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买去……你们又不缺。”
  卢梆想不通,李家庄子能请整个洛阳宫的人吃胡辣汤,会做不了饭?
  “晌午给将士们吃,天要下雨,晚上没露水,早上有霞云。庄子里人手忙不过来。”
  庄户按照提前的套路说,其实莫说下雨,下雹子照样做好饭。
  “大酒楼的呢?”卢梆的大儿子盘算赚的钱,想起酒楼。
  “管别人作甚?烧火,快,蒸包子。”卢梆瞪儿子一眼,不够你操心的?
  “酒楼的利润我们知晓,给他们留半成利,卖两钱一个的包子,我们一钱买两个,不卖就算了。”
  庄户笑着说,小买卖跟大买卖的对待不同。
  酒楼不以早餐为盈利点,昨天晚上对酒楼的影响才最大。
  “我就说嘛,他们卖得贵。”大儿子嘟囔一句跑去干活。
  “小洛南村醉仙居的包子一个还十钱呢,你怎不说贵?”卢梆又瞪儿子的背影一眼。
  说完他想起来面前有人家的人,他尴尬地笑笑:“你们的包子不贵。”
  “贵!”庄主承认,还有二十钱一个的包子呢。
  海虾活着送到醉仙居,当顾客面处理完包上,配两匙子辣椒油当蘸料,不吃辣的给胡椒粉。
  买两个包子吃,桌子上摆一堆小菜,套餐。
  利润依旧超过百分之八十,交税,十税一,可以查账。
  别的酒店交的定额税,根据市场情况计算出来,没有发票。
  李家庄子的两个醉仙居总出新产品,不好定额,就自己记账让人查。
  到目前为止,没人查过,李易说有多少就是多少。
  宰辅们还是比较信任他的,不然他有很多种办法把成本提高,利润减少,甚至能变成负利润。
  “贵有贵的道理。”卢梆非要给洗白了。
  “有道理。”庄户笑着点头:“你们先做着,我去下一个地方。”
  “你们吃饭了吗?带几个包子路上吃!”卢梆的老伴儿拿包子过来。
  “吃了,实在吃不下去了,等晌午吃。”
  庄户拒绝,带另一个同伴快速找一下家。
  “唉!李东主仁义呢!”卢梆的老伴儿把包子放下。
  转头她看到自己的大孙子,露出笑容:“娃儿啊,好好读书,往后给大唐当官,当好官,不好的都别抓了。”
  “嗯!知道呢大母。”孩子乖巧懂事,喝掉最后一口胡辣汤,背起书包去学堂。
  ……
  紫薇城中,许多官员可不认为李东主仁义。
  他们昨天晚上吃饭时属于食不言状态,旁边有人保护,不敢说话。
  睡觉呢,自然是寝不语,连梦话都不能说。
  其实食不言、寝不语是指嚼东西的时候别说话,睡觉躺下后别说话。
  前者容易呛到,后者会兴奋、生气什么的。
  现在他们没吃饭,被分开来单独询问情况。
  跟外界隔离了,不清楚外面的情况,他们琢磨着说谎的后果。


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摊前闲说把钱赚
  “小易,原来你跑到这里偷吃,快,推车走。”
  李易准备吃早餐时,毕构寻过来。
  招呼人手,把李易摊煎饼果子的车推往别处。
  “胡辣汤,我的胡辣汤。”李易找托盘,把三碗胡辣汤放上去。
  小丫头冯青黛和李抚宽只能自己找托盘端,师父不管。
  换个地方,一群人在等,他们大多数跟李易商议事情在吃饭的时候。
  只有吃饭,才方便见到李易。
  平时他们忙,李易有自己的事情处理,难以聚到一起。
  李易看周围的人,站到煎饼鏊子前,问:“都吃葱花香菜辣椒不?”
