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宋璟讨好夷商,以为夷商会感恩戴德?呵呵!
人家过来是为了赚钱,不是跟你交流感情。
你设置的赚钱的渠道越多、夷商花销越大,他们才越会觉得安稳,同时尊重大唐。
你对他们好,好到什么钱都不用他们出,反而给他们钱,他们绝对不可能感激你,只会认为你傻。
我给你看病,你不觉得我傻,那是因为你清楚我的身份和地位。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离轨上路汽车开
昨天的冻雨下过,半夜突然降温,早上起来感觉十分不适应。
报纸上写了要增加衣服,到晌午热时再把外衣脱掉,不可挺着不穿。
今日非朔望之日,没有大朝会,小朝会众人一同停止。
大家来到庄子的广场上,旁边摆放鞭炮。
最显眼的位置用大红绸子盖住一物,大唐第一辆后轮驱动六轮蒸汽机汽车登上舞台。
钦天监的人又编一通话,说昨夜观星,天象如何如何好。
不晓得他们在哪观的,昨天晚上有冻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早上才变晴。
随着李隆基讲话、剪彩结束,鞭炮声中红绸子被掀开,露出长八米一,宽两米二,高两米的蒸汽汽车。
工匠亲自上车操作,点火、加煤、开阀门。
噗噗噗!呜~~!轰隆轰隆,汽车运转起来,橡胶外圈的轱辘似乎没承受太多的重量。
与火车一般,不需要牲畜拉,给水和煤,车自己走。
司机控制着速度,慢慢绕圈。
转两圈,羽林飞骑开路,往灞桥去,众人乘马车跟上。
抵达桥另一边,到宽敞的主路,羽林飞骑快马吆喝着叫路人、车辆避让。
司机调整进排气角度阀,更多的蒸汽开始做有用功,汽车速度提升。
伴随着烟与蒸汽,汽车以每小时二十五公里多一点的速度向前冲。
百姓们纷纷让到路边看热闹,大家伙咋跑到地上了?不该上铁轨么?
不对,瞧着比在铁轨上跑的小,小一大截,往后地上要走这家伙?
大概十分钟,蒸汽机汽车降低速度,慢慢转向,再加速跑回来。
眼见差百米左右回到出去的位置时,司炉工往外撤火,排气阀呼呼冒气。
百姓往路上凑,看地面,大家伙别把地给压坏了,还得修。
“略显笨重。”魏知古背手绕蒸汽机汽车转圈看,给出评价,太大。
李易向工匠点头示意,工匠们从车上往下搬运东西。
一块块用来训练的石锁被从车的储物箱中取出来,每块五十斤,大唐的斤。
整整二百块,换成李易时的重量为六点四吨。
“加满煤和水,算上自重与载重,可一次跑出一百里,减少载重,按比例增加行驶距离。
往后再造出来同类蒸汽机汽车,用在京兆府长安通往各县,一天跑两趟。
用来帮助百姓运输物资和乘坐,故此做大一些。
田中耕地所用的比它小两圈,长不到十尺、高不足五尺,四个轮子,挂三铧犁。”
李易这时给出答案,需要负重跑很远的得大,耕地的小。
怕把地给压实,那样需要用绳子,蒸汽机汽车不下地,拿长绳子拴犁拉。
那样地不好设计,距离太长,蒸汽机车除非进到别的地里。
拴绳子的犁与车不是一体,依旧依靠人来控制方向和深度。
魏知古颔首,表示明了:“沿途设煤水仓库,车自己拉太多的煤水,动力用在负重上,如有轨火车。”
“耕地所用,当以车自身运煤、水到地头。”姚崇发表看法。
李旦几次张嘴,又都闭上,他昨天有被打击到。
看书看到后面,发现自己想的那点东西书上有,且更全面。
无怪乎小易说茶叶的事情,分明在开导自己,往后可不能随便说话。
好在是小易,他不会嘲笑。
“李东主,这家伙日后在地上跑?”围观的百姓喊。
李易看一眼郭子仪,郭子仪点头。
“让过来,不怕。”李易也喊,突然遇到的百姓,理论上不存在预谋刺杀的可能。
身都未搜,羽林飞骑一人一个领百姓到近前。
百姓把袖子挽上,双手手心向上平端着放在身前,似乎这样能够证明自己不会伤害到别人。
“放下手,天冷,袖子撸下来。”李易上前,帮忙拽袖子。
百姓又激动又感动,李东主信任自己。
