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是表率,带领府中官员,为百姓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易又是摇头又是摆手的,好处不可以自己一个人拿,不然保证出事。
  “对,对对对。”玉真公主认同,记下。
  李隆基:“……”
  他突然伸手,放到李易的脑袋上揉一揉,好长时间没揉了。
  李易无反应,拿起个田螺吃。
  附近其他桌子上吃东西的人此刻全停住,看李易。
  他们从头听到尾,李易说老毕的时候毕构还回忆了下。
  张说感激过,他没看住,李易帮他说话,现在怎么扯到自己身上关于利用身份捞钱了?
  “此事如何处置?”李隆基学会后转回现实。
  “国有国法,我是散官,不管的。”李易把自己又一次摘出去。
  “小易,你是大唐处置使。”宋璟提醒,关键时刻你想跑?
  “不是了,辞了。”李易两手一摊。
  “几时辞的?”苏颋满是置疑地问。
  “刚辞。”李易理所当然地答。
  “易弟说得对。”李隆基帮忙,啥事都找易弟?
  众人转回头去喝闷酒,日子没法过了。
  出手的时候瞒着我们,收尾的工作我们负责?
  “不知外面情况怎样?”李隆基看看夜空。
  ……
  今夜的洛阳宫令人难眠,夜生活停止,大家不睡觉,躲在门后、窗户旁边听。
  窗外的灯光倒会叫人略微安心,洛阳宫的军队被安排到十六卫身边,一人带一个。
  显得重视他们,又防止他们聚众哗变。
  不了解情况的他们被参与了某件事情将军一哄骗、一煽动,很容易被屠杀。
  哗变属于重大事件,搞不好重机枪会出现。
  本地士兵分散,谁想闹事,根本召集不起来。
  军士们帮忙提灯,他们愿意看煤油灯,洛阳的太少。
  这种煤油灯能通过灯芯的长度调整火苗的大小,却无法打气。
  能打气就能给热气球用,喷灯加压。
  “煤油灯装满一次油,烧多久?”一个洛阳的士兵问之前跟孩子家长交流的十六卫。
  “像现在这么大的火苗,到天亮,装油的空间大。
  学子们学习所用的小,天黑开始点,到半夜时就不亮了,告诉他们睡觉。
  长安城中的煤油灯由于不拎着,大一圈,彻夜点燃。”
  十六卫的人闲着也是闲着,聊天吧,否则困。
  “一晚上要烧掉不少钱?”本地士兵觉得浪费。
  “长安百姓睡觉安稳,睡个好觉,不生病,干活赚钱买东西,交的税足够灯油钱。”
  十六卫从另一个角度讲解,百姓看到窗外蒙胧的光,不但不会睡不着,反而睡得更踏实。


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月升无露不侵犯
  之前与十六卫说话的男人,他坐在窗户边听,他的妻子跟他一起。
  孩子困,吃过晚饭睡去,一大一小,小的还不到入学年岁。
  夫妻二人想了解更多的情况,搬个长凳,面窗而坐,看外面的光。
  男人的手放在女人的肩膀上,女人的手搂着男人的腰。
  过一会儿,男人的手搂着女人的腰,女人歪头靠在男人的身上。
  他俩听,听着听着开始打瞌睡。
  明明是动手抓人封街的紧张事情,夫妻俩儿偏偏从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安宁。
  不止他们,许多人家俱是这般感觉,只因有十六卫的人挑等守护。
  自己放心的军队在家门外面站岗,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你旁边放那么大一个包,里面装的啥?能问不?”本地士兵好奇别人的军用大背包。
  “压缩饼干、有水的水壶、酒精棉团、引火工具、无菌绷带、战术军刀、金疮药、军大衣、绳子、污水过滤布、冰糖、肥皂、特殊的药物等东西。”
  十六卫全说出来,丝毫不隐瞒。
  “带这东西作甚?”本地兵想不明白,你带的东西是要远行?
  “时刻准备着,万一突然哪里受灾,我们立即出发。
  要么其他问题需要救援,我们不用再找装备。
  最初羽林飞骑如此,后来我们训练合格,加入进去。
  李东主说这叫十二个时辰全天候军队,装备就是我们的生命,随时能战,战之能胜。”
  十六卫说着挺挺胸,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我们竞争的对手是羽林飞骑,同样的装备跟羽林飞骑打,我们不怕,因为我们人多。
  羽林飞骑只有三万,我们二十多万,大家都刻苦训练,我们再差,几个打一个还打不过?
