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易边说边拿过永穆公主手上戴套的镰刀,摘下套,开始割,他不能踹,一踹豆子就掉了。
  他连秧子一起,用来点火,然后就是拱豆子吃了。
  土豆放在豆秧的下面,需要烤一段时间,火正合适,就不用碰,火受风影响的话,需要翻土豆。
  “这里有人养豆虫没?找找看,有就一起烤了吃。”李易说着开始翻找。
  “没有,方才我便看过,估计叫人拿走了。”永穆公主摇头。
  “看豆叶子有养殖的痕迹。”小兰跟着说。
  “庄子里的人确实细心,你们说在这里种地的人会自己把豆虫吃了不?”李易想到归属权的问题。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北地寒冬缺粮乎
  “不可能。”小兰打保票:“想吃什么东西,与食堂说一声,食堂给做,自己拿回家还要开火。”
  “地里的东西属于谁?”李易又问。
  永穆公主给出答案:“找的佃户种出来豆虫,归佃户,佃户交租子。签死契的人,东西属于庄子。”
  “对,这里不是大集体,更非国企。”李易想起来了,自己是地主。
  时间久了,还以为庄子属于国家单位,重点科研部门。
  现在不收租子,庄户们的契约都估计扔了吧?已失去作用。
  雇佣关系的庄户说我不想在你这干了,要走,那就走吧,看能活着离开不?
  永穆公主拿根大豆秆子拢火:“一大家子人要养,身上肩负着责任。
  家族就是这样出现的,没有唐朝的时候,别人在以前的朝代通过努力,开支散叶。
  一同看着隋朝末期,接着大唐初期时候的样子,高祖周旋于有功之臣和世家之间。
  哦,还要对突厥妥协,臣于外族,借来马,顺便允许突厥随意行事。”
  “是呢,当初若没有胜利,高祖就是逆臣贼子,史书上会记载,人人得而诛之。”
  小兰说着左右看看,一副心虚的模样。
  “没人,不怕。麻雀突然多起来,努力吃食,把自己吃胖,等着熬过冬天。”
  李易看到一片树叶落下,抬头,不远处的树上站着很多麻雀。
  “庄子里收了不少,处理好风干,等需要的时候炖汤。”
  永穆公主也往上瞅,吧嗒一下嘴,谗了,红烧麻雀除了骨头多之外,其他的都不错。
  谷子快成熟的时候,不止麻雀,各种吃谷子的鸟都惦记,人就想办法,一般采取挂网,报纸上教的。
  百姓抓住麻雀自己吃不方便,褪毛、去内脏,没有几口肉。
  送李家庄子有买卖的地方,庄子收。
  庄子里不缺肉,麻雀当成药用,食疗中的一部分。
  “今年再增加一批鸟窝,给留鸟提供生存的机会,顺便把陈年的粮食扔出来喂一喂,它们的数量增加与我们吃它们不冲突。”
  李易吃麻雀的时候不考虑这些事情,眼见冬天来临,又为麻雀过冬担心。
  李家庄子始终在建竹子、木头的鸟巢,放在树杈上、瓦脊上。
  进出口有大有小,鸟互相之间会夺巢。比如杜鹃,还有就是麻雀,它抢燕子的巢穴。
  燕子喜欢找有遮挡的地方建巢,比如房檐下、桥孔洞、山崖岩石突起的下面……
  麻雀一样喜欢,冬天燕子飞走,房子空着,麻雀本着资源合理利用的思想,就进去住。
  对麻雀来说,冬天人喂鸡,那就太好啦!它们会叫来很多小伙伴,一同分享。
  一到冬天,李家庄子的麻雀数量便猛增。
  “李郎,你不会是把后突厥的人当成麻雀来养吧?”
