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人工算,干一个时辰的活儿所赚的钱足够买到半个时辰制作的面条。
  育苗也是,里面存在利润,这个苗不是大棚苗,是家里自己种的苗。”
  李易不开玩笑了,不能所有事情俱绕过朝廷。
  朝廷本身有完善的机构、人员,他们要锻炼,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的事物和完成部门管理规划。
  跟李易那时的国家救灾一样,不管什么灾害,只要开始用大量帐篷,都是以社区为单位。
  社区的人快速跟上面接头,同时找到自己社区各方面的人。
  社区的人对自己负责的地方的很多人都有了解,包括残疾、行政单位的、事业单位的、开公司的、军人家属、低保户,等等。
  他们知道找谁处理哪个方面的问题,把情况跟对方说明,让对方帮忙。
  比如有物流公司,可以把系统调出来,帮忙察看情况。
  要是有软件公司,那更好办了,来,弄个简单的程序,我们用用。
  可以给你们钱,你们要不?
  还有开饭店的,大家住帐篷,需要做饭,找人家带领更多的人做饭菜。
  李易想要学习,把大唐的基层也建成他那时的,可厉害了。
  毕构等人不会读心术,看不透李易,他们发现能够利国利民,并且有利润,行。
  “刚柔,家里种苗是与蒜苗差不多?大家冬天会种,自己家吃,多个菜。”张九龄进行类比。
  京兆府及周围的州府,冬天菜少,买蒜,在火炕上发蒜苗。
  做个汤了、炒个鸡蛋了,不然火炕烧着浪费。
  “对,用花盆种,最好是竹板盒子放大油纸,放三层,甚至是五层。
  周围用草帘子在晚上遮挡,白天的时候打开一面透过窗户纸照一照。
  种茄子、黄瓜很适合,豇豆别种,费劲。
  许多人不种,因为冬天下种不好出苗,咱把苗给育出来。
  每一户多个十几二十株的,整个京兆府多少户?”
  李易对照泡沫箱子种植,国人住楼房,都把种田的基因展现出来,在阳台上种菜。
  城市中,只要告诉一户人家,有块五米乘四米,二十平方米的地今年归你种植使用。
  对方保证种上东西,有人种花,有人种菜。
  即便不会种地的小年轻,发现自己有地,也要上网去查,我得种点什么呢?地不能浪费了啊。


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经济深邃童真浩
  “几时回本儿?”毕构被画的大饼拍迷糊了一下,瞬间想起之前李易给吐蕃画的更大的饼。
  他持怀疑态度,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小易是不是又在挖坑?
  “啥?”李易捧着碗、呼噜呼噜喝汤,没听清。
  “投资回收期。”毕构换个说法。
  “按年利率百分之五计,十年。”李易夹煎蛋,全熟的,溏心的他不敢吃。
  “投资一万缗,一年收回一千零五十缗?咋还有印子钱?要不要加上复利?”
  毕构本能一般地计算出来,随即疑惑。
  李家庄子兑换券不贬值,提利率作甚?
  “朝廷只要收税,买卖中只要包含非产出行成本,货币我能维持不贬值,商品却会有贬值。
  贬值不体现在货币上,必然体现在商品上。
  以商品贬值来稳定货币价值,是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越是技术类的,在推进技术提高的社会制度下,其贬值幅度越大。
  正巧,咱们要修的东西,它就是此类,之后会有更好的来替代,我才给你一个利率。”
  李易把丑话说在前面,这玩意儿会贬值的。
  第一年绝对不是投入一万缗,收回一千零五十缗,可能会收回三千缗、四千缗。
  然后逐年降低,到第十年的时候别说一千零五十缗,一百五十缗都是多的。
  李易按照回收资金无投资类回报再投资来计算的,要是算上再投资,得看再投资是否盈利。
  不考虑整体社会环境,这种模式跟房地产开发是一样的。
  借贷开发、期房销售、资本回收、回收资本买地、抵押买的地贷款开发、期房销售……
  这叫极限现金流模式,有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现金链断掉,就全废。
  李易能给出这个投资回收期和利润,表明他会把经济增量引起的相对贬值在未来十年内控制在百分之五十的幅度上。
  李隆基抬手掐掐眉心:“易弟,十年百分之五十的增幅和贬值,具体归在哪个方面?”
