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曾经也是首都,后来不能以那里当首都,因为需要针对北方的国家。
只要一个国家的政权还有斗志,就绝对不会把首都放在最安稳的地方。
首都从来都是顶在最前面的,包括李易时候天竺的首都,顶着。
其实他们那么一顶,就正好在李易国家的火箭炮打击范围内。
对,火箭炮,不是火箭、导弹。
李易现在还是要把政治中心放在长安,他要通过陆路来完成一些部署。
海路方面,难不成在广州弄个京城?不适合。
益州也不行,别看之后管那里叫成都,却一直未成都。
太远了,离海远,路险峻,在那里没有紧迫感。
之后想继续扩张,陆路越压着北面越好。
第一千九百章 行政转移各方凑
“易弟,你带东西回来给为兄?”李隆基看到豆子和黑色的土豆了。
永穆公主坐在那里低头,小兰站在永穆公主身后扭头瞅别的地方。
“对呀!”李易坦然以对。
他去洗手,回来剥两个烤土豆,剥好,又洗手,再弄个烀个茄子。
土豆茄子放在一起,拿筷子使劲搅拌,加葱花和鸡蛋酱。
“茄子拌土豆,最好吃过水饭,要吃热的,我把葱花拿出来,用锅做茄子烩土豆。”
李易把食物推到李隆基面前,说吧,你想咋吃?
“豆子呢?”李隆基见为难不住李易,又换个东西。
“拿去在烤箱加热,回头放进冷水加了花椒面和葱花、盐的碗中,盖上五分钟,就是盐水豆子。
吃热的,直接在盐水里煮,再过水,加其他东西拌,由于已经烧过,油炸不适合。”
李易不惧,说吧,你想吃啥,我甚至能给你压成豆面子,再炒一炒包裹糯米制品吃。
“得到电报,乌贺罕已回到后突厥部,无甚大事,便未打扰你干农活。”
李隆基终于说起他应该说的话,之前属于逗趣。
你们跑出去边吃边玩,易弟和闺女,越来越远了。
易弟变成女婿,闺女成为别人家滴!
“咱们的人过大漠了?”李易从话语中找出最关键的地方。
“后突厥过得,咱们过不得?后突厥要去的小海,还是咱们的地方呢,让当地的人绕路转到别处,安排妥当了。”
李隆基很自然地说道,他不觉得哪里不对。
李易颔首:“没毛病,对!”
他再次贴合时代,如今是大唐,不是宋朝和明朝。
不受草原游牧民族压迫,谁规定大唐的将士们突不进去的?
元朝扩张领域大,唐朝也不差。
“小海那里以后是咱们的,资源多,给别人,别人也会浪费,日子过得不好。”
李易说着四下里看,要找自己的笔记本。
青松要动,李易出声拦住:“不用,以后再说。”
外面的毕构等人确实在安排搬家事情,他们要带着家人一起走。
包括皇室成员,长孙昕晚饭没吃,没心思,倒是抱着刚吃过奶的儿子哼哼着歌转悠。
在李易的努力下,他的儿子终于出生了,刚满月,不到百日。
小宝宝被包裹得严实,尤其是加了遮光面罩,就是好几层的纱布,白色的。
长孙昕要带着夫人孩子和小妾一同去洛阳,他的儿子被打了一针疫苗。
之后等大一点,还要再打,连续地打,一般孩子‘享受’不到这等待遇。
疫苗现在特殊的由李易拿命换,以后才能逐渐培养出来。
只要培养出来一种,其他的就相对简单了,有流程。
抗蛇毒血清、天花疫苗、狂犬疫苗、破伤风,这四种有了,别的按照差不多的培养、制造办法就能出来。
不许要特殊的瓶子啥的,那个瓶子费用才高呢。
李易现在以大唐的工业体系为基础,绝对造不出来。
他也不需要,有好瓶子扎完就没副作用?