  永穆公主不知为何,把麻雀与后突厥当成一样的存在。
  “小海的地方,冬天除了能够冬捕,猎物同样好寻找,下过大雪,雪地上的痕迹难以消除。
  想占渤海一大片地方,没有冬季能征善战的军队,难以取胜。
  渤海所在,资源丰富,大面积的黑土地,种啥长啥,种的大米才香,需要好品种。
  你能想到将来那里可以成为大唐第一粮仓吗?现在第一粮仓为河南道,其次是长安所在的关中。
  将来江南道、广州、陆州、洞庭湖,都成种出许多粮食。
  另外蜀地,加上咱们占下来的草原,大唐不会再缺粮食。”
  李易念念不忘东北地区,通过那里继续占领地盘,能够到达白令海峡,过去属于美洲。
  地方冷归冷,不耽误住宿与赶路。
  永穆公主和小兰在旁边边听边点头,她俩相信李易说的话。
  李郎说可以,保证没问题,其他年轻才俊敢过来这样说,打出去。
  “渤海那里确实重要?”永穆公主想不通,接触渤海地方少。
  “放任不管,必然坐大。别担心,慢慢来,好处理。先解决后突厥,下一步把外族变成内族。”
  李易用镰刀翻翻火堆,看一看,土豆跟黄豆一起烧,不好控制。
  大唐眼下打仗,多以其他当地民族去打别人,容易叛变。
  政权不够强大、宣传不到位、后勤供应不上。
  换另一个时候,同样少数民族,人家怎么就能守着边境?当地民众心中有国。
  “等遏制住后突厥,想办法从草原向西北送蒸汽机汽车配件,到地方组装上。
  送给当地人,坏了咱们给修,还有润滑油、机油同时提供。
  咱们现在的蒸汽机汽车,有独立悬挂、差速器等相关设计。
  眼下大唐技术能达到的最巅峰,之后等柴油机出来,还能提高。”
  李易后续有安排,给别人送汽车。
  当地人看到,自然被震撼,这东西能够自己走?力气还那么大。
  畏惧长安的技术时,又因自己算是大唐人而骄傲、自豪。
  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就是如此培养出来的。
  “李郎,咱庄子的技术达到什么程度,大唐才是什么程度。”
  永穆公主才不认为大唐技术好,工盟够厉害了吧?与庄子的技术有断层。
  蒸汽机汽车,给别人几辆,别人拆了就拆了,能不能重新装上是个问题,更不用说仿制。
  “往后工盟要严格管理,技术开始往放,工盟的工匠必须加强学习。
  现在的豆秧,该收割,拿回去制作颗粒饲料。
  不晓得后突厥冬天缺不缺精料,给他们送去一部分?”
  李易话题跳跃性很大,前一句提技术,后一句关心起后突厥牲畜养殖。
  “送呗!选一个交接的地点。电报机给他们几台,单独编码,他们有啥需要告诉我们,我们帮忙。”
  小兰笑嘻嘻地说,使坏。
  攻心之计,你们后突厥跑到小海生活,大唐随时帮你们,看你们的百姓怎么想。
  电报机送你们用,叫你们知道情报是怎样传递的。
  “看看具体情况,卖他们更好,他们拿皮毛换,甚至雇佣他们帮忙干活。”
  李易顺着小兰的话说,只要非战斗形势下接触,他就有办法弱敌之志。
  谁规定战争只能依靠刀枪拼杀的?保持贸易顺差,同时换取低价劳动力。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降者安稳惧出手
  “休息半个时辰。”一个小海子边,刚刚穿过大漠的六人三十骑停下。
  乌贺罕作为领队,安排饮马等事宜。
  他们终究未换骆驼,到达大漠边缘,他们遇到一支大唐的千人队。
  给对方看过‘介绍信’,允许通行。
  对方与他们说,前面有绿洲,那里还有补给的地方,骑马更适合。
  他们交换了马,重新补给好,进入大漠。
  跑上两天,果然发现绿洲和天兵军的队伍,晚上住下,睡个安稳觉,早上又换马和补给赶路。
  连续遇到四支千人队,他们冲过最后一段沙漠,停在小湖泊边。
  给水囊换新的水,马匹卸下东西,冲进湖泊里尽情戏水。
  六个人拿出七八壶清洗,找到干草和枯枝,搭个架子,七八壶中装上肉松和炒米,添上水开始煮。
  一块干的咸菜疙瘩也扔进去,芥菜疙瘩,很咸很咸,颜色是黑的。
  乌贺罕额外拿出个带螺纹的外加密封的搪瓷缸在火上烤,加热后才能拧动。
  里面装着装着罐头肉,梅菜扣肉的罐头。
  李易没弄出来马口铁呢,正在研制中,眼下只能大量制作搪瓷缸当罐头的载体。
  搪瓷缸之后可以卖给别人,或送别人。
  成本高,却不属于浪费。
  天兵军平时舍不得吃,吃过后,剩下的搪瓷缸带回去,跟百姓换东西。
  缺点很大,螺纹总拧,掉搪瓷。
  百姓拿着很多时候不拧,直接当大的杯子用,装上饭菜,蹲在哪个地方就吃了。
  喝茶水也非常好用,最初的搪瓷缸,一些地方就叫茶缸。
  乌贺罕还没琢磨出搪瓷杯的其他用途,加热后,内部气体膨胀,轻松一拧便打开了。
  香味飘散出来,还未吃到嘴里,已先咽口水。
  旁边的人凑上前看看,汤汁少,大部分都是肉,小部分梅菜。
  他舔了下嘴唇:“一个缸子便不少钱,灞水军团的后勤……这仗,怎么打?”