  “主食和副食,全大唐,不是京兆府,京兆府我明年就能让主食副食编织至少百分之三十。
  同时兑换券的本位价值,依旧维持在现在的程度上,不贬值、不增值。
  整个大唐起来后,货币不变,新的商品价值、奢侈品价格有变化。
  百姓消费的力度与侧重点也要改变,朝廷税收增加很多。
  原有行业扩展和新商品、新行业衍生持续增长,财政节余……节余……”
  李易说着看毕构,毕构一直在听,筷子都放下了。
  “小易,留一点呗!不能全花了,万一遇到急事呢。”
  毕构居然听明白了,他不想都花掉,留钱在手上,心中踏实。
  “遇到特殊情况,我临时超发不就行了么?超发之后,我慢慢回拢抵押物。
  在我超发过程中,谁还能操纵兑换券不成?那是多大的体量?
  我超发百分十,谁还能把另外百分之九十的兑换券筹集起来跟我挤兑?
  信不信我一个新技术扔出去,不但把超发的百分之十抹平,还额外多出来百分之十?”
  李易才不怕这等情况出现,大唐经济稳着呢,他都不需要拿出来新的金融工具。
  “隆择,还有海外贸易。官员比九龄密奏时不同了。”姚崇认为李易花钱那么多没毛病。
  他当宰辅的时候,还欠官员俸禄呢,所以不好安排更多的官员。
  现在官员多,无所谓,养得起,曾经考上科举,好几年不去当官的,现在……只能当更小的官。
  五年或更之前,考中进士,欲外放为官,出京兆府,又不是河南府,找个地方让当县令。
  进士不上任,不要,我等着,等更好的位置出现,我可以行贿,有空缺了安排我。
  等啊等,等到更多的进士出现,而且这些刚考上的进士立即去村子里当官,辅助村正。
  辅助好了,在县里当主簿、县丞、县尉,京兆府的县令甭指望。
  这些人努力工作,等着继续上升。
  之前某个县的县令不想当的进士找门路,不再是其他地方,那个行,我去吧。
  可惜,晚了,那时你不愿意当,现在别人去当,别人比你厉害,从村子熬出来的。
  一个是三年前甲第进士,考完就跑村子里带领大家赚钱,后来升到京兆府长安外县的县丞,考评上上。
  一个是六年前乙第进士,一直在客栈呆着,平时找人作诗饮酒,考评无。
  问当地百姓,需要一个县令,选谁?
  百姓知道的,吏部更明白,不然王翰咋捉急呢,大唐现在啥都缺,就不缺进士。
  “真不能留点了?”毕构还想坚持一下。
  “税收不是持续给的么?年底花的钱又不是一次全扔出去,明年的预算在出来前,税收又多了,户部账户有钱。吃饭!”
  李易后悔呀!早知道不出来吃早饭了,汤都凉了。
  “吃,你又不去政事堂,就得在吃饭的时候找你。”
  苏颋同情毕构,更感同身受。
  政事堂一遇到大事,不敢决断,必须先找李易问问,小事儿倒是没问题。
  “我吃完了,我去找小伙伴儿们玩了哦,说好的今天捡麦穗儿。”
  小家伙把最后一口羊奶喝掉,要出去玩耍。
  与他年岁差不多的庄户、小兰庄子邻居的孩子,今天约好了去地里拾麦穗儿,颗粒归仓。
  培养情操、锻炼身体、学会协作、团结友爱。
  “今天没有人出去吧?”李易看宫女带小家伙走,问一声。
  大家摇头,在李家庄子办公,不开大朝会。
  在旁边另一桌吃饭的郭子仪起身,他陪小家伙出门,陛下不走、李东主也不走,可最宝贵的人保护。
  “郭长史,抱我一下。”小家伙张胳膊。
  郭子仪直接两手抓着小家伙的肩膀给提溜起来,放在右胳膊的臂弯上。
  他可以左右开弓,把小家伙放在右臂上会麻痹可能出现的敌人,实际上他左手一样厉害。
  “郭大哥,我跟你说啊,我出来的时候兜里揣了满满的松子,等会儿给你吃哦,别声张,你听。”
  小家伙两只小手拍自己的那鼓起来的上衣和裤子兜,哗啦哗啦的。
  他确实没少装,这些至少有一斤半。
  “去把老秦、老樊叫来。”郭子仪调整一下小家伙在自己手臂上的位置,与旁边的人说。
  他要找的人是秦离和樊凡,有这二人在,他才能彻底放心。