这玩意儿就是谁的技术先进谁定规矩的问题,实力决定一切,或者说武力决定一切。
长孙昕不管技术的事情,他就知道跟在李易身边准没错。
夫人生孩子都是跑到李家庄子待产,实在自然生产不行,他也不在乎李易亲自过去把孩子拿出来。
女护士能作,并且作过很多了,他依旧不放心,要求李易随时准备,我夫人和孩子交给你了。
“天凉了,赶紧回来,生病宝宝难受。”王有颜出来一脸愤怒地喊。
平时她总给夫君面子,有孩子后,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她都快变成泼妇了。
“回,带着晒太阳。衣服挡不住紫外线,照到一点,有利于宝宝。”
长孙昕笑着妥协,抱儿子进屋,屋里挺乱的,大家在收拾东西。
包括他给夫人造的千工拔步床,这玩意儿得托运,他跟李家庄子三管事说好了的,给够钱,对方安排。
为此他差点没搭进去,他的意思是,以后要在运输方面与三管事合作,包车皮。
他觉得他聪明,想到了这个情况,车皮值钱啊。
一个车皮你自己包不了,我给你找其他的人合伙,一起包,这不就行了么?然后我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
结果三管事给他一整套的可能出问题的行业规范,很多详细的细节。
就你想的这个,咱东主早知道,立下规矩,庄子里的人谁碰谁死。
至于车皮,现在没对外经营。
等开始对外的时候,有公示拼箱安排,轮不到你插手。
整个铁路运营系统,会出现钓鱼执法,有人故意找你给好处,你分担的车站安排车皮。
逮到一次算百次,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你要是真廉洁,你跟这人签契约,拿出来举报,你的官员考评必然最低为上,甚至上上。
长孙昕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并没有直接退缩。
他有幕僚,四个考中进士的幕僚。
对方给他出主意,等以后车皮更多,运营正常的时候,他帮别人进行操作,首先他要熟悉流程。
别人刚接触,不懂,他帮忙带着安排,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跟李易时候的一些医院的转型黄牛一样,人家不抢号了,挨逮到不行啊。
人家熟悉流程,你家里有人身体不好,联系上他们,他们带着轮椅或担架车,帮你安排。
该走哪一步、再哪个楼,他们负责。
需要住院的话,正常来说一个科的住院位置满了,想住都住不进去。
这个是指重点医院,不是地方的一些所谓的三甲,那里有大量的病房空着,那个黄牛转型不参与。
他们一般是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提供服务,那里住院位置稀缺。
他们帮你挂另一个科的号,然后就说身体有问题,住院。
这样你多花点挂号费和诊断费就住进去了,在这个科的住院部住,真正治疗的科,你也随时能去了。
住院和医疗是可以分开的,又不是手术之后的单独查房。
李易时候的铁路系统,比之医院,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所以大家忽视,那是因为与生命无关,资本差异。
一个生病的人,抢不到一个住院病床,他们会愤怒。
一个公司的人,抢不到一个车皮,他们会努力去适应和投入公关资本。
长孙昕就找到这个漏洞,不是管理上的,是行业资本大小方面的。
“你把你的事情跟李易说说,这不是有电话了嘛,给咱家单独开一个,别自己瞎搞。”
长孙昕夫人把孩子接到怀里,柔声说道。
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新招人手先测谎
朝霞在天边飘荡的时候,李家庄子的游艇带着曾经出海过的庄户自动航行出发,不需要引水员。
一个个标准尺寸的木头箱子被运往车站,上面写了字和编号,谁谁家的东西。
箱子先搬到托运平台车上,车到达火车货箱旁边,升高平台,再挪到车箱中,最后合上车板。
大家准备着,要出门旅游。
魏知古开始安排人手,他临时当个黄门侍郎、长安留守。
每天他需要跟源乾曜分别向洛阳打电话汇报情况,源乾曜当京兆尹。
