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放下弓。”对方领头的赶紧喊,发现情况不对了。
“乌贺罕,是你吗?”斥候人群中有人认出乌贺罕。
“带我去见大汗,有重要情报。唐兵就在不到二十里外,有一千余人,你们……收缩一下吧。”
乌贺罕点点头,先提供个情报,看看自己的人,别去跟人家打了,去了属于送死。
“对,去见大汗,前几天有几个唐兵出来抓兔子,被别的队伍遇到,打起来了。
唐兵跑掉,第二天我们被干掉四支斥候队伍,原来是二十人一队,现在加到五十人。
你们能回来,太好了,说说什么情况,我们不敢轻易启刀兵。”
领队的人说出自己的无奈,不敢动手。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如渊直面难承受
“大汗!臣有重要消息,报纸在这里。另有大唐毕构中书令书。”乌贺罕在大帐中见到阿史那默棘连。
称呼是大汗,其实是毗伽可汗。
这玩意儿就跟称呼李隆基一样,称圣人行、呼陛下没问题、叫皇帝亦可,不同的场合应用。
李易直接喊三哥,偶尔变成三兄。
‘哥’的用法在大唐不正规,李易为方便自己,硬是坚持,别人没啥办法,甚至跟他学。
大帐里面的地上放了三十匹马驮回来的东西,六份报纸在乌贺罕六人心中最为珍贵。
默棘连、暾欲谷、阙特勤,还有重臣梅录啜,四个人先看宰相书。
毕构先指责后突厥肆意出兵进攻大唐饶乐都督府,毫无求和之意,故大唐行义师讨之。
随即又提大唐陛下不忍民间疾苦,恐后突厥之民冬季难熬,赏重金邀天下有能之士给予安稳过冬系列方法。
最后说感念民生不易,不欲杀戮过甚,若后突厥愿降,兴兵侵犯等事,既往不咎。
大家看明白了,大唐把所有的错误都归于自己后突厥身上,自己求和的时候大唐坚决反对。
反对后不停给天兵军、横野军、奚族、契丹送武器和补给。
并拉拢其他周围部族一同针对自己的后突厥,劝降别人。
自己不先动手,等冬天来临,大唐集众部族之力,一同来打,自己想跑都跑不了了。
总不能在白雪皑皑的地方长距离迁徙吧?一旦被打跑,后突厥还能活下来几个人?
至于说什么悬赏重金找人想办法,呸!你分明找的那个调动几十万人围剿逼迫我们的人随便想的主意。
看宰相书的内容,不会再和,只允许自己后突厥投降。
一时间大帐中的气氛变得阴郁,众人表情凝重。
“这些是你们回来前买的东西?都有什么?价钱可贵?”
暾欲谷出声,他不愿在此刻太过压抑,头领意志消沉,其他人怎么办?
他说着看乌贺罕,乌贺罕瞬间领悟,蹲到东西旁边介绍。
“这个是狗腿刀,适合劈砍,刀鞘本身可当磨刀石用,这个是战术军刀,它能用的地方多,还能放到唐兵的火枪前面……”
乌贺罕先说武器,战术军刀后面的盖打开,里面装着针、线,缝合伤口,顺便钓鱼。
军刀刀鞘当火镰用,能够取火,还有切割绳子的地方。
打火机、酒精、麻雷,为了针对狼群。
麻雷上有卡扣,卡在箭上点燃射出,扎到狼身上,或在狼身边爆炸,会使狼受伤。
“药物一堆,治疗伤寒的、拉肚子的、受伤的有明显伤口的、受伤淤血肿胀的、短时间止痛的、消食的……”
乌贺罕把药拿出来一样样讲,放到旁边。
他再拿起罐头、绳子、在沙漠利用蒸发方法取水用的油布、折叠撑杆、折叠工兵铲、防沙尘沙盲眼镜。
“组合水壶,吊起来烧水,坐到什么地方也没问题,里面装水的,外面的大壳装饭菜、小壳也能装东西。”
“折叠工兵铲当锯子、刀、锄头、铁锹,采用套管方式,这铁咱们打不出来,又要保证强度,又不可以太脆。”
“由于携带腐乳、臭豆腐、酸菜不方便,罐头大多数是梅菜扣肉。
梅菜属于发酵菜,加上发酵茶,在吃肉的时候帮助消化,小瓶里面装辣椒豆豉酱。
防蚊虫叮咬的花露水,它是添加额外东西能承受沙漠高温的香皂……”
乌贺罕说着说着声音逐渐变低,他发现大家的心情并没有好起来。
他深吸口气:“其实东西不好用,勇士无须依赖外物,一旦习惯了,会消磨斗志,让人……”
“看报纸吧!”暾欲谷打断乌贺罕的话,硬说大唐给军队配备的东西不好用,属于自欺欺人。
“我们应该和族人说,大唐有很多好东西,我们要抢过来。
大唐人占据了最肥沃的土地,有煤炭、石脂、铁矿、铜矿。