  大家不出声,等着。
  “唉!”李易无奈地叹口气,操纵两个鏊子制作煎饼果子。
  谁能吃什么他心中有数,他属于家庭医生。
  被确定没有问题的三个洛阳的尚书在旁看着,感觉十分违和。
  他们知道李易狂成什么样,想当正一品的官,随时穿上官服便是。
  想抓人收拾,他一句话,那人保证跑不了。
  如此位高权重的人,转身变成打杂的,关键大臣和宫中的人,谁身体情况如何他了解。
  看眼前忙碌的身影,很像个为别人表演的逗趣之人,如身高很矮的小矮人。
  寻常学子,即便有如此机会,也要拒绝,太过轻贱自己。
  做煎饼果子的人偏偏不在乎,给别人表演。
  关键谁敢轻贱他?据说他随时能变出来横扫千军的武器,杀人如割草。
  “按照位置送,先送的位置最低哦。今天下雨,目前气压低,没给大家放葱花,避免刺激胃。”
  李易戴口罩忙碌着,一套套的煎饼果子被摊出来。
  先送给排位靠后的人,他们拿了煎饼果子不能立即吃,得等陛下吃第一口。
  越前面的吃时越凉,口感越差。
  有的人不放香菜,有的多抹辣酱,凡是能让他亲自给做饭的朝中人,他全知道具体情况。
  给百姓不算,任何一个百姓见到他的面都可以管他要一套煎饼果子,前提是他有设备和料在。
  “小易,你给老夫多加个蛋。”毕构凑在旁边隔玻璃看。
  “这不是你的,你的还得等,当那么大的官吃东西就晚。”
  李易同时管两个鏊子,依旧轻松。
  “知道,等到老夫的时候加一个,天渐凉,补补。”
  毕构继续说,他愿意看李易干活时候的样子,有种美感,带着节奏。
  “胡辣汤里有,我设计一套钓具,价钱高,能收割一批。
  年底前火柴厂建好,有一大堆流程、工序,火柴我打算便宜卖。
  所有成本和税扣完,百分之零点五的利润,即千分之五。”
  李易见毕构闲着,聊天。
  “二百年收回成本?”毕构简单一算,得出结论。
  “成本折旧算完后的利润。”李易给煎饼翻面、打蛋。
  “三十税一?千分之三十三的税?你这可怜了,利润比税还少。”
  毕构略微自责,自己是不是太过欺负小易了,看小易做买卖不敢赚钱,要不那个鸡蛋就不加了?
  “是呀,所以火柴厂扩张,比如原材料提供的地方,再拿钱买,火柴厂拿不出来钱。”
  李易的头微微低下,看上去他好无奈、好委屈。
  “那……那你看上哪块地了?你说,只要你想要,就……一钱都不能少。”
  毕构说着说着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呀,小易会做赔本买卖?
  你的千分之五利润是咋算的?不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
  “老毕,我再给你多加个蛋。”
  李易这次是真的无奈了,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不好忽悠哇!
  “甭给老夫来这套,说,是不是绕来绕去,税少交了,最后你能拿到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毕构这会愈发坚定信念,小易在使坏。
  “老夫年岁这般大了你还骗,你可有尊老之心?”
  毕构表示我很生气,多加个蛋哄不好的那种。
  “夷商在海州还未过来,大家如果能够达成共识,百分之五百的利润,交百分之三十的税。”
  李易说着,又摊好两个煎饼果子。
  “老夫与广平、延硕去说,九龄不会出岔子。”
  毕构懂了,转一圈,原来让自己出力。
  实际上不是两个人,是一群人,大家都别以为自己是大国,各种好处让给海外的小地方。
  转变想法比强权压制难,估计将来要始终贯彻、落实对外政策。
  “老毕,我给你多刷酱啊!”李易表示感谢。
  “不要,太咸。老夫看重火柴厂解决好几万人的就业岗位。”毕构拒绝多抹酱。
  “几万?火柴厂是个产业链,包括各项技术,能造火柴就能造炸药。
  火柴厂建完之后,咱们的火枪不用打火发射,采用底火击发。
  我的手枪、狙击枪、突击步枪、重机枪子弹,便是这等工艺。”
  李易介绍火柴厂的用途,不仅仅可以做火柴,属于工业基础。
  整条产业链,包括种树,杨树就比较合适,生长速度快,好管理、好养活。
  其他的工艺更多,安全火柴不是弄点磷就行,何况磷也不是好弄的。
  用这套技术,就可以把火药给大批量制造出来。
  “果然!哼!”毕构一下子全想通了。
  “你是想拿一个厂子来为整个基础技术服务,你利润可不是少么,你用在军工上有成本的。
  军工又不能收你的税,你随时能把那些技术转换成其他的盈利项目。
  想赚钱,只能出口,一盒火柴你打算卖多少钱?”