二人正好互相牵制,能够偷摸打小报告。
后宫的女人们一大群,管是能不能住进庄子的,眼下全要去河南府。
跟班什么的,只带贴身的人,其余等下一趟火车,坐不下,没地方,
有将近二十万人一同走,不然历史上遭受旱灾,为啥跑河南呢,吃饭确实是个问题。
十六卫、各宫的、官员及其加人、有能力迁徙的百姓……
大量羽林飞骑先走,部分十六卫也骑马带粮食出发。
剩下的十六卫和羽林飞骑负责京兆府稳定,他们看着西南蛮和铁勒九姓、十姓、后突厥降户。
守黄河源头的兵在向回抽调,张孝嵩要去北面看看,看苏禄日子过得如何。
其他的稳定大石城一线,防备苏禄的突骑施把白衣大食偷摸放进来。
加入大唐籍贯的前吐蕃人更是往后面迁,准备度过今年的冬天,有小城居住。
还有一些人跑到吐蕃的地方帮忙修路,往后不打仗,运输东西有需求。
李家庄子会安排好人手在大棚种植新的种子,李易要带走一部分种子去河南府找地方盖大棚。
好的精密设备,已经装船,工匠们走一半,到洛阳再建个工业基地。
“今日有雨。”李隆基吃过早饭,看窗户外面的天色说,绚丽的朝霞在提供天气预报。
“不影响火车运行,冬天电话线上会凝冰,需要除冰作业的人。
裴耀卿还当着长安令?叫他去北面当个都督,他办事我放心,当地耕地什么的。
若非火车出来,海贸为重,我根本不想去河南府,北面的事情没安排妥当。”
李易觉得分身乏术,河南那里属于经济,长安所在是农业基础和战争。
两件事情他无法放心任何一个,他甚至想飞过去用重机枪逼迫默棘连投降。
“嗯!”李隆基不操心,回头跟宰辅们说一声。
“易弟,待抵达河南府,找周围的能工巧匠,入你庄子,你看如何?”
李隆基发现另一个问题,缺人手。
李家庄子应该有更多的庄户,现在的庄户变成管事。
跟学子们一起培养,将来哪里官员不听话,直接派庄户去。
“到地方我再换一套医院的仪器,这里留给留守的护士们教学和操作。”
李易愿想把东西搬走,又琢磨大量的京兆府医疗行业的人在学。
比如说悲田坊的人离世,他们没有亲人,遗体拿过来给人学习。
还有干危险工作的死囚挂了,一样练手。
他有东西,给教学用上。
先用望闻问切看病,无法确诊时,送到李家庄子用设备检查。
不管是开刀,还是判断病情,俱为经验。
用设备练,又要学会无设备支持时的医治。
慢慢的都系统化,别敝帚自珍。
“可补回来?”李隆基又纠结一番。
“能。找人手吧,先说清楚,一入庄子无回头。我用设备进行测谎,不说真话的不要。”
李易提兑换仪器,就是要先解决找人的问题。
仪器先给别人套上,有的甚至在非接触情况便能测量。
先聊家常,收集一个人的正常状态下的身体数据,甚至不让对方知道。
等数据收集差不多之后,再询问一些问题,对方生理上的任何非正常反应,皆表明其在说谎。
一次未必准,多来几次。
“看病的东西可知道谁说谎?”李隆基看李易的眼神都不对了。
“有时不一定准,比如对方没说谎,却判定说谎。
庄子找人,不在乎对方是否真的没说谎,凡是判断说谎的,一律不要。”
李易摇头,数据受个体身体影响。
有人喜欢胡思乱想,你跟他正常说话时,他总想其他的事情,收集到的数据本身就不准。
再问他一些重要的事情时,他依旧想别的,相互一对比,没说谎。
这样的情况,跟正常人的数据波动不同,不能判定对方说谎,不要。
另外有心理疾病的人,他明明做了什么事情,自己却认为没做,测他,一切数据正常。
还有双重人格的、整日里浑浑噩噩的……
情报部门的人,是在招收的时候开始测试,得到数据,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次,相对就准。
“审讯时用着怎样?”李隆基找到了用途。
“可作为一部分判断的依据,无法直接定罪。”李易照实说。
万一就遇到了特殊的情况,人家没说谎,无罪,硬说说谎了,然后打,屈打成招。
“好!此法好!边关将士……”
“三哥不可。比如守关的将领,本身属于外族,你问他可曾想过叛唐,他说没想过,测试后证明他说谎了,怎么办?”
李易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方有过想法,但最后抉择下不叛。
将来大唐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