李隆基瞪回去。
“陛下怎能不想吃?为国选材,陛下当吃;为民牟利,陛下应吃。”李易说出好处。
各湖泊的百姓捞螃蟹卖,举办学子宴,在于宣传,宴会上不得讲话嘛!
“如此,螃蟹陛下要吃。”李隆基满意。
李易安排人手,准备卖螃蟹,按照大小、公母来卖。
价钱不能太高,保持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即可。
收购的时候百姓捕螃蟹,再雇佣人手给螃蟹绑稻草绳。
运回来卖的时候解开绳子称,死的不卖,自己留着吃,运输时间短,路上死了的能吃,卖给别人不行。
称完重量,再给捆回去。
至于说连稻草绳子一起卖,李家庄子丢不起那人,李家庄子的声誉比一点绳子占分量的钱更重要。
“一旬前已有螃蟹可食,派人去抓些,晌午吃蒸的,下午估计开始忙碌。”
李易提议,洛阳河流湖泊多,螃蟹并不少,能吃。
如长安一般,大家抓螃蟹,架不住螃蟹少,人多。
粮食少的时候酒少,醋同样少,姜蒜的价钱贵,不像葱那么好种。
寻常百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