  本地兵听不到十六卫的心声,他对大包十分向往,想拥有一个。
  “东西花钱能买不?我家里养鸡,腌制咸蛋和变蛋,往外卖,赚到点钱。”他要买。
  “我猜今年陛下和李东主在洛阳,兄弟们过年前能发,一人一套。
  等一会儿咱俩轮流穿军大衣睡觉,另一个人值夜,一个时辰换一次。
  洛阳的晚上比不长安暖和多少,有你在实在是太好了。”
  十六卫的人露出笑容,多一个人,自己有时间休息,不用熬整个夜。
  “门看着呢?”本地兵看身后的房门。
  里面快要睡着的夫妻瞬间清醒,一同看门的位置,门……插上了,得打开?
  “想什么呢?在外面睡。之后你们会接受新的训练,随时找地方睡觉。”十六卫的人笑着说。
  “以前去哪都是借宿。”本地兵看看天上的星星,感受着清冷,说应该采取的方式。
  “你都说是以前了,现在不。最强的兵,对百姓秋毫无犯;最强的兵,危险时挡在百姓身前。”
  “晚上冷。”
  “有军大衣。”
  “会生病。”
  “有药。”
  “饿了吃压缩饼干?”
  “不吃,越饿越精神。”
  两个人说着,屋子里的男人离开凳子,到门口把门闩取下,咯吱声中门开个缝隙。
  他回来带着妻子去睡觉,告诉外面的人,随时可以进来。
  羽林飞骑在抓人,顺便带一些人的家眷赶路,出洛阳宫,到山上去。
  ……
  鸡叫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开酒楼、小餐馆的人习惯性醒来。
  需要早起干活的百姓,穿好衣服,随便洗个脸,牙都不刷就出门。
  天色泛青,又有一丝粉红。
  太阳跳出地平线之前,西边的天先亮。
  正如李易时士兵救灾经常出现的情况,很多士兵躺在外面睡觉,不在房檐下,容易受风。
  一个人睡,一个人把煤油灯放在地上,来回转圈。
  转一转就转到别人的地方,聊两句,再转回来。
  要求不严,否则不允许交流,万一说话的时候听不到别处的动静被敌人潜入呢。
  “快去做饭,留着门都不进来。小时候可不是,地方得让给当兵的,还要为当兵的做饭。”
  夫妻俩中的男人推开门看看,心疼地招呼妻子做饭。
  他想不通,怎么不可以叫当兵的进屋?
  他哪知道这个操作是怕百姓家中丢东西,还有的百姓家里有女人。
  兵进去,出任何一点问题都说不清楚,名誉比生命更重要。
  否则怎会有人被冤枉后以死来证清白?而‘他’的死,别人却并不在乎。
  太阳跳出来,朝霞是那般的美丽。
  一队队的人赶着车到各坊,开始招呼:“吃饭了,吃饭啦!”
  “他爹,我饭还没做好。”男人的妻子听到动静,跑到门口探头看看。
  “一大早的谁做饭?”男人好诧异。
  十六卫的人把灯熄灭:“你们留着晌午吃吧,李东主在,怎会少了吃食,灞水军团最强的地方是后勤。”
  “灞水庄子?”男人问。
  “军团,在家是庄子,出门是军团。
  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灞水军团在,就没有后勤方面的问题。
  吃饭,你们家跟我们一起吃,感谢你们给我们做饭,两个孩子醒没?”
  十六卫的人之前听到男人说的话,他不好阻止。
  现在那些饭留着吧,就是饭,比较干的粥,吃咸菜。
  一天能吃三顿饭,早上起来吃这个,属于幸福生活。
  浓稠的粥不搅和,放到晚上也不会坏。
  实在不行先放到中午,然后加热变成干饭,再过凉水,做过水饭,晚上还能吃,不会坏。
  两个小孩子十分不情愿地起来,用猪毛牙刷刷牙,他们都能放虾笼赚钱,自然有洗漱工具。
  “叔叔,晚上做梦我还梦见你了呢,你可好了。”孩子对十六卫的人说。
  “没什么,应该的。”十六卫的人笑着回应。
  “你杀孩子吃肉,吃了十多个孩子,到我这里,你说你吃饱了,就放过了我,你太好啦!”孩子继续说。
  十六卫的人:“……”
  他有些后悔,昨天不应该给糖啊,这是把孩子的心窍给蜜住啦!
