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猎犬的猎人不吃狗肉,怕影响自己的狗。
“这狗一条得三百钱吧?不吃别人喂的东西,当比羊贵。”
另一个没养过狗的人给石老头的狗估价,他觉得自己往多了说,石老头会高兴。
石老头年岁大了,不愿意生气,他旁边的人怒了:“我们这四条全是守山犬,三百钱?守山犬不是钱,是救命的。
突厥当初号称控弦百万,给我一万只守山犬,逐个群落针对,每次皆寻夜间晚战斗,我能把突厥灭族。”
“你非要说晚上……哎呀!后突厥现在什么情况?报纸上不写了。”
有人想反驳,觉得没意义,换个话题。
“想来咱大唐占优势。”石老头伸手摸摸狗的后背,给挠一挠,狗自己挠不到,只能躺下蹭。
……
“特阁兀此番出去,定然会堵到一支天兵军的队伍。大唐何时不敢堂堂正正交战,变得像狼一样只会偷袭。”
草原一处所在,白天刚刚进行大规模迁徙,晚上累了,大家喝着马奶酒吃烤肉。
掌握军权,把可汗位置让给兄长的阙特勤切下一片半生不熟的肉鄙夷地说道。
默啜被郝灵荃给坑死,他的儿子刚继位就被阙特勤杀掉。
阙特勤他爹是骨咄禄,默啜的兄长,当初说好的,等阙特勤和默棘连长大,默啜再把位置给他俩。
结果默啜死了,他儿子当可汗。
阙特勤出手,他哥没动手,因为他哥的老丈人暾欲谷厉害。
暾欲谷煽动阙特勤杀人,随后又能让阙特勤把可汗的位置给默棘连。
阙特勤一副看不起大唐军队的样子,暾欲谷眉头紧蹙,眉心挤成个川字。
他不是武夫,他分析出来大唐一部分军队在佯动,偏偏不敢去抄大唐都护府的后路。
从收集到的消息来看,奚族、契丹在往北直插,天兵军与横野军联合分兵袭扰。
从大唐送来的情报显示,吐蕃的问题大唐解决了,那么守吐蕃的唐军在哪?
安西节度使收拾了白衣大食,张孝嵩连续偷袭苏禄带领的突骑施,苏禄在休养生息。
跟张孝嵩去打西域连破百城又主动出兵针对苏禄的西突厥阿史那献在干啥?
李易调动几十万人,从大唐河南道开始逐步运输辎重北上,所图几何?
草黄了,冬天要来了,寒冷将至,自己的族人往哪去?
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引敌难成待天明
篝火噼啪地燃烧着,不要命的飞蛾在火焰旁盘旋,又一头扎进去,化作灰烬。
“再派一支队伍去长安求和。”看着火苗跳动,暾欲谷眼睛眯缝起来。
“怎么能和?唐兵势强,又无吐蕃之忧,换成我,我更要狠狠打。”
阙特勤喝掉一大口酒,看出来情况。
“不派人,哪来的情报?我们在长安的人连续回来找我们,长安人手不足。”暾欲谷道明原因。
打起仗来,突厥、吐蕃的使臣在长安鸿胪寺的人手依旧呆着,以传递国书的名义提供情报。
大唐可以阻止,不给开通行证,他们敢出去,就会被边军杀掉。
每次大唐还都给,想走便走,无所谓的。
李易甚至派人给送去搪瓷的七八壶与压缩饼干,怕人家路上缺食物挂掉。
暾欲谷知晓长安回来的人时效性不强了,跑一次需要至少一旬,还得有好马。
即便如此,他依旧要听消息,自己脑补延迟回来的消息的那段时间的情况。
通过分析,他发现大唐要把自己的人逼向更北方,冬天的时候自己得承受更寒冷的气候。
大唐的那种火枪,比弓箭远出一倍还多。
火枪与弓的重量差不多,子弹比箭轻一大截。
连续攻击时,子弹装填速度远远慢于快速开弓。
用火枪对体力的消耗少,据说孩童不怕受伤,亦能攻击。
大规模列阵作战,大唐的火枪随便安排一批人即成战斗力。
通过接触,救援自己斥候队伍时,看到自己人的尸体,上面不仅有被子弹打出来的伤,同样有箭。
证明天兵军、横野军的人清楚火枪的优缺点,距离近时,他们会用弓。
自己人不好办,离着远,唐兵在射杀,好不容易躲开冲近了,双方的战斗方式又变成一样的,丝毫占不到便宜。
“北去,要冻死族人和牲畜。其他部族定然投降大唐,跌思泰、阿悉烂,他们回不来了。”
暾欲谷尽量让自己冷静,不去想愤怒的事情。
默啜死的时候,突厥一些人投降大唐,求活,指望他们能够回来。
结果并州长史王晙上书内迁,据说他的上书刚写完,灞水旁边的李易已经安排上了。
结果铁勒九姓一大群人被他给弄到了华州,后来过去的弄到了同州。
其他的朝廷负责管,不叫接触草原,兵器全收缴,只给耕种的农具和种子,用来耕地的马有,能骑着作战的没了。
前天才得到消息,之前派出五千人去攻打奚族,除了死的,全被抓起来。
有报纸为证,自己的人每次从长安回来都要带上除去广告部分的报纸。
上面有生活小技巧,简单工具自己家制作,沤肥、青贮。
“去北面,能够种地吗?”