  (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消息先放计划成
  李家庄子救护车出动,冯青黛与师弟李抚宽陪同,加上部分护士。
  他们会使用救护车上的设备,遇到特殊情况,用设备维持人的生命体征,再拿对讲机或带的两个小机器人通知李易。
  到时李易飞过去救治,尽最大可能把人抢救回来。
  一辆辆豪华马车,一匹匹军马,一个个羽林飞骑,整个队伍规模庞大。
  到地里拾的麦穗不够几匹马的口粮,以拾麦穗的行为看,纯粹属于作秀。
  小家伙出趟门的费用太多,一大群人的花销。
  实际上看,没多什么钱,羽林飞骑的马不出门难道可以不吃东西?它们平时得训练。
  羽林飞骑自己同样得吃饭、训练。
  相当于把内部训练转成外部护卫,消耗的东西还是那些。
  大的孩子不能去,继续学习,将来指望着他们撑起一个个社会体系。
  他们主要学习物理、化学、数学,语文不需要短时期内背会多少字,语文是长期的课程,始终学习。
  队伍过桥,百姓看到救护车,抬头看旗帜,旗帜是小家伙的,告诉队伍里是谁。
  百姓纷纷后退,这个是陛下和王皇后的儿子,宝贝着呢。
  自己退远一点,看谁要上前?
  队伍里的重机枪、突击步枪、手枪,比金城公主宫里时的还多。
  带了八个热气球,还有车载的临时可升降的三丈高的瞭望台,上面要安排狙击手。
  告诉长安的一些人,嫡皇子在,出去玩耍,有本事就来刺杀。
  比如说后突厥的人,刺杀一次,不管成功与否,这支队伍直接拉到后突厥的地方进攻。
  不用天兵军和横野军了,人数比他们少多了,是不是就不那么害怕?
  小家伙刚到城南李家庄子一条街,消息传到鸿胪寺,各蕃邦的使臣听完就完事,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吐蕃的使臣甚至盯住别的人,谁想出去,他们保证跟随并汇报。
  他们怕其他地方的人栽赃给他们,赞普还在李家庄子呢。
  李易这边吃完饭,大家不急着去办公,在庄子里溜达,消食。
  丰收的季节,除了鄂州及周围的几个州水灾受了影响,今年不能收租子,别处没传来什么灾害的消息。
  今年算风调雨顺,大量的籼稻被种出来,百姓手中余粮增加。
  手租子的地方,依旧按照原来的每亩收定额,籼稻交上去那些,剩下的全归百姓自己。
  “河南府粮食多,百姓怕是卖粮要不上价。”
  魏知古说谷贱伤农之事,顺便针对姚崇一下。
  河南府张说在那当府尹,他曾经过去当府尹查人的时候,跟姚崇针对上。
  姚崇表情无丝毫改变,反正已经过去,自己进团儿,儿子保住。
  “不怕,李家庄子的人在,会调整粮价,正好常平仓换出一批陈粮。”李成器看李隆基说。
  粮商敢压价,李家庄子保证划出线,规定个钱。
  低到那个价钱,李家庄子全收,有多少要多少。
  粮商敢联合起来杀人?或者同时把原有的库存低下倾销?
  倾销李家庄子还是收,动手?问问张说会不会派兵围剿。
  估计百姓就能把整个洛阳联合的粮商给收拾了,人找到打死,东西抢走。
  李隆基背着手走出去两步:“大唐缺储备粮,常平仓……唉!”
  他现在害怕,怕查全大唐的常平仓,本身常平仓有损耗,加上人为的贪腐。
  “传小道消息,就说朝廷欲彻查各州府常平仓。凡意外走水损失的,一律按照全部贪墨来算。”
  李易看出来李隆基的心思,出主意,小道消息。
  “再加一条,李家庄子派人审计,对不上账目的,不管是官员还是帮忙倒卖的大户、商人,全部抄家。”
  苏颋补充,他查军械的时候,抓了很多人。
  有的人下牢,有的人放弃追究责任。
  放弃追究的一部分是把军械提供给外面的依附大唐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