  “叔叔,我开玩笑呢!早上起来鸡叫,我听着闹心,迷糊中就见你赶着鸡跑,说别打扰孩子睡觉。
  报纸上都写了,这个时候听到的声音会进到梦里,慢慢会醒来。”
  小孩子见对方的样子,又笑嘻嘻地说着。
  “先喝口水,等一等就吃饭。”十六卫的人用指头点点孩子的额头。


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早餐圣赐洛阳宫
  送饭的人到近前,车拉着好几个大桶、大筐。
  “他们家刚才给我们做饭,饭还没好,我答应请他们吃饭,我给钱。”十六卫的人对送饭的人说。
  “我们从山上过来的,昨天下午开始准备,陛下请洛阳宫的百姓吃早餐,只要愿意吃,就可以领一份。”
  送餐的人歪头示意自己来自何处,他们在外面努力制作早饭。
  “请整个洛阳宫的人吃饭?”
  旁边本地的兵看看车上的桶,又转向十六卫的人,想从对方口中得到答案。
  “嗯哼!”十六卫的人先咳嗽一声:“常规操作,不要惊讶,昨晚我说过,后勤。”
  “可你方才要掏钱……”本地兵表示怀疑。
  “不要在乎那些无关之处,吃饭,今天早上吃什么?”十六卫的人打断对方的话。
  “胡辣汤、馒头、芥菜咸菜丝。”送餐的人看着想笑。
  他边说边拿碗,给没有餐具的人。
  “我家有,筷子都有,进屋吃吧,还有桌子。如今日子好过,家具齐全。”
  男子又发出邀请,自己的饭没做好,还要吃别人的。
  “他爹把桌子搬出来。”女主人知道怎么办。
  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去取餐具,夫妻二人把东西抬到门口,十六卫和本地兵帮忙。
  胡辣汤中有胡椒粉,放得比较少,大唐缺这东西,得等一等才会大量出现。
  胡辣汤百姓知道,富贵人家吃的,报纸上写了如何制作,里面的东西寻常人家舍不得买。
  孩子看着大馒头和胡辣汤发愁,我是多要个馒头,还是多盛汤?
  一个个坊里的人吃着陛下赐的早餐,开酒楼和饭馆的郁闷,早上卖不出钱。
  他们着急,喝着胡辣汤,心中不是滋味,还不敢抗议。
  开粥铺的卢梆就在自己家的摊子前喝胡辣汤,灶里的火撤下去,粥已煮好,不然不敢撤火。
  他家只卖粥和包子,猪肉、鸡肉蔬菜和纯菜包子。
  鸡肉包子还是报纸上给的方子,鸡肉瘦,用大腿肉和胸脯肉做,不好吃,少油水。
  报纸上告诉买鸡油,自己回家炼出来,拌馅的时候连着素油一起放,这样油大,吃着香。
  他家现在坐满了人,已往早上都这般,他家的包子跟别人家的一样大,价钱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皮薄、馅多,吃肉包子百姓就看肉的多少呢。
  菜包子他家往里放炼完鸡油的油渣,说是素的,其实有肉。
  “爹,包子还上屉吗?”卢梆的二儿媳妇一脸愁色过来问。
  铺子里外吃饭的人不买他家东西,倒也不吃他家的免费咸菜,全吃陛下的。
  “包完的上,不蒸出来不行,没包的……”
  “老卢粥铺?”卢梆说话时,有人拿个本夹子过来。
  “是啊,今天不卖。”卢梆木然看过去。
  “大父,李家庄子的人。”他大孙子吃东西呢。
  准备吃完去学堂,看到来人胸口上绣的‘灞’字,提醒爷爷。
  “哪个李家庄子?”卢梆满脑子包子和粥卖不出去。
  “灞水李家庄子,他胸口上有字,没人敢冒充。”
  卢梆大孙子放下东西凑上前,仰头看庄户,再确认一番。
  “李东主的人?坐,快,我给你擦擦。”卢梆反应过来,这得好好招待。
  “不坐不坐,继续包,包完蒸,放好,我们买走。
  比市价低半成,知道你们还有利润,不赔。
  省了来回跑堂、洗碗的力气,也省了咸菜。”
  庄户在本子上记,与卢梆说。
  “啊?”卢梆用袖子擦凳子的动作停止。
  “你们买去……你们又不缺。”
  卢梆想不通,李家庄子能请整个洛阳宫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