默棘连问自己的岳父,他看报纸,发现上面教种地、养殖。
现在报纸上每个字的上面给标注拼音,学会拼音就能自己拼着读,会说大唐话,一读,哎?原来是这样。
“冬天如何种?李易从海外回来,带有大量亩产高的种子,不知道能不能弄到。”
暾欲谷对于种地和养殖动心已久,他们从来不耕种。
报信的人总说京兆府的百姓生活变得多么好,家家有肉吃,尤其是蛋。
放牧年复一年的,不打仗的话,人口增加、牲畜变多,速度比会种地的慢。
“说我们愿意投降,但必须派李易过来接收,到时我们集几千勇士杀掉他。”
阙特勤出主意,他对李易又怕又恨,他的印象中,李易是文官,像个工匠一样的文官。
死掉几千人,换李易一条命,值!
默棘连看向岳父,此计如何?
“他不会来,没人可以逼迫他来。”
暾欲谷摇头,凭借他对李易的分析,得出结论一系列结论。
李易十分谨慎,不给别人任何一丝机会,不在乎别人说他什么。
他在大唐的地位特殊,即便自己突厥以投降为名让他来,他说不来,哪个大臣敢指责他?
跟自己打仗,他无非是花钱,投降他答应,叫他亲至,做梦。
亲至可以少死大唐将士、少消耗钱财,他宁肯给将士送更好的武器、从各地买来辎重,都愿意。
“等,再等几天,等长安的情报,等特阁兀的消息。”
暾欲谷说着用小刀切来一片肉,蘸弄碎的腐乳和腐乳汁吃。
腐乳汁是冒充其他部族的人与天兵军斥候交换的,由此可以探知一些情况。
比如很多部族都在出卖自己,要不是无法去打他们,早给他们灭了。
腐乳和茶叶有同样的作用,帮着消食,打起仗,买不到茶叶,只能换腐乳。
他有腐乳吃,不少后突厥的人吃不上腐乳,茶叶煮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都给嚼着吃。
被动迁徙,大家除了劳累,更多的是心累。
明明想修养生息,不跟大唐打了,大唐却不答应。
有的人在迁徙的时候倒下,小羊承受不住劳累,也倒下。
天亮后,还要怎么办?
……
天终究又亮了,一群人派机器人喊李易,过来吃饭。
“天不热啊,百姓们有更多的工作要完成,冬天干啥呢?”
李易看着面前的核桃大枣薏米粥,里面还有小米,昨天的核桃压多了。
李易瞅着粥发呆,他不想喝,今天早上没起来之前他做梦,出一身汗,感觉很疲惫。
“给我盛萝卜丝豆腐汤,谁把粥端我面前的?”李易皱下眉头。
“李郎是我,我不知道你……”永穆公主小心地道歉。
“原来是闻恬啊,太对了,你估计不知道我是想着先喝萝卜丝汤,最后喝这个最爱喝的粥,所以没给我端萝卜丝汤,无妨。”
李易打断永穆公主的话,把粥挪到旁边,一会儿再喝,少吃点主食吧。
吃粥得配包子,包子是发面的,他做梦醒里,胃不舒服。
现在换成汤,吃四个煎蛋,再喝粥,汤就少盛点。
粥必须得喝掉,养胃呀!多吃两口咸菜就行。
“我也要喝粥。”小家伙坐在高的凳子上,不想喝羊奶了。
“喝粥不能吃蛋糕了啊,软软的、甜甜的、香喷喷的蛋糕。”李易指指刚被宫女端来的蛋糕。
“两个小时后我再喝粥。”小家伙终于在蛋糕面前妥协。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冬季居家种一程
一口热汤喝下去,李易胃返出来一股气儿,舒服了,跟喝碳酸饮料似的。
“做噩梦了,梦到有人有组织性地把百姓收完的稻秆和麦秆点火烧掉。浓烟滚滚的,养牛羊的百姓哭哇!”