  毕构把整个套路分析出来,同时庆幸,自己还很好学,不然根本无法了解。
  “大唐的便宜,百姓用火柴觉得不如火镰,他们不买。
  火镰要消耗火绒,火绒一般百姓制备不了。
  火镰的铁片倒是简单,大唐铁多,我记得几年前,长安百姓还有钻木取火的。”
  李易知道民生的物品都不贵,包括盐,盐贵的时候代表一个国家要完蛋。
  “小易,先别直接卖寻常人家,他们早一天晚一天用无所谓,你当奢侈品卖,之前我们都舍不得用啊,怕你拿命换的。”
  毕构开始出主意,百姓习惯原来的取火方式,晚上半年,这半年能赚有钱的人多少?
  以奢侈品卖,自然收奢侈品的税,那叫一个高哇!


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弟子名更志宣扬
  等李隆基动餐具之后,众人才吃。
  李易继续摊煎饼果子,他不想跟那群人在一起。
  刚才他与毕构说的话,保证成为主要话题。
  他离得近,保证又得找他说话。
  他摊好五个煎饼果子,跟永穆公主、小兰、两个徒弟找个偏僻的角落,坐在小桌子边吃早餐。
  永穆公主整个过程始终眯眼笑,大家看到了吧?只有我家李郎可以不给我父皇面子。
  “师父,我和抚宽干什么活?”
  小丫头咬一口刷了很多番茄酱的煎饼果子,嘴角带着酱汁问。
  “师父,我改名。”李抚宽不爱吃番茄酱,他喜欢吃酸的,李易就给刷了几下陈醋。
  李易看二弟子那个有陈醋的煎饼果子便哆嗦,味道怎么选的?刷醋!
  他早有想法,关于二弟子的名,字还未取,不急。
  “你……不要在以微子之命为名,大唐无分封,你叫……归藏,李归藏。”
  李易给出弟子李抚宽的新名,李归藏。
  “甲乙归藏汤?”李抚宽首先想到个方剂名。
  “是坤卦在先的归藏,师父想让你在医术和品行方面先于其、优于其。”
  小丫头嘟嘴儿,她有一点点失落。
  随即又展颜一笑:“想到那个高度,师弟,我看好你哦!”
  “易经含两仪,归藏呈甲乙?师父的名和字……”
  换成新名的李归藏跟着说一句,又顿住。
  师父是想让自己超越其本身,之后师父甘其下。
  “这世道本就不公平,为你更名,青黛将来有字有号,大唐青黛医学基金归青黛管。
  你想要拥有更多的东西,须靠自己去拼,为师暂赏你一名。”
  李易用指头点点大弟子的脑门,别难过,都有,你原本就叫这个名,你师弟是孤儿啊。
  “师弟,回头你想买药,记得找师姐我哦!我便宜点。”小丫头之前就想通了。
  ‘噗嗵’李归藏跪在李易脚下,磕头:“徒儿谢师父赐名。”
  “嗯!起来吧,吃饭!”李易承受了,百姓跪不行,徒弟跪可以。
  他的师不是职业,不以此赚钱。
  即便大唐的很多夫子、博士,也不是从弟子身上赚钱。
  有的是大家族雇的,或者说是请的,有的是朝廷安排的,他们赚这个钱。
  不管是哪一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得好好教。
  京兆府、河南府的官学,夫子们掌握着孩子的奖励券。
  有多少大族和官员想给孩子弄一个?结果只能花更多的钱跟别的孩子换。
  夫子不敢徇私,后果承受不起。
  一旦被发现为某个富贵人家的孩子发出不该发的奖励券,他除了自挂东南枝,没有别的出路。
  李易此刻受徒弟一拜,就得把徒弟培养好了。
  徒弟长大后,出去做事,挂着他的名号。
  “归藏,快擦擦额头。”永穆公主拿起手帕给李归藏擦脑袋。
  “谢师娘!”李归藏叫得那叫一个自然啊。
  “把这机灵用在学习上。”小丫头在旁边说。
  “知道的师姐。”李归藏继续懂事儿。
  “我这两个徒弟实在是太……太应该带过去叫他们瞧瞧。”
  李易想说太难教,聪明过头了。
  转而想到老毕,可怜的人哦!
  “姐姐、姐夫,我起来晚了,新换住所,突觉困顿。”
  小家伙踩着滑板车跑过来,他没吃饭呢。
  “洗手,吃饭,我给你摊一个鸡蛋饼。”李易又起身去煎饼鏊子那里。
  能做煎饼果子,自然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