  其他人同样瞧瞧,相顾沉默。
  自己的人艰难生存,李家庄子的灞水军团不计本钱往外送东西,大漠当中居然能吃到罐头。
  一个罐头可以换一只羊不?自己的族人弄口小铁锅都算好的,人家的搪瓷缸多到用不完。
  里面说是铁的,外面是瓷的,咋烧的呢?
  打仗拼武勇、看战斗技巧,同样包含了后勤。
  天兵军其实与自己后突厥可以用同一种方式生存,双方在马匹、战斗力方面没太大的区别。
  自己人能做的事情,天兵军能做。
  天兵军有的后勤,自己没有。
  天兵军有的武器和装备,自己还是没有。
  “走一步看一步吧!”乌贺罕又拿出来个玻璃瓶,上面有带螺纹的搪瓷盖。
  不用加热,用刀尖撬一下,再拧盖子就开了。
  当中装着豆豉辣椒酱,没有食欲的时候抿一点在嘴里,顿时觉得自己可以多吃一碗饭。
  报纸上有写,吃这等东西,天热能防中暑,比喝热的羊汤管用,喝羊汤可能会喝中暑,这个不会。
  而且天冷的时候吃它,又会活血,潮湿的环境下,起到一定的保护身体作用。
  炒米本身是熟的,加水加热,又膨胀,速度快。
  六个人就着罐头、辣椒酱吃饭,不停地冒汗,再喝水。
  “不如降了,李东主对待降户很好。之前投降的铁勒九姓,在华州、同州,生活得很好。”
  有人咽下嘴里香喷喷的饭菜,小声嘟囔。
  打仗在能打过的前提下才可以打,明明打不过,除了送死和跑,没有胜利的可能。
  “回去千万不要这么说,扰乱军心。”乌贺罕未拔刀相向,只是警告兄弟们。
  他在大唐长安生活,当然知道情况。
  那种繁荣,做梦梦不到突厥会拥有,整个京兆府的百姓,只要愿意,顿顿吃肉没问题。
  自己的后突厥顿顿吃肉、喝奶,属于生活中的有一部分,吃蔬菜则不行。
  京兆府百姓冬天吃新鲜的黄瓜、茄子,干的海鲜运过来,有钱的吃活海鲜。
  鸿胪寺中,去年冬天烧火炕取暖,早上起来花五角钱买一大碗干菜鸡肉馄饨,随便吃的咸菜。
  多花五角钱,换成猪肉馄饨,额外有拌的小菜,上面还滴香油呢。
  今年冬天估计海鱼海虾更多,冻硬了用火车运到京兆府,再向周边州输送。
  若非身负族人使命,真不想回来,在长安的日子是幸福的。
  华州和通州的铁勒九姓降户,自己偷摸去看过。
  家家盖房子、有牲畜、生活工具齐全、孩子在学堂读书、一天吃三顿饭,有时晚上喝点酒。
  乌贺罕想着,叹口气,低头吃饭,大家的心都很乱。
  马匹洗澡洗高兴了,纷纷上岸吃草,海子边的草有枯黄的,亦有青绿的,混合着吃,香!
  人与马全吃完,物资放到马背上,看看天色,按照天兵军的说法,速度快的话天黑前能追上族人迁徙的队伍。
  跑着跑着,六个人又遇到了千人队的天兵军,对方知道情况,电报过来了。
  给他们指路:四十里,往前冲吧,冲最多二十里,保证遇到你们的斥候队伍。加油!
  乌贺罕丝毫不怀疑,他只是恐惧,大唐的兵始终在跟随,族人大举迁徙,竟然无法战场遮蔽。
  不,有战场遮蔽,大唐的队伍做到了。
  果然,跑出去大概二十里,遇到五十人的自己斥候队伍,一个个看着面颊消瘦、疲惫。
  “什么人?”乌贺罕六个人被包围,斥候只是喊,不举弓。
  “怎么?害怕杀了唐兵被报复?”乌贺罕又怒又悲哀。
  “你们不是唐兵?”对方听到后大声问,顺便抬弓、搭箭。
  “我们是在长安的使臣,回来报信。”乌贺罕快哭了,难过啊!
  “放下,放下弓。”对方领头的赶紧喊,发现情况不对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