等众人情绪稳定,李易大声说:“年底前,京兆府从长安到各县,每天跑两趟大的地上走的车。
诸位往来其间,可花少许钱乘坐。具体钱数,会印在报纸上。
比起乘马车和船,速度快、载重多,只会便宜不会贵。
另明年夏天前,京兆府各县通蒸汽机汽车,县中往来更便捷。”
“好哦!冬天坐爬犁冷,夏天在船上逆流慢。”一个百姓相信李易说的便宜。
“李东主,它能下地不?”家里有地的百姓心思活络,想到用大家伙耕地。
旁边摆着大堆的石锁,证明它有劲,比牛力气大很多。
“比牛马贵,速度快,可深耕,种新籼稻的给补贴,用来快速打稻茬,抢种。”
李易先提醒,价钱高,自己考虑是否划算。
认为不值得,继续租牲口,或自己家的牲口去耕地、耙地。
“报纸上写出来,我回去琢磨,耕一下叫大家瞧瞧。山地上不去,还要用牲口,反正我是不拉犁,又累又慢。”
有人力拉犁的百姓不想回到过去的日子,好心酸。
与百姓交流一番,队伍回庄子,蒸汽机汽车继续跑,不装石锁。
遇到路上走的百姓,邀请百姓上车,跑城东和城西,在城南的路上。
不到中午的时候,整个长安的百姓都知道了。
李东主把铁轨上的东西搬下来,地面能跑。
冻冰下雪的时候,往来长安就坐这种车,说是一天两趟,看跑那么快,估摸四趟都行。
……
“刚柔,此车易造?”张九龄吃过午饭,找李易说话。
“第一辆最难,之后轻松。”李易端来果盘。
“本钱可高?”张九龄看看果盘中洗好的沙果,皱眉头、抿嘴、咽口水,未吃先酸。
“看使用周期、煤水费用,制造过程,俱为人工成本。
大车增加装货与乘坐的位置,按照我给出的票价,五年回本。
在京兆府如此,换到其他地方,十年回本,中间有维修。
别处想用,先修好路,只能通行蒸汽机汽车宽度的路不够,至少有三丈宽。
路修好,我可以用到坏不回本,当作补贴地方。”
李易把张九龄后面要说的话给说出来,你惦记你的家乡,我可以用船运到海边,从那边走陆路近。
路你得修,你原来修的路得拓宽,不然跑不了蒸汽机汽车。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供需结构软禁出
张九龄回政事堂,先写信,告诉家乡,继续修路,装在竹筒中放飞鸽子。
“修路预算要增加,终于知道多的钱如何往外花了。”
毕构看着张九龄写信,感慨一句。
没有宽敞的路,蒸汽机的车走不了,需要至少两辆车能够错开。
路面倒无须三丈宽,两丈足够。
“江南的冬季百姓有更多闲暇,花钱雇佣修路,不失为一增加百姓收入的机会。”
宋璟习惯性地从民生角度考虑问题,朝廷花钱修基础设施,百姓赚钱,日子好过。
“百姓手上钱多,物价上涨。”苏颋顺着琢磨,发现问题。
大量冬天没什么活儿做的百姓手上有了多余的钱,买好吃的,买肉,肉就贵。
“对,他们买猪肉吃,养猪的人赚钱,再用卖猪肉的钱买粮食,粮食又涨价。”
毕构被绕进去了,他说完对被他强制带到政事堂的小机器人说:“联系李易。”
“我要晒太阳。”小机器人抗议。
“说完话把你搬出去,你不准走远。”毕构让步。
李易接到消息的时候在画图,内燃机图纸,更小的蒸汽机汽车的早画好了。
他要制造比蒸汽机更轻便的内燃机动力船只,寻常时候不远洋。
在近海转悠,把一些近的岛子占上。当地有居民不怕,给他们好处。
倭国、新罗,用来贸易,流求、琉球,变成自己的。
包括一些没有人上去的岛、礁,以及有人住,住的人没有什么国籍的,入大唐籍贯。
内燃机船和蒸汽机船,最大的作用其实在战争方面。
打海战,派出蒸汽机船就能欺负死桨船与帆船,根本不与敌人玩跳帮。
“老毕,小机器人要充电,你不抓了它,它没电了你给抬回来?要不我给你送一套人力发电的发电机,你给它充。”
李易先听到的小机器人告状,它说被软禁了,快要饿死啦。小动静听着才叫一个可怜呢。
“早上天冷,怕它冻到,回头送外面,正好午后,天热。”毕构先无耻地狡辩一句。
接着说刚才的事情:“为被招百姓发钱,百姓得钱购物,物价增,可成通货膨胀?”