虽然我们没有那些资源可以利用,但我们比他们更坚强,我们终究要取代他们。”
暾欲谷激励一下周围的人,反正就是个宣传的调子。
报纸大家分一分,凡是能拿到的都是认识大唐字的。
他们看,越看越入迷。
原来自己要去的小海有那么多的资源啊?而且按照报纸上教的步骤,冬天似乎不会很寒冷。
只要到达地方,边建设边收割牧草,冬天来临的时刻,牲口和人都有保障。
冬天小海结冰时,趁着冰层还不厚,把草捆子放上去,随时能取出来从中捞鱼。
制作简易土窑,烧出陶器,焖一些炭,周围的岩盐提纯后人吃了不会生病……
暾欲谷看着,脸色微微泛红。
方才他还说自己的地方没有资源,那个俱轮泊,自己族人离开时的所在,那里就有其他资源。
“不怕冻冰下大雪了。”阙特勤欣喜地说。
以前咋没想到呢?一步一步来,时间够用。
等族人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又能再次强大起来。
往后再不担心跑到北边死很多人,有好法子,谁想出来的?要赏羊,还有好马,这人……
“唉~!”阙特勤想着发现那个人不属于自己的后突厥,更不缺羊和马。
梅录啜被阙特勤的声音影响,暂时停下:“长安灞水庄子的李易在帮我们?他是否心向突厥?”
“他心向大唐,我们如果没了,北面还有其他的部族,他们取代我们的位置。
与一个熟悉的对手交战,总比跟陌生的敌人战斗要更容易。
他在告诉我们,他有很多办法,想让我们生,我们就生;欲叫我们死,我们则死。”
默棘连脸上表情变幻,令人瞧着便知他的纠结。
一面被人压制着带族人逃命,一面不得不使用对方的办法求活。
给人一种感觉,对方实在太强大了,永远不要想着能够战胜对方。
军队上不行,带族人生活还是不行。
遥远的地方,人家无须亲自过来,已知晓当地情况。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果然不是瞎说的。
那人欲战之时,凛冽得如寒冬的北风暴雪;那人不战时,又似炎热盛夏的轻柔细雨。
来自于绝对实力的压迫,叫人呼吸都变得困难。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农活娴熟行政通
“小兰,不能再吃豆子,晚上睡觉胀肚。”
李家庄子的小片豆地里,李易阻止还要捧烧豆子吃的小兰。
三个人吃土豆、豆子,嘴边、脸上,一道道的黑灰。
晚饭不用吃,他们吃一吃,空闲的时候帮着把地里的豆子给收了。
“我把地想成别人家的,越吃越香。”小兰发现这样吃东西感觉不同。
“没错,偷别人家地瓜、掰别人家玉米棒子,总觉得比自己家的好。”
李易笑着点头认可,对,小时候冬天拿着偷来的地瓜,去公社的稻田用稻草烤地瓜,格外香。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离堆放的稻草垛要远。
农村的孩子从小在大人的棍棒、皮带下学会规矩。
偷成熟的东西行,祸害不可以。
别人种在河边的黄瓜摘了吃没问题,选中等的嫩,小的别碰。
走谁家的地都要走垄沟,踩苗叫坑人。
离地一吃高绑了布条的大黄瓜摸一下都不行,人家留种的。
摘黄瓜掐黄瓜屁股不揪藤,绑架子的绳子松了帮着绑好。
自己家的菜地怎么摘菜,到别人家的菜地就如何操作,偷归偷,两码事。
邻里之间闲聊时,对方会说:你家孩子真好,又帮我家黄瓜地绑架子了。
自己家的父母笑着保证:回去就打。
邻居又说:我家那个也欠揍,打孩子不能瞎打,打坏了身子不好。
于是双方开始交流怎么打孩子,很快乐的样子。
眼下算是偷别人的豆子,帮忙收,豆秆子用现搓的草绳打好捆。
李易负责,永穆公主、小兰在旁配合,她俩不会。
李易熟练西干着农活,豆秆子边踹边拔,再用巧劲磕磕土,力量大了不行,豆子会掉出豆荚。
“拿回去用连枷打出豆子,晒两天归仓。”李易抹一把脸上的汗,黑道道更多了。
永穆公主带小兰帮忙捡地上掉落的豆子,满脸幸福之色,她觉得自己找到了过日子的人,像农户一样。
当然,只是她自己认为,李易不认。
如果这样的百姓日子叫好过,自己何必拿出来大量的工具帮忙?