李易见众人一脸关心地看自己,解释解释。
他这个比较纯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百姓在收获,秆子不用烧,可以拿来做别的事情。
混合其他的饲料,喂养反刍动物合适。
家里冬天出苗种大棚,或者天太冷、雪过大,给冬小麦保温保墒。
要是编织东西也没问题,那不是发明了编织工具嘛!速度快。
烧掉最可惜,拿来制生物碱,或者草木灰的水杀虫?还田?
“有预防之策?”好几个大臣同时说一样的话。
李易说做梦,他们害怕,万一成真了呢。
百姓烧一个柴火垛,对于朝廷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换到每一个百姓人家,烧掉一个大垛,想不开的能急出来一场大病。
“无人敢那么烧,我能绞了他,损人不利己,作手术都不用。
不过呢,要做好防雨、防雪的准备,喂牛羊兔子发霉的不能吃。
先防雨,深秋保证有大雨,几场后天开始飘轻雪。
这个……户部,瞪我看啥?陛下出钱吧,我不好继续拿钱。”
李易要安排事情,本打算户部拨款,毕构嘴里咬着包子瞪眼,感觉那包子是人肉的。
“行!”李隆基同意,他的钱有两套账,一套自己派的人管,一套李家庄子负责。
一般情况下,他自己的那套账,总是结余比李家庄子的少,李家庄子甚至都给出了审计结果。
一般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中间浮动,这部分的钱,显然被人给贪了。
高力士已经干掉十七个人,属于领头的,死一个抄一个。
实际上各处领头的远不止十七个在贪,关键别人贪,带着手下一起。
被收拾的十七个只顾着他们自己,贪你都如此没品?
看人家王兴,管着皇庄,捞钱无数,给上面进贡,给皇庄的庄户发红利,买饲料帮忙养军马。
他找了两个媳妇儿,都是娘家没人,丈夫死了,带着孩子过日子,他就去关心对方,养孩子不容易,女方答应。
结果那两个媳妇儿又都怀孕,他找他的亲兄弟借种,这样家族不就大了嘛!
他能养得起这么多人,钱没少赚,咋不收拾他呢?
他捞的钱摆明了,分开卖鸡的各个部位、制作气锅鸡等等。
这样的人有情有义,像被收拾吃独食的,等他坐大,岂不麻烦了?
李隆基只是想知道情况,并非一定得把所有人全埋掉。
“既然如此,咱们说说利润,这个利润……”
“小易,方才说什么来着?起得太早,人年岁大,糊涂,你再说一次。”毕构满脸和善的笑容。
“说陛下出钱。”李易回答。
“上一句。”毕构指指天棚。
“你瞪我干啥?”李易又答。
“不是瞪,是努力睁开惺忪睡眼,用心把你观看。”毕构轻轻摇头。
“哈哈哈哈~~~”李成器没忍住,大笑起来。
其他人被他带着笑出声,也就是这个情况下,别处见不到毕构如此模样。
“行,我知道了,吃饭。三哥,关于利润……”
“小易,再上一句。”毕构紧逼,你们笑吧,为了户部赚钱,我陪小易逗逗乐子又如何?
“几天后开始飘轻雪,这个……”李易故意的。
“户部,你说户部两个字了,这个之后有户部。”毕构坚持。
“户部出钱,在田间修晒谷平台,水磨石,李家庄子给成本价,带人工费的成本价。
属于高台,下面铺砖头,留烟道,随时生火。
雨下完,把谷子、秸秆运走,直接起大棚,用来育苗。
占谁家的地,卖苗给谁家补贴,育苗有个成本。
如制作面条,自己家做,发现比买的还贵。
以人工算,干一个时辰的活儿所赚的钱足够买到半个时辰制作的面条。
育苗也是,里面存在利润