“冬天修路?长江北岸冬季寒冷期短,确实适合。
粮价升有常平仓,肉价增有养殖之法,有需求方有生产,洞庭湖周遭养猪最为方便。
蒸汽机船,冬季可入长江捕鱼,以鱼价压低其他肉价。
招渔民帮忙处理捕捞之鱼,渔民不受渔获大量售卖影响。”
李易想让对方好好看书,又觉得多费口舌,不如直接说。
“啊!老夫想起来了,供需关系。走!带你出去晒太阳,没人给你发电。”
“根本不够,晚了,晚上我得找地方充。东主你缠线圈,挂在蒸汽机上发电。”
毕构跟小机器人说话,小机器人抱怨,又给李易出主意。
“对,我挂上,线圈好缠。”李易答应。
等小机器人不出声,他把柴油内燃机图纸放到一旁,画发电机的结构图。
跟给电报机蓄电池和电话摇线的原理一样,多增加蓄电池,发电后储存进去。
不能总依赖他拿命兑换的东西,大唐需要自己的工业体系。
采用蒸汽机发电,功率大,小机器人自己能够在充电的时候变压。
重新获得自由的小机器人为了省电,话都不说了。
如果一早让它晒太阳,它会哼哼歌,有人路过闲的无聊还能与它聊天。
“书上有,供需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毕构转过头与苏颋、宋璟说。
两个人看向别处,书上的知识多了,总记不住。
考科举才多少本书需要背?小易写出来的书一本接一本,相互之间又有关联。
“刚柔的庄户们过去了,相信会在当地帮着引导,他非常看重洞庭湖周围的地方。”
张九龄说出一句宽心的话,别担忧。
……
别的国家的使臣们此时在担忧,他们纷纷跑到城南。
蒸汽机汽车停下,庄子上的工匠在检查情况、收集数据。
车主动停止,不是出故障,不得不停。
后突厥的人看车轮,车轮大,觉得在草原上能跑。
他们再看车身,放上铁板,弓箭射不透,上面能装几个人?
“需要更多的情报,往后你说话别耍小心思,金城公主不给你求情,你能死在那里。”
伊辛巴与刚被放出来的伯讹说话,他初来时不懂事,踹了擦鞋的孩子,腿被伯讹叫人打断。
现在他学聪明,反而担心伯讹,你试探一下有什么用?
“绝对比马车好用,装载货物多,拆开能否运到咱们吐蕃?”
伯讹没什么脾气,软禁的时候挨收拾了。
他被关在一个漆黑的大屋子里,屋子中有两盏煤油灯和很多柴油。
同时有大水桶,冲水的厕所。
食物就是罐头、方便面,啥都不缺,甚至有笔墨纸砚。
他听不到外面的动静,看不见外面的光。
刚开始的两天他还无所谓,吃饭、点灯、上厕所、坐在地铺上想事情。
几天后,他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是白天还是晚上,吃饭可吃可不吃,似乎不饿。
他害怕黑暗,始终保持着一盏煤油灯在燃烧,睡觉的时候把火苗调小。
他开始失眠,认为自己睡了很长时间,却依旧困。
昨天他受不了了,嘶喊着,用脑袋撞墙,把自己给撞晕了,脑袋上现在还有包呢。
得到消息,尺带珠丹舍不得死一个好臣子,央求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出面说情,才给放出来。
他手上拎着一个钟,不时看看时间。
他在小黑屋里失去了时间感,终于明白有多恐惧了。
知道是李易出的主意,他却不敢骂,怕再被关进去,太缺德了,明明有吃的,自己居然瘦了好几斤。
忍着头上的痛,把钟抬到耳边听听动静,他发现幸福如此简单。
“暂时不会用在战争中,目前没有可用的地方,后突厥李易未放在眼中。”
伊辛巴从别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