“李郎,秋收后有百姓过来拿新谷换陈粮,一斗换一斗,庄子搭半斗细麸子,稻子会给半斗稻糠。”
小兰把捡起来的豆子放到地边,聚拢成一小堆,与李易说。
李易平日里不负责此类事情,宋德一样不管,只看账。
下面的管事具体操作,庄子里有六个管事,管事下面又有管事,经理与部门经理的关系。
“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啊,陈粮哪得新米香?无非煮后多一瓤。麸糠可还细?”
李易说着突然想起个小品,换大米,用新米换陈米,绝对不是一比一。
小品体现的中心思想不是百姓生活中的粮食问题,实际从侧面角度反应出大家爱吃新米。
“打成粉了,咱庄子的设备好,拿回去加点面和野菜,做成团子蒸都行,不割嗓子。”
小兰使劲点头,表示换的百姓没吃亏,麸子和稻糠跟面份似的,装枕头是不行了。
“有换米花棒的吗?”永穆公主看豆秆子问。
豆秆子要加工成饲料颗粒,给反刍动物吃,饲料颗粒就是制作米花棒的机器打出来。
“有呢,还有人拿着新粮要做爆米花,高粱、大米、大黄米,爆不了,含水分太多。”
小兰继续回答,她开始在暗中收集庄子的信息。
没人教她,她自己便懂得,正如永穆公主曾经在宫里生活时一样,小兰负责各项事务。
她属于贴身侍女,有专门的人负责其他事务,她依旧插手。
她可以不直接管,却不能不明白,怕永穆公主吃亏。
她这辈子就是为永穆公主所活,别人把她当人看,她则为人,别人娶永穆公主不把她当人看,她没有存在感。
“小兰,回去给你几本书看,管理学的,看着有不会的问我。”
李易又打好一个捆,与小兰说。
“是毕宰辅他们看的书吗?我也有看的。”小兰开心不已。
“有相通的地方,亦存不同之处。官员的行政管理所包含的内容多,企业的行政管理,只为稳定企业追求利润。
官府衙门以百姓利益为基础,公司集团以金钱攫取为首要。
相通的地方在于有责任心的集团需额外辅助执政势力尽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同的是集团的存在以生存为前提,发展为结局。
集团对外更灵活,衙门对民更稳定。
相互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大的集团可以控制小国的政权。”
李易愿意培养小兰,小兰习惯这些事情,她不把管理当成负担。
三人说着话,活计干完,找旁边从山上引下的温泉水槽洗洗手和脸,带上吃剩下的两个烤土豆和一碗烧豆子往回走。
豆秆子和收拢的豆子他们不管,由其他人负责。
一路走回食堂,准备吃点水果就回去休息,三人发现少人了。
执政的和在野的皆消失不见,李隆基等人倒是在。
“三哥,他们哪去了?”李易好不适应。
“马上要去洛阳,回家打包行李,他们家人跟着走,有在长安为官的得交代好。”
李成器面前放个卤猪蹄,还有一束子白酒,没烫,他告诉李易情况。
“咱们的巡洋舰先走,速度慢,河上船多,最后一段通航的时间了。”
李易想起来出去的事情,今年在洛阳过年,河南府。
他其实想去开封看看,曾经那里是东京汴梁。
估计北京那里当不了首都了,每一个首都其实都肩负着在第一线顶着敌人的任务。
南京曾经也是首都,后来不能以那里当首都,因为需要针对北方的国家。
只要一个国家的政权还有斗